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建造实录

文摘   2024-11-21 17:05   江苏  


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是先锋在云南的第五家门店,也是与华黎的迹·建筑事务所(TAO)合作的第三个项目。建筑让先锋融入当地,又反哺着偏地一隅的人文景观


一个书店的落地,酝酿着无数参与者的付出,建筑师是其中的关键。方案次次的推翻演绎,对局部细节的把控追求,成就了建筑的质感。


我们整理了建筑师华黎在怒江开业活动上的发言,以及对项目建筑师张鹏的采访,还原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的建造实录,借此走向一个在希望中萌芽的地方。







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实景
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AOGVISION




华黎

HuaLi


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建筑师。迹·建筑事务所(TAO)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先锋巍山崇正书院、先锋厦地水田书店建筑设计师。1972年出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之后曾实践于纽约。2009年创立TAO。其设计作品赢得过亚洲建协奖、入围2013阿卡汗国际建筑奖,美国建筑实录杂志评选的2012全球设计先锋、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建筑师奖以及WA建筑奖等多个奖项。



张鹏

ZhangPeng


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项目建筑师。1994年出生,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建筑学院。2021年加入迹·建筑事务所(TAO),在此之前曾实践于美国与香港。



1

2023年立春

破土动工,开始建造


动工之际


2024年8月

施工逐步完成

书店建造过程中


2024年秋分

正式营业!

左右滑动查看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2

  泸水,第一个在怒江州落地的项目


华黎在开业活动上介绍了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的落地历程,并预告怒江州其他两处珍贵选址。所有倾注的心力,不断的调研推敲,只为向大地致以最高敬意。

以下是华黎在活动当天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朋友,我今天特别开心,大家能来到我们设计的建筑,所以我先给大家鞠个躬,感谢感谢。建筑师可能不太擅长用言语表达,建筑本身是我们的言语,但是今天我想给大家再分享一下怒江大峡谷书店从开始设计到落成,整个过程中的一些思想和心路历程。

首先作为建筑师,我跟滇西还是很有缘分。2008年,我第一次到腾冲,做手工造纸博物馆的项目,参与在乡村的文化建设,那个项目在2011年落成,这是我跟云南这片土地的第一个缘分。2014年,我们又在离这也不远的潞江坝,做了新寨咖啡庄园,再到今天的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2020年,我第一次来到怒江,开始了怒江之旅,花了很多时间,从南往北沿着泸水、福贡、丙中洛看了很多地方。时隔四年,泸水成为第一个在怒江州落地的项目,这非常非常有意义。


华黎手绘调研路线图


钱小华的团队对这片土地仿佛怀有一种天生的热爱,像猎人在到处寻宝,希望找到一个最佳场所让书店落地,对当地带来影响。这四年我们来了无数次,也见了很多当地的父老乡亲,还去了重丁教堂,看了很多怒江当地的民族活动,都留下非常深的印象。


到了这么远的地方做书店,很重要的是真正了解当地的文化,并怀有敬畏之心,经过多次考察,我们最后选定了三个地址,这三个地址都非常能够体现怒江的地理和人文特征。今天我们来到的是阳坡,它在云端拥有宽广壮阔的景观,另外一个选址在怒江知子罗,那里有个历史建筑叫八角楼,另外一个地址在怒江北端,丙中洛,人神共居的地方。


于是在2021年11月,先锋和怒江签订了合作的框架协议,签约后,我们的团队也多次来到现场勘探。


团队到访怒江,与当地丁大妈的合影


我再具体介绍一下阳坡村的情况,第一次到达时,非常被打动。它真的是一个云上的村落,经常看见云雾缭绕,如在仙境,有一次还看到了彩虹,仿佛这个地方冥冥之中有一种精神力量在召唤,非常神奇。


我来怒江很多次,有一些体会感悟,怒江这些年在乡村的脱贫和发展振兴,很多情况是把山上的居民迁到山下、河谷。因为过去山上受限于自然条件,非常艰苦,所以往下迁移是大的趋势,但当时来到阳坡村要做书店,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契机——在山上村子里的书店,是一个反向的做法,尝试通过引入文化品牌,带动乡村的振兴,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在怒江的项目是一种新模式的尝试。


