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萱歌
面朝雪山/向野而生
雪域萱歌
【雪域读诗第490期】
文/子熠
朗读/小猛
诗评/普布昌居
羊卓雍措:始终保持高处的平静
被命名为湖,被晶蓝的色泽波纹推动
一波又一波,远离
歌声、装订线及高过写字楼的往事
重塑自身的源头
始终保持高处的平静
观光者是沙鸭、黄鸭、灰鸭,它们
从荡漾的波纹里
探究平衡、纹理、曲谱的音阶
外来者是我和牛羊,湖水
默许了被我们惊动的平静
高山能够识别并回响的平静
微诗评
宁静之美与生命回响
藏语里的“措”,意为“湖”,羊卓雍措,藏语意为“碧玉湖”,它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面海拔4441米,形状如珊瑚枝一般不规则,自在流淌。湖光山色,冠绝藏南。
子熠的这首《羊卓雍措:始终保持高处的平静》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生动展现了羊卓雍措的宁静与神秘,并带给我们深邃的哲思。
诗的开篇,诗人伫立湖岸,为我们勾画出羊卓雍措秀美的远景:泛着晶蓝色泽的湖水映照着蓝天、流云已不知度过多少岁月,“被波纹推动”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但这“一波又一波”的涟漪并不会让人感觉到喧嚣,反而让羊卓雍措“远离了歌声、装订线和高过写字楼的往事”,成为一个能够摒弃尘世纷扰、“重塑自身源头”的纯净之地。
“始终保持高处的平静”这一句,不仅是对高原湖泊——羊卓雍措物理状态的描述,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象征。它暗示着湖的宁静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品质。
平静但非死寂,羊卓雍措自有它的生机。那是沙鸭、黄鸭、灰鸭,以及无数在这里生活的物种,它们从湖水中寻找食物,“从荡漾的波纹里探究平衡、纹理和曲谱的音阶”,与湖水相生相长,和谐与共。诗人赋予了这些生物以思考者的形象,也从侧面烘托出羊卓雍措所蕴含的深邃与美好。
对于不时闯进的外来者,如“我和牛羊”,羊卓雍措也以包容与宽厚默许了我们的打扰,这一刻天人合一,物我相融。湖水的“默许”并非脆弱,而是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包容性,那是即便被外来者惊动,依然不改颜色的笃定。
最后一句,“高山能够识别并回响的平静”将湖安于平静的境界进一步升华。在西藏,有许多关于神山圣湖的传说。山环水绕,高山流水,自当相知相应,它们仿佛在共同诉说着一种超越言语的宁静之美。
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舒缓,诗人以细腻的感知和深刻的洞察,让羊卓雍措的平静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景观,更深入到了心灵和精神的层面,引发读者对宁静、对自然、对生命的深深思考。
“始终保持高处的平静”是这首诗关键性的句子,具有丰富的内涵,给人无限的启发:
从处世的角度来看,它暗示着追求卓越与保持淡定的统一。处于高处,可能意味着在能力、成就或精神追求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平静的保持,则提醒人们不因成功而骄傲自满,时时保持谦逊和清醒,体现了对自我的深刻认知和强大的心理定力。
从更宏观的哲学的视角来看,它反映了诗人对世界本质的洞察。世界充满无常和变化,而能够在这种变动中保持平静,是对万物运行规律的接纳和顺应,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不为表象所迷惑的智慧。
乐说
本首背景音乐选用的是日本作曲家、国际电子音乐大师神山纯一的一首作品。神山纯一通过挖掘自然与音乐的内在关联,创造出超自然主题音乐系列,将自然中的神奇能量转换成迷人的旋律,营造出令人冥想的音乐空间。
简介
简介
作者
子熠
■ 湖北恩施人,2007年进藏,2012年进入山南市浪卡子县生活至今,系山南市作家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 KEEP LOVEING KEEP LIVING /
简介
朗读者
小猛
■ 籍籍无名的文字搬运工,默默无闻的诵读小白咖。用声音温暖四季,用声音斑斓世界。
/ XUE YU XUAN GE /
简介
诗评人
普布昌居
■ 西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鲁迅文学院第26届高研班学员。
/ XUE YU XUAN GE /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