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
百年校庆特刊
第64卷(总第312期) 2024年11月15日出版
双月刊 1955年创刊
目 录
❖ “元亨利贞”与《周易》春夏秋冬的四时结构模式
傅道彬
❖ 楚辞《九歌》的诗体特征与屈原的独特贡献
赵敏俐
❖ 景瑳的家世、思想与作品
赵逵夫
❖ 史与诗:史书写作中文学的发生与作用
傅 刚
❖ 从李益和《御览诗》看盛唐“旧法”在中唐延续的趋向
葛晓音
❖ 论苏轼人生哲学的进阶
肖瑞峰
❖ 黄庭坚对陶渊明的阐释与接受
——从唐宋陶诗接受的整体出发
钱志熙
❖ 朱熹复原理解论系统之重构
——两种“以意逆志”理解实践和阐述的结合
[美]蔡宗齐
❖ 经学视野下的诗学系统
——《六艺流别·诗艺》研究
吴承学
❖ 以古文作为礼物:计东的赠言古文与清前期士人社会关系的维系
郭英德
中国古代史研究
❖ 《汉旧仪》所见西汉相府中丞相—属吏的往来方式:兼论“治出于二”与官僚政治
侯旭东
❖ 新出《李世寿墓志》与唐初宗室治理交州论考
王承文
❖ 英国东印度公司与马戛尔尼使华
吴义雄
中国近代史研究
❖ 《学衡》与“新文化派”的缠斗
桑 兵
❖ 清末刘师培入端方幕府风波
关爱和
❖ 敦煌悬泉置简文“宛酒擔二”解说
王子今
❖ 《大唐西域记》的序文
[日]高田时雄 撰,[日]山本孝子 译
❖ 西夏字典编纂简史与前景展望
[俄]索罗宁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马克思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意义
[英]大卫·麦克莱伦 著,陈思静 译,凌菲霞 校
中国思想研究
❖ 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
陈 来
❖ 荀子思想中心灵与世界的关系
[加]方克涛 著,崔洺睿 译
❖ 近代科学未发生于印度与中国之原因
——关于李约瑟难题之一项思想史诠释
戴景贤
西方思想研究
❖ 胡塞尔与意识结构研究之缘起
倪梁康
❖ 特纳的美利坚种属论及其政治生源
刘小枫
❖ 重温席勒对素朴文学与感伤文学的思考
——关键概念的误译造成的误识
方维规
❖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框架下的消费
王 宁
❖ 乡村都市化:理论思考与珠三角的实践
周大鸣
❖ 作为平等者与成为平等者:“社会”契约论的曲折演进
谭安奎
❖ 法与治之间:基于国家治理的实践性理解依法治国
何艳玲
经济管理研究
❖ 目标引领发展百年:1949—2050
徐现祥
❖ 理解全球通货膨胀分化: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李连发
❖ 数字经济时代“生产率消失之谜”初探
陈斌开,索 昊
❖ 央地关系与债务:以空间政治经济学看高质量发展
陆 铭,蔡心依,钟辉勇
❖ ESG的合法性基础
姜付秀,陈 思,王骜然
❖ 消费者行为学历史演进及其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借鉴
王海忠
“元亨利贞”与《周易》春夏秋冬的四时结构模式
傅道彬
摘 要:《周易》以“元亨利贞”一句开篇,而“元亨利贞”是与春夏秋冬四时相呼应的,是四时观念的总结升华。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对时间的敏感,“食哉,惟时”是早期中国的重要思想理论,《周易》特别强调“时义大矣哉”的思想。先秦经典文本存在以四时为基础的文本结构形式,《周易》与《尚书》《诗经》《周礼》《吕氏春秋》等经典文献一样,都存在一个以春夏秋冬为中心线索的文本结构形态。《周易》以元亨利贞的四时观念为文本总纲,以“雷以动之”的意象为中心而结构文本,《屯》《豫》《革》《复》四卦是春夏秋冬四时运转的具体象征形式,《周易》的四时结构体现着时之动、物之象、礼之成、义之合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元亨利贞;四时观念;《屯》《豫》《革》《复》;雷以动之;时义大矣哉
楚辞《九歌》的诗体特征与屈原的独特贡献
赵敏俐
摘 要:楚辞《九歌》的产生,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诗体发展的一大飞跃。它以其独特的句式组合与章法结构,形成一种有别于《诗经》四言诗完全不同的诗体,展现了独特的节奏韵律之美。楚辞《九歌》是楚国王室的祭祀乐歌,诗人屈原以其独特的身份参与了《九歌》的创作,并以其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艺术修养,将其提升到一个极高的艺术境界,成为中国诗歌史上辉煌的艺术典范。
关键词:楚辞;《九歌》;诗体特征;屈原;艺术独创
景瑳的家世、思想与作品
赵逵夫
