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读诗】西藏行

文化   2024-06-22 10:00   西藏  

雪域萱歌

面朝雪山/向野而生

雪域萱歌

【雪域读诗第486期】

文/依心沐野

朗读/戴尚言

评/史映红





西藏行


你是我几十年梦幻的天边

你是古海的巨浪

你是离天最近的地方

你是千山之巅,万水之源

你是风卷落日的悲壮

雪山巍峨矗立着你的庄严

奔流江河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海拔与风雪舞动山川与生命的交响

严酷环境雕刻着人们的勇敢、坚强

 

此刻,西藏就在我眼前

我向往的西藏正在路上

迎着最干净的太阳

万物在这里静默生长

信念在天地间茁壮

经幡摇曳着生命的虔诚

悠久在传说中回荡

 

尼洋河流淌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布达拉宫闪烁雄伟的光芒

文成公主依然是那朵最美的雪莲

纳木措

放映着让人屏息的蓝色圣像

日喀则

你有西边纯净的阳光

林芝

你是神仙都想居住的世外桃源

古格王朝

你给世界留下一个没有答案的猜想

连绵的雪山呀

以山作笔,在云朵上写下一首首神奇的诗篇

 

啊!西藏

在你面前

我只有举不高的骄傲

摁不下的谦卑

挥不去的留恋

让我用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和你道一声“再见”!





微诗评

在高原行走,在西藏感悟

——浅析依心沐野诗作《西藏行》


《西藏行》这个标题,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与西藏千丝万缕的关系,我曾在数篇文章里写过,但还是忍不住再絮叨一番:1991年初冬,处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间的甘肃老家,寒风凛冽,霜雪斑驳,冷如冰窖。加上那年高考落榜,我心绪非常糟糕。好则入伍体检顺利,已确定参军,并且要去我一直向往的遥远而神秘的西藏,故而,年轻的我对未来仍然充满期望。

自此,去西藏、到西藏、在西藏填满了我大部分人生履历,连自己也未曾想到,这一干就是21年;21年可不是小数字,比我在甘肃老家生活时间还长3年,比我现在生活的城市要长十多年。在青藏高原服役的岁月,收获无疑是巨大的,我曾三次五年上了三所军校,即空军后勤学院,空军政治学院,解放军政治学院,懵懵懂懂竟然也踏进了团职军官的行列。最主要的是精神生活的富足,或者说思想认知的提升,我从忠厚老实,质朴单纯,璞玉浑金的藏民族身上,学到了诚信守义,敬天悯人,光明磊落,学到了谦卑宽忍,虔诚恭谨,向真向善。平心而论,可能是自己太愚笨的原因,这些认知老家没给过我,学校也没教给我。

在我内心深处,西藏无疑是我第二故乡,是我精神家园,是我心灵的存放地。近些年来,每隔一些时日,总要回西藏走走看看,像远嫁的女儿回娘家一样。我把西藏的风物事物人物多次写进作品,但我又知道,对于广袤博大、高耸苍茫的西藏而言,我只是千千万万过客里普通一员,天宽地广,山高水长,崖峭谷深,永恒之瞬;我真不敢奢望自己成为西藏的一抹柳绿,一朵花红,一捧阳光,一缕月色,甚至一滴晨露,如果能做青藏高原的一只候鸟,于我而言,已经非常知足。

离题远了,来品析依心沐野诗作《西藏行》第一节,“你是我几十年梦幻的天边/你是古海的巨浪/你是离天最近的地方/你是千山之巅,万水之源/你是风卷落日的悲壮”;诗人在结构、排行、断句、技巧等方面,使用了置换、比喻等修辞,但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排比句式使用,让情感的释放由轻到重,让语气的加深由淡到浓,让诗蕴的弥散由缓到急;诗作节奏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诗歌结构铺排疏朗有序,简约明快。整首诗在气势上,或者说气场上变得慷慨激昂,高亢嘹亮。

