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师也。
——梅贻琦
说起西南联大,就不得不提到蒙自这座城市。作为西南联大文法学院师生们第一学期的落脚点,这里流淌着联大里最为诗意的一份汹涌情思,承载了当时国内顶级的一批人文学者的美好回忆。虽是临时分校,但此处仍然大师云集,闻一多、陈寅恪、朱自清、冯友兰等等如星辰一般闪耀在这个西南边陲的小城。
西南联大文法学院南湖诗社部分成员合影(1938年5月)
西南联大先锋书店位于蒙自市的南湖公园内,先锋选择落址于此是有着细致的考量的。这里不仅靠近西南联大旧址,并且联大文学院的学生们曾在此创办了南湖诗社。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这说明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联大的学子们依然包含对诗意的热情和追求。
西南联大先锋书店
摄影:王子凌
作家岳南与西南联大的缘分始于一个“不知名”的神秘小镇——李庄。岳南早期创作集中在考古文学领域,为了获取到真实详细的史料信息,他常年奔走在各大考古现场和博物馆,在其参考的诸多论文资料和咨询的专家学者中,经常提及一些大师的名字和一个地点——李庄。2003年春,在考察完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和省博物馆之后,他突然感受到一种召唤:“到李庄去,去李庄!”
来到李庄后,他才发现这里不是一个平凡的小村庄,而是一个古老的川南重镇,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在抗战时接纳了流亡西南的众多知识分子与组织。在多次考察与走访后,岳南写出了一部重要的作品——《那时的先生》。至此,他逐渐走入了这段在近代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岁月,并且走进西南联大,走近西南联大的诸多大师。
岳南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
此后,岳南潜心研究西南联大的大师们,陆续出版了《陈寅恪与傅斯年》《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梁思成、林徽因与他们那个时代》等与联大密切相关的重要作品,让曾经掩埋于烟尘中不平凡的往事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4年10月1日(周二),作家岳南、诗人施袁喜和西南联大研究会会员王滨华相聚西南联大先锋书店,与读者们聊聊西南联大的往事,聆听峥嵘岁月里大师们的谆谆之声,一同感受那透过历史长河的呼唤。
灿于西南,耀于星辰
作家岳南西南联大主题分享会
活动时间
2024年10月1日(周二)15:00
活动地点
西南联大先锋书店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南湖公园东门内)
直播平台
“南京先锋书店”微博
活动嘉宾
岳南
岳南,本名岳玉明,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先后毕业于诸城五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历任宣传干事、记者、编辑、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等。著有《风雪定陵》《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二部,并以英、日、韩、德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发行数百万册。另有《陈寅恪与傅斯年》《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等传记作品十余部,其中《南渡北归》三部曲被《亚洲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称为“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学术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展示出全球华人的软实力及不断向上的力量”。
施袁喜
施袁喜,字大喜,号小司马,1977年生的云南大理南涧彝族人,出版有诗文集《白乌鸦 黑乌鸦》《黑哀牢》《吃茶记》《山水引》等。
王滨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工商管理硕士;美国福坦莫大学DPS金融管理博士;昆明城市学院滇商研究院副院长,特聘教授;云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西南联大研究会会员。
相关图书
《那时的先生》
(点击图片预约购买签名本)
作者: 岳南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博集天卷·读行者
副标题: 1940—1946中国文化的根在李庄
出版年: 2016-7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大批学术教育机构学者、师生被迫向长沙、重庆、昆明等地区迁徙。1940年,因战事趋紧,同济大学师生迁往川南古镇李庄,继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先后辗转而来,一时间,众多第一流学者和大批珍贵文物古籍汇聚李庄——这个被傅斯年称为“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作品以纪实的手法,深沉的情感,酣畅的笔墨,全景再现了在李庄的学者们艰苦卓绝的生活与学术历程,突出刻画了霸气的学人领袖傅斯年,耿介的考古学大师李济,苦心孤诣的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坚忍的诗人林徽因,孤傲的才女游寿,执着学术的董作宾、梁思永等先生的鲜明个性,以及他们面对贫病、匪患甚至死亡威胁,守望相助、穷且弥坚的精神风骨。在中国最艰危的六年,他们不离故国,焚膏继晷,薪传火播,在人文学科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荣誉,承续发展了中国文化的命脉。
作品还着重对“研究院吃人事件”以及傅李冲突、同济校长与教授纷争、国宝被劫案等史事的真相做了细致探查,对其中的人事纠葛、研究院与大学的制度等进行了深刻剖析。同时兼述李庄镇传奇历史、风土人情和当地官僚、士绅在抗战前后不同的人生命运,对多年被掩蔽的人物与事件做了详细的披露,读来令人感怀忆往、嗟叹不已。
《大学与大师》
(点击图片预约购买签名本)
作者: 岳南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副标题: 清华校长梅贻琦传
出版年: 2017-9-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学生运动不断,清华园里派系纷争、驱逐校长风潮不断,梅贻琦临危受命,多方求解,结束了二十年间校长十易的动荡局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于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任常委会主席;在他的主持下,三校于战祸频仍、经费短缺、困窘闭塞中合作无间,学术、科研、教学取得奇迹般的成就。抗战胜利后北归复校,再到梅贻琦于台湾筚路蓝缕创建新竹“清华大学”——“生斯长斯,吾爱吾庐”,他的一生与清华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者以纪实手法生动展现了梅贻琦这位杰出教育家的成长、留学及其在动荡岁月执着教育的艰难历程。他提出并一生奉行“大师论”“通才教育”“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并以忠诚无私、寡言沉稳、刚毅仁爱的人格精神,成就了清华之清、联大之大,感染着一代代学人。
作品分为上下卷,从庚子赔款开始,追溯了清华大学数十年的发生发展史,并在大时代背景下折射出整个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不仅详述清华大学前期领袖人物如周诒春、曹云祥、罗家伦等的功过得失,还涉及与梅贻琦同时代的蔡元培、张伯苓、胡适、梁启超、陈寅恪、吴宓等诸多教育学术界大师级人物。全书视界宏阔高远,构思精深,材料翔实,笔墨酣畅,读之感怀深思、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