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逐个辨别:这些清(风)装为什么不是汉服?

文摘   2024-07-05 12:00   安徽  

摘要

一、为什么宁可得罪一些商家也要坚持将清装与汉服区分开?

二、为什么要费心费力来逐个梳理辨别这些清装?

三、几件清装商品辨析。要做清装商家就去做,不要贴汉服标签混淆视听。






逐个辨别:这些清(风)装为什么不是汉服? 

作者:现代汉服

首发:公众号“汉服世代”


    现代汉服(公众号:现代汉服)的上一篇文章《从TikTok到某些“汉服”店铺:软弱带不来你想要的》发表后,引起了汉服界网友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这篇文章揭示的现象,是从今年开始,在汉服市场上刮起了阵阵清风。颇有“雨声渐密风雷急”的感觉。


    清装元素,甚至百分之百的清装复原开始出现在标榜为汉服店铺的现象,已经发酵了好几个月。网络上反对声音一直都有,其中不乏揶揄、担忧、怒斥乃至愤恨的情绪。耐人寻味的是,推出清装的不少店铺似乎充耳不闻,不争论、不辩解,最多标注个“争议款汉服”,铁了心要趟这个浑水,甚至于部分老牌汉服商家都在跟风下水,盛大开售——人们说2020年吃瓜群众尽见证历史了,那么在汉服界,我们正在见证的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画卷正在诡异地展开,画卷的尽头,匕首的寒光正在点点泻出。


  有人对我们的反应表示理解不能:不就是借用了一点清代传统吗?至于反应那么大吗?哦不不不,我们亲爱的朋友,这可不再是一点点所谓的饰品、纹样,也不是所谓的擦边设计了,而是直接清装上阵、预售预销、盛大登场哦!最奇特的是,清装就清装,也受我国法律保护,可是这些店铺纷纷用“汉服”的标签来推广宣传是几个意思?你想拜在清装的凤尾裙下没问题啊,那你就坦诚点,说清楚这是清朝服装复原或仿造不就行了,现在打着“汉服”标签,跑来碰瓷汉民族的民族服装干什么?


支持我们的朋友很多,反对声音自然也不少。有人比较客气一点:什么是汉服,不是还存在争议吗?你们就能保证你们说的都对?清朝的汉人不是你们的祖先?他们的劳动成果就不是宝贵的遗产?清朝汉族女子哪些服饰特征是受旗装影响,哪些是汉人自己的发明,连学术界都是多年来将明清一体而论,你们这些半路出家的就能说得清?你们搞这种民族服饰的不同的划分,有什么服饰史学的依据?另外有些人干脆一跺小蛮靴:“汉服”又不是你独家申请注册的商标,凭什么你可以定义,别人不可以阐释啊?我说“清汉女”就是“汉服”你管得着吗?


质疑声浪好有气势哦,不过...容我先噗嗤一声,收敛一下笑容,再正色好好回答——实在是这些问题跟十七年前那些质疑反对论太相像了,就好像时光未曾前行一般。好的好的,我们这就把我们的态度一点一点摆清楚:

    民族学、民俗学、中国本土的民族认知,都在告诉我们,划分民族服饰,不仅仅依赖服饰史学,更要考虑民族感情和民族特色。


首先,“汉服”一词类似于“汉语”、“汉字”,是为了与”他者“相区别而形成的概念。古代无须与其他民族的服饰区分时,就径称为“衣裳、衣冠”等,正如汉字以前多只称“字”即可。中医、国画、古琴等概念的“中、国、古”等前缀,也是近代东西方交往增多,才需要加上的。所以我们查找古籍,“汉服”一词常常在与其他民族服饰并提时提及。这个也好理解,我们都是地球人,但是平时谁没事会这么说呢,就说“人类”不就好了。但如果有一天我们和外星人往来增多,恐怕“地球人”这个称呼就会流行开来了吧。


当代的“汉服”概念的使用原理与此类似。汉服复兴运动初期,人们曾讨论到底怎样称呼长达数千年,而又被暴力打断的“汉家衣冠”,最后流行开的还是“汉服”一词,以指称与国外的韩服、和服,国内的其他民族的服饰区分开的,而能代表汉族的民族服饰。“汉族不是一个赤裸的民族”这句话曾打动了多少人的心灵!2005年,早期的汉服复兴运动中就有了这样的定义:“汉民族传统服饰 (简称“汉服”),是指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四千年中,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 (汉服)”是从夏商周到明朝,在“华夏-汉”民族主体人群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张梦玥 《汉服略考》2005年)。这一定义,长期被汉服复兴运动广泛认可,并被汉服现象的研究学者以及在学术圈众多文章论著中被反复引用。


我们在继承汉服运动多年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认识:“汉服可分为传统汉服和现代汉服两个部分……其中现代汉服就是指自辛亥革命以来,在继承传统汉服的基础上,体现华夏(汉)民族传统服装风格、表现华夏(汉)民族文化特征、寄托华夏(汉)民族情感、凝聚民族认同,并明显与其他民族服饰相区别的、由人民群众自主演化的、为现代人服务的民族服饰文化体系。”(周星 杨娜 张梦玥 《从“汉服”到“华服”:当代中国人对“民族服装”的建构与诉求》2019年)


