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萱歌
面朝雪山/向野而生
雪域萱歌
【雪域读诗第505期】
文/高扬
朗读/康钧淼
诗评/史映红
黄河
——写给母亲河的歌
是巴颜喀拉山的一滴水
赋予你灵魂
是涓涓细流
锻造了你的雄壮
是华夏文明
遗传给你刚强的基因
是大地的引领
成就了你的伟大
你一路抖擞
气宇轩昂向东奔去
携沙带土
造就沃野千里
膏腴之地
是为中华之根脉
文明之肇始
更是民族骄傲的底色
你一路冲关夺隘
不畏艰险
突破阻碍
奔腾万里
以滔滔不息之力
探寻前行的路
赋予人民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的精神
你一路不屈不挠
如巨龙驰骋
书写了峡谷的深邃
平原的宽广
瀑布的雄伟
磨砺出无与伦比的壮美
与天地共存的浩荡
和宇宙共振的苍凉
你一路高歌
涛声激荡着历史
拐弯
是你留给大地的情书
“几”字形的创意
是你谱写的优美旋律
壶口瀑布
是你冲出太行的怒吼
进入孔孟之乡
你舒展身姿
梳妆打扮
给大海一个深深的吻
微诗评
黄河远上
——写给母亲河的歌
——浅析高扬诗作《黄河》
反复仔细品读高扬诗作《黄河》,内心是激越澎湃的,也是荡气回肠的,更是感同身受的。我十八岁离开故乡,东西穿梭,南北奔走,无数次跨越黄河,或宽阔或窄狭的河面,或淡黄或深黄的水色,或平缓或湍急的水流,总在列车的奔驰或飞机的呼啸中缓缓后移,渐行渐远。每每此刻,就像每次离开家门时,母亲在村口的送行。
真正近距离走近黄河是2008年6月,那次归队经过兰州,与两位朋友相逢,他们高兴地约我看黄河铁桥,又叫中山桥;这座始建于1908年5月,竣工于1909年8月的铁桥,长233.5米,宽8.36米,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座桥厚重宏阔,雄伟宽绰,至今发挥着巨大作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导游一句话:“当时因为我国工业技术落后,所有建筑材料都是从德国进口,即便是一个螺丝、螺钉和螺帽”。是的,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风雨飘摇,积贫积弱。但百年之后,黄河之上建造了无数座桥梁,有的高耸、雄伟,有的宏阔、巍然。这不仅仅只是无数座桥梁,更是中华民族挺起来的脊梁。
第二次走近黄河是2013年春天,那时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十九届高研班,其中一次社会实践路线是杨凌、西安、延安、壶口等;走近壶口,那种波涛汹涌、浑厚宽阔,那种峭壁夹岸、澎湃激越,那种浊浪翻滚、排山倒海,不由你不赞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归”(唐·李白《将进酒》)的气势恢宏;不由你不吟诵“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唐·刘禹锡《浪淘沙》)的大浪激越;不由你不高歌“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宋·王安石《黄河》)的气吞山河。是的,黄河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真实见证者、记录者,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它历经王朝更迭,它看尽沧海桑田,它阅尽人间百态,它饱尝世态炎凉,它又见证中华之崛起、民族之复兴。
第三次是2022年4月去山西偏关县的老牛湾,这是黄河入晋第一县,印象深刻的是巨大的老牛湾,黄河水清冽明净,像西藏的蓝天,像我看到过的羊卓雍措的碧波,像我双手掬起过的巴松措的涟漪。巨大的水,广淼的水,无尽的水,像在静静的休憩,像是远道而来的孩子,躺在母亲怀里。在离我们数十米的山巅之上,是一座古长城的烽火台,高耸、苍凉、孤绝;朋友说:“偏关是全国古长城里程最多的县城之一,最主要的是,这里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意义又非同寻常”。是的,黄河也好,长城也罢,是两部深邃厚重的历史,是两部看不完的大书,永远值得华夏儿女去探索、去解读、去咏叹、去讴歌。
一起来品析高扬诗作《黄河》第一节,“是巴颜喀拉山的一滴水/赋予你灵魂/是涓涓细流/锻造了你的雄壮”,黄河、长江、怒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等,在人们印象中,或波涛汹涌、大浪排空,或水流湍急、涛声雷鸣,其实刨根究底,追踪溯源,这些大江大河的源头,也只是某座雪山融化的一滴又一滴晶莹水珠,或者某个草场渗出的“涓涓细流”,它们一路向下、向远,万涓成水,汇流成河,最终汹涌澎湃,排山倒海。
“是华夏文明/遗传给你刚强的基因/是大地的引领/成就了你的伟大”,众所周知,我国有许多大江大河,它们润泽两岸,灌溉田野,它们哺养万物,造福人类,然而被称作“母亲河”的,还是黄河,为什么?是因为中华民族又称炎黄子孙吗?是中华民族大都属于黑眼睛黄皮肤吗?还是广袤的黄河流域多是古老中华优秀文化、古老农耕文化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诸多发源地?“是为中华之根脉/文明之肇始/更是民族骄傲的底色”,诗人高扬用笔触肯定了我的第三个疑问。故而“一路抖擞”的黄河,“气宇轩昂”黄河,“携沙带土”的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集灿烂文明于一身,集荣辱沉浮于一身,集兴衰苦难于一身,集“百折不挠”于一身,也集“勇往直前”于一身,一直努力“探寻前行的路”,矢志不移,“不畏艰险”,“突破阻碍”,乘风破浪,不断走向胜利。
“一路高歌、涛声激荡、历史、拐弯、优美旋律、怒吼、孔孟之乡、给大海一个深深的吻”等词句,个人浅见,诗人高扬抒发了一种民族精神,这个精神是胜不骄,败不馁,勇于拼搏,永不言弃;这个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感召中华民族团结、和平、勤劳、勇敢。诗人还表达了一种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的传承,即对“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的称颂,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民族气节的推崇。
