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荐文:蔡英文主政时期的美台关系: 从 “倚美论”到 “疑美论”(童立群)

文摘   2024-07-11 21:14   中国香港  

香港大外交学会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01

今日语录

(2024年7月11日)


任何人要想增长见识,除了不断获得新的经验,不断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讨论去验证,别无他法。


——〔中〕吴军《境界》



02

蔡英文主政时期的美台关系: 从 “倚美论”到 “疑美论”

作者 / 童立群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来源

《台海研究》2024年第2期;台海研究


2016年,坚持“台独党纲”的民进党再次上台执政后,将对美政策视为整个对外关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全力配合美国对华“竞争”“脱钩”“去风险”等战略。蔡英文执政期间,“特蔡通话”、美国会通过“与台湾交往法”、众议院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地区、台美签署“21世纪贸易倡议”等事件,逐渐带动了双方实质关系的提升和发展。

一、经贸科技层面:呈现机制化发展特点

2016年以来,“机制化”“制度化”是台美经贸关系最重要变化。在美国的主导、民进党当局全力配合下,双方快速建立了多个对话管道。

首先,重启贸易暨投资架构协议(TIFA)会谈。TIFA谈判曾经是台美重要的经贸沟通管道。最初,美国将TIFA视为督促台湾地区履行WTO承诺、加速经贸体制改革以及市场开放的平台。一直以来,TIFA会谈主要是美国单边要求台湾地区各项零星的贸易让步,其召开频率与台湾地区经贸政策是否符合美方期待密切相关。2016年,TIFA举行第10届会议之后就陷入停摆,主要原因是蔡英文当局未能按照美方的要求,开放含安莱克多巴胺(俗称“瘦肉精”)美猪、美牛的进口。

在台湾岛内,是否开放含有莱克多巴胺的美猪(莱猪)与美牛进口的争议已持续了很多年,民间反对的声浪一直都很强大。多年前,民进党作为在野党,曾强力反对台湾地区进口含有莱剂的美猪与美牛。2020年8月28日,蔡英文以行政命令无条件宣布,2021年开始将从美国进口含莱克多巴胺猪肉以及30月龄以上含莱剂的美国牛肉。该决定立刻引发社会恐慌和民众的强烈不满,但民进党当局仍然以其在立法机构优势强力通过。2021年12月,民进党又以声势浩大的政治动员和强力操作致使岛内“四项公投”未能通过,其中反莱猪“公投”案未达495万6367张同意票门槛,也遭到否决。

2021年6月30日,已经中断数年的TIFA会谈召开,TIFA复谈与民进党当局开放美国猪肉与牛肉进口有重要的因果关联。台所谓“驻美代表”萧美琴与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郦英杰(BrentChristensen)为会议开场。台湾方面的主谈人为台美事务委员会主委杨珍妮,而美国方面则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助理特伦斯·麦卡丁(TerrenceMcCartin)为代表。此时正值台湾地区疫苗获取的困难时期,对于TIFA会谈是否成了“芯片换疫苗”的过程,美国白宫发言人莎琪(JenPsaki)称“不该有这样的揣测。”但又表示,“他们(台湾)取得疫苗的途径被截断,这是一个因素。”会后,台湾地区所谓“政务委员”、经贸谈判办公室总谈判代表邓振中表示,这次TIFA会议重启原因就是“台湾把美方关切的问题解决了”。

其次,启动“经济繁荣伙伴对话”(EPPD)。由于民进党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导致台湾地区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边架构排除在外。在蔡英文主导强力解禁进口美国猪、牛肉之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仍然没有公开回应对台贸易谈判,这使得台湾当局面临巨大的民意压力,故而需要对话展现来自美方的“支持”。特朗普政府内以蓬佩奥为首的美国国务院决定在台美经贸关系上“另起炉灶”,双方都有启动新“对话”意愿。2020年11月EPPD举行首次会议,AIT处长郦英杰称其为“历史性的对话”,表示对话“象征台美经济关系不但坚实强韧,同时也在持续深化和茁壮。”〔5〕台湾地区方面,经济部门负责人王美花、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政务委员”邓振中极力鼓吹,“对话”代表台美双方的交往已经在实质议题上“升级到一个新的里程碑”“对台湾的全球布局将更有利”。针对该对话,双方签署了一个为期5年的备忘录,之后可再延长5年。蔡英文则在会后公开表示,台湾地区准备“打好这场国际杯”。