其次,历史上存在的事物,都是事实,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做价值层面的评判。日本侵华时期推行“协和语”。“你的帮我,我的钱的大大的给”这种我们以为是影视剧夸张的说法现实中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是存在的。我们的前人也曾切实地使用这种语言,那么今天推行汉语教育的时候,我们会弘扬这种语言么?我们能不能因为考证出历史上存在过这种说法,就如获至宝地奉为汉语言文化教育的圭臬,满口“开路”“咪西”“金票大大的有”呢?汉服发展同理,在历史上它本身有其发展演变,也与不同民族的服饰文化相互交流。但是“交流”未必都是愉快的,所以其“成果”,自然也有后人来评判。请注意,上述两版汉服定义中,都强调了汉服要有主导思想、自主演化、明显与其他民族服饰相区别。修订版定义中着重强调了“寄托华夏(汉)民族情感”,这就是我们的标准之一。


为什么清装不是汉服?不要再用服饰史学对某个部件是否传续和演变去做一叶障目的洗白了。清装是华夏衣冠制度、体系、剪裁、特征等被全面禁毁和异化之后的产物,在过去三百多年中,这是常识。“何日复我旧衣冠”,这是用近二十代人的不甘、顽强、期冀的人心铸就的民族情感,这才是清装为什么不是汉服的真正依据。


1


为什么必须梳理甄别汉服和清装?



有没有必要对汉服和清装做梳理和甄别,大道理不如小感受,请先看下图:



我们梳理一下文字里的逻辑:

现象描述:汉服圈真乱--表现形式为撕X(不雅)--印证方式为清汉被撕了。

观点陈述:汉服活动可以出现清汉,不可以出现旗袍。


这个逻辑非常奇葩,里面包含了许多预设前提,然后又做了循环论证。要撕也不知从何撕起。

对现象描述的解读:清汉被撕,是汉服圈乱的理由之一。也许还撕别的事情,所以汉服圈真乱。从中可以看到预设前提为,清汉一旦被撕,那么就证明汉服圈乱。

现象中得不出后面的观点,权当这个观点是没有依据,随便说的。言下之意,清汉属于汉服活动可以穿的衣服,旗袍不属于。

总之,博主的意思大概是,清汉属于汉服,旗袍不属于,汉服圈要想不被骂作“真乱”,就不可以撕清汉——那么就应该邀请清汉参加汉服活动。


哦豁,不清不楚的文字表明了清楚的意图。


再看下面一个例子:



从微博博主的名字看,这是一个致力于宣传汉服的微博大V。但从言论中,他把“清代汉族女性服饰”归纳进“汉服”概念中,这是一个似是而非混淆概念的做法。逻辑上,“某朝女性服饰”跟“某朝某民族女性的民族服饰”绝不能等同。清汉女装在学术上不符合汉服的定义,在这位博主的逻辑上也站不住脚。如果按照该博主的逻辑,我们今天穿的西装T恤,都是汉族男子女子穿的服饰,那就都应该被纳入汉服体系了。因此,对这位博主的建议是:


如果非要去展现和推荐清装,请不要用“汉服”标签的名称,也不要加“汉服”话题,无关的事物不要乱打TAG。


还有在发型上碰瓷汉服的。



这位博主说的“圈子”,就是“汉服圈”,不然也不会加上“汉服发型教程”的话题。既然是讲清代的古装造型,那就打上清装造型的标签好了,为什么非要打上“汉服”的标签?然后非要CUE汉服圈的人?不仅打了,在汉服圈的人指出其踩底线行为时,反而还骂对方“脑子有毒”、“杠精”。



请这位博主不要艾特汉服相关,何必靠招骂来增加人气呢?相信不用艾特汉服,你肯定能够获得比14.6万更高的播放量,你说是吧?


2


现在来看,蹭着汉服热度的清装商家哪里不汉服,有多么不汉服?(持续添加中):



01

这个店铺名称明晃晃打着“汉服”的标签,而该公司的名称中就有“汉文化传播”字样。却卖起了清装。如果要卖,就把“汉服”的TAG去掉,顶着“汉服”的商家名头,卖的却是别的东西,有一句俗话叫做“挂着羊头卖狗肉”。


02


领子部分是滚镶的模拟领,就差加上盘扣了。既然是清风,就老老实实标注为“清风”“清元素”,不要标什么“改良汉服”,汉服不需要十八滚十八镶的“改良”。


03


这个上衣仿出厂字领、滚镶的形态,下裙配有凤尾裙,马面裙也是模仿的阑干裙。

一眼看过去,这真的不是清装吗?既然清装的要素都齐全了,那么为什么还要在商品宣传页里加上“汉服”的TAG?叫清装一样能够卖出去,不要什么都往“汉服”体系中塞。


04


这个就是常见的立领对襟盘扣褂子,跟清装有关系,跟汉服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商品图也打着“汉服”的tag。请商家正确标注商品类别。


05


这款是擦边清代的挽袖,这种大面积的、整版图案的装饰效果极强的袖口,离汉服的袖子装饰风格极远,离极其重视袖口装饰的清装极近。既然这么喜欢清装元素,清风徐徐,显然就是一种仿清装的古装,跟汉服没有关系。商品图上就不要打“汉服”的tag.