摘 要:景瑳,今本《史记》中作“景差”,应据《汉书·艺文志》作“景瑳”。他是屈原之后楚国三位楚辞作家中在思想观念上最接近屈原的一位。景氏为楚平王之后,其先辈多为楚朝中大臣。景翠是楚威王至怀王时人,屈原被从汉北召回,应同垂沙之战后景翠接任令尹有关。景瑳具有明显的法治思想,对屈原的悲剧遭遇极为同情。《惜往日》为景瑳的作品,前人或曰屈原之作,或曰贾谊之作,均与作品内容相悖。宋玉的《大言赋》中摘引景瑳之作一段,所表现思想同《惜往日》一致,均可作为了解景瑳创作风格与思想的依据。结合景瑳的思想及其作品,亦可对楚国末期的社会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景瑳;景氏家族;景瑳的思想;《惜往日》;悼屈之作
史与诗:史书写作中文学的发生与作用
傅 刚
摘 要:史与诗,不是指学科分类上的史学与诗学,而是指人类社会记录活动的两种写作模式。本文不是讨论文学发生于何时,而是讨论史书写作中文学手段的使用和文学因素的形成原因。我们认为,史书实录与文学的修辞、夸饰、想象,是两种不同的反映现实的手段,史书实录反映的是生活表面现实,文学反映的是本质真实。
关键词:史书;诗学;实录
从李益和《御览诗》看盛唐“旧法”在中唐延续的趋向
葛晓音
摘 要:在诗歌大变的浪潮中,以李益为代表的一些诗人将盛唐诗的风格延续到中唐。《御览诗》从中选取的部分近体诗,也局部反映了“旧法”在当时的发展趋向。这一现象说明恰如其分地评价盛唐诗歌创作传统在中唐的影响,也是唐诗史研究的题中之义。通过文本分析,可知李益善于在古体和绝句中融会贯通地运用前代以乐府为主的诗歌创作原理和表现元素,并凭借新鲜的生活体验为“旧法”拓出新境。而《御览诗》则展现了律绝各体走向衰退和兴盛的不同前景。“旧法”在中唐各类诗体中发展的不平衡有多种原因,最关键的是能否推陈出新,保持发展的活力。因而辩证地认识盛唐“旧法”在大历以后延续的态势和得失,有助于厘清中唐各派诗歌多元共存的复杂景观,深入理解元和诗歌发生大变的逻辑必然性。
关键词:李益;《御览诗》;盛唐“旧法”;延续趋向
论苏轼人生哲学的进阶
肖瑞峰
摘 要:苏轼对人生哲学的感悟与认知是逐渐深化的,恰与他人生经验的累积相同步。苏轼《自题金山画像》有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人生哲学的演化轨迹,最值得注意的还是杭州、黄州、惠州这三个节点。从杭州时期的怀疑人生,屡作“人生苦短”“生本不乐”之叹,到黄州时期的参悟人生,试图以旷达高朗的姿态漠视人生的阴晦晴明、苦乐悲欢,再到惠州(儋州)时期的圆融人生,心平气和地坦然接受不如意、不快乐的人生,实现与后者在哲学意义上的媾和,这或许可以视为苏轼人生哲学的三个进阶。
关键词:苏轼;人生哲学;杭州;黄州;惠州
黄庭坚对陶渊明的阐释与接受
——从唐宋陶诗接受的整体出发
钱志熙
摘 要:陶渊明在思想与艺术两方面都对后来文学史产生巨大影响,其思想与儒及释道相涉,而又构成一种独立影响历史。陶诗在唐代尚属局部的经典,至宋代则上升为全面的经典,苏轼、黄庭坚在这一接受史过程中是起决定作用的。苏轼运用辩证的艺术思想来论陶,突破了仅以平淡论陶的传统阐释方式,黄庭坚也从自然与法度的辩证结合来认识陶诗的高度。苏黄的观点为南宋以后诸家广泛接受,开启了陶诗接受新的历史。黄庭坚对陶渊明独立的个性、忠义的行为有较强的呼应,其对陶渊明的阐释,往往与庄、禅结合。黄庭坚突破模拟式的学陶法,以一种学而不为、自成一家的再创造的学古方法来学陶。
关键词:黄庭坚;苏轼;陶诗接受史;陶诗评论史;唐宋学陶
朱熹复原理解论系统之重构
——两种“以意逆志”理解实践和阐述的结合
[美]蔡宗齐
摘 要:由于不满汉儒断章取义的解诗传统,朱熹提出了“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四重维度的学诗法。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这一学诗法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双层次“以意逆志”的复原理解论。第一层次是开展章句训诂,舍弃对文辞实指的穿凿释义,同时又进行摆脱理念说教的动态结构分析,其中特别强调通过“兴”去把握诗篇文本的空隙,从而复原诗之本义。第二层次是超文本层面的理解,即在把握诗篇结构、文本之意的基础上,反复熟读涵泳,以求感通圣人之志。这两种紧密关联的“以意逆志”理解活动,使文本理解的实与虚贯通条畅,且从基本文意的理解上升到超文本层次的精神升华。朱熹这个四维度、双层次的理解论,可谓将孟子“以意逆志”说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实乃集古代文学理解论体系之大成。
关键词:理解论;朱熹;“以意逆志”说;讽诵与超文本理解;文本理解;《诗经》解读
经学视野下的诗学系统
——《六艺流别·诗艺》研究
吴承学
