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读诗】月光下的澜沧江

文化   2024-07-27 10:01   四川  

雪域萱歌

面朝雪山/向野而生

雪域萱歌

【雪域读诗第491期】

文/德西

朗读/种雪

评/史映红





月光下的澜沧江

月光在阴晴圆缺的缠绵后滴落的泪水

溢出澜沧江决堤

水花密密捻成线搭成一座黑帐篷

遮挡骄阳赤裸裸的炙晒

试图用紫外线勾勒一道风骨

撑开时光的刻刀一笔笔镌刻的褶皱

垒成石刻堆砌在藏东红山脉

从此晨曦日落围着石堆一圈又一圈

 

或许接受上亿次月光的洗礼

才得到一滴甘露的滋润

你怎么忍心那几世的奔赴 

凝成千年的等待

你怎么忍心达玛梅朵繁花 

盛尽后独自凋零

如果所有的燃烧都不能消融

覆盖千年冰雪的冰洞

那湖水的粼粼只有裁剪成风

飘落在江水里的花瓣

苏醒后却早已沉沦在土陶中

摇曳在晨钟暮鼓中

 

你或许不知道

你每一次端起酒杯豪饮后

我的生命已如废弃的杯子

我想你是真的不知道

酒杯中那浮起的绿蚁

是每一粒青稞在高温中

义无反顾地蒸腾

而我依旧要装满这漫天星辰

在月光下的澜沧江

生命起舞


2024年6月13日




微诗评


 在昌都看水

——浅析德西诗作《月光下的澜沧江》


众所周知,西藏昌都市坐落于青藏高原群山之中,是四川和云南进入西藏的门户,昌都藏语之意为:“水汇合处”,扎曲河与昂曲河在昌都汇合成澜沧江。昌都水系属于外流水系,除了澜沧江,还有怒江、金沙江及其支流;大小河流分属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水系。澜沧江、金沙江属于太平洋水系;怒江为萨尔温江的上游,属于印度洋水系;其中金沙江为长江上游,最终注入东海;澜沧江为湄公河上游,最后注入南海。这三条亚洲南部最大的河流汇聚于昌都,形成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平行岭谷”的特有地貌和自然奇观。

特殊的地理地貌,孕育了昌都各族人民豪放粗犷、热情奔放、坚毅勇敢、忠诚无畏的民族性格。这种多元文化的汇聚,既有多方位、多民族文化复合的特点,又有康巴地区独特符号和凝重的宗教色彩,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底蕴;可谓古朴独特,厚重深邃,又充满了神秘色彩。

第一节“月光在阴晴圆缺的缠绵后滴落的泪水/溢出澜沧江决堤”,这两句,我们能看到高原的与众不同:月光敞亮清透,皎洁如银;江水昼夜奔流,激越澎湃;雪峰白雪皑皑,冰清玉洁;草原野花斑斓,牛羊遍野;春秋冬夏,周而复始,万载千年。“水花密密捻成线搭成一座黑帐篷/遮挡骄阳赤裸裸的炙晒/试图用紫外线勾勒一道风骨”,高耸入云的座座雪峰,大浪翻滚的阵阵涛声,如火如电的骄阳炙烤,锻造了这片高天厚土之上人们的豪爽耿直,奔放热烈和激情如火;他们诚信守义,诚笃敦厚,一诺千金,是一个民族经久不息的“风骨”。

“撑开时光的刻刀一笔笔镌刻的褶皱/垒成石刻堆砌在藏东红山脉”,“时光的刻刀”,风雨的刻刀,雷电的刻刀,霜雪的刻刀,永不停息“镌刻的褶皱”,“垒成石刻堆砌在藏东红山脉”,这是诗人对昌都这片神奇山水的精心描绘,是对大大小小、涓涓细流或宏阔江河的细微勾勒,也是对天设地造、神谋化力之地的高声讴歌。

