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教育简单化”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也人人爱说。因为这是常识。大家都明白教育是复杂的,谁也不会说:“我要把教育简单化!”但实际上呢,把教育简单化的事例比比皆是。总有人——往往是一些专家们——喜欢归纳出这样“规律”那样“法则”,似乎教育只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或“法则”,任何难题便迎刃而解,甚至无往而不胜。
比如,被许多教育者津津乐道并视为圭臬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把教育简单化的一个典型。所谓“皮格马利翁效应”,互联网“百度”是这样解释的:“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就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的。”这源于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远古时候,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八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哦,原来教育是这样简单啊!
我丝毫不否认信任和期待对学生所起到的暗示与激励作用。实际上,我们在教育中也经常以信任和期待去提升学生的自信,从而促使他们的进步。问题是,信任和期待只是促使学生转化的条件之一,而不是教育的全部。所谓“皮格马利翁效应”,之所以荒唐,就是因为它把话说绝对了,把教育成功的诸多复杂原因,仅仅归功于一个原因——期待与信任。因此,我甚至有理由怀疑“罗森塔尔效应”是一个弥天大谎。我怀疑的勇气不是源于我有远胜于罗森塔尔的渊博学识和理论水平,而是源于对常识的坚守:教育,哪里仅仅是靠信任与期待就能成功的?假如现在谁能够仅仅靠信任与期待就创造如罗森塔尔那样的奇迹——比如,干脆将罗森塔尔那个实验,在中国任何一所小学重演一遍,如果真的“奇迹出现了”,那我随时准备收回自己的“狂妄的怀疑”。
你们看,连“著名心理学家”——而且还是“美国的”——都如此这般地把教育简单化,何况普通老师呢?
又比如,十多年前有人提出了所谓“第十名现象”,据说是杭州的一位小学老师发现的。媒体介绍,这位从教近20年的老师,有意识地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作了跟踪调查,结果在这些如今已上大学或工作了的学生中间,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第十名现象”,即前三名之后,第十名前后直至20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长为“栋梁型”人才;相反,那些当年备受老师宠爱、成绩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长大后却淡出优秀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屡屡受挫。
许多专家也“深刻分析”说,排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普通,但大都个性活泼、灵活性强,读书较为轻松,且兴趣广泛。老师不大注意这批学生,反而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潜力;同时,由于他们没有争一、二名的心理压力,读书心态较健康,不会只懂强记死背以应付考试,令他们有充足的后劲,进步和成才的机会率也就相应提高。云云。
这也是把教育简单化的典型例子。我曾到过胡锦涛同志的母校江苏泰州中学,该校老教师告诉我,胡锦涛当年在中学时品学兼优出类拔萃,后来读清华大学时,成绩也是一路领先,最后成了中国的“一把手”。这是不是就可以将其概括为“第一名现象”呢?我先后任教于四川省乐山一中和成都石室中学,这两所学校都是文化巨匠郭沫若的母校,而当年郭沫若在这两所学校都属于“差生”;我曾看过一些媒体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小时候在校是个让老师头疼的“小混混”;而大家所熟知的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读小学时,据说(仅仅是“据说”)连简单的手工劳动都做不好……可他们后来都成了大器——这又可不可以称其为“最后一名现象”呢?
再比如:“调皮的孩子往往日后多半具有创造性,而温顺的孩子长大后则往往出息不大……”类似的观点,想必在许多教育者那里都有市场。对此,我根本不用任何理论而只需用我三十余年的教育事例就可以将它驳得体无完肤。在我教过的数以千计的学生中,当年调皮的学生中,的确有后来在工作中创造力明显并作出了突出成就者;但同样,调皮的学生中,也有不少人后来创造力平平。当年温顺的孩子中,不乏后来在工作中成就事业者;但同样,温顺的孩子中也有平庸者。
把眼光再放远一些看,叶利钦小时候非常调皮,从不循规蹈矩,十分好斗,喜欢冒险。他就是因为好奇而玩弄手榴弹,结果一个手指头被炸飞了。后来他成了俄罗斯总统。有人说,他小时候勇于突破规则的野性,让他后来成了大国总统。这是规律吗?我说:非也!请看,同样是大国领袖的温家宝,小时候多温顺!据2013年3月7日《南方周末》的专题报道,少年时的温家宝性格温和,而且从来都循规蹈矩。“温家宝不喜欢一般的游戏,比如捉迷藏、弹球等,他从来不参加。”当然,有时候温家宝也和小伙伴做游戏,但他都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不越雷池一步”。他也不好斗,相反,如果小伙伴违反了规则,“他往往采取原谅的态度”。瞧,按今天某些“教育专家”看来,少年温家宝简直就是“窝囊废”一个,长大后哪里会有什么“出息”?但现在谁能说温家宝不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呢?
