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复发B-ALL治疗突破!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治疗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B-ALL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疗效。供体来源的CAR-T细胞疗法不仅疗效显著,且起效迅速,显示出一定优势。然而,尽管目前的数据令人鼓舞,但对于患者接受供体来源的CAR-T细胞治疗后是否能获得长期生存获益,目前尚缺乏确凿的证据。
近日,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的张曦教授、张诚教授,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的姜尔烈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该研究聚焦于allo-HSCT后复发的B-ALL患者,评估了供体来源的CD19 CAR-T细胞疗法在这些患者中的长期生存效果,进一步推动了此类疗法在复发性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探索。
这篇论文报告了32例allo-HSCT后复发的B-ALL患者的长期生存数据,这些患者接受了供体来源的CD19 CAR-T细胞治疗并实现完全缓解(CR)或完全缓解伴不完全血液学恢复(CRi)。在中位随访时间达42个月的随访中,患者2年总生存(OS)率和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56.25%和50.0%;5年OS率和EFS率分别为53.13%和46.88%。整个随访期间未观察到新的长期不良事件,进一步验证了供体来源CAR-T疗法的长期安全性。这些结果支持供体来源的CAR-T细胞作为移植后复发B-ALL患者的推荐治疗选择。
论文指出,使用同种异体来源的CAR-T细胞可能带来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风险,这种并发症可导致致命后果。然而,供体来源的CAR-T细胞引发GVHD的风险极低,因此被视为治疗allo-HSCT后复发的B-ALL的可行选择。大多数接受自体CAR-T细胞治疗后达到CR的患者最终会复发,因此桥接移植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干预措施之一。尽管第二次移植可能提供潜在的临床获益,但也伴随着较高的治疗相关死亡风险及相对较低的生存率。对于在allo-HSCT后接受供体来源的CD19 CAR-T细胞治疗达到CR的复发性CD19阳性B-ALL患者,是否有必要进行第二次移植仍存在不确定性。
此前,研究团队的报告显示,部分复发的CD19阳性B-ALL患者在allo-HSCT后接受了供体来源的CD19 CAR-T细胞治疗,成功达到了CR,而这些患者并未进行第二次移植。结果显示,他们在治疗后一年内的OS率和EFS率较高。在本次研究中,研究团队进一步更新了这些在供体CAR-T细胞治疗后达到CR且未进行二次移植患者的长期生存数据,揭示了供体来源CAR-T细胞疗法在移植后复发B-ALL患者中的潜在长期疗效与安全性。
本研究共纳入32例在allo-HSCT后复发的CD19阳性B-ALL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供体来源的CD19 CAR-T细胞治疗,并达到了CR。患者的基线特征列于表1,研究时间跨度为2015年10月至2019年3月,最后随访日期为2024年4月1日。
该研究队列包括19名男性和13名女性患者,中位年龄为24岁(范围:4至60岁),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范围:1至91个月)。在随访期间的安全性分析显示,未观察到新的长期毒性反应。EFS从达到CR的时间开始计算,以失去疗效、复发或死亡(以先发生者为准)作为事件终止点。OS从CR的时间计算至患者死亡。研究显示,患者的2年OS率和EFS率分别为56.25%和50.0%,5年OS率和EFS率分别为53.13%和46.88%(见图1)。
图1:长期生存数据
研究结果显示,与接受第二次移植或供体淋巴细胞输注但未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患者相比,供体来源的CD19 CAR-T细胞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长期生存率。结果表明,供体来源的CD19 CAR-T细胞在allo-HSCT后复发的患者中具有显著的长期疗效。
本研究的长期数据为allo-HSCT后供体来源的CD19 CAR-T细胞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疗效证据。然而,对于此类复发患者是否应进行第二次移植,其潜在的生存获益仍需要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此外,尽管本研究采用了健康供体的T细胞作为载体,但在CAR-T细胞治疗后的最初几年内,特别是在治疗后的前六个月内,大多数患者仍经历了复发。因此,开发早期检测方法以识别和预防CAR-T细胞治疗后复发的潜在原因显得尤为关键。
总之,在allo-HSCT后复发的CD19阳性B-ALL患者中,供体来源的CD19 CAR-T细胞治疗展现出良好的长期生存结果。本研究强调了供体来源的CAR-T细胞相较于传统的第二次移植或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的安全性和潜在疗效。然而,针对复发患者第二次移植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仍需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探索,以期为未来治疗决策提供更坚实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