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萱歌
面朝雪山/向野而生
雪域萱歌
【雪域读诗第485期】
文/高扬
朗读/刘爽
诗评/颜亮
爬地松
爬地松,一种生长在高原的灌木,它耐寒旱,总与荒漠、戈壁、岩缝为伴,我在4700多米的申扎还见过它的身影。每当看到它,我就莫名地生出一种敬畏——它给我鼓舞,给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它身上充满着雪域情怀、高原品格和西藏精神!
你没有高大的身躯
却把钢铁般的枝干
紧紧贴地
一丛丛,一片片
像顶顶绿色帐篷
妆扮大地
如威武的战士
把祖国疆土守卫
烈日炎炎
你撑起一把把巨伞
为母亲挡住太阳的辐射
让她的肌肤
永远靓丽
土地在匀称呼吸
张弛有度
充满活力
狂风呼啸
把旷野刮得昏天黑地
你挺起强壮的脊梁
用双臂紧搂大地
摆动树冠
向四周呐喊
守住大地
才有万物生灵
冰雹肆虐
噼里啪啦砸向大地
你挺直四肢
擎起绿色穹盖
为一个个生灵
搭起温暖的帐营
小鸟安然无恙
昆虫自在安宁
戈壁迎来短暂雨季
植被稀疏的荒漠
干渴难忍
你穿透贫瘠的沙砾
把根深深扎入大地
像一条条血管
为营养不良的土地
输送新鲜血液
你不惧高寒缺氧
不怕风吹日晒
最喜恶劣环境
永不退却
坚不可摧
生机盎然
为茫茫高原
添一抹靓丽的风景。
微诗评
意象赋意与草木精神:植物诗意审美
中的天地气象与高原品格
——简评诗人高扬作品《爬地松》
人类的生命史演进之中,植物伴随始终。植物活在人类的世界,人类也活在植物的世界,现实界域中人作为主体存在的自然、环境、生态,植物以物的媒介形态存在参与我们的衣食住行,但实际上植物还以种种显见或隐秘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个体/集体记忆当中。植物的意象,作为人类记忆的“原型”,扎根于我们对生命本身的原初感受和童年记忆之中,组建着我们灵魂内部的“生态系统”,并滋养着从我们的深层意识中诞生的神话、宗教、图腾。同时,又以隐喻象征的方式形塑着我们的观念系统、思维方式以及精神品质。中国文学的创作者们从《诗经》第一章的“参差存菜”开始,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无不闪现着植物意象的表达。诗人高扬作品《爬地松》初读时,耳畔就唤醒了红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中的词句“他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顶”,正如诗人引言中的解释——爬地松,一种生长在高原的灌木。与我们以往印象中对树高大挺拔的姿态不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之中,爬地松以顽强的生命力,在高原创造着属于它的“树的诗性”与传奇,凝塑着它给予人精神的隐喻与象征。
与以往“树”的意象之高大挺拔不同,诗人颠覆了以往“树”之母题和原始场景的构造,根植于诗人日常性生活体验的“爬地松”作为“树”谱系之一,在分有生命力顽强的品格时,诗人在第一小节关于“爬地松”的造形空间中爬地松没有高大的身躯,但“却把钢铁般的枝干”横向绵延于大地的疆土,树的诗学意象动变为“绿色帐篷”、“威武战士”自然而然生成神圣性的疆域守卫者。从诗歌的第二小节开始,诗人设置诗性场景,利用现实界、想象界、象征界(精神隐喻)三维向交互式构境来完成“爬地松”的生命形象与诉诸人之灵魂或精神的深层法则。第二小节诗性场景一之“烈日炎炎”处境中,爬地松的团结凝聚在诗人的诗意语言中是“撑起一把把巨伞”为大地母亲“挡住太阳的辐射”;第三小节诗性场景二之“狂风呼啸”(横向空间灾难),诗人不断启动的拟人化手法,将爬地松“双臂紧搂大地”“向四周呐喊”守住万物有灵的景象灵动的构境布置;第四小节诗性场景三之“冰雹肆虐”(纵向空间灾难),诗人以“擎起绿色穹盖”动态化的造形,然后与生灵虫鸟链接,错位灾难与温暖的强烈二元差异来突显爬地松的善性品格;第五小节诗性场景之四“植被稀疏的荒漠”,诗人以拟人化的第二人称比附爬地松,将其深扎大地的根系比附血管,生成植物与大地的命脉联系,构境出爬地松奉献的精神;第六小节诗性场景之五以“高寒缺氧”“风吹日晒”构素而成的“恶劣环境”之中,爬地松却以“异常”坚韧之态,报之以“生机盎然”之势,最终成为“茫茫高原”“一抹靓丽的风景”。全诗以物拟人、以物凝志、以物抒情,拓展了植物美学的审美意境,扩展了“树”之诗学的精神境界。
乐说
本首背景音乐选用的是X-Ray Dog的一首作品,X-Ray Dog是一个高端的预告片音乐库,其专注于史诗风格预告片音乐制作。在音乐制作中,常有现场演奏家、管弦乐和打击乐加入。作为一个不断创新的标杆音乐库,X-rayDog在音乐库曲目和定制曲目中,集结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作曲家、音乐家和制作人,致力制作深入人心的预告音乐。
简介
简介
作者
高扬
■ 1975.11—1976.12,成都气象学校气象通信专业学习
■ 1976.12—1983.08,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气象台报务员
■ 1983.08—1985.12,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气象台秘书
■ 1985.12—1988.05,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气象台政治处、办公室副主任
■ 1988.05—1989.12,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气象台办公室主任
■ 1989.12—1990.06,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气象台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台长助理
■ 1990.06—1993.05,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人事教育处副处长、处长
■ 1993.05—1997.11,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局长助理
■ 1997.11—2006.12,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纪检组长(1995.08—1998.06,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大专班学习;1999.08—2001.12,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法律专业学习
■ 2002.08—2003.02,挂职任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
■ 2003.09—2006.07,四川省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
■ 2006.12—2007.03,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 2007.03—2011.01,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秘书长(正厅级)
■ 2011.01—2013.01,西藏自治区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
■ 2013.01—2013.06,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 2013.06—2014.02,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那曲地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
■ 2014.02—2016.02,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那曲地委书记
■ 2016.02—2016.04,西藏自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那曲地委书记
■ 2016.04—2018.01,西藏自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机关党组书记(其间:2016.09—2016.11,中央党校省级干部“民主与社会建设”研究专题学习班学习)
■ 2018.01—2021.01,西藏自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 XUE YU XUAN GE /
简介
朗读者
刘爽
■ 西藏民警,2017年毕业于西藏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朗诵爱好者。
/ XUE YU XUAN GE /
简介
诗评人
颜亮
■ 西藏大学文学院教师,文学博士,新闻传播学博士后。
■ 曾获2017野草诗歌特等奖;
■ 2017年长篇小说入选“破壳计划”等文学奖项。
■ 作品散见《西藏文学》《诗刊》《中国诗歌》《敦煌诗刊》等刊物。
/ XUE YU XUAN GE /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