第三,新建“科技贸易暨投资合作架构”(TTIC)。TTIC的背景是拜登上台后,美国施压要求台湾当局拿出行动,希望强制转移半导体产业链。2021年9月,美国商务部以提高供应链透明度为由,强硬要求台积电等半导体企业在45天内交出库存量、订单、销售记录等被视为商业机密的数据。台经济部门负责人王美花对此称,台当局“不会干涉、也不适合去了解内容”,声称台企向美提交资料属“自愿性质”。最终,包括台积电在内的多家企业“自愿”交出业务数据,引发岛内社会的普遍担忧。

事实上,TTIC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鼓励台企“投资美国”,特别是半导体业赴美设厂、半导体产业链“移美”。TTIC框架下,由AIT在台湾地区召开各种研讨会,美商务部安排各州的招商机构介绍当地投资环境,以达到让台企“投资美国”的主要目的。2022年10月,TTIC在华盛顿召开首次实体会议,台经济部门“国贸局长”江文若与美国商务部助理部长文卡塔拉曼(Venkataraman)出席对谈,台美科技企业代表出席。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王美花称,台美将在TTIC架构下“深化产业合作,提升彼此优势,共同拓展国际市场版图”。

第四,签署“21世纪贸易倡议”(UTI21)。2022年6月1日,台湾当局“政务委员”邓振中与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副代表萨拉·比亚奇(SarahBianchi)会谈后宣布,将启动“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2022年8月双方开始谈判,初步设定了农业、劳工及环境标准等11项议题,后增加了“规范服务规章”作为第12项议题。2023年6月1日,台美在华盛顿高调签署“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议谈判。从美国角度来说,达成“倡议”一定程度上美国对台湾地区经贸科技角色的重视。在USTR向国会递交的2023年贸易政策议程与2022年度报告里,详列了过去为推进拜登贸易政策所做的努力及2023年优先事项,“21世纪贸易倡议”被列为其中“重要项目”。对民进党当局来说,“倡议”虽没有涉及台湾社会期待的关税减免和市场开放,但作为一个经贸谈判,“倡议”进程较为快速,首批协议形式较为正式,是象征台美关系的“政绩”。台方称是双方自1979年以来签署结构“最为完整”的贸易协议,称协议“代表着台湾经贸制度符合国际高标准的重要里程碑”,是“完成台美FTA的重要一步”。

纵观近年来台美经贸科技机制建设的“对话”或“谈判”,凸显台美关系的主从性质,其过程基本上按照美方诉求推进,符合美国当前的战略利益,美方主导议程、议题的设置,民进党当局话语权极弱。通过EPPD和TTIC等机制,美国在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链上将有很大发言权。八年来,民进党当局始终对美方的要求高度配合的同时,却利用行政外力甚至是强制禁令等一系列手段诱导、逼迫更多台企将产能移出大陆、加速两岸经济“脱钩”。2022年,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造的新工厂举行了声势浩大移机典礼。这是台积电在海外的最大投资,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境外直接投资之一。美国总统拜登在讲话中表示“台积电将帮助美国赢得21世纪的经济竞争”。面对台积电不得不向美方让出资金、技术和人才,沦为“美积电”的传言,民进党当局自始至终对“被掏空”的隐忧充耳不闻,不断声称并没有“去台化”的问题,暴露了其以“芯片筹码”换取“美国挺台”的算盘。


二、军事政治层面:加强勾连挑衅台海安全

蔡英文执政期间,在美国运用“台湾牌”与民进党当局“抗中”遥相呼应的台美互动模式下,台美政治军事勾连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严重挑衅一个中国原则,严重威胁台海安全。