摘 要:明代黄佐《六艺流别》以六艺为宗,把经典之源与后代文体之流建构为分级分支衍生的系统,它以“文体树状图”的阐释模式,突破传统的线性思维,简洁而直观地表达出“文本于经”语境下文体族群的繁衍关系。这种文章总集的著述形态在中国古代文体学史上独树一帜。《六艺流别》以《诗》艺源流建构了一个经学视野下的诗学体系模式。它以《诗》为六艺之首,摹拟解经体解诗,并采用评点、说明类的副文本形式,反映了以文章学为本位的立场。在中国古代文体学史上,关于早期文体的阐释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也具有多解性和偶然性。《六艺流别》对早期文体阐释的长处与弊端均颇具代表性。
关键词:黄佐;《六艺流别》;经学;诗学
以古文作为礼物:计东的赠言古文与清前期士人社会关系的维系
郭英德
摘 要:以文字作为礼物,建立、维系与强化士人的社会关系,这是古代中国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清顺治、康熙年间,吴江士人计东漫游四方,广交朋友,以赠言古文为礼物,显露鲜明的交友动机,展现得体的修辞技巧,表达深挚的主体情感,由此形成纵横跌宕的古文风貌。计东始终具有“立言”以不朽的自觉意识,着力赋予赠言古文以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纪念价值,使之由礼物成为文物,并以古文的倡导推扬作为维系士人社会的精神纽带,进而参与清前期政治秩序与意识形态秩序的建构。
关键词:赠言古文;礼物;文物;士人;社会关系
《汉旧仪》所见西汉相府中丞相—属吏的往来方式:兼论“治出于二”与官僚政治
侯旭东
摘 要:基于文献、出土图像资料与简牍,对东汉初年卫宏所撰《汉旧仪》中关于西汉时期丞相府内属吏与丞相之间往来的两条记载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揭示了在“文书行政”之外双方日常往来中仪节上的具体要求,指出相府内丞相与属吏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是镶嵌在身体、物品与文辞的仪节中,而非简单的命令—服从。这种关系常被视为“二重君臣关系”,其实与真正的君臣关系有细微而关键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对源自宋代,近代以来因西学传入而更趋突出的偏重“理性行政”而忽视“仪式性”的制度史研究思路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汉旧仪》;丞相—属吏关系;拜谒;官僚政治;礼仪;二重君臣关系
新出《李世寿墓志》与唐初宗室治理交州论考
王承文
摘 要:汉唐时期交州是中央王朝开拓经略南部边疆和海洋的重镇,并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盛衰安危密切相关。六朝至唐初交州地区政治军事形势十分严峻而复杂。新出《李世寿墓志》记载了唐初皇室成员李世寿出任交州都督的背景和经历,反映了唐朝统治者对于交州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唐初中央先后委派了至少6位皇室成员出任交州都督,同时又通过增派御史、黜陟大使等以加强对交州地区官员的监督和查处,其结果既使长期以来困扰中央王朝的交州吏治问题得到很大的改观,也为唐朝对交州地区的有效治理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高度繁盛发展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唐初;《李世寿墓志》;交州;宗室;治理
英国东印度公司与马戛尔尼使华
吴义雄
摘 要:1793—1794年马戛尔尼使华是中西关系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事关英国在东方的利益,与垄断对华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利益则具有直接关系。但东印度公司领导层对遣使一事,态度消极,认为使团的最重要目标,是不对现状造成削弱和损害。这是因为他们对英国政府实施“抵代法”后中英贸易的发展趋势,以及以茶叶贸易为纽带与中国行商之间形成的合作关系,均感到相当满意。他们认为,与维持这种现状所带来的利益相比,长期以来广州口岸中西贸易中累积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不必急于解决。针对马戛尔尼提出的有关计划,东印度公司领导层加以抵制,经过双方的妥协,才达成合作的协议。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期间,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秘密与监督委员会进行了若干方面的合作和支持。马戛尔尼在华期间,特别是在离开北京南下和在广州短期逗留期间,为争取改善英商的贸易条件与中国官员交涉,符合东印度公司的利益。但这种努力最终并未得到具体结果。