这个村子依山就势,跟整个山体地势结合得非常有机,而书店所在的位置,恰好就在村口,而且是一个对着峡谷的前沿。当时觉得站在这,村子就像要向峡谷射出的一支箭,所以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傈僳族有着刀耕狩猎的文化,背后隐含的是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传统在地的精神图腾,跟这个项目有内在的联系。


中国古代的村落,村口是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它既有一种到达感,同时又是村落里最重要的公共性空间,一个大家交流的空间。这个地方原是村落规划的景观栈道,一部分做了观景台。我们来了以后对村口空间以及景观建筑做了整体梳理和思考,觉得之前的栈道有点割裂村子和外部自然景观的关系,所以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怎么通过先锋书店的建设,把村口的公共空间和内部建立更有机的联系。


阳坡村村口原始样貌


可以看到原来的栈道横在进村的路上面,有点像城市的立交桥,跟村落的空间尺度不是很相宜,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希望通过新的建筑提升村落整个入口的形象,营造一个精神性的地标,带动阳坡村的文旅发展。


我们在阳坡村做了很多调研,这个村落有历史,有很多老房子、各个时期的建筑,村落结构也非常有机,所以它的风貌比较混杂,那么在这做先锋书店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是更趋向传统,还是更当代?


现在看到的建筑并不是一蹴而就,实际上经历了很多思考上的纠结和打磨。最初的方案大体跟现在差不多,材质使用混凝土、钢、木头,想用更建构的方式回应传统形式。


华黎团队第一版方案


但在整个过程,又通过很多推敲,让方案不断进化,这还是因为建筑在前沿位置,它应该具有更多的抽象感和精神性。这个是最终方案的模型。任何一种介入,都应该是当代性和在地性的兼容。


华黎团队终版方案


建筑在村口和峡谷边缘,它可以带来很多联想,可以是山的联想,可以是对传统坡屋顶的回应,可以联想到风帆,可以想到科幻电影里的飞行器,或者是傈僳族的弓弩等等,我们希望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想象,但重要的是它连接了村落和峡谷,是一个贯通的空间。


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怒江在中间沿着峡谷奔流而下,这个大的地理演化成了建筑设计的灵感。建筑斜屋面很高耸,三角形的体量本身是对山的隐喻和致敬、对怒江陡峭地形的抽象和联系。我们希望它实现建筑的张力和精神性,而且建筑在这,不是阻断,而是让村庄和峡谷产生更富有能量的连接,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出发点


建筑建造过程还是非常有挑战,因为在这么高的地方,建筑材料的运输、混凝土车怎么顺着艰辛的山路上来,都非常有难度。当时道路和建筑同步在修,政府在整个村落提升和项目上投入了很大力度,道路的升级为项目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设计来讲,这个建筑最重要的是创造了两条动线,一个在内部,从咖啡区域到书店,再到下面的活动空间;另外一条动线在外部,从右侧观景台,沿着台阶走到伸出去的平台。观景台塑造了一种独特的观景方式,建筑的作用就是带给大家观景时独特的体验。


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24小时观景台


两条动线同时存在,还有一个设计重要的思考——它是书店,是经营场所,但又是乡村的公共空间,所以公共动线24小时开放,保持面向村民访客的开放特性。即使在书店休息的时候,公共空间仍然是村落里面的组成部分。


上面的咖啡区,高耸的空间形成独特景观,然后联系到下面的书店,一层层地展开,书区更强调包裹感,面向峡谷的打开,包括局部设计的三角形窗户,让光进来,都是一些有趣的角落,再联系到最下面的空间,其实我们开始希望它很有戏剧性。两个6米高的大门缓慢地打开,整个峡谷景观扑面而来,塑造以山谷为舞台的场景。上面的水池底部有两个天光,光透过水纹,打在墙上,具有一种冥想的意味。这个空间平时是阅读和冥想的地点,也可以做活动,把它变成在峡谷中的一个精神地标


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活动空间


最后再给大家简要介绍,怒江的另外两个项目。知子罗的八角楼项目,它的选址也在峡谷边,八角楼是一个有50年历史的老建筑,对它的改造主要在内部,外部不动,我们营造了塔中塔的设计,塔里面插入一个新的书塔,里面有一根柱子,八根梁,非常有中国古代的结构之美,所有书围绕这根柱子展开。当把古代建筑的结构特征和书店的通高空间结合在一起,外部感受不到,但走进去会有很大的惊喜。


