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声喧哗的视频时代,谈论这个话题有点意外,但看到朋友圈那么多记者朋友热议纸媒的生存话题,我还是想简单说几句。
回看中国乃至世界新闻传播史,纸媒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在我的学生时代,纸媒就是我最喜欢的新闻载体,没有之一。
2002年,我读高一,正式开始了频繁购买报纸的日子。但是很快,我就发现,纸媒和受众的位置一步步发生了改变。
最开始,我们要去抢购报纸,如果中午12点30之前我们没有买到心怡的报纸,那么大概率我们就买不到了。
在我最开始接触报纸的那几年,报纸只在报刊亭销售,不过,报刊亭辐射的区域很广,每天都有很多和我一样的报纸发烧友会步行很远的距离,不辞辛苦,只为闻一闻报纸的墨香,得到认真阅读趣味新闻的机会。
后来,我去株洲一个很偏僻的地方读大学,我发现报刊亭稀少、报纸供不应求的现象,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说句大言不惭的话,我是我们那个新闻班最狂热的报纸购买者和阅读者。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的报纸和新闻杂志堆满了我的寝室。我看本地晚报、潇湘晨报、体坛周报和南方周末,也看南方人物周刊。
面对取舍,我无比冷静,我把报纸全部留在了寝室,但带走了所有新闻杂志。在我看来,报纸上的新闻是易碎品,而新闻杂志是可以反复阅读的。
然而,那些被我带回家的新闻杂志,在我离开大学校园后,就再也没有被翻开过。
这其实就是我想给大家讲的第一个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最开始是受众需要并且主动找寻、购买报纸,而现在,是报纸为了生存,必须想方设法地去了解受众,要尽可能地让自己更受读者喜欢,最好能激发读者的购买欲望。
这个是很现实的事情,我们很清楚的看到,许多报纸和新闻杂志停止了纸质版印刷,很多报刊亭已经拆卸或者早已经开始经营饮料、香烟等生意。这意味着如果此刻的现代人还需要买报纸,他们势必要付出更多金钱,花费更多精力。
我觉得,作为传播媒介的报纸,不能空谈情怀和理想,一份报纸要生存,要有社会价值,那么就不能回避销量这个问题。
你必须有足够的读者,你才可能把信息有效地传播出去,才有可能影响受众,才有可能养活记者和编辑。
我最开始读报纸,到后来成为记者,其实也是很认同新闻理想的,我认为哪怕钱少一点,只要能做自己喜欢的记者工作,也是值得坚持的,人生也是闪闪发亮的。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喜欢脱口秀演员的原因所在。
我们一般只能看到草根脱口秀演员的成功,让他们成为我们的情感寄托,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把爱好和工作合而为一,到底有多么美好。
但走到顶部的脱口秀演员是少数,最后能一直做记者的也终究是少数。
我们感叹媒体的人才流动性强,当我们正在思索如何改变的时候,却发现能应聘的媒体,都开始减少了。
那么,为什么大浪淘沙以后,还是有少数坚挺的媒体不但活得不错,而且还在继续吸引高质量人才呢?
我觉得这是因为“稳定性”。
我所在的城市,只剩下两个坚挺的纸质新闻媒体了,这两个媒体能够在新媒体时代继续吸引人才,在我看来,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这些纸质媒体本身也在进行新媒体化,他们的经营的主要依托早已经不是报纸这个载体,而是他们的新媒体端。
第二个原因是相比较新媒体,报纸媒体还是有更强大的稳定性,多年来积累的人才优势,也让报纸在媒体激烈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总体来看,媒体还是有三个层次:
报纸媒体待遇稳定,但不是最顶尖;
自媒体待遇最好,但不稳定;
夹在中间的不够商业、也不够政务的媒体,处境是最尴尬的。
如今很多人说到纸媒,还是愿意说情怀,但是我觉得纸媒接下来的路,不应该是自我感动,而应该是更加主动、更加快速地新媒体化。
我承认,有一些坚守、坚持是有意义的,但是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脚步只会越来越快,如果继续坚持古典的新闻传播方式,必然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想要生存,也会更加艰难。
我们不能再用老一套的传播方式来感动读者,还是要用当下人们更能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有效传播。
我相信,当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愿意放下身段,也去走视频化道路,也开始使用网言网语,我相信依靠传统媒体的人才优势,足够让仅剩的传统媒体生长得很好。
我很喜欢读报纸,每天依然有读报纸的习惯,但是我不会再买报纸了。
报纸最重要的是传递有效信息,做有效传播,所以固守平台不是那么重要。
只要每个新闻人都能竭尽所能,每天每月每年都能够找到继续坚守媒体的理由,都能一直奉献让自己满心欢喜的作品,那就没有什么可以可惜。
新闻不死,只是换了更新鲜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