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作《李贽传》,称李赘是我国第一个思想犯。
他晚年被污邪说惑众,罪大恶极,含冤入狱。
他以剃发为名,夺下理发师的剃刀割断自己的喉咙而死。
问:和尚痛否?书曰:不痛。
又问:和尚何自割?
书曰:七十老翁何所求!
二日后遂痛绝。
刚才偶遇李贽故居我被惊居呆了,他居住在泉州天后宫前面的小巷子里,这一带有很多外国人在此经商做生意,名聚宝街,通过旁边的顺济桥,源源不断地往来交易,万国来朝,当年的盛况仍可以在留下的老建筑上窥见一斑。
从 30岁至45岁为官,李贽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他的俸禄一直都极为微薄,几乎不足以糊口。
日子过得十分穷苦。他生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但除了大女儿以外,其他都因饥饿和营养不良导致的疾病夭殇。
他父亲李钟秀以教书为生,他则以读书为生。
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是他一生都在思考的很重要的问题。
李贽出生于福建泉州,他的先祖曾经做过国际贸易,非常富有。
而且泉州这一带的人宗族意识特别浓郁,传统儒家的孝道保留的特别好,这种文化低蕴的传承使得人特别的有韧性,真的是妈祖保佑泉州人🙏
李贽的家族在经济上曾经非常繁荣,富极一时,甚至娶了“色目女”为妻,所谓的“色母女”,指中东或印度一带的外国人。这种背景使他能够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并成长为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到了李贽这一代,家境已经中落,他未能继承祖辈的经商天赋。
但他获得良好的教育,使的他有底气,去面对以后人生的种种挫折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