(一)拓展政治人物互动层级和活动范围

在美国政治人物赴台方面,2022年8月,美国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坚决反对,窜访中国台湾地区。这一倒行逆施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背美方所作的一个中国原则承诺,将台海局势推到危机边缘。除了每年大量国会议员及前政要赴台进行公开活动,美国行政当局在访台层级上也不断加码。2020年,美国卫生部长阿扎(AlexAzar)及副国务卿克拉奇(KeithKrach)分别率团访台,成为1979年以来访台排序最高的美国政府官员。拜登上台后,美国国务院公布最新“对台交往准则”,对台美官员互动有所松绑。〔1〕2021年4月,拜登多年好友、前参议员克里斯·多德(ChrisDodd)访台,该团返美后,美国政府随即研议决定捐赠台湾疫苗,不久后宣布重新恢复台美延宕多年的“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会谈。2022年3月,美国前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穆伦(MikeMullen)率代表团赴台。拜登屡屡透过“重量级”“卸任”国安高层官员访台,一方面避免了现任身份的“敏感性”而遭到中方反对,另一方面也达到了与民进党当局“有效快速沟通”的目的,展现了美国对台湾所谓“坚若磐石”的承诺。

在台官员赴美方面,蔡英文在任期间数次“过境”美国。2023年4月,蔡英文在“过境”期间与美国会众议长麦卡锡(McCarthy)见面,这是台美勾连借“过境”之名宣扬“台独”、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又一次严重挑衅。此外,台外事部门、经济部门、防务部门等官员也多次赴美活动。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选举刚刚结束,当选台湾地区副领导人的赖清德窜访美国进入华盛顿地区参加“早餐会”。2020年1月,台“驻美代表”萧美琴出席拜登就职典礼等等,这些所谓的“访问”不断打破以往台湾官员在美活动的限制。

(二)加强政治安全对话沟通机制

台美不仅将一些原先秘密或低调的对话公开化或半公开化,还根据议题创设了新的沟通机制。


2016年以来,台美展开的政治安全对话互动的上述机制中,有的是存在多年的,如“蒙特利会谈”;有的经增扩已经成为台美之间重要沟通渠道,如“政治军事对话”;有的则在创建伊始就有明确议题,如“印太民主治理咨商”,这些机制强化了台美政治安全各机构之间的互动同时,也为其相关官员构筑一张“关系网”。

(三)美国国会主导涉台政策方向

在民进党当局强大游说下,美国国会成为助推台美发展实质关系的最重要势力。美国国会议员形成了所谓“挺台跨党派共识”,议员频繁窜访台湾地区,高调发表挑衅的涉台言论,并通过一轮轮“涉台法案潮”影响和干预美国台海政策,不断掏空一个中国原则。

八年来,美国国会出台了数量庞大的涉台法案,议题涵盖加强台美实质关系、台湾地区参与世界卫生等国际组织、台美军事关系、对台军售、台美经济合作等各方面。2018年特朗普签署“与台湾交往法”,该法案的关键词是“解除台美官员互访限制”。旨在帮助台湾地区扩大国际活动空间的“台北法案”,在第115届国会未能完成立法程序。2020年3月经过国会的再次提出,法案被总统签署,标志着美国从法律上支持台湾地区拓展国际活动空间。此外,作为国会必须审议的重要拨款法案,利用“搭车”方式,将某些涉台条款塞进去。例如117届国会推动综合性“2022年台湾政策法案”未果后,部分条款被纳入“拨款法案”得以通过。118届国会在通过的“2024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DAA)里,包含了一则所谓涉台修正案,针对中国地图指手画脚,公然支持“台独”主张。

美国国会及“亲台”议员的所作所为,使得行政当局台海政策自主性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那些游走于“一中”红线两侧的涉台法案,最终都可成为美国行政部门的“台湾牌”,成为掏空美国一个中国政策重要抓手。在“跨党派共识”下,美国国主导美国台海政策、对涉台事务影响力呈现持续强化的趋势。