关键词:英国东印度公司;马戛尔尼;中英关系;对华贸易;广州口岸
《学衡》与“新文化派”的缠斗
桑 兵
摘 要:《学衡》诸将向新文化派炮火全开之时,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已过,而且以胡适为代表的《新青年》诸人,对新文化运动的取向并不认同,行动上也比较疏离,很少正面回应《学衡》的挑衅。从《学衡》前的各自为战,到《学衡》的正面进攻,再到《学衡》之外的全面攻防,吴宓等人始终缠斗不已,源于哈佛与哥伦比亚两校留美学生的宿怨。其痛批的要点不在新旧之争,而是如何才能融贯会通中西新旧,创新文化。不认可以《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文化”,并不等于反对新文化,所以时论仍然视为新文化运动中的异调。
关键词:《学衡》;新文化运动;吴宓;《新青年》
清末刘师培入端方幕府风波
关爱和
摘 要:刘师培1907年春接受章太炎的邀请赴日本参与《民报》编辑。《民报》作为同盟会总部的机关报,影响巨大。但也因办刊资金困难,产生了许多猜忌与矛盾。章、刘二位书生1907年下半年在生存困难的窘境下,由章太炎策划,刘师培夫妇实施了“诱窃官金”计划。计划实施的结果,是章、刘失和,刘师培最终为两江总督端方收买,并在1909年春天公开入端方幕府,章太炎也陷入“以万金出卖革命”的舆论风潮之中。辛亥革命前的日本同盟会总部,风云际会,大浪淘沙。刘师培的选择与命运,最终成为大时代中令人扼腕的陈年旧事。这些陈年旧事,随着新史料的发现而不断被充实被丰富。
关键词:刘师培;章太炎;诱窃官金;端方幕府
敦煌悬泉置简文“宛酒擔二”解说
王子今
摘 要:汉代丝绸之路史的相关知识包括大宛国“蒲陶酒”的生产和消费。张骞出使带回来的信息以及可能直接的物种引入,影响了汉代社会的饮食生活。据说“蒲陶”在关中汉帝国文化重心地区得以引种,不过,河西简文似未见与“蒲陶”和“蒲陶酒”直接相关的字样。悬泉置汉简有“宛酒擔二”简文。“宛酒”大致可以排除内地酒产地方品牌的可能,大略可以判定为大宛国酒产,而以“蒲陶酒”的可能性尤大。“擔”可能是酒的包装转运方式,也可能是储酒器。“宛酒擔二”简文,为考察“蒲陶酒”自西亚至东亚的丝路行旅,即一种果品和一种酒品的远途传播,提供了认识和说明的新的学术条件。
关键词:敦煌;悬泉置;汉简;宛酒;蒲陶酒;擔;丝绸之路
《大唐西域记》的序文
[日]高田时雄 撰,[日]山本孝子 译
摘 要:目前已知的《大唐西域记》序文有三种。第一种是敬播序,可能写于永徽年间。第二篇是于志宁序。高宗显庆元年高宗向于志宁等人下敕曰:“玄奘所翻经、论,既新翻译,文义须精……时为看阅,有不稳便处,即随事润色。”此“玄奘所翻经、论”中亦包括《西域记》。目前日本古写本等古老的文本均继承此时的修订文本,但于志宁序在唐代并没有被广泛使用,只有敬播序流传下来。日本古写本、敦煌遗书和唐五代时期传世文献都证实了这一点。于志宁作序的《西域记》远流南方,并被福州版藏经采用,与后来的刊本藏经一起流传至今。另据了解,在唐代,玄奘本人的序文(现收录于《西域记》卷1正文中)曾与敬播的序文一起作为独立的序文冠于卷首,但很早就被纳入卷1正文中。
关键词:《大唐西域记》;敦煌文献;日本古写本;敬播;于志宁
西夏字典编纂简史与前景展望
[俄]索罗宁
摘 要:从西夏语的形态类型来看,西夏文字(尤其是所谓“助语”)与汉字之间不太可能直接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是编辑西夏语词典时尤其需要注意的情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罗福成、罗福苌兄弟、聂历山、克劳森、西田龙雄、索夫罗诺夫、克恰诺夫、李范文等人所编的西夏文字典或词典值得重点介绍,其中所涉及的一些编纂原则和编纂立场也值得讨论。新近出版的《西夏文词典》规模宏大、资料丰富,是新时代西夏学发展集大成之作。词典编纂与文献解读相辅相成,未来在解读大量夏译藏文文献的基础上,编纂一部《夏藏梵汉四语对照词典》,符合学界的广泛期待。
关键词:西夏字典编纂;克恰诺夫(E. I. Kycanov);聂历山(N. A. Nevsky);克劳森(Sir Gerard Clauson);韩小忙
马克思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意义
[英]大卫·麦克莱伦 著,陈思静 译,凌菲霞 校
摘 要:需要概念是马克思的一个核心概念。在马克思那里,“人需要什么”的问题与他的共产主义人性观密切相关。需要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且为特定社会所特有。在近代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之间的需要对立可转化为颠覆现有社会的主观力量。马克思对劳动是否为一种关键性需要这个问题持有矛盾态度。马克思的需要概念取代了平等、权利等概念,或者至少使这些概念相对化了,所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没有给分配正义留下空间。面对环境危机等当代挑战,合作型的社会主义显然是最能应对挑战的社会和政治框架。
