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启蒙运动以来,人类已经在“现代性”这面旗帜下已经高歌猛进了三百多年。“现代”这个词似乎总是昭示着一种全新的气息,即在某个时间点后,一个全新的现代世界徐徐展开,过去的一切旧事物已被否定,这是一个理性、进步的美好世界,是对之前世界的超越与解放。
我们以“现代”命名我们的时代,几乎从不怀疑地接受“现代”观念对世界的理解和划分,遵循“现代”价值观来判断好坏,“现代”对我们来说是不假思索的,如空气一般在嵌入到我们认知中的,我们处处使用却很少察觉的。
《我们从未现代过》
作者: [法]布鲁诺·拉图尔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拜德雅
副标题: 对称性人类学论集
原作名: Nous n’avons jamais été modernes. Essai d’anthropologie symétrique
译者: 刘鹏 / 安涅思
但当有人告诉你:我们从未现代过。你会作何感想?法国人类学家、哲学家拉图尔1991年在他的同名作《我们从未现代过:对称性人类学论集》中喊出了这个惊人的口号。那究竟为何我们从未现代过?
我们从未现代过?
布鲁诺·拉图尔
要理解为何“我们从未现代过”,首先要理解的是,对于拉图尔来说进入“现代”究竟意味什么?
“现代”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它既可以指当下到过去的一段特定的时间,也可以涵摄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所确立的对关于世界的科学图景,以及与之对应的理性、进步、解放的价值观。
在拉图尔看来,现代性的最大特点是“认识二元论”。最为推崇启蒙理性的康德哲学就是这种二元论的有力表现,康德划分了“先验自我”与“物自体”两个范畴,先验自我所代表的是一个绝对属人的领域,在这里一切被人以头脑中的先天形式组织起来;而物自体则代表了一个绝对属物的领域,这里的物有自己的规则,人永远无法真正认识与把握。
现代性对于世界基本图景的描绘正是奠基于这样的二分,社会与自然的二分,同时也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分,人与非人的二分。
《野性的思维》
作者: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译者: 李幼蒸
这种二分是现代思维与前现代思维最大的区别,在原始部落人的世界中,自然、生产、社会、宗教总是混在一起的,比如他们会将极端自然现象与人为因素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 “野性的思维”,原始人总是把所有的线头都串接在一起,他们的世界是没有清晰分界的,各部分间总是绵延而连续的。
现代人的二分法真的比原始人更加正确和高明吗?“社会”与“自然”真的存在一种本体论上的差异吗?
拉图尔认为并非如此,“社会”与“自然”并非真实存在的两个实体,现代性对于世界的二分仅仅是基于一种理论上的构想,甚至只是一种关于“纯化”的美好理想。
“纯化”是拉图尔的重要概念,他所指的就是一种单一的还原论,例如我们熟知的关于世界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争论就是企图将世界还原为单一的物质或者是心灵。
布鲁诺·拉图尔
这种单一还原论其实一直以不同的形态贯穿在西方哲学史当中,它总是倾向于用最少的原因解释最多的事情,在古希腊它是柏拉图的“理念”;在中世纪它是无所不包的“上帝”;而到了现代,随着科学势力的增长,一个被还原为“物”的自然世界由科学家们所构造出来,与人文学者所把持的“人的世界(社会)”分庭抗礼,由此原本整全的世界被分成了两个不可相互还原和通约的部分。
但在真实的世界中自然与社会总是互相构合的,独立的自然和社会并不存在,它只存在于对纯化世界的幻想中,而现代与非现代的分野也在此垮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拉图尔喊出了他的口号:我们从未现代过!
