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的一榻松声
文化
2024-07-01 21:47
江苏
作者 |「秦淮桑」
封图 |「秦淮桑」
夏午太阳毒辣,蝉噪不歇,翻书无意兴,出行无心思,这时赏读文徵明《松声一榻图》,真称得上自在清凉。画中峰峦高峻,山腰不见白云缭绕,但却仿佛氤氲着云气似的,一派朗润,使人觉得,若非江南山色,断无此森秀之感。宋人郭熙山水画论谓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又说到这三者之间的区别,高远山势突兀而浅淡清明,深远重叠连绵而幽邃重晦,平远冲融飘渺而明晦相杂。《松声一榻图》山色清明,山势高峻,看上去巍巍然遗世独立,可谓之高远。△文徵明《松声一榻图》
文徵明用墨极淡,那种淡,像是白月下的树影,陈杂于庭前,但又分明比树影要枯涩,行笔处处流露出一种苍茫之感。千岩万壑之间,以略深一点的墨色补几笔草木。草木意态萧疏,并非筋骨俱存,只写其意,而妙不可言。视线顺着山崖往下走,只见林木渐渐蓊蔚起来,纷披错杂的枝叶间隐隐露出一挂飞瀑,白练似的,倾泻而下,瀑流落脚处必然蓄了一口深潭,潭清而水冽,珠玉纷飞,幽邃至极。树下掩映着阁子一二间,飞瀑流泉,小桥虚阁,清凉境界,绝尘脱俗,真不啻于神仙住所。实际上文徵明自己也认为这里应当是仙人居处,他在画上题一诗:“六月飞泉泻玉虹,仙人虚阁在山中。四檐秀色千峰雨,一榻松声万壑风。”檐外林木蓊蔚,古松高可丈许,风吹枝叶簌簌,正是“松籁风簧共一音”。树下一人静坐听松风,虽不见其神色,也知他逸兴萧散悠然自得。诗中用“一榻”来形容松声,想想很有意思。松原本无声,风亦无声,风穿松林方有了簌簌之声,人常说“一阵风声”,独文徵明说“一榻松声”,榻,是卧具,日间侧卧榻上,满榻松声,清音泠然,称得上是快哉事。不去争虚名,不去夺浮利,只在山水间悠游,静坐听风,心随物闲,松声一榻,秀色满襟,那样的旨趣实在是清隽动人。△文徵明《松声一榻图》局部
文徵明此画是淡的,淡而远,山色淡,松声也淡,淡或许容易,淡而远却难。画中有着“万壑千山静,溪回松风长”的悠远意,令人赏读时,也不由觉得自己是置身于山中,飞瀑流泉,松声满榻。朱良志教授评价此画:“一榻松风,满眼飞虹,拂过人的心扉,也将人心灵的尘埃洗涤。轻松的格调,幽雅而细腻的描写,传递着艺术家心中的欣喜。看笔墨效果,仿黄鹤山樵,也是人书俱老之作。”人书俱老,是孙过庭《书谱》里的词,用在这里,真是恰到好处。若非人书俱老,便也不能在这样散淡的笔触中藏进一片深远意。△文徵明《松声一榻图》局部
松树苍古,枝叶交映,在清风的拂动下,会发出泠泠然的细响,像是谁拨动了筝弦一般,令人闻之动容。坐听松风,物我俱忘。文徵明喜松,一生中多次画松、写松、听松,就连在病中也对治平寺的古松念念不忘,他曾作《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其中一首便是《治平寺寄听松》:
题中用一个“怀”字,寄寓怀想眷念之情,怀吴中诸寺,表明文徵明其时已不在吴中,据此推测,这组诗作于嘉靖三年到嘉靖五年之间。更准确地说,这组诗应当是作于嘉靖五年,因其他两首诗中有“花发来禽凡几树,梦回啼鸟已三年”、“竹径三年无我迹,松门此日为谁开”的句子,三年,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正好可以对应文徵明离开吴中入朝为官的那三年。@秦淮桑
如果说文徵明在书画方面天赋异禀,那么在科举考试上,简直就可以用天性鲁钝来形容。文徵明九次参加乡试,却屡考不中,最后在嘉靖二年(1523年),也就是他五十四岁这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荐举到了京城,经吏部考核后,入职翰林院,做了个待诏,俸禄低微,官职低下,日常所做的不过是编书、抄写等琐碎之事。因为待诏之职并非自己考取,而是经人荐举得来,又因为自己诗书画俱绝,风头大盛,便不免遭受同僚排挤,这官做了没多久,文徵明便决意不干了,三年间数次上书辞职,直到嘉靖五年(1526年)十月,方得以如愿回乡。这首诗,便是文徵明任职翰林院待诏其间所作,病中昏昏,一无所念,唯念“几时归去楞伽寺,常伴林僧看古松”。@秦淮桑
治平寺,为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所建,于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称今名。据《横溪录》记载:“治平寺左带石湖、越来溪,右绕横山群峦,背负茶磨屿,前临上方山。”寺宇位于苏州西南,峰峦叠翠,松竹蔚然,环境清幽,俗尘不到,是个好地方,也就难怪文徵明远在千里之外,仍然系之于心了。文徵明为苏州府长洲县人,生于斯,游于斯,自然对吴中山水寺宇有着亲切的眷恋之情。这种感情,刻骨铭心,并不会因时间与距离的阻隔而消散。所以当他吟咏着“几时归去”时,便无可避免地内心悲凉,怅怅然如有所失。@喜玛拉雅北坡的鱼在来京的前几年,文徵明常与友人一同雅集,游山玩水,吟咏酬唱。正德十二年(1517年)的夏天,酷暑炎炎,一场雨下来,把这燠热驱散了几分,空气新凉如早秋,此时出门闲游,倒也十分惬意。文徵明遂同吴次明、王履仁到治平寺消闲纳凉,走着走着,雨散云收,夕阳的微光从树罅间穿过,打在水湾上面,波光粼粼。山径幽曲,僧人出门尚未归来,禅院外古松兀立,松针上挑着晶莹的水珠,竹根湿润处,滋生出蒙蒙茸茸的苔藓……这些幽静清凉的景致,可以在文徵明《夏日同次明履仁治平寺纳凉》三首诗中看到。@秦淮桑
云分暝色来天外,风捲湖声落树间。
这三首诗,同文徵明的《松声一榻图》一般,落笔淡淡,似乎氤氲着雨后淡霭霭的云烟,读来隽永,兴味无穷,令人如见青山,如入古寺,心境平和淡然,不涉尘世纷争喧扰。诗中两次写到松,“风细石坛松落子”,“松下日斜僧未归”,俨然不加修饰的白描手法,画出两幅画,一为风拂林梢,石坛上静静落着松果;二为夕阳西斜,余晖从松荫下穿过。两句诗皆空灵,描画出空山寂寂的清凉之境。那时的治平寺比如今更为幽旷,山径上满是松竹,风过簌簌,满目生凉。文徵明与吴次明、王履仁一行三人走在山中,行赏,纳凉,消闲,无需趺坐参禅,而禅意自出。@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宋朝的苏轼贬谪惠州时,初居嘉祐寺,一日登山,足力疲乏,想要找个地方停下休息,然而松风亭仍然在山上,遥不可及,不知几时方能到得。想了一会儿,东坡便劝解自己:“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是啊,疲倦时,哪里都可停歇,何必非要到亭中不可呢?文徵明的听松亦同苏东坡停歇休憩一般,随性随心,不必非要在虚阁,不必非要在榻上,此间有甚么听不得处?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放弃几经曲折得来的官职,洒然而归。吴中山上有松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