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乱弹起源于明末清初,原本叫黄岩乱弹,形成于台州、温州、宁波、绍兴、金华等地,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它曾是浙江著名的四大乱弹之一,2005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台州乱弹不是越剧,风格雄健质朴,多声腔演唱、真假嗓结合,音乐风格粗犷热烈,与同处江南,以清婉柔美的越剧形成鲜明对比。台州乱弹“文戏武做,武戏文唱”,在舞台上,以武术杂技般的真功夫,把台州人的硬气演示了出来。
今天下午在九峰看了两场折子戏,第一场的“活捉三郎”应是文戏,但生旦在演唱中,却不时有着高难度动作表演,没有一定的武术杂技功底根本表演不了,这与越剧的说说唱唱,好女动口不动手风格迥异。
台州乱弹的表演风格粗犷、激昂、纯朴,武打动作吸收了民间武术并加以美化。第二场的武戏,武旦与龙套演员的武术功底都胜过一般京剧演员的同行当。此外,台州乱弹还有许多独特的表演绝技,如“耍牙”、“双骑马”、“甩火球”等,还没见识过。
台州乱弹的舞台语言以中原音韵结合台州官话,充满民语乡韵,通俗易懂。其伴奏乐器有文场和武场之分,文场包括丝竹管弦乐曲和唢呐曲,武场包括闹台锣鼓和表演锣鼓。
台州乱弹以其丰富的唱腔和多声腔的特点著称,主要包括乱弹、昆腔、高腔、徽调、词调、滩簧等。其舞台语言以中原音韵结合台州官话,充满乡土气息。
初一到初三,在九峰公园古民居内,台州乱弹剧团将在每天下午进行二场演出,晚上一场演出;初四到初六刚是越剧演出,全部免费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