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解《道德经》第15章:君子和圣人最大的区别原来在这里!穿越时空他们身上自带光芒

文摘   2025-01-17 08:46   浙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予书房▲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予解】


古时候那些善于以道行事的人,他们都深藏不,很难从表面去识别认识。


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勉强用打比方的方式来形容一下他们的神态情状吧。


对内:


他们心思缜密谨慎,就像冬天从江河的冰面上走过。


警惕性很高,像是时刻提防着来自外界的侵扰。


恭敬拘谨,自我约束严格。


对外:


他们态度和蔼可亲,令人如沐春风,温暖足以让冰雪消融。


神情敦厚淳朴,就像器物尚未雕琢的最初状态。


胸怀广阔如幽谷,有容人的雅量。


纯厚圆融,不漏锋芒,就像浑水一般看不到底。


谁能够在动荡的局势中使之安定下来,从而逐渐由混乱变清静?


谁能在萎靡的形势中使之振奋,从而由沉寂不断焕发生机?


真正能做到以上这些的人,却从不会以此作为自己的成就到处宣扬,这才是有道之士。


正因为他们从不宣扬自夸,所以才能悄然完成吐故纳新的更替。



 

 

【释义】


上一章是形而上,老子对道本体的描述,这一章承接之后形而下,对有道的人的描述。


虽然一样玄通微妙深不可识,但老子通过比喻的手法,还是让我们窥见一斑。


这一章初读时会有些茫然,为什么有道之人会犹豫、会畏惧,会俨然,这多少有点过于刻板僵化了吧。


不符合后半段描述的和光同尘,大智若愚的仙风道骨模样。


但如果你读过孔子、王阳明、曾国藩之类的圣贤人物传记,你就会恍然大悟。


把本章前几句理解为他们对自我正心诚意慎独自省的修身治学功夫,把后几句理解为他们对待外部世界、人际交往时,谦虚和蔼,令人如沐春风的道德修养外显。


这一章就无比通畅明了了。


但这还不是本章的关键。


如果只停留在自我修养和为人处世上,这样的人只能称之为,君子。


圣人是什么?


老子用了两句最关键的反问,让大家自己去思考。


世上的君子们,谁可以在乱世力挽狂澜,安邦定国?谁可以在治世低谷引领浪潮,重振世道人心,妙手回春?


如果有人做到了,而且他居然还不居功,不自夸,懂得功成身退。


不用怀疑,这就是,圣人!真正的得道高人。


很多人为什么敬仰孔子,拜服王阳明,学习曾国藩,缅怀周,不忘毛,追思邓?


可能,也许,在某一刻,看见了光?





【予说】


2025年继《牡丹亭》后,开启第二本传统经典《道德经》白话解读,意译为主。


翻阅《道德经》时,我发现很多版本的译文写的要不就是过于古雅,半文半白。

或个人主观阐述过多,歧义纷纭,于是,萌生出想要自己解一遍的想法。

解译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译者。


喜欢传统国学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我将用81天时间全书逐句全译《道德经》。

邀请同道中人,不吝赐教。如有建议可私信或留言。




予解白话《牡丹亭》已完全本:
予解《牡丹亭》白话文55场全

予解《道德经》正在进行中:
予解《道德经》
予解《道德经》第1章:道是个啥?不可说,一说就错
予解《道德经》第2章:什么是无为?理解有误,全书皆休!
予解《道德经》第3章:不尚贤如何选拔用人?王阳明的答案堪称完美!
予解《道德经》第4章:是谁创造了这个世界?宇宙起源老子1个字说清楚
予解《道德经》第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圈养还是放养?真相很扎心
予解《道德经》第6章:何为玄牝?母体还是黑洞?太烧脑了
予解《道德经》第7章: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则情深不寿
予解《道德经》第9章:富贵而骄,功成身退?门槛极高,别盲目对号入座!
予解《道德经》第10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身体你慢点走,等等失落的灵魂
予解《道德经》第11章:关于有与无,你真的读懂了吗?来看王安石怎么说
予解《道德经》第12章: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为腹不为目,苏轼做到了
予解《道德经》第13章: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你才是无价之宝

予解《传习录》待解锁,可关注
王阳明: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摆烂躺平?你距开悟只差一“点”!
王阳明:真正喜欢的东西,从来不需要坚持
【阳明小剧场】:山阴学堂开直播这事儿,我看行!

👏欢迎点赞、留言、在看,推荐给朋友~

泡虾行走日记
泡虾和你一起读书、旅游,发现新奇,探索未知,找到很多很多的好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