“冲关夺隘”的黄河,“奔腾万里”的黄河,“滔滔不息”的黄河,风尘仆仆,踏过青藏高原,翻越甘陕大地,穿过华北沃野,“进入孔孟之乡”,水量越聚越多,河面越来越宽,灌溉越来越广;这多像一路走来的中华民族,有过挫折和困难,有过艰难与险阻,但向前向远的力量终归雷霆万钧,不可阻挡,所向披靡。
这首诗隐含着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这样融抒情、讴歌、称颂为一体,素材又家弦户诵,妇孺皆知,故而不太好写,但高扬把握得很好,蕴含着诗人对诗歌美学的追求。
乐说
本首背景音乐选用的是黄河协奏曲第二乐章《黄河颂》,深邃的大提琴奏出缓慢庄严的旋律,引出独奏钢琴的反复呈述,这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追溯。钢琴铿锵有力的和弦奏出了乐曲雄伟的结束部分,铜管奏出的义勇军进行曲,象征着觉醒的中华民族已屹立在世界东方。
简介
简介
作者
高扬
■ 1975.11—1976.12,成都气象学校气象通信专业学习
■ 1976.12—1983.08,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气象台报务员
■ 1983.08—1985.12,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气象台秘书
■ 1985.12—1988.05,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气象台政治处、办公室副主任
■ 1988.05—1989.12,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气象台办公室主任
■ 1989.12—1990.06,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气象台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台长助理
■ 1990.06—1993.05,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人事教育处副处长、处长
■ 1993.05—1997.11,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局长助理
■ 1997.11—2006.12,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纪检组长(1995.08—1998.06,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大专班学习;1999.08—2001.12,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法律专业学习
■ 2002.08—2003.02,挂职任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
■ 2003.09—2006.07,四川省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
■ 2006.12—2007.03,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 2007.03—2011.01,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秘书长(正厅级)
■ 2011.01—2013.01,西藏自治区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
■ 2013.01—2013.06,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 2013.06—2014.02,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那曲地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
■ 2014.02—2016.02,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那曲地委书记
■ 2016.02—2016.04,西藏自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那曲地委书记
■ 2016.04—2018.01,西藏自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机关党组书记(其间:2016.09—2016.11,中央党校省级干部“民主与社会建设”研究专题学习班学习)
■ 2018.01—2021.01,西藏自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 XUE YU XUAN GE /
简介
朗读者
康钧淼
■ 香港商报记者,新传硕士。綦江区播音与主持朗诵协会会员、重庆市委宣传部“我和我的祖国”诗歌朗诵会节目领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川渝”阅读之星“诵读大赛十强。
/ XUE YU XUAN GE /
简介
诗评人
史映红
■男,70后,甘肃省庄浪县人,笔名桑雪,藏族名岗日罗布;在西藏部队服役21年;曾在《文艺报》《诗刊》《解放军报》《青年文学》等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出版诗集《西藏,西藏》等4部,传记文学《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等,评论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19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 XUE YU XUAN GE /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