(四)台美军事关系提质升级

美国重构整个对台军售体系。从特朗普到拜登,美国逐渐改变过去多项对台军售项目“打包”的模式,采取“个别审查、个别通告”等原则,实现对台军售“常态化”。“常态化”意味着美可频繁签订对台军售合同,随时随地“想卖就卖”。特朗普政府累计对台军售11次,累计对台军售总额近200亿美元。这也让他成为一个任期内,对台军售总额最高的美国总统,而拜登任内对台军售已达12次。美国对台军售种类也更丰富、质量不断提升,更侧重提升台美两军的互联性和互操作性,例如美国售台的F-16V是属于F-16C/Dblock70批次的最新版本,美军也是同样升级到此规格。此外,越来越多的新型武器、攻击性武器出现在售台武器的清单中,过去“防御性”界线已经慢慢模糊。

美利用俄乌战事加快“武装台湾”。美国在包括“印太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报告”等均提及台湾,声称支持台湾“自我防卫”。俄乌战事爆发后,美国国内协助台湾发展“不对称战力”的讨论更胜以往,一些美国政客叫嚣若发生“武统”要比照“乌克兰模式”,把台湾打造为军事上的“豪猪”。2023年7月,拜登政府宣称将首次使用“总统拨款权”对台提供价值约3.4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一举动被媒体解读为“台湾享受乌克兰待遇”,美国还通过每年的“国防授权法”强化对台军事关系,对台提供100亿美元军事援助,每年固定给台湾当局20亿美元“军事贷款”等内容。2024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价值950亿美元的法案,对乌克兰、以色列及台湾地区提供军事援助。这些都是美国加紧“武装台湾”的重要动作。

多年来,美国几乎是台湾地区武器的独家供应渠道。美国对台军售流程从过去台湾方面提出需求,再由美国层层核准的一揽子长周期过程:转变为完全由美方主导、基于美国需要的“常态化”军售,即向台湾地区“强卖”。作为特朗普眼中“购买数十亿军火的老客户”,军售给台湾地区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但民进觉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得不不断追加防务预算,对美国军售清单照单全收。

美国不断鼓噪“提升台湾的防卫能力”,多次表示两岸军力失衡、台湾地区的防务预算偏低。2017年10月,蔡英文在出访“过境”夏威夷时,当面向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莫健承诺,未来每年增加2%的“国防”预算,而且必要的时候会动用特别预算来采购武器装备。即便如此,台湾当局还没有达到美方把台湾地区军费增到“GDP3%”水平的长期要求。美国对台军售越多、台湾地区越不安全。可以说,越来越紧密的台美军事关系,不但持续加深了台湾地区在政治、经济上对美的捆绑和附庸,更反过来让台海陷入更严峻的危机。


三、社会文化层面:突出地方交流提升民间关系

蔡英文执政期间,台美签订了数十项所谓备忘录及协议,涉及教育、防疫、医生、援助、科技等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近年来美国不断打压中国的“孔子学院”,关闭了多所驻外设立的孔子学院和中文学校,台湾当局试图趁机抢占海外汉语教学市场。AIT处长郦英杰也称,为因应美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这方面,台湾地区“应该挺身填补华语教学缺口,利用这个机会来宣传文化和民主。”