对比一下清装上的袖口装饰效果。(图源来自网络)


06


这家店不停地“科普”清装的特征和特点,把挽袖作为卖点,不断地重复清装就是汉服的观点,既没有理论依据,也挑战基本常识。还是那句话,贵店要卖清装请自便,不要再来碰瓷汉服。

07


一个店铺名字里带有“汉服”字样的工作室,上新的商品是仿清代戏服花神衣。



虽然与原版的“花神衣”有一些改变,但是主体和特征并没有改变,领子部分、装饰风格,就是一种清代的戏服,与汉服没有关系。既然是出的仿清服饰,那么建议不要在“汉服工作室”的标签下进行发售,以免混淆视听。


08

这家店铺也是,标注了“汉服”的标签,但是商品图却是清装。



既然是出的清装,那么建议不要在“汉服”店铺的标签下进行发售,以免混淆视听。


09

这位已经写了是“凤尾裙”了,还加上“汉服”标签,是碰瓷汉服,还是欺负消费者不懂?


10

这个领襟部分、袖子部分、马面裙部分,都是清装或仿清装,跟汉服没有关系,但是在商品页面总是喜欢加上“汉服”标签。


11


这款立领上袄的袖子部分擦边挽袖,层层镶嵌,下摆及开衩滚镶,清风满满。下装部分是凤尾裙飘带加清代马面裙,整套衣服是仿清装加清装的组合装束,跟汉服没有关系,但商品页面使用“汉服”标签。


12


这一件是立体剪裁的西式时装,明显的旗袍元素,跟汉服毫无关系,不明白商家为什么要在商业页面上加“汉服”标签?而且还是“改良汉服”?意思是汉服不良,改良的方向就是旗袍?


13


这一件就是左衽的旗袍,与汉服毫无关系,别碰瓷汉服。


14


上列商品图都是很明确的清装,商品页面却一股脑加上各种标签。


汉服体系的确博大精深、的确海纳百川、的确包容宽大……但是并不意味着无原则、无底线、无边界。汉服体系是一个有自我逻辑、有内涵外延的集合概念,与其他民族服饰有鲜明的不同,不是一个随便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随便什么都可以打它旗号的大杂烩、垃圾桶。


现代社会,只要不违法,商品销售总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交易是自愿的,买卖是自由的。但是,如果在买卖过程中,有意地打着汉服的旗号,却销售清装给消费者,那么就有不诚实经营的动机和行为的嫌疑了。对于那些原本就是圈外的“古装”商家,这属于滥用汉服二字的现象,我们敦促这些店铺用正确的标识tag;对于其中那些原本很懂汉服的特征,一直以来从未触碰过汉服不包括清装的红线的商家,我们对这种背叛自己汉服商家的行为表示谴责。是的,你们仍然可以继续掩耳盗铃置若罔闻,但我们也可以向广大的购买者科普这些他们原本有权知道的信息。


3


店铺TAG改成什么样子以后我们才不再持续追踪和挂出来?



给大家示范一下:



第一:店铺名字中没有带“汉服”标签;

第二:在介绍中明确说明“不是汉服”。


我们深知今年生意艰难,无意挡住这些店铺的财路。但是须知井水不犯河水是基本礼数,相关商家也不要来触碰汉服运动的底线:汉服不包括清装,贵店售卖清装请不要说成是汉服。




再次提醒:


一、请勿在“汉服”店或者主营汉服店铺,将清(风)装打上汉服的标签售卖、宣传、推广,或者与汉服混卖误导消费者;

二、请勿在清(风)装商品页、宣传词中标注“汉服”概念,以避免误导;

三、如果业务难以分家,请在商品页、宣传词中加粗加黑注明“不是汉服”,以正视听。


各位商家请诚信经营,不要蒙骗消费者!




文者圣说之理,化者育明之归



阿罗温馨提醒

阿罗请大家点点星标,因为近期有小伙伴反映找不到我们了,推送时间也跟我们的发送时间不符,为了让小伙伴们得到最佳体验,辛苦大家动动手,星标汉服世代,步骤很简单哦→

本文来源自:现代汉服

编辑:李恬萱

平中交右  宽褖合缨

古衣今裳  与时偕行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现代汉服知识

转载、投稿及其他合作 或 建议与意见

请联系阿罗 Chinesehanfu

或邮箱xdhanfu@foxmail.com

如您对内容有疑问或更多看法欢迎留言

诚邀您加入粉丝群参与讨论

QQ: 1095155611  微信请联系阿罗

我知道你在看


汉服图书馆
汉服相关图书收集、整理、交流,汉服发展新方向讨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