关键词:需要;共产主义;正义;生态危机;合作型社会主义
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
陈 来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一直强调中华文化的核心地位,并认为其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他对中华文化的一系列论述不仅突出了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意义,更强调了中华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作用。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要在传承中扬弃、在创新中保持文化的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平衡,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超越民族、时空的普遍价值。这有利于我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文化发展的意义在于其充分激活了中华文明赓续创新的动力。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创”;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荀子思想中心灵与世界的关系
[加]方克涛 著,崔洺睿 译
摘 要:荀子发展出一种复杂的后设伦理学、语言哲学和认识论,主张言思的内容是通过社会协调、规范管理等活动来确定的。这些活动旨在实现人类的利益,同时受到自然环境施加的有因果关系的约束,决定了我们所做事情的成败。荀子认为心灵与世界之间无存缝隙。在其视野中,即便是失败的活动也触及了真实的世界,且约束活动的历时性确保了我们有反复、持续纠正错误认知的机会。通过勾勒出荀子有关心灵与世界关系的观念,并与约翰·麦克道尔提出的“自然论的柏拉图主义”相比较,得以突出前者的独特性与优越性。此外,可知荀子式的进路,已然转向以与认知有关的美德为导向,如“慎”“虚”“一”“静”等。
关键词:荀子;心灵;世界;认知
近代科学未发生于印度与中国之原因
——关于李约瑟难题之一项思想史诠释
戴景贤
摘 要:李约瑟于世界科学史之整体诠释,提出“难解之谜”,使之成为研究者探索之对象,其基本观点在于:人类文明之科学发展,虽系基于世界范围内种种交流与积累所构成,为一集体之成果,然以“科学史”之角度而言,如何诠释历史之进程中“科学”与“技术”推动之必要环节,并阐明其关键性,成为必须处理之核心问题;故就此项诠释而言,必然同时关联于“科学思想”所以能产生突破之“内因”与“外缘”。以是“科学史问题”之最终解答,必然须涉入世界范围内之“文明史”。李约瑟之分项叙述之“科学史”研究,最终导向不同“文明进程”之比较,且于最终提出一重要之疑问:何以自伽利略起始之“近代科学”之突飞猛进,与其后出现之“工业革命”,皆仅肇生于近代欧洲,而未出现于印度与中国?尤其中国于14、15世纪之前,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西方,却不能有此突破,为一可异之事。此一属于现实之结果,虽已为史家所接受,视为乃西方文明发展中特殊因素所造成,无足称奇,然对于“科学史”之研究者而言,则仍应予以重视,不宜轻看。李约瑟“科学史之问”是否持续值得关注,从而有所谓“李约瑟难题”?端视质问者对于此一既属“科学史”,亦牵涉“文明史”之问题之理解深度。其中可能存在之探索角度,重要之方面大致有五:一属哲学史,一属专业之科学史,一属社会史,一属经济史,另一则属思想史。本文撰述之角度,即属上述五方面中,与“思想史”相关之部分,其内容包括“间接因素”与“直接因素”。
关键词:科学史;李约瑟;中国哲学;中国科技史;中国思想史
胡塞尔与意识结构研究之缘起
倪梁康
摘 要:《意识结构研究》作为《胡塞尔全集》第四十三卷,是该系列于2020年最新面市的一卷。这里探讨的是其中包含的几个值得重视和深入探讨的问题领域和思考方向:第一,纯粹心理学与超越论问题的普全性;第二,知·情·意的三重奠基关系问题;第三,意识的动态奠基关系;第四,意识的“轴向的”与“径向的”意向结构;第五,表象现象学与客体化行为的概念;第六,统觉或立义的问题;第七,广义的设定:存在设定、价值设定和目标设定;第八,功能现象学与权能问题。
关键词:意识行为种类;奠基关系;统觉;设定;权能
特纳的美利坚种属论及其政治生源
刘小枫
