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11点,关注我了解更多水处理故事!
编辑|胖先生的水处理日记
来源|心得总结
先来看看平流式沉淀池的平面布置。
一个典型的平流式沉淀池的平面布置,从头到尾基本可以分为进水段、布水段、沉淀段和出水段,如下图所示。
▲平面图
其中混合液从进水管首先进入进水渠,然后从配水渠通过穿孔花墙进入到沉淀区。
沉淀区通过泥水分离后,泥沉到下部,被刮泥机收集到前端的泥斗,然后通过静压或者水泵,排放到配水渠底部的排泥渠,如下图所示。
上清液则通过尾部的指形集水槽收集后,通过清水渠排出。
▲1-1剖面图
▲2-2剖面图
反正也说到排泥了,不妨就多说两句。
其实污水厂的平流式沉淀池的排泥,和给水厂也还是略有不同的。
我依稀记得,在上大学时,老师带队去一家企业的水处理车间参观,那家企业就有自己的净水设备。
我看到的平流式沉淀池的排泥管道和阀门,那可是明晃晃的一大排的,就如头图那样的。
那这种模式是怎么设计的呢?
我翻了翻当初的资料,找到了这个草图。
▲净水厂的平流沉淀池平面布置示意图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净水厂的平流式沉淀池,和前面的絮凝池做成了一体的。
含有悬浮物的进水,先是在折流絮凝段形成絮体,然后通过进水花墙进入沉淀区。
这么做的好处,自然是能够节约工程量,但也没办法像咱们上面讲的污水处理平流沉淀池一样,在前端做泥斗排泥了。
那这种怎么排泥呢?
很简单,用穿孔管沿着池长方向排泥,然后每一根管就设一个排泥阀。
穿孔管排泥装置一般由穿孔管、排泥管、泥浆泵等部分组成,穿孔管和沉淀池的水流方向垂直布置在池底。
在沉淀池本身的静水头或者泥浆泵吸力的作用下,池底污泥从穿孔管的孔眼吸入,经穿孔管、排泥管由泥浆泵排出。
我们当时参观的那个项目,沉淀池的处理量是6000m³/d,用的穿孔管是φ108×4的钢管,且穿孔管在沉淀池底部的分布视沉淀池的积泥曲线而定。
在正常操作下,积泥在沉淀池进水花墙下方最厚,愈远离花墙,积泥也愈薄,沿池有效长度1/2处基本无积泥。
故穿孔管设置在沉淀池的前半部,即沿池长的1/2处设置效能最佳。
穿孔管并联在排泥管上,并各自装有闸阀,排泥时,各对先后启闭。
幸好现在的排泥角阀都能自控打开,否则这要是一个个的去靠人力拧,估计就没人干着活儿了,太累!
好了,不打岔了,咱接着说。
每根穿孔管的长度为4.6m,相邻二管间距为1.5m。
穿孔管孔眼直径采用20mm,孔眼在穿孔管垂线下侧成二行交错排列,采用60°夹角,配孔比即孔眼总面积和穿孔管截面积之比采用0.5,孔眼流速为3m/s。
排泥周期基本是每班1次,每年全厂设备大修时,再全面清理沉淀池底部污泥一次。
说完了排泥,再说说刮泥吧。
平流式沉淀池的刮泥方式,主要有3种,分别是桁架式刮泥机、链条式刮泥机和桁车式吸泥机。
其中桁架式刮泥机如下所示。
再来看看链条式刮泥机,这家伙的刮泥能力最强,如果是比较密实且易板结的污泥,选它准没毛病。
如果是有需要加盖运行的污水厂,也肯定是优选链条式。
最后是桁车式吸泥机。
这种吸泥机采用潜污泵或虹吸作为吸泥动力,装在行车平台上,与排泥管路相连,随着吸泥机沿池长方向运行。
吸泥机上同时装有撇渣装置,将浮渣刮集到浮渣渠,污泥排入沿长边方向共壁并列布置的排泥渠道中,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