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秦淮桑」
距今数千年前的先秦时期,黄河以南,河湖广袤,岸边芦荻丛中,飞出水鸟,关关之声相互应和。
窈窕纤秀的女子,驾一只小舟,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去采摘荇菜,扶着船舷,探身向水面,捻住荇菜嫩茎,轻轻折断,湖面上弥漫着一片清淑之气。
其地男子遥遥一瞥,唱出心中思慕:
荇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形,贴水而生,一端有缺刻,正面色青而背面泛紫,因而又有一个俗名“紫荇”。这种植物,在湖面上蔓延开来,叶片随水波荡漾,极富于韵律之美。
先秦的女子,或划着小船,或涉水而过,去采摘荇菜,用来做什么?自然是入馔。清人徐珂《清稗类钞》记载:“茎、叶嫩时可食,故称荇菜,《诗》‘参差荇菜’是也。”鲜嫩的荇菜,茎、叶皆可食用。
明代梵琦禅师就曾在诗中咏颂:“新摘莲花堪酿酒,旧闻荇菜可为齑。”
“齑”,指的是将菜切碎,用盐和酱料拌在一起。葱、蒜、韭菜俱可为齑,用作佐料,气辛味浓,别有风味。荇菜作齑,是什么味道?诗中没有明言,梵琦禅师用一“旧闻”便已带过,可见亦不曾得尝其味。
水乡人家,采来荇菜,多是煮而食之。清代郑板桥在给堂弟郑墨的家书中说:“可怜我东门人,取鱼捞虾,撑船结网;破屋中吃秕糠,啜麦粥,搴取荇叶蕴头蒋角煮之,旁贴荞麦锅饼,便是美食。”于贫家而言,荇叶同蕴头蒋角一般平常易得,煮食有野蔬清味,佐麦粥及锅饼,已是饭桌上的至味。
“参差荇菜”,今人多不见,至于其味为何味,更是鲜有人知了。
风日清和的夏天,湖面上荇菜繁盛,青绿浩荡,其间点缀着点点淡黄,这便是荇菜开花了。
荇菜是合瓣花,五裂,花瓣边缘披短丝,花茎出水二三寸,亭亭玉秀,明丽可人。
秋后,衰柳拂堤,晚蝉声咽,荇花也愈开愈疏。
潇潇雨过,宋代诗人郑清之一边沿着水塘,悠然散步,一边吟唱着“试向菰蒲深处望,嫩黄一点荇花闲”。菰蒲深处,不见荇花满塘,只见嫩黄一点,那一点嫩黄,便深深地镂刻在了人的心里。
“嫩黄一点荇花闲”,娟秀、闲澹、清雅,在秋日的野塘边,自成风景。
崇尚清雅疏秀的宋人,将飘荡在湖泊上的荇菜引入园林栽种。
政和七年(1117),宋徽宗在京师东北角兴工建园,填土筑山,凿地成池,建筑错落其间,花木沿溪傍陇,园林建成,可称“天造地设,神谋化力”,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艮岳”。
艮岳繁木弄荫,清风广莫,“蒲菰荇蕖,茭菱苇芦,沿岸而溯流;青苔绿藓,落英坠实,飘岩而铺砌”,荇菜铺在水面,青叶紫背,夏有黄花,弥漫着一股淡和之气,与菰蒲菱茭芙蕖苇芦相互交映,呈现出一派天然野趣。
古时的园林,烟水漠漠,池沼中时常可见菱荇,安静地铺展碧叶,荡漾碧波中。
那么,古人何以对荇菜青睐有加?
一则荇菜形貌娟秀,气质朴素,点缀于园池水面,搭配着水生的菰蒲,高低错落,花叶俱清丽可赏。
二则荇菜自《诗经》中走来,凭借一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便红遍大江南北,它是中国的传统植物,又不仅仅只是一种植物,荇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近水而生,雅而不俗,是清婉美好的象征。
一小片荇菜,点缀园林空旷的水面,猗猗静好,宜诗宜画。
苏杭湖山嘉秀,浩渺的湖面上,荇菜野生野长,成片蔓延。
鱼儿嬉游来去,暑日在荇菜叶底躲风凉,偶尔拨乱一枝花影,觳纹泛波,晴光潋滟,堪比画图。
明代苏州人缪辅将故乡鱼戏之景捉入画中,作《鱼藻图》,画面左下角一丛茨菇,开着白色的小花,右上角飘着几片荇菜,花开二三朵,与茨菇遥遥呼应,水生植物之间,鲤鱼跃然,周围游弋着数尾小鱼,姿态各异,天机活泼。
这在当时的苏州,必是寻常之景,入画的茨菇与荇菜,皆平常可见。故而缪辅一提笔,脑海中就先有了“茨菇摇曳、荇菜漾波,鱼儿自在嬉游”的画面,无需费心思量,落笔便栩栩如生。似非画作,而是裁湖之一角装裱,虽历五百多年,仍翕忽灵动,有水生植物的香气隐隐透出。
天地幽旷,流水汤汤。
水生植物的香气愈来愈淡。
时至今日,荇菜退居江湖一隅,寻常难觅其踪,而园林的水面,处处芙蕖娉婷、睡莲娇娆,再难见到“嫩黄一点荇花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