摘 要:弗雷德里克·特纳以其“移动边疆说”解释美国的政治成长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政治品质著称,此论虽然是对美利坚合众国形成初期“西进”运动的理解,实际上与马汉的“海权论”以及西奥多·罗斯福的美国扩张论相呼应。特纳的政治史学用社会达尔文主义补充马基雅维利主义,无异于从生物—政治地理学角度为美国的扩张提供政治史学支撑。19世纪末的德国政治地理学家拉采尔因其生物—政治地理学迄今没有摆脱历史罪名,而特纳的政治史学理应分享这样的罪名。在19世纪末的自由帝国主义时代的政治历史中,特纳的“移动边疆说”更有资格成为代表性文献。
关键词:弗雷德里克·特纳;移动边疆说;政治地理学;政治史学;自由帝国主义
重温席勒对素朴文学与感伤文学的思考
——关键概念的误译造成的误识
方维规
摘 要:早期德意志美学或文论著作中的几个常用核心概念的汉译,常给读者带来困惑,甚至只能误解或曲解,“Dichtung”便是一例,中文译者惯用“诗”字译之,其实当为“文学”。这就出现了不少著作的汉译本中满篇皆“诗”的情形,自然经不起深究,例如通常被汉译为《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席勒名文。究其缘由,主要是中文译者不知这个概念的历史语义和在彼时的实际运用。揭示翻译纰缪的有效途径,莫过于深入解析席勒美学思想中的这一经典文本,在讨论席勒不同凡响之作的精义的基础上剖析“Dichtung”概念的具体蕴含,旨在呈现错误译词如何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误导。
关键词:席勒美学思想;关键概念误译;概念史研究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框架下的消费
王 宁
摘 要: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社会学领域最传统、最成熟的研究领域之一。主流学者往往侧重从生产、职业、工作等生产主义的角度来展开对分层和流动的研究,消费视角的研究相对薄弱。尽管如此,依然有一些学者展开了对消费与分层和流动关系的研究。但是,学者在消费与分层和流动的因果关系上的观点存在分歧和冲突,分别提出了“消费被决定论”“互构论”和“消费形塑论”。文章梳理了这些研究成果,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整合。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值得拓展的研究领域,即团体消费与分层和流动的关系研究。
关键词: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消费;集体消费;团体消费;资源分配
乡村都市化:理论思考与珠三角的实践
周大鸣
摘 要:文章在乡村都市化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对乡村都市化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思考。并结合历史上与国内外的乡村发展历程,提出乡村都市化是中国乡村发展的必要路径。这主要是基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两个问题:一是过密化、市场网络断裂和人口迁移的限制;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同步。文章以珠三角为案例,探讨了珠三角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乡村都市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并为珠三角地区乡村都市化再研究提出了问题与方向。乡村都市化研究需要与乡村振兴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才能在未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相关学术研究。
关键词:乡村都市化;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珠三角
作为平等者与成为平等者:“社会”契约论的曲折演进
谭安奎
摘 要:现代契约论旨在把人们当作平等的个体,并以他们的一致同意为政治共同体及其法权体系确立正当性。但真正符合这一想象的乃是以政治共同体为共享目的的“社会”契约理论,亦即卢梭、康德和罗尔斯所代表的理论传统。作为一种假定的或者人为创制的身份,订约者作为平等者的基础何在?他们又如何成为平等者,以及会成为何种平等者?这是现代“社会”契约论面对的特殊问题,它们蕴含着自然/理性与教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复杂关系。从这两个问题出发,通过揭示三种理论的演进及其各自的独特性,我们将会看到社会契约的转化性功能及其变化。这一演进过程也展示了社会契约论的理论潜力,即从形式化的公意概念转向实质性的社会公平,并扩展平等公民们政治意志的恰当范围。