在台美外事和教育部门运作下,2020年12月,台美签署“国际教育合作备忘录”,启动“教育倡议”,双方汉语教学的合作进展迅速。2021年4月,一些美国议员联名致函美国教育部长,建议用所谓“台湾普通话”课程取代提升台美语言教学合作,增加从台湾赴美教学的老师等等。目前,台“侨务委员会”在美、英、德、法等国设立20所“台湾华语文学习中心”,其中17所在美国。此外,美国国务院增加赴台的各项奖学金名额,更多美国学生赴台接受中文培训。2021年10月,哈佛大学将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办学的“哈佛北京书院”迁往台北,并以“哈佛台北书院”的新名称与台湾大学合作,绿营媒体对此疯狂炒作。2024年3月,台美在第四次“教育倡议”对话中表示,将有3080名美国学生赴台学习汉语,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蔡英文执政期间,台美地方交流也在不断强化,全美已有17州及关岛在台设立办事处。2021年3月及9月,美国新墨西哥州及蒙大拿州分别新设立及复设在台办事处,5月“关岛观光局台湾区办事处”改名为“关岛台湾办事处”;2022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宾夕法尼亚州、西维吉尼亚州等3个在台新设或复设办事处。此外,众多美国的州长窜访台湾地区,仅2022年就有印第安纳州州长霍尔科姆(EricHolcomb)、亚利桑纳州杜西(DougDucey)、爱达荷州州长布拉德·利特尔(BradLittle)接连窜台访问。在联邦政府的鼓励下,美国一些州着手深化与台湾地区的贸易、教育、投资与观光交流。2023年2月,美国国务院、商务部及农业部联名致函全美各州州长、大城市市长及重要企业领袖,强调台湾地区是美国的重要伙伴及“成功的民主故事”,也是美国第8大贸易伙伴、第7大农产品出口地,鼓励各方加强与台湾往来。


四、台湾地区“国际活动空间”层面:美国多管齐下“助台挺台”

首先,台美“全球合作暨训练架构”(GCTF)已经成为台湾当局参与所谓“国际合作”的重要工具。GCTF成立于2015年,标榜宗旨为“解决双方共同关心的全球议题”。2016年以来,台美联合快速扩张GCTF,包括增加GCTF工作坊的场次、扩大活动规模及拓展议题范畴,并在海外举办更多活动;扩大所谓“理念相近国家”参与GCTF的深度及广度,合办训练计划;成立“GCTF校友网络”等等。为使GCTF更“制度化”运作,民进党当局将GCTF的预算增加三倍,并在台外事部门北美司成立“架构小组”(即GCTF秘书处),建立“GCTF校友网络”,正式上线GCTF官方网站等等。2020年12月美国拨款300万美元设置专项支持经费,用以支持GCTF相关活动。此外,美国的盟友日本、澳大利亚先后成为GCTF“正式伙伴”,与台美每年定期召开GCTF联合委员会会议。

在民进党的营销和美国的支持下,GCTF成为台湾当局提升其所谓“全球议题影响力”、拉拢新合作伙伴,突破“国际空间”、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手段和工具。8年来,许多民进党当局各类涉外的研习营、研讨会和海外活动都冠以GCTF之名,GCTF越来越多以“台湾地区+美日/澳+X(第四方乃至第五方协办者)”所谓“多边合作”形式呈现。台方自称,GCTF已经举办70场国际工作坊,共邀请127个国家、超过7500位官员及专家参加。AIT处长俪英杰称,GCTF是对台美伙伴关系“最长远且永续的一大贡献”。

其次,美国主动参与民进党当局的“固邦”行动,为其背书。一是参与对台“邦交国”援助、采购、交流等活动。例如,台美组成联合商贸代表团赴圣卢西亚等地“考察”,2019年台美举办“太平洋对话论坛”(PID),声称讨论台美在太平洋国家发展援助项目的协调合作。美国还宣布增加对南太平洋地区的援助,表示将逐渐改善原本在南太地区“一馆兼辖多国”的模式,向斐济、马绍尔群岛、帕劳等国派驻更多人员。二是与台及其“邦交国”公开互动。2021年3月,帕劳总统惠恕仁(SurangelWhipps,Jr.)访台,美国驻帕劳大使亨尼西尼兰(JohnHennessey-Niland)也是访团成员之一,这是1979年以来美国驻外大使首次公开窜访台湾地区。2021年2月,美国国务院以国务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名义发布新闻稿祝贺圣卢西亚独立42周年,强调肯定台湾当局与美、圣的“合作”。2021年4月,巴拉圭签署100万剂中国国药(Sinopharm)新冠疫苗采购合同后,布林肯与巴拉圭总统阿布铎(MarioAbdoBenítez)通话,呼吁巴“持续与台湾合作抗疫”。三是对相关国家内部局势施加影响干预。所罗门与台湾当局“断交”前,美驻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及图瓦卢的大使格雷(CatherineEbertGray)与所罗门总理索格瓦雷(ManassehSogavare)会晤交涉,表达美国“支持所罗门与台湾的良好关系”,施压敦促所罗门不要与台湾当局“断交”。萨尔瓦多与台湾当局“断交”后,白宫声明称该行为影响了“整个美洲的经济状况与安全”。莫健称,美国会采取对应的反应。2018年9月,美方以召回了三国大使作为对台被“断交”的回应。其他如巴拿马、洪都拉斯等国在与台湾当局“断交”前后,都遭遇到来自美国的施压。

