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读诗】写给生活的一首诗

文化   2024-08-24 10:01   西藏  

雪域萱歌

面朝雪山/向野而生

雪域萱歌

【雪域读诗第495期】

文/敖超

朗读/张阳

评/李小平





写给生活的一首诗


那一朵一朵厚重的云

飘着飘着

被时间扯成一丝一缕

化进了蓝天


其实那云

是童年的棉花糖

是带着花香的白蝴蝶

是清晨的翅膀

是一首青春的诗

也是惆怅的影子

是越走越远生活的回眸


过来的岁月里

生活其实很简单

天空很蓝

岁月静好

浅笑安然

远山星光点点

有着一些思念的微甜

这就是生活的味道





微诗评

 

岁月静好,浅笑安然

——浅析诗作《写给生活的一首诗》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云聚云散,日子在不经意中从指缝间悄然滑落,那些过往的人事,有的时时浮现于脑海,有的被永久地删除,在期盼和担忧中走向那无法预知的明天。或悲或喜,或起或落的当下,它就像眼下这个变化无常的季节,扰乱了我波澜不惊的生活。我在这样的心境中,“挤出”了一点儿时间反复诵读诗人敖超的这首小诗,在其情理交融,浓淡相生,重轻转化的诗句中品生活之味、探人生之。

诗人是平常人,他们与平常人的区别是能消化吸收日常生活并把它们转化成诗。此诗,就是诗人在日常生活体验的基础上,经过理性的思考,饱蘸深情的笔墨,用诗性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得失、荣辱、悲欢等内心的感受,赋予了其审美意义上的诗化关照,是一首富有情趣性和思辨色彩的诗歌。诗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读来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像空间,可谓小而不空,具有大道至简的诗意之美,从中也体会出诗人经历生活的洗涤之后,由渐进、渐成、渐悟的生命成熟过程。

第一节“那一朵一朵厚重的云”“被时间扯成一丝一缕”,这两句写出了生活之“重”到生活之“轻”的转变。诗人与生俱来的敏锐和感性,使得他对现实生活有着独特而新颖的认识。诗中“厚重的云”形象地表现了纷繁复杂,杂乱无序的日常生活给人的沉重之感;“扯成一丝一缕”是诗人历经岁月的洗礼后,以一颗“安于岁月,万物皆自得”的平常心面对生活中过往,生活也由此变轻,变淡,变真。由“重”到“轻”转变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中年后,宁静、坦然和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生活悲喜交加,人生世事无常,没有一个标签能定义生活,但是,我们能定义自己的态度。当你在现实生活中身心疲惫的时候,应该学会给生活做减法,少就是轻。学会定期丢弃一些不必要东西,这不仅是一种高效能的“整理术”,更是一种“轻装上路”的哲学境界。此节中,“厚重的云”“被时间扯成一丝一缕/化进了蓝天”这些诗句想象贴切生动,富有表现力,拓展了诗歌的艺术张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第二节由第一节的云,引发出诗人对天真无邪的童年和激情昂扬的青春追忆,在追忆中流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美好事物消失的淡淡惆怅,以及对往昔缅怀。童年“是带着花香的白蝴蝶”逼真的写出了童年的美好,接下来“是清晨的翅膀”自然过渡到青春。在这里诗人把岁月流逝的变化过程,恰到好处地衔接上了,没有一点缝隙,破绽。面对岁月的流逝,我们会失去了很多东西,但是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梳理,你会发现又有许多新的收获。诗人也在岁月的流逝中不仅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在诗艺的追求上也逐渐走向了成熟老道。