纯化理想失败的原因在于,人在纯化之外,还一直从事着与纯化相反的工作——“转义”。“转义”指的是将不同领域的事物混合在一起,比如人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对人类社会有用的制造物,这些制造物内包涵着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形成了拉图尔所说的“杂合体”。
《我不想保持正确》
作者: [法] 米歇尔·塞尔 / [法] 布鲁诺·拉图尔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新行思
副标题: 拉图尔对塞尔的五次访谈
译者: 顾晓燕
拉图尔的杂合体概念来源于他的老师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塞尔的“拟客体”,“拟客体”所指代的是事物未被赋予自然或社会属性时的混沌状态。
拉图尔认为虚伪的现代人不断地通过“转义”制造出越来越多的杂合体,心里却倾向于“用最少的原因解释最多的事情”的纯化方法来解释这个复杂世界,这造成了现代性的根本矛盾。
科学事实与先验知识的建构
拉图尔的思想直接来源于他的人类学研究。1975年,作为科学知识社会学家的拉图尔与伍尔加进入了索尔克研究所(这个研究所主要从事神经内分泌学方面的研究,并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对这里的实验室进行了人类学研究,他们的最终成果汇聚成了《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一书。
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所言,他们想要揭示的是科学知识并不完全是客观、独立的“物的自我言说”,而是经由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所建构出来的。
《实验室生活》
作者: [法]布鲁诺·拉图尔 / [英]史蒂夫·伍尔加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薄荷实验
副标题: 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
原作名: Laboratory Life: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Facts
译者: 修丁
他们将实验室视为一个由科学家们组成的“部落”,而人类学家则作为这个部落的陌生人进入其中。“陌生人原理”要求人类学家不笃信科学家们对自身科学工作的陈述,但同时又相信这些工作有其内在的合理性,重要的是这种合理性是可以不经由科学家的解释而被科学家之外的人所理解的,人类学家要做的正是把这个理解向我们呈现出来。
《实验室生活》这样为我们描述了科学生产的过程:科学家部落首先通过特定的实验仪器生产出作为物的表征符号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最初是杂乱而毫无意义的,科学家必须通过对数据进行解读与才能赋予其意义;而行使解读的是一系列科学陈述的语句;而科学家们会通过对这些语句施加模态变化(如添加句子的成立条件、改变句子的语法等),让一条推测性话语转变为一条陈述性话语;而模态应该如何变化的意见往往又来自于同行间的磋商,至此科学家部落的最终产品——科学论文才能被生产出来。
从物中生产数据,到对数据的解读,再到科学话语的模态变化,再到模态变化的原因——同行磋商,在科学知识建构的整个过程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始终交织在一起。脱离了实验仪器对物的数据表征,物的存在就不能被确定;同样脱离了科学家对数据解读,数据的意义也不能被确定。
史蒂夫·伍尔加
拉图尔还发现,科学知识的生产原本是一个具体的经验性的建构过程,但这一建构过程在科学论文的结论产生之后随即被抹去,这一复杂的充满物与人交互的过程被尘封,成为无法再触及的黑箱。但黑箱所输出的结论又成为不再被质疑和反思的先验知识,被安心地插入人类知识的大厦中,供后来者学习和引用。
拉图尔不仅向我们揭示了物的知识中充满了人的因素,还揭示了科学知识是如何从一种具体的经验知识转变成为一种抽象的先验知识的过程。这样的科学知识让人以为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一个与论文所描述的内容相对应的自然世界,但因为抹除了人为建构的痕迹,这个自然世界也就变成了似乎天生如此的、与人无关的、完全独立的“先验自然”。
关于科学与社会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拉图尔还提到了另一本科学史与政治史著作《利维坦与空气泵》,它讲述了在十七世纪的英格兰,科学家波义耳与政治学家霍布斯的争论。
《利维坦与空气泵》
作者: [美]史蒂文·夏平 / 西蒙·谢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霍布斯、玻意耳与实验生活
原作名: Leviathan and the Air-Pump
译者: 蔡佩君 / 区立远
波义耳将实验室变成了“剧场”,邀请公众观看和动手参加科学实验以证明他对于“真空”的看法,以一种政治的方式构建了一个科学见证共同体。而霍布斯则反对波义耳的做法,他认为知识生产过程联通着公众认知与政治权力,波义耳只是产生了一种小共同体的内部共识,这样的知识会加剧社会的分裂,进而扩大当时的内战,这样霍布斯就将科学和当时政治现状联系在了一起。
同时,霍布斯除了是一位政治学家,还是一位自然哲学家,他的物理学与数学知识对他政治学观点的构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以一种数学推演的方式制造出了一个抽象的公民意志,为了不陷入“自然状态下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况,抽象的公民将自己的权力让渡给“利维坦”,利维坦作为公民权力的代言人行使权力。霍布斯的政治学理论同样被后世当作对社会的“先验设定”接受下来,但如果考虑当时的历史背景,霍布斯的这一政治理论或许只是为了早日结束当时的内战,这一经验性的背景同样被隐入了黑箱之中,一种关于社会的“先验知识”被生产出来。
