昨天,在国际足联202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赛上,国足0比7不敌日本队,这场比赛成了国足队史正赛的最大比分失利。
赛前单看实力,对足球稍有了解的朋友们也都知道日本队实力远强于中国队。毕竟日本队这次首发就有不少来自五大联赛球员,三笘薫更是过英超后防线都像过清晨的马路,而中国队没有人现在能踢得上五大联赛,这实力差距是肉眼可见的。
不过能踢出这个比分,还是有较大偶然性的,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近年来我在《中国足球的悲惨日子,还在后头》里说过,中国足球还有下行空间,在《中国男足,换谁都那样》里也说过,换教练不能解决中国足球的根本问题。即便这些都被我说中了,我也预测不到这么一场0-7的惨败。
如果让我继续预测中国足球未来情况,类似的偶然性事件我是预测不出来,但大方向还是比较确定的——中国足球每况愈下,还能更惨。
注意,以上说的是大趋势,至于会不会还有比赛刷新国足队史正赛的最大比分失利记录,这样的偶然事件,我是预测不出来的。
以下从选材的角度,谈一谈为什么中国足球还能更惨。
运动天赋顶级的孩子,想要出头,在中国该选择什么运动项目呢?
如果是出身中下层,那么应该选择举国体制下,中国在该项目上技术上较为先进、管理上问题也不多较为公平(相对而言)的项目,以做到训练开支主要由体制负担,个人只需要发挥天赋和努力即可取得好成绩,博得好前程。
在这一类型中,巴黎奥运会上跳水队的全红婵和射击队的谢瑜就是较好的例子。
如果家里很有钱,运动天赋也不错的孩子,可以试着选择较为烧钱、中国在这一领域虽不够顶尖但可以通过出国训练弥补技术不足、较为高端、市场化程度较高、成功后通过市场化运作达到高收入的个人项目,比如网球和高尔夫。
在这一类型中,巴黎奥运会上网球女单冠军郑钦文就是好例子。
中国网球还有个突出特点,那就是很多“体二代”打出了名堂。郑钦文父亲以前是田径运动员,但不出名,靠做生意致富。而中国男子网球目前成绩较好的运动员里,张之臻和商竣程的父亲,都是小有名气的足球运动员。
说到这里,大家发现问题所在了吗?
足球在中国,几乎是上述运动项目的反面:技术落后、管理问题多、不够高端,至于高收入,市场化搞到现在也已经过了金元足球的高峰期,正如我们之前在《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里提到的,做职业球员不被欠薪就不错了,图钱都不会来踢球。
郑钦文等网球选手的横空出世,也意味着网球这条路完全可以走通,运动员二代为什么不去打网球呢?虽然高投入,但自己就可以打,自负盈亏,不用受梯队教练的气。网球也不是身体接触项目,不必担心打比赛的时候因为身体接触受伤,反观足球,青少年比赛还有教练场边指导:
“谁过你你就踢谁,踢他!”
“再进球就照人踢!”
踢不过就踢人,这种风气能废掉孩子的前途。
你是家长,敢送孩子去踢球吗?
所以别说什么中国家长不支持孩子踢球了,中国家长面对有体育天赋的孩子,好策略应该是:
贫穷的家庭,送去跳水、射击等举国体制做得好、自己不需要负担费用的项目;
富裕的家庭,送去打网球、高尔夫,孩子即使成不了职业运动员,也会有个很高端的爱好,以后社交用得上;
中产家庭,要么别走职业道路,练体育只用帮助自己孩子升学,非要走职业道路可以选择较为体面而且本省本市比较强势的项目,比如浙江的游泳。
哪一条路,都和足球不沾边。
长此以往国足选材面只会越来越萎缩,选不出好苗子,以后实力也会更差,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足球还能更惨。
如果还有家长怀着足球梦想送孩子踢球,不妨问问自己,自己的孩子能在欠薪的时候讨回薪水吗?
最近中国足球也不是没有好消息,有体育记者爆料,在打赢了讨薪维权官司后,包括国脚戴伟浚在内的十多人终于收到了来自法院分发的执行款。
问题来了,戴伟浚作为一个香港同胞,怀着足球梦选择为中国队参赛,还回来踢中超,水平也是国脚级别的,结果被欠薪,好不容易才要到了钱。
读者朋友们,你们愿意自己的孩子,即使成了这个国家最会踢球的人,还得想办法讨薪吗?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