第二节里:“此刻,西藏就在我眼前/我向往的西藏正在路上”,让人印象颇深,诗人把“几十年梦幻的天边”的西藏,变成“就在我眼前”的西藏,这突如其来的激动、好梦成真的心情,诗人表达得形象而逼真。依心沐野继续写西藏特有的物象,“最干净的太阳”“信念在天地间茁壮”“经幡摇曳着生命的虔诚”等,题材与诗意内涵就缓缓扩散开来,诗境也像高原的阳光一样变得明媚、清透、敞亮。“最干净的太阳”照耀下的西藏;“万物在这里静默生长”的西藏;“信念在天地间茁壮”的西藏,“经幡摇曳着生命的虔诚”的西藏,迎面而至,扑面而来,既“在传说中回荡”,又在现实生活里发出“生命的交响”。

品味第三节,我看到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良好状态,此刻,诗人的主体意识被神奇瑰丽、美轮美奂的西藏风物事物人物所感染,这些风物事物人物让诗人心驰神往:“尼洋河流淌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布达拉宫闪烁雄伟的光芒”“文成公主依然是那朵最美的雪莲”“纳木措/放映着让人屏息的蓝色圣像”;这些物象在诗句中被呈现、塑造和绽放;这种由诗韵、诗心之共情而触发的时空振动,是连接想象与现实的纽带,是诗歌闪耀的独特烛照;既温暖了诗人,也光照了读者。

“啊!西藏/在你面前/我只有举不高的骄傲/摁不下的谦卑”,很喜欢这几句,虽然仅22个字,但能看到诗人对西藏的敬畏,对神山圣湖的敬畏,对古刹庙堂的敬畏,对藏民族光辉灿烂、古老深邃文化的敬畏。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这里,不难看出依心沐野是具有水质的诗人,水,兼容包蓄,隐忍执着;水,低调内敛,谦逊矜持。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里特也言:“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是的,为什么很多人向往雪域,憧憬西藏?并不辞辛劳,三番五次地要回到西藏,感受她的脉搏与心跳,倾听她的心律与脉动,因素肯定有很多,但我想有个很重要因素,那就是:西藏是一块充满神性的土地,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始终知道崇拜和崇敬,尊重和尊崇,敬仰和敬畏,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还想,如果一个人慢慢理解感悟,并力所能及地去践行的话,说明他趋向了成熟,或者说他已经成熟。



乐说


本首背景音乐选用的是大家熟悉的“走进西藏”,是张毅演奏的小提琴版本的,张毅1967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国家一级小提琴演奏家。自幼学习小提琴,1980年考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他为多家唱片公司录制的十多张小提琴独奏、重奏音乐镭射唱碟,都获得广大听众的赞誉和喜爱。其中由太平洋影音公司录制的小提琴专辑《弦情岁月》获“第三届全国优秀文艺音像奖”。



简介



简介

作者


依心沐野

■ 退休教师。一个在书中把日子拉长,在指间认真的浪费自己的人。


/ XUE YU XUAN GE /




简介

朗读者


戴尚言

■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荣获多次省级以及国家级朗诵比赛奖项,是朗诵的爱好者,也是播音路上的长征人。


/ XUE YU XUAN GE /



简介

诗评人


史映红

■男,70后,甘肃省庄浪县人,笔名桑雪,藏族名岗日罗布;在西藏部队服役21年;曾在《文艺报》《诗刊》《解放军报》《青年文学》等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出版诗集《西藏,西藏》等4部,传记文学《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等,评论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19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 XUE YU XUAN GE /






更多精彩内容

|【雪域读诗】爬地松

|【雪域读诗】雪山下的儿童乐园

|【雪域读诗】都市里也有草原


本期《雪域读诗》制作团队:

出 品 人 :萱歌 白玛曲吉

总 编 辑 :乌兰玉珍

栏目主管:吉   子

音乐编辑:吉   子

微诗评总监:影  鸿

制作统筹:王永振

总协调:元旦尖措

录音制作:戴尚言

运营:逸   云

本期责编:娓    娓


Xuan Ge

雪域萱歌新媒体工作室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希望在诗的原野,在诗的高地用诗的形式把遥远的西藏带到您的身边,用每一个真挚的声音,把西藏咏给您听,期待与您一起触摸西藏的灵魂与温度。我们希望可以让您透过作品感受到西藏人民的真诚、丰富、美好。

雪域萱歌
本平台的宗旨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藏文化,倾情传播正能量为己任,让向往西藏、热爱西藏、讴歌西藏的人们走进西藏经典,走入雪域高原历史文化深处,走向蓬勃生长的明天,以真情和时代担当精神共同“触摸西藏的灵魂和温度”。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