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 「 躺平 」,是病吗?

健康   健康   2024-12-17 20:29   浙江  
本文作者: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 赵博慧

近几年,「 躺平 」 一词在青年群体中不断涌现, 成为社会中的流行热点。「 躺 平 」 本义为身体躯干的平躺,但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其含义变为了对生活和未来 无欲无求、不悲不喜、不做任何反抗的佛系态度和行为。在百度百科词条中, 被 定义为 「 放弃拼命攒钱焦虑伤身的生活,主动降低欲望的一种生活哲学 」。

经专业人士的观察,「 躺平 」 也有不同的 「 躺 」 姿,在看似消极乏味的 「 躺 平 」 中, 实际上隐含着复杂的内在情绪因素。

第一种是 「 逃避式躺平 」,是为了 避世的主动躺平。这类群体降低自己的生活欲望, 不参与社会分工, 以 「 出世 」 的姿态远离社会的压力和竞争。 

第二种 「 无奈式躺平 」,是指原本曾 「 鸡血 」 的 年轻人, 在努力无望后的被动躺平。这类群体往往曾相信努力会有回报, 但在经 历挫折和失败后,发现努力并不能改变现有境遇, 从而被动降低预期, 给自己留 下喘息的空间。 

第三种是 「 自嘲式躺平 」,是介于上面二者之间的一类群体。这 类群体虽然嘴上高喊要 「 躺平 」,实际上却没有放弃奋斗, 更多是表达对无意义 「 内卷 」 的不满和反叛,以此来舒缓压力,调整心态。

那 「 躺平 」 是病么?

「 躺平 」 常被认为是意志障碍,其实不然。在心理学中, 意志是指个体在生活 和社会实践中自觉地确定目的, 并根据目的调整自己的行为, 克服困难, 以达到 预定目标的一种心理行动。而意志障碍作为精神疾病检查中一个重要的精神病性 症状, 常常为病理性的, 不是单单不想努力、不想上进、不想工作等就能够被定 义的。且意志障碍在精神病学中不单独作为某一诊断, 它往往和其他精神症状共 同组成某种精神疾病的症状群。

意志障碍可详细的分类为:意志增强、意志减弱、意志缺乏、意向倒错、矛   盾意向、强迫意向。这些症状常常出现在较严重的精神疾病中。其中和 「 躺平 」 最像的便是意志减弱, 意志减弱是指活动的减少和意志力量的普遍减退,表现为   动力不足、目的不明、自制力差等。与 「 躺平 」 存在显著差异的是, 真正的意志   减弱是除了基本需求外,其他需求明显减少, 随遇而安, 得过且过。常常和情感   淡漠、思维贫乏、社交退缩等症状共同存在, 多见于单纯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而在较严重的抑郁症病人中, 意志减退也是常常出现,和其他的抑郁症状共同构   成诊断。

现实生活中, 大部分人 「 躺平 」 只是降低了欲望, 主动选择了让自己更加舒 适的方式生活,可你依然能够好好照顾自己,依然能够让自己快乐。就像你不想 加班, 想熬夜追剧;不想奋斗, 想吃喝玩乐。这不是没有了目的, 而是换了目的。这便与病理性的意志减退有了本质的区别。

而意志缺乏, 离普通人则更加遥远, 它是指意志活动的极度减少及意志力量 的极度减退。具体表现为, 生活被动懒散, 甚至连个人卫生都需要督促, 对外界 毫无兴趣, 整天呆坐或卧睡于床, 孤僻离群等。临床中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严重 的痴呆病人。

因此, 我们常见的 「 躺平 」 是远达不到临床上作为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的意 志障碍程度的。

另一种误解则更为普遍。随着近年来关于抑郁症的科普和宣传日渐深入人心, 社会公众对于抑郁症的概念和症状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青年人的 「 躺平 」和消极行为,常被家属认为是得了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 主要表现是情绪持续的低落, 兴趣的下降和 愉快感缺失。其他表现还包括精力减退, 容易感到疲乏, 注意力下降, 反应迟钝, 焦虑, 缺乏自信, 无助无望, 自责自罪, 吃不下,睡不好等。严重的还会出现伤 害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甚至会自杀。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看上去寡言少动, 消极 拖沓,会给人一种懒惰的感觉,与 「 躺平 」 青年似有相同之处。

但抑郁症和 「 躺平 」 的区别可大着呢!

第一,「 躺平 」 人更多是主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于那些自己喜欢做的 事情还是能够乐此不疲地去做, 而抑郁症病人是对周围一切事物均失去了兴趣, 甚至包括吃饭、上厕所等日常活动, 对于曾经感兴趣的活动也提不起兴趣了,仿佛生活被罩上了一层灰色;

第二, 「 躺平 」 是一贯的, 而抑郁症是病理性的突然转变。「 躺平 」 青年选择 躺平是性格中自带的特点,是持久的,比如从小遇到了挫折就一惯性选择逃避, 但是假如她决心想改变也是可以改变的。而抑郁症病人是突然发生的改变, 是有 落差的, 是阶段性的, 比如以前很积极勤奋的人, 现在整天躺在床上不动, 她会 意识到自己不对劲,但是总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做出行动;

第三, 「 躺平 」 人的情绪多是外显的, 而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多是内在的, 是隐藏的,是需要反复追问才会知道的。

因此, 单纯的 「 躺平 」 并不等于抑郁症。

虽然在临床中,「 躺平 」 被误诊为抑郁症的情况并不多见,但因为误认为是 「 躺平 」,而耽搁了抑郁症治疗的情况却时有发生。

我们在诊疗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将真正有抑郁症的孩子评价为:就是因为太懒了, 太矫情了。这样的评价对于患病的孩子是十分不公平的。其实 她们内心不知经历了多少痛苦, 掀起过多少次的惊涛骇浪, 一遍一遍地拍打着他 们脆弱的心灵。

最后, 希望大家不要过分担心 「 躺平 」 青年们,更不要把焦虑的情绪带给自 己和家人, 或许他们只是累了, 想歇一歇,假以时日必会启航出发。但如果发现 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在 「 躺平 」 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异常行为和表现,也应及时 到精神心理科门诊找医生咨询。简而言之, 我们的建议是, 不要过分焦虑 「 躺平 」, 也不要忽视 「 躺平 」 背后的疾病。

参考文献:
1. 陆林主编.《沈渔邨精神病学》第 6 版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176- 177,390-395.
2. 林龙飞, 高延雷. 「 躺平青年 」 : 一个结构性困境的解释 [J]. 中国青年研 究,2021(10):78-84.DOI:10.19633/j.cnki.11-2579/d.2021.0152.
3. 覃鑫渊, 代玉启.「 内卷 」「 佛系 」 到 「 躺平 」—— 从社会心态变迁看青年奋斗 精 神 培 育 [J]. 中 国 青 年 研 究 ,2022(02):5-13.DOI:10.19633/j.cnki.11- 2579/d.2022.0018.

题图 | 站酷海洛
排版 | 江十一
欢迎投稿 | einsmeer@foxmail.com

丁香园精神时间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原创、专业、用心、专注,更懂中国精神科医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