关键词:社会契约论;作为平等者;成为平等者;公意;伦理—政治转化
法与治之间:基于国家治理的实践性理解依法治国
何艳玲
摘 要:必须在国家治理的真实实践中(即国家治理的实践性)理解法治的性质和深层内涵,并把握更有情境性的中国式“法与治”的关系。从国家治理的实践性出发,可以归纳出依法治国的几个重要命题:在党的领导下理顺治理主体的关系;基于人民群体的多元性回应社会冲突的复杂性;通过厘清行政行为的边界确认公共利益;以基层群众的合法组织化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因此,当前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是清点、梳理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及制度安排,协同法与治的关系,以消弭情境与制度之间鸿沟,让法律在治理过程中得以执行,同时真正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
关键词:国家治理;实践性;法治;全面依法治国
目标引领发展百年:1949—2050
徐现祥
摘 要:从政府视角看,经济发展的必答题是,要什么样的发展和如何实现这个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给出的回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经济发展。单维目标引领发展的理论机制可概括为共识效应、激励效应、生成效应、扭曲效应和锚定效应等五个效应。这五个效应既可以解释速度目标引领发展的利弊与特色,也可以解释生态环境等目标引领发展的利弊与特色。进入新时代,多维目标引领高质量发展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实践创新。因此,未来研究需转向多维目标引领发展的理论机制。
关键词:目标引领;高质量发展;政府经济行为
理解全球通货膨胀分化: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李连发
摘 要:进入21世纪,全球主要经济体出现了通货膨胀分化的现象。通胀分化在2017年至2022年期间逐渐形成,并于2022年9月开始逐步进入缓和阶段。通胀分化前,2001—2017年期间,中国、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正增长,累计增速介于3%至22%之间。2017年后全球通胀分化现象出现,在短期内,西方样本国家全要素生产率对核心通胀率的抑制作用呈现不同程度的弱化,各国核心通胀率随之上升,这些国家未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大。通胀分化的现象揭示了全要素生产率意义上的分化。与核心通胀率上升的西方样本国家相比,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核心通胀率抑制作用较强,中国未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更具确定性。面对通胀分化,在中国经济安全前提下,需要继续保持开放;开放是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推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中国价格稳定的长期保证。
关键词:通货膨胀;核心通胀率;全要素生产率;格兰杰因果
数字经济时代“生产率消失之谜”初探
陈斌开,索 昊
摘 要:数字经济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然而,伴随着数字技术迅速进步的同时,生产率增长却呈现出放缓的趋势,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造成此谜题的潜在因素,并分析了不同理论解释的有效性。金融危机冲击、度量误差、收益分配不均等因素并非导致生产率放缓的根本原因,而技术影响生产率的滞后效应是更为合理的解释。在新技术引入后,企业要素结构和管理模式的调整、跨部门技术积累与扩散以及政策体系的优化都需要时间来实现。因此,更快走出“生产率消失”阶段的有效路径是解决数字技术应用与扩散过程中的瓶颈,包括培养人力资本的数字能力、加速传统行业转型与优化要素配置效率等。
关键词:生产率消失之谜;数字经济;滞后效应
央地关系与债务:以空间政治经济学看高质量发展
陆 铭,蔡心依,钟辉勇