知子罗八角楼概念图


另一个是丙中洛的选址,旁边是东风村,有一个藏传佛教的寺庙。我们的灵感是一个飞来的大地之书,它落在缓坡上,也是一个隐秘之书,等待向天空开启。在边缘,它建立了跟雪山峡谷的联系。这个建筑从大地机理获得灵感,在里面营造了一个个书的洞穴,在洞穴之间穿行,非常具有神秘感和精神氛围;它的屋顶将是一个大地剧场,非常宽广,一边看向雪山,另一边看向怒江,我保证这个空间比现在这大,将来我们一定不会再这么挤了,哈哈哈。


丙中洛概念图


最后我想向各位表示感谢,感谢怒江州当地的父老乡亲,感谢怒江州的各位领导多年的关心支持,也感谢先锋和我们Tao团队为怒江州所有项目付出的不懈努力,谢谢大家。



3

   在山顶拥抱世界  


在开业活动后,我们采访了项目建筑师张鹏,发现建筑的局部同样藏着与世界的奇妙链接,来自北京的团队,来自日本的轴承。

门前大树的希冀,一幢建筑的落成,无形中已收纳着路过的每位旅人。


 先锋:


请问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来到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成为项目建筑师?



 张鹏:


2021 年的 12 月,我刚从香港工作完,来到北京,加入了华黎老师的团队,负责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当时他给我看了一些照片,印象就是在云中山顶的一个村落,非常漂亮。12 月份我们和先锋的团队去出差,五个人一起考察当时看中的四块场地,怒江有三个地方,其中一个就是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



 先锋:


除了觉得在云中见到它第一眼很漂亮,还有其他的感受吗?


 张鹏:


当时来到怒江,我感受到了一种很强烈的少数民族文化语境。这个村子是一个傈僳族的村落,跟他们交流,老人们都说傈僳语,在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上,与汉族文化有很多不同,所以具备强烈的在地性;但在这个位置俯瞰怒江大峡谷,你会觉得它不会只属于这个村落,应当是拥抱世界的,能够接纳外面的游客,汇聚四面八方的人,所以它又具有强烈的公共性,这两点同时存在。



 先锋:


可以分享一下您负责的具体工作范围吗?


 张鹏:


接手这个项目之后,分为几个工作阶段。首先做建筑整个的概念设计,从雏型到最后有了明确的方案,中间还从一个方向变到另外一个方向,前后花了半年的时间。半年之后我开始画施工图,跟团队一起,在华老师的指导下推进这个方案,进入施工阶段后,我在前期有两个月的驻场,后来采用巡场的方式,前后去了六七次。


在开始施工的两个月里,我的驻场工作主要是帮助施工方去理解我们画的方案,他们其实也是很成熟的施工方,只是没有做过清水混凝土的建筑。我需要让他们提前知道这里面可能存在的困难,想办法处理一些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包括很多对施工技术的指导,比如说清水混凝土的工艺,比如去实现那扇特别大的木门,我待了两个月基本上就解决了。后面采用接力的方式,我的同事王佳豪、孙文昊来到怒江待了两三周,进行收尾。



 先锋:


关于施工技术的指导,我们十分好奇,可以展开说说吗?


 张鹏:


首先是清水混凝土。他们接触过的混凝土是用作结构,一般做完之后还要在外层做涂料、做抹灰或贴瓷砖,但混凝土直接落在外面,这种工艺他们没做过,其实国内能做清水混凝土的团队也不是很多,我要帮他们找到一种价格比较适宜,成本可控的方式。最后是找到北京的供应商合作,施工方先在指导下浇筑出来一个比较好的底子,专业团队再去做修复,这样可以把成本控制下来。


活动区大木门施工过程


大木门的轴承(做出来)也很困难。因为门的尺寸很大,怒江当地生产门的供应商不能做,也不敢做,我需要去帮他们找,最后门板在怒江当地做的,但是门的轴承由一个日本厂家提供,这个日本厂家专门做大型门,主营会展中心、酒店大门的业务,所以正好把书店的木门问题解决了。混凝土和木门都是在地工艺和国际水平的结合交织,最后实现了想要的结果。


 先锋:


这种结果的呈现特别奇妙。


 张鹏:


这取决于他们(泸水当地政府与施工方)高度的配合性。



 先锋:


提到清水混凝土,显示出这个建筑在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上都有十分特殊的考量,那在施工推进中有碰见什么困难吗?