第三,美国对台湾当局参与国际组织实质支持。2016年以来,美国从国会立法、歪曲2758号决议、发表新闻稿等方面公开表态支持台湾当局“有意义参与国际组织”。美国政客配合民进党当局相关主张论调和虚假叙事恶意歪曲联大2758号决议,鼓吹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混淆视听误导舆论。相关谬论如联合国2758号决议“未认可、不等于、不反映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并没有决定台湾的地位”“不排除台湾与他国'建交’,也不排除台湾有意义参与联合国体系等频繁引用在美国及其盟友一系列支持台湾当局参与国际组织的声明、联署和法案中。

新冠疫情期间,民进党当局挟洋自重,多次高调发声,指责世卫组织、向其施压,并唱衰挑衅世卫组织权威,妄图以所谓“国际防疫缺口’的谎言闯关世卫大会。在美国的支持下,民进党当局鼓动数十个国家的政客以致函、进洽、回应质询或媒体评论、发表声明及社交媒体发文等方式支持台湾,美国及其盟友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还在世卫大会上发言“挺台”。世卫组织已经连续八年拒绝所谓的涉台提案。

第四,美国影响干涉他国台海政策。例如蔡英文主导的“新南向政策”实质的效益备受质疑,部分新南向国家看到了民进党当局的政治目的不愿意过多涉人其中。在蔡英文第二任,更常见新南向”与美国的“印太战略”挂钩,“新南向政策”所谓“重要成果”也从新南向国家本身,转换成了“台美关系”。再如立陶宛宣布将设立台湾代表处”后,美国表现出强力支持的态度。布林肯与立陶宛外交部长蓝柏吉斯(GabrieliusLandsbergis)多次会晤、通话,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称(NedPrice)称“支持欧洲的伙伴和盟友与台湾发展互惠互利关系”。2021年11月,美国总统拜登与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Nauséda)会晤,瑙塞达会后称,谈话期间他提及与中国的外交冲突,获得了拜登支持。立陶宛的“台湾代表处”正式设立后,美国进出口银行随即与立签署一项6亿美元的出口信贷协议。

第五,美国及部分盟友形成“印太战略+联合声明”纳人台海内容的干涉模式。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友一方面通过推出国家层面的“印太战略”增加涉台内容,提出关注台海形势,称台湾为“印太伙伴”,强化台湾“印太角色”。另一方面,美国与盟友、盟友之间不同排列组合的双边或多边会议联合声明里,公开提到“台海安全”纳入台海相关内容,已经成为“规定动作”。即将担任台湾当局“国安会秘书长”的吴钊燮日前投书美媒,声称必须将台海和平视为“国际问题”,两岸关系才能“稳定守护现状”。


五、结语

“对美一面倒”贯穿于蔡英文在两个任期美台关系发展的整个过程。这种扭曲“倚美靠美”战略观,源于其“台独”思维的本质。病态的“倚美论”,换来了美国对台所谓“坚若磐石”的承诺,这种承诺实质仍然是在美国打“台湾牌”的框架内进行的,这也是“疑美论”扩大的重要原因。

赖清德已经宣布就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公布的外事、防务团队几乎是蔡英文的原班人马。“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国安局长”蔡明彦等都是蔡时期重要官员,这样的任命意味着赖清德将延续蔡英文的对外关系及防务路线,体现和贯彻所谓“蔡规赖随”。尤其是,为了消除美国的“疑赖论”,赖清德仍将会以“倚美靠美”政策为重点,继续走“倚美谋独”之路。未来,对民进党当局来说,与美国“合作”的越紧密,越会受到制约的态势不会改变。在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越来越广泛背景下,逆历史潮流而动是注定要失败的。


03

广而告之

(2024年7月11日)

欢迎广大读者与大外交青年智库一道开通并运营“顶端新闻”账号,发布你的优质“资讯”!

