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裁时装实验室】现代商务衬衫的楚袍文物结构应用

文摘   其他   2022-04-19 17:49  

【汉裁时装实验室】
专栏缘起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时装设计“独尊西裁”,几乎任何款式都完全依赖“西裁”结构,绝大多数的服装专业教学内容,也都以“西裁”体系为核心。
在这种彻底西化的服装思维中,汉服想要摆脱“古装”融入“时装”,要么照搬古代文物版型强行“穿越”,要么萎缩成某种设计元素附加其中,要么避重就轻掩盖交领的辨识度。
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西方古装可以发展出独霸时装界的“西裁”体系,我汉服就不可以畅想“汉裁”的未来?
故今特设【汉裁时装实验室】专栏,尝试完全抛弃对西裁结构的依赖,以中国传统汉服剪裁结构为本原,制作现代大众通用时装。但在对于现代人穿衣需求的研究总结方面,西裁起步早,汉裁起步晚,本人又属业余,为免人体尺寸计算之繁,会直接套用西裁版型制图。

【第一期实验单品】
汉裁·商务衬衫

穿梭在各大写字楼间的白衬衫,可以说是现代时装中最典型的基础款,下图中的绿线底稿乃西裁女式衬衫衣襟之版,白色线迹乃出于实用目的,重组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服饰结构所得。业余研究,仅供参考。


【结构解析1】

楚袍式肩斜

——缓解肩部冗皱堆积

常规汉服的肩线是水平的,但人体的肩部是微微倾斜的,这种肩线角度偏差,在宽袍大袖时影响不大,但在更适合现代生活的窄小款型中,尤其是在面料比较厚实挺括时,非常容易出现肩部多余布料的臃肿堆积,在追求干练便捷的现代商务场合,往往显得不甚体面。

所以西裁时装的绝大多数款式,都做了“肩斜”,很多汉服商家在制作无袖的比甲时,为了避免出现让人不爽的“飞肩”,也会破例采用西裁的“肩斜”做法,不得以破开肩线迎合人体线条,仿佛这是汉裁的生来缺陷,必须借助西裁才能弥补。

其实汉裁自古就有自己的肩斜结构,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的素纱绵袍就是如此,虽然它的肩斜结构意不在此,后代也鲜见传承,却实实在在证明了汉裁的应变潜力,为今日所需之肩斜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刘瑞璞等编《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汉族编》

↓汉裁衬衫裁片拼接示意图


【结构解析2】

小腰式腋下省

——让袖型更干练

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的另外两件服饰文物,虽无肩斜,却在腋下部位都出现了“小腰”结构,可以增大抬臂运动时腋下的活动量,虽然对于楚国贵族而言,这可能只是为了增加门襟拥掩量,更好地保持贵族的着装体面,但对于喜欢穿窄小服装的现代大众来说,有了“小腰”结构,汉裁服装不必再为腋下活动量问题一再加宽袖根,导致腋下多余布料臃肿堆积,肩袖的形态也能更加立体有型,却不至于像西裁的袖笼线那样刻意塑形。

↑刘瑞璞等编《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汉族编》

↓汉裁衬衫小比例样衣中的“小腰”结构

↓西裁时装中袖笼线腋下立体效果


【结构解析3】

深衣式腰省

——凸显你的小蛮腰

上文提到的三件楚墓文物,均为上衣下裳分裁连属结构,这一结构相对于通裁袍服的好处之一,在于方便收腰,这一点可以说是现代大众服饰的刚需。

西裁时装习惯于在前后衣片的侧缝连接处,刻意剪出一条曲线,甚至在衣身两侧刻意缝合出一条省道,来达到均匀收腰的效果。汉裁系统目前还不能接受这种明晃晃的局部收缩,也许永远都不会接受这种刻意描绘的线条,所以上下分裁而合,目前是最有效的汉裁收腰结构,这种收腰效果在后来的马王堆深衣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种结构用于短上衣,更类似晋代上襦的腰襕。

下片的结构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如上图所示,用等腰梯形裁片拼接,梯形短边约为腰围的二分之一,梯形的长边约为臀围的二分之一;一种是如下图所示,以正片矩形,在腰部两侧分别做暗褶,下摆总长应大于臀围的1.5倍。


【结构解析4】

交领角度的稳固性定位

——拒绝塌领

交领作为汉裁体系中最为经典的领型,交掩角度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肩省、腋下省、腰省等省道上的缺陷,但也增加了领部形状的不稳定性,容易出现领子塌垮的现象。西裁时装制版时常用的人体三维辅助线,对于交领稳固性的优化问题,或许有所启发。
从物理上来观察,交领垮塌往往因为人体胸部存在较大起伏,领子会从高处向低处滑落,所以制版时交领的领线,应尽可能避开BP点(胸高点)附近,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关于汉裁交领领线定位的公式:以肩线上的肩颈点为起点,以腰围线和侧缝线的交点为终点,做一条曲线,然后调整这条曲线的弧度,使它避开BP点周围,并在胸围线与胸高线之间,与前中心线交汇。符合此公式的弧线,大体上会是一条不易垮塌、不易走光的交领领线。
同时,肩斜、小腰、腰襕等功能性结构的应用,使成衣更加贴合人体,使成衣其它部位的面料在人体运动时,亦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易牵扯衣领,使衣领部位的稳定性也得到增强。


【实验室的一些废话】
原以为理解汉服最需要文史积累,所以大学读了历史学专业,后来发现历史学无法解答藏在缝纫经验里的原理,于是又半路自学汉服制作,然而常规汉服结构总被大众排斥,不得以又去学习流行时装打版,终于在“独尊西裁”的现代着装中,理解了现代普通人对于“穿”的刚需——合身、收腰、塑形、便捷、实惠、体面且不突兀。
如果人们不愿意去主动理解某种衣服,那就让衣服先主动理解人们的需求吧!就这样,一些比较冷门的“汉服”结构,因为能够满足现代人的穿衣需求,被重组启用。
不同于“汉元素”的西裁本位,
也不同于“汉服”的古装印象,
我们叫它“汉裁”,
一种与“西裁”完全平等的概念,
一种无需依赖“西裁”的独立概念,
可以独立构建完整的时装系统,
而非时装的一种“元素”,
它可以用来制作一切一切人类穿的衣服,
而不仅仅是古装的、古风的、古典的、古代的、古人的、传统的、怀旧的、仙女的、贵族的、表演的、道具的……
这应该更加符合古人创造“汉服”的本意——为时人服务。
相信当“汉裁”再次开始为时人服务,可以比西裁更优秀。

另外我希望我作为一个历史学专业出身的展陈策划,已经不得以兼水了琴棋书画、摄影剪辑、活动策划、新媒体运营、手工制作等等一大堆无暇专业化的奇怪技能,以后不必再为一件普通的汉裁白衬衫,还要停职败家去学缝纫机、锁边机、手工转省、服装cad……超烦!
愿所有倾家荡产的汉服狗们,以后都能心无旁骛地,在自己的本职行业搞钱,偶尔花个半天逛逛商场,就能买到心满意足的那抹交领。
汉服图书馆
汉服相关图书收集、整理、交流,汉服发展新方向讨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