第三节,回首过往,岁月早已渐行渐远,“过来的岁月里/生活其实很简单”,这是诗人对逝去生活的深刻感悟。人生一世,真正能够让自己内心愉悦的,是灵魂深处的坦然从容。如果把生活过得复杂化,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太多的患得患失,太多的偏狭盲从,生活将在太多中一点点变味,人情味也会一点点淡化,除了,收获虚空外,两手一无所有。正如周国平所说:“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这一生中重要的并不是去获得更多的东西,而是要在岁月的过往中学会放下,简单地生活。简单地生活如同天空的蔚蓝,一览无余。诗句“岁月静好/浅笑安然”是诗人对生活深刻思考后获得的理性认识,也是这首诗的核心诗句。它如“远山星光点点”为诗人指引方向,使诗人不再迷茫、焦虑、矛盾,心情也因此变得轻松自在。人到中年,就应该活出最本真的自我,多遵从自己的内心。“有着一些思念的微甜”,诗人微妙地捕捉到了日常生活中淡雅的香甜味,这就是生活的朴实味道,读来倍感亲切,使整首诗流溢出温馨的情趣之美。

此诗构思精巧,语言简练清新,富含生活哲理,意蕴深厚。什么是好诗?艾青说:“它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了它所包含的,同时还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更远的东西”。这首诗也算得上是一首淡中带浓,值得回味的好诗吧。

写到这里,蓦然间,耳畔传来清脆的麻雀鸣叫声,我抬头望去,初秋金灿灿的阳光已经落在了屋内的地板上了,我闻到了秋天的味道,这最自然的秋味,难道不也是波澜不惊的生活之味吗?我端起一杯茶水,慢慢品味它的滋味,独享此刻静谧的午后时光。鼻端,有茶香缭绕,窗外,有风起叶落。秋风拂去夏的酷热,静看尘世变迁,持一抹淡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岁月静好,浅笑安然,不惊不惧,静静老去……



乐说


本首背景音乐选用的是1970年上映的电影《La Califfa 嘉莉珐夫人》主题曲,由意大利著名配乐大师Ennio Morricone(埃尼奥·莫里康内)创作。旋律舒缓优雅,情愫横溢,委婉深情。充满沉浸式怀想极具感染力和冲击力,朴实温暖。



简介


简介

作者


敖超

■ 生于重庆,三个月随母亲进藏,一直在拉萨生活工作。从事小说、诗歌、散文创作。先后在《小说选刊》《芳草》《现代小说》《西藏文学》《西藏日报》《东方晨报》等刊物报纸上发表作品。出版短篇小说集《假装没感觉》,长篇小说《直线三公里》,诗集《遇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藏作家协会理事,拉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假装没感觉》获西藏作协第四届新世纪文学奖,《故乡邱多江》获第六届全国村歌大赛作词金奖,2017年获第三届拉萨圣地文艺奖,《遇见》获二十八届“东丽杯”诗集类二等奖。


/ XUE YU XUAN GE /



简介

朗读者


张阳

■ 西藏民族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毕业,同年取得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士学位。曾在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担任节目主持。后来参与制作了北京卫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的制作。从事新媒体行业多年,主要工作包含综艺节目制作,短视频运营,以及节目导演。


/ XUE YU XUAN GE /



简介

诗评人


李小平

■笔名李玛,现居住于拉萨,曾在不同刊物和网络平台发表过诗歌、散文和文学评论。著有诗集《诗意雪域,心灵家园》。


/ XUE YU XUAN GE /





更多精彩内容

|【雪域读诗】西藏,我想……

|【雪域读诗】阿里岩画

|【雪域读诗】藏北是一首诗


本期《雪域读诗》制作团队:

出 品 人 :萱歌 白玛曲吉

总 编 辑 :乌兰玉珍

栏目主管:吉   子

音乐编辑:吉   子

微诗评总监:影   鸿

制作统筹:王永振

总协调:元旦尖措

录音制作:张    阳

运营:逸   云

本期责编:娓    娓


Xuan Ge

雪域萱歌新媒体工作室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希望在诗的原野,在诗的高地用诗的形式把遥远的西藏带到您的身边,用每一个真挚的声音,把西藏咏给您听,期待与您一起触摸西藏的灵魂与温度。我们希望可以让您透过作品感受到西藏人民的真诚、丰富、美好。

雪域萱歌
本平台的宗旨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藏文化,倾情传播正能量为己任,让向往西藏、热爱西藏、讴歌西藏的人们走进西藏经典,走入雪域高原历史文化深处,走向蓬勃生长的明天,以真情和时代担当精神共同“触摸西藏的灵魂和温度”。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