 张鹏:


建筑所用的清水混凝土要求非常高,无法在现场进行搅拌,必须在商业混凝土搅拌站进行,而书店在山顶。这就要求混凝土在山下厂子搅拌完毕后,必须通过车拉上山,再浇筑。这个过程很考验人,因为混凝土不能在车里超过四个小时,一旦超过四个小时凝固在里面,问题就会很大。


在施工过程中,上山的路正在修,有时候会封路,而且没有修的部分还特别窄,混凝土车很难开,当然这个问题最后成功地解决了。


有一次一辆车堵在了半山腰,上不来,导致两次浇筑间隔时间特别长,再施工时,下面先灌进去的部分其实已经有些凝结,中间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分界。这个缝现在仔细看还是能看到,在最下面活动区墙的中间,一个到腰部的高度。混凝土的运输,是在施工中碰到的一个比较大的困难


还有门窗、幕墙、扶手,我们对这些的要求也比较高。那块书区面向外的玻璃,要求的是超白玻璃,但是当地也不能生产,得从昆明订购。这里面还涉及到一次返工,当时已经预定了一块普通白玻,运到场地之后我正好去出差,当时看见后,我说这个玻璃完全不行。


从书区观赏怒江大峡谷的玻璃


因为面向山的那块玻璃是十分关键的位置,从屋里看出去不能是黯淡无光的,所以一定要超白玻璃,这就意味着以前买的玻璃作废。这也很感谢当地政府的支持,确实买来了新的玻璃,现在从室内看出去的那块玻璃非常透亮。它是我们争取过的结果,也能体现当地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



 先锋:


那么在施工过程中,您觉得最精巧且具有亮点的部分在哪里?



 张鹏:


我觉得是入口连接的三角形雨棚,它在两个体量中间,通过两个点实现与两侧的连接,这个结构其实很难做。


我首先跟结构工程师一起想了很多办法,它不是一个普通混凝土结构,而是由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混合。从观景台往回看三角形的雨棚,能够看到一些钢梁,但是这种暴露,我觉得并不是缺憾,因为这反映了构造做法。


入口处的三角形雨棚


其次,施工方拿到图纸之后给了一些很有用的意见,因为部分雨棚往前延伸,他们担心入口处最尖的位置太重,出现压弯的情况,所以提出在混凝土板内放空心塑料盒的办法。


它的专有名词是混凝土填充物,把这些埋到混凝土板里面,可以减少它的重量,所以那块板施工时控制得非常精密,既需要混凝土和钢结构的强调结合,又需要在内部尽量减少混凝土的体积,用一种塑料盒子去代替。



  “建筑的语汇是  

  混凝土、门、窗户和屋顶”  



 先锋:


华黎老师介绍的时候,也提到书店原有两个版本,第一个是稍微保守的木屋结构,第二是现在这样,您可以分享这个转向中的一些思路吗?


 张鹏:


刚开始我们也在迟疑,如何控制这个建筑的当代性,因为毕竟是在村落的环境里,直接放非常先锋的东西,总还会有担心,所以第一版方案相对克制与保守,做了木头的设计,格局跟现在状态差不多,只是材料建构方法跟现在不一样,更传统。


那版方案呈现给先锋团队以后,钱小华总认为有点太保守了,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先锋给了我们勇气,让我们往前再推一步,就到了现在非常极简、先锋和当代的状态。这中间的推力其实来自我们的业主——先锋书店。


 先锋:


不同设计具有不一样的气质,当用文化图腾这些概念去阐释建筑时,建筑便富有很强的文学气质,这可以理解为一种设计追求吗?