摘 要:央地关系改革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关键。防范化解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短期内应该强化财政纪律和打破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担保(“软预算约束”),长期则应该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充分发挥经济集聚功能,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结构,建立地方财政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从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结构,但兼顾化债和发展仍需进一步推动符合长期、全局、多维目标的央地关系改革。在理顺大国治理的空间逻辑基础上,深入推进央地关系改革,有助于地方政府转变增长模式并稳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最终实现区域优势互补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央地关系;地方债务;财税体制改革;高质量发展
ESG的合法性基础
姜付秀,陈 思,王骜然
摘 要:因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ESG概念一经提出便风靡全球。然而,由于在理论上缺乏逻辑自洽且综合全面的ESG理论体系支撑,实践中缺乏公认的ESG绩效评价标准,以及ESG绩效与财务绩效存在一定冲突,学术界和实务界对ESG产生了一些困惑和争议,在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反ESG风潮。为了给ESG的合法性提供一个充分解释,从而更好地推动ESG理论与实践发展,本文首先基于思想溯源探讨了ESG的本质;在此基础上,从企业目标历史演进和利益相关者价值贡献两个视角,对ESG的合法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企业目标一直是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利益相关者一直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奠定了ESG的合法性基础。进一步地,本文讨论了ESG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ESG的中国特色。
关键词:ESG;CSR;合法性基础;利益相关者
消费者行为学历史演进及其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借鉴
王海忠
摘 要:消费者行为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买方市场形成的历史背景。二战后因美国社会消费者权益的觉醒,以及联邦政府全国市场监管政策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需要,消费者行为学于1950至1970年代初正式成立。它为美国经济从此走上消费内需拉动型发展模式、为美国市场建成供需双方权益兼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将消费者行为学百年演进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分析指出每个阶段的学科特点,并对数智时代消费者行为学创新发展进行了展望。当前中国正处于建设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时刻,本文探讨了消费者行为学科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实施内需拉动战略等的重要理论支撑意义,有助于学术界认识到消费者行为学对公共治理发挥的科学支撑作用,提出的数智时代消费者行为学创新方向具有显著理论贡献,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国家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学;学科演进;全国统一大市场;扩大内需战略;数智消费行为
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
审核发布
初审:宋宇
审核:詹拔群、周吉梅
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