04

平台记事

(2024年7月11日)

2024年4月26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受邀入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顶端新闻,注册“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官方账号并加V认证。5月30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发布第一篇文章。6月4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万;6月11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0万;6月18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20万;6月25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30万;7月1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40万;7月8推文总阅读量突破50万;截至7月11日12推文总阅读量突破55万。


05

推荐关注

(2024年7月11日)




大外交青年智库(简称“大外交智库”)(Glory Diplomacy Youth Think-tank,Glory Diplomacy或GDYT)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安全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社会/青年智库,总部在中国深圳,是深圳首家非官方外交安全智库、中国首家青年智库,创始人是王盖盖。GDYT一直坚持“只有修炼好内功,才能放心去实战”的发展理念,从2017年创始初期稳扎稳打,于2018年成立青年原创评论组(于2022年改组为《智本青析》编辑部)并创办《智本青析》电子刊至今;2019年在海南开设分支机构即海南大外交学会,同年成立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在2019年创办“大外交青年发展与实践启航项目”研修班至今,在2021年创办“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讲座项目”至今;2020年成立应试就业研究中心并创办《真题解析》付费专栏;同年7月,成立外交外事涉外安全决策咨询公司,集中研究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海外利益分析与保护、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区域国别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全球治理等事务;2021年成立外文编译评议组并创办《大译编参》电子刊至今(该编辑部于2022年创办《每日信报》微电子日刊),同年成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新国别简报》栏目);2022年成立世界外交数据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鸿士论天下》栏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并合并所有专访项目(青坊谈、最有影响力人物访谈、21世纪中国外交天团、学人专访等)整合为《与名人对话》栏目,组建“青年智库特种部队”全职高精尖部门和全球范围内的“大中华菁英圈”,开启“Smallibrary·小书屋”全球青年阅读挑战计划(该计划于2022年创办《智库书屋》栏目),运营新知太学(网络)书院(该书院于2022年创办《线上共读》栏目);2023年,成立全球创业研究中心、全球湾区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海洋治理研究中心、基式外交研究中心,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香港大外交学会(GDYT HK)”,创办“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国际人才交流平台等。GDYT从2021年以来,多次举办全国(含全球)青年国际问题学术研讨、政策分析与思想交流等活动,如“国际问题研究型青年智库发展模式探索论坛”、“新型国际问题青年智库建设与发展论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论坛”、“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系列讲座”、“国际问题/区域国别学术研讨会(GDYT·ISAS)”系列活动、“《与名人对话》系列采访活动”、“《鸿士论天下》系列讲座活动”、“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高端论坛与菁英论坛”、“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系列活动、“GDYT与国际知名学者对话”等等。自创办以来,GDYT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聚集全球各地有志青年为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和世界和平发展而奋斗,至2021年底,已发展成集专家顾问、研究员(含高级)、特约研究员(含高级)、助理研究员、编译评议员、时政评论员、实习生、志愿者等全方位国际人才体系(200人)的样本标杆青年智库,聚焦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青年的原创方案、发展计划和外交延伸等助力与服务,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指导下,为中国的外交与安全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为政府、企业、智库、高校、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都有提供过咨询服务,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散地”,是全球新型外交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香港大外交学会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GDYT HK
香港大外交学会(GDYT HK)系大外交智库(GDYT)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独立分支机构,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特色、面向世界,以区域治理与国际合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组织、政府部门、跨国公司、出海企业等提供安全咨询与方案服务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