 张鹏:


从设计师本身角度去说,写设计说明的时候已经进入了一个反思的状态,但在创作过程中其实没有这些自觉性。第一版第二版方案,都是非常直觉的传达,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是不断靠着一种直觉去推动它。


我和华黎老师之间的交流,是每次拿一个方案过去,聊这个方案的好处在哪?不好在哪?但它很难直接链接到当地的文化图腾,我认为设计是一种下意识的结果,创作过程中更多是感性的力量不断去触摸设计,去让方案呈现它的最佳状态,而真正去总结建筑与当地文化、场地的联系,是方案呈现完之后,再以另外一个角度看创作者的态度,去总结提炼。在创作的过程中,它没有那么多自觉性的状态。

建筑的语汇,是混凝土、门、一扇窗户、一个屋顶。这都是建筑师的语言、工具和武器,所以想把这种建筑语言链接到人类语言,中间有一个吸收转化的过程,但在创作过程中没有这样的过程,完全是用建筑语言推动,就好像解一个数学方程式,没有办法再用汉语解释一遍,有时完全是另外一套系统在工作。


 先锋:


请问建筑完工之后是否有达到您的预期,在最终的呈现形态上,您最喜欢的地方在哪里?



 张鹏:


最后收尾时我们仍然在争取将一些细节做得更好,不是没有瑕疵,但是目前确实已经完全达到了我的预期。

这个建筑比较出色的地方在于,它实现了两种精彩、确切的尺度,一个很大的尺度和一个很小的尺度。大的尺度是指当用无人机去看这个建筑的时候,从天空、远处看,整个建筑体量在峡谷当中是非常有标识性,形态本身仿佛一块大地艺术品,仿佛是在怒江中的一个灯塔,散发着人文的光辉;但在小尺度,人身体感知的这个尺度,当你漫游在建筑内外,它又能提供具有变化的、体验丰富的空间感受。两个尺度能够同时达到是一个非常棒的状态。


俯眺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


 先锋:


给大地致敬的感觉,但同时也不会忽略个体在里面的行走感觉。

 张鹏:


对。

 先锋:


这段驻场经历有给您的工作或者生活带来什么吗?

 张鹏:


我是2023年的4月和5月在那边,后面又陆续去了六七次。这两个月时间,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是第一次在一个边陲小城生活。因为我不管是从小长大的地方,还是上学读书工作的地方,都是人口密度很大的、中国文化的中心区,甚至也是人类的中心地带。泸水在目前人类文明的体系框架之下,其实属于边缘状态,但它又是偏安一隅的。


我在这生活的两个月,感觉它给我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去观察自己的生活。我不再畏惧去一个小地方生活,在此之前我可能比较抗拒这件事,但是在那之后如果将来有一天去一个小地方生活,我会欣然接受,这个地方打破了一些我的偏见。我每天跟当地人一起生活,对泸水非常熟悉,哪家饭馆好吃我都知道,这就是很实际的融入。



 先锋:


最后一个问题,您对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未来的生长和发展还有什么期待吗?


 张鹏:


2021年12月刚去村子的时候,与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个村子当时是一个很经典的中国乡村状态,大家都是农户,如果想要赚钱只能外出打工。现在不一样了,很多年轻人从外面城里回来,在家开民宿或者饭店,他能够在自家门口生活,这个村子就不再像有些农村那样,只剩下老人和小孩。


我觉得这个变化非常不可思议,我都没想到自己和先锋一起做的这个项目能给当地带来这么大的变化。我觉得未来这个村落跟书店慢慢会形成一种很强烈的纽带。


村里孩子们在书店漫游


这个村里的小孩,现在是周一到周五在山下学校里住宿,周末回家里住两天,他们回来后,在村子里胡乱跑时,应该会有很多时间来书店闲逛,在这边看的书也许会进入他们的记忆。我觉得童年时候的记忆会伴随着他们很多年,影响到他们将来的人生。

当地的文旅局和城乡投负责人,当时我告诉他,说“门口要栽棵树,一定要很大”,他说“没问题,我给你找一棵大树”,然后他种了一棵榕树,那个榕树现在很小,但将来一定会更加茂盛,我期待它长大之后的样子


彩虹之下,书店与门前榕树共生



本文图源|奥观建筑视觉 AOGVISION、华黎、张鹏、先锋书店


独立先锋
先锋书店 LIBRAIRIE AVANT-GARDE 致力于探寻文化可能、捕捉艺术灵感、分享生活美学,旗下包含图书、文创、沙龙、展览、游学、新媒体等板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