《利维坦》
作者: [英] 霍布斯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黎思复 / 黎廷弼
霍布斯与波义耳的争论极具代表性,开启了现代世界关于自然与社会的二分,形塑着现代人对世界图景的理解。但只有当我们以一种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回到这些理论产生的历史语境中我们才能发现,波义耳和霍布斯面对的是同一个杂合的世界,政治与科学混合其中,波义耳用政治的方法强化自己的科学结论,霍布斯也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为政治学奠定普遍性,社会与科学并非两个完全对立的领域,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对称性人类学
西方人类学起源于殖民统治的需要,最初是一群学者受到西方殖民者的雇佣,去到殖民地中调查了解当地的社会状况并形成报告,为殖民统治提供参考。
对于最早的人类学者而言,殖民地社会相对于西方社会是一个前科学/前现代的社会,人类学家笔下的部落生活依然是自然、生产、社会、宗教混杂在一起。
人类学奠基之作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作者: [英]马林诺夫斯基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美拉尼西亚新几内亚群岛土著人之事业及冒险活动的报告
译者: 弓秀英
但当人类学家们“从热带返乡”之后,他们面临着一个反身性的难题,即人类学的方法只能对前现代社会进行总体性地说明,而无法对人类学家自己所处的现代社会进行总体性说明。
这是因为传统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非理性的或理性的边缘范畴,所以现代社会的人类学研究对象都是一些社会的边缘群体,而当人类学家碰到理性的核心区域——科学时,则几乎是完全将这一领域的解释阵地交给了科学家们。
似乎科学只要能为社会带来物质财富的增长,我们就不需要理解科学家们究竟做了什么,更不需要质疑科学家们的结论,科学几乎成为了一个独立于社会理解的王国,似乎只要一句“说了你也不懂,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就能抚平我们的疑惑。这就造成了一种认识论上的非对称性,也造成了传统人类学的非对称性。
《潘多拉的希望》
作者: [法]布鲁诺·拉图尔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拜德雅
副标题: 科学论中的实在
原作名: Pandora’s Hope: Essays on the Reality of Science Studies
译者: 史晨 / 刘兆晖 / 刘鹏
拉图尔所做的研究,正是深入到“科学部落”的第一线,向我们这些外邦人展示了科学知识的建构过程,并提醒我们科学知识并非普遍真理和先验知识,以及科学并不是一个纯粹“物的领域”,科学总是在与人和社会的互动中加强自身,也同时融入到社会的领域巩固对方。
拉图尔倡导一种对称性人类学,即站在科学与社会的中轴线上,对称地看待社会与自然的作用。这是一个中间地带,也是拉图尔所说的一个充满“杂合体”的非现代世界,这里没有纯粹的自然与社会,有的是人与物以及不同行动者所组成的行动者网络。
根据对称性人类学的理念,晚年的拉图尔提出了全新的口号——面对盖娅。拉图尔希望以西方神话中的“盖娅”来替代如今被纯化的“自然”概念。因为单纯的自然范畴早已无力应对我们如今所面临的气候危机,这不仅是一场生态危机,也是一场政治性危机,也是人类的存在论危机,甚至是超出人类的整个地球危机。如此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只有“盖娅”这个古老而混沌的名字才能将科学、生态、神话、政治联结成一个共同的行动者网络。
《面对盖娅》
作者: [法国] 布鲁诺·拉图尔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新气候制度八讲
原作名: Face à Gaïa: Huit conférences sur le nouveau régime climatique
译者: 李婉楠
拉图尔于2022年10月9日去世,他在生前的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说道:
“现代化”的真正含义就是“抛弃过去,远离土地”。起飞!我们别无选择。
但最终,这次访谈被集结成书定名为《栖居于大地之上》,拉图尔在生命晚年一直致力于支持生态组织与参加公众活动,呼吁人们关心环境,关心我们的所来之处,长久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栖居于大地之上》
作者: [法] 布鲁诺·拉图尔 / [法] 尼古拉·张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大学问
译者: 蓝江
参考文献
[1]王卢清.拉图尔现代性批判研究:从存在模式反思现代性危机
[2]孟强.拉图尔论 “非现代性”
[3]郭明哲.构造混合本体论——读拉图尔《我们从未现代过》
[4]柯睿铭.拉图尔“非现代性”的批判——读拉图尔的《我们从未现代过:对称性人类学论集》
[5]李曈.重置现代性:拉图尔思想述评
[6]刘鹏.拉图尔科学人类学的三重维度
[7]刘鹏.生活世界中的科学——拉图尔《实验室研究》的方法论与哲学立场
[8]刘鹏.与拉图尔一起生活在非现代的世界之中——评拉图尔的《我们从未现代过》
如果你热爱社科哲学,对以上内容有强烈兴趣,并且有自己感兴趣并正在精进的知识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中西方哲学/文化研究/精神分析/社会学/人类学 等),希望找到共同思考交流的群体,可以扫码添加账号,发送消息“先锋视野”,我们将邀请你加入群聊,一起开启思想旅程。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