“或许接受上亿次月光的洗礼/才得到一滴甘露的滋润/你怎么忍心那几世的奔赴/凝成千年的等待/你怎么忍心达玛梅朵繁花/盛尽后独自凋零”,细心品味这几句,正如南朝文学家刘勰所言:“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意思是情感的产生,或触景而生情,或因感人故事而生情。也如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所言:“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几句,能清晰感触到“有情中景”和“景中情”。在高原圣洁月光的抚摸下,在远处或不远处雪峰的注视下,在徐徐清风的吹拂下,听涛、看水、远眺,甚至发呆,岁月的浩渺,苍穹的无垠,历史的深邃,个体的匆促,次第浮现,应有尽有,巨细无遗;让人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如果所有的燃烧都不能消融/覆盖千年冰雪的冰洞/那湖水的粼粼只有裁剪成风/飘落在江水里的花瓣/苏醒后却早已沉沦在土陶中/摇曳在晨钟暮鼓中”,如果说山岳与群峰是诗人心中雄健遒劲的骨骼,那么湖泊河流则是诗人内心灵动隽永的血脉;通过诗人“江水里的花瓣”,我们似乎能看到咆哮的大江大河大湖大海;同样,通过诗人“沉沦在土陶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高耸连绵的雪峰、广袤辽阔的草原,和这片神奇土地上一百年前、一千年前、一万年前坚毅、勤勉、努力生活着的先辈。

德西这首诗写昌都风貌,写高地风光,写藏东景致,她甚至让“一滴甘露”“达玛梅朵繁花”和“晨曦日落”都入诗而来;是的,真正的诗人都具有关注天地、热爱自然、崇尚自由的天性,对脚下这片高天厚土,对日月星辰和风云雨露,任何人不能不有所萦怀。

结尾“端起酒杯豪饮、酒杯中、浮起的绿蚁、每一粒青稞、蒸腾”等这些词句很有意思,诗人从“端起酒杯豪饮”想到酒杯,进而想到“酒杯中那浮起的绿蚁”,再想到酒的酿造过程,酒“是每一粒青稞在高温中/义无反顾地蒸腾”,再加醅、发酵、馏酒、沉淀、过滤之后,才成为粮食之精华、杯中之佳酿。衬托出诗人对粮食的尊重,对劳动的尊崇,对一切得到的感恩。诠释了古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吃水不忘挖井人”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道义与美德。

在这纷繁拥挤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声音,对作家和诗人而言,其声音无疑就是文本和文字。个人认为诗人德西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发声的方式,那就是:始终立足于雪山群峰之侧,立足于大河大江大湖之畔,立足于骄阳或月光之下,立足于草场和帐篷旁边,立足于农舍或田间地头,让和煦和畅,温馨温暖,向真向善向美的文字从笔端奔涌而出,潺潺流淌,清凉晶莹;我们掬一捧品味,甘之如饴,甘甜可口,感同身受,意犹未尽。



乐说


本首背景音乐选用的一首民歌曲风的歌曲“澜沧江恋曲”的纯音乐版本,和本首诗的表达的内容融合,用旋律和用诗歌,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描绘着澜沧江的意境。



简介


简介

作者


德西

■ 藏族,中国金融作协理事,西藏作协会员,昌都市作协副主席。


/ XUE YU XUAN GE /



简介

朗读者


种雪

■ 2003年至2011年于西藏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对西藏有着深厚感情。现就职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从事播音主持教学工作。同时是正面管教注册家庭讲师、学校讲师、鼓励咨询师。相信美好的诗歌、优美的文字对人心灵的疗愈有着积极的影响。


/ XUE YU XUAN GE /



简介

诗评人


史映红

■男,70后,甘肃省庄浪县人,笔名桑雪,藏族名岗日罗布;在西藏部队服役21年;曾在《文艺报》《诗刊》《解放军报》《青年文学》等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出版诗集《西藏,西藏》等4部,传记文学《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等,评论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19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 XUE YU XUAN GE /





更多精彩内容

|【雪域读诗】羊卓雍措:始终保持高处的平静

|【雪域读诗】走进阿里

|【雪域读诗】繁华



本期《雪域读诗》制作团队:

出 品 人 :萱歌 白玛曲吉

总 编 辑 :乌兰玉珍

栏目主管:吉   子

音乐编辑:吉   子

微诗评总监:影   鸿

制作统筹:王永振

总协调:元旦尖措

录音制作:种   雪

运营:逸   云

本期责编:娓    娓


Xuan Ge

雪域萱歌新媒体工作室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希望在诗的原野,在诗的高地用诗的形式把遥远的西藏带到您的身边,用每一个真挚的声音,把西藏咏给您听,期待与您一起触摸西藏的灵魂与温度。我们希望可以让您透过作品感受到西藏人民的真诚、丰富、美好。

雪域萱歌
本平台的宗旨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藏文化,倾情传播正能量为己任,让向往西藏、热爱西藏、讴歌西藏的人们走进西藏经典,走入雪域高原历史文化深处,走向蓬勃生长的明天,以真情和时代担当精神共同“触摸西藏的灵魂和温度”。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