我从教三十多年了,怎么也没感觉到有什么“第十名现象”。这里再举几个例子。胡小鸥,现在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作曲家,如果论当时的成绩,他算中等,排不上第十名。那我能否因他而归纳出一个“第25名现象”呢?杨嵩,国内著名的销售大咖,在业界赫赫有名,当年在班上的成绩总是第一。如果拿“第十名现象”来解释就说不过去。他的同班同学赵伟,当时的成绩总是很靠后,但快三十年过去了,他现在在其职业领域同样获得了成功,这是不是也可以说是“最后一名现象”?
无论哪一届的学生来看我,我很少把学生们现在的出息与当年的成绩、名次相联系。如果真要联系,应该说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卓著的和“一般化”的,的确还真找不到什么“规律”,更谈不上什么“第多少名现象”。想起专家们对所谓“第十名现象”头头是道的剖析,高屋建瓴的阐述,煞有介事的推导,旁征博引的论证……我笑死了!
有人会说,“第十名现象”说的不是一个或两个个案,而是指一个群体,是指“一般而言”。好,如果要说“一般而言”,那到卫星发射基地去看看,那些科学家当年在中学时代的成绩“一般而言”是名列前茅还是“第十名前后”?
当过教师的都知道,所谓“名次”是根据学生的每次考试成绩排列出来的,而很少(注意:我说的是“很少”而不是“没有”)有学生连续固定在十名左右或其他名次上――包括第一名。而对于居于第十名的学生来说,这第十名也绝非是他追求的固定目标,他的目标往往还是第一名――所谓这类学生“没有争一、二名的心理压力”是教师的想当然。何况,如果某个学生为了“保持个性”为了“学得轻松”而想安居第十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其结果往往是第二十名乃至更靠后。哪里去找长期不变的“第十名”?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所谓“成才”之“才”如何理解?“第十名现象”发现者所持论点的依据之一,是他参加某次学生聚会时,出席的三十二个学生中,有三名工程师、两名副教授、两名局级干部、三名副局级以及四名公司经理。当然不能说工程师、副教授和局级干部就不是人才,但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和李素丽那样的劳动者难道就不是人才?甚至没有当上劳动模范但同样给社会作出贡献的普通劳动者就不是人才?我认为,都应该是人才!都说教育要讲个性,那么,这“个性”也包括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成才标准。那些在校时的一、二名,日后没有当上局长、经理就意味着他们“淡出了优秀行列”?美国总统卡特当选之日,有人去向他母亲表示祝贺,说她培养了一个杰出的儿子,卡特母亲说:“还有个同样杰出的儿子呢!他是卡特的弟弟,正在我家后面园子里种地!”在这位母亲眼里,只要做得出色,当总统和种地一样是人才!
我注意到,最初提出“第十名现象”是针对小学教育的,但后来媒体炒作时,将其作为基础教育的普遍规律。当然,相比起中学生,小学生的可塑性更大,但因为这样,我认为,恐怕不仅仅有“第十名现象”,因为日后成才的绝不只是“第十名”,也可能是第二十名乃至第三十名等等。其实,无论小学还是中学,培养人都是很复杂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精神宇宙,需要教育者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真正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道路也不尽相同,这里面不仅与学生所受的学校教育有关,还涉及到机遇、时代和社会条件等因素。单纯以一个“第十名现象”来概括的教育与成才的关系,至少是不严谨的。
所以,教育的确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人”——也就是我们每天面对的一个个孩子,真的不能够那么简单地“归类”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甚至宇宙,但多少本来富有灵性并有着绝不雷同于他人的潜质的孩子,被我们简单化的这样“规律”那样“原则”毁了呀!
2017年6月13日修订
镇西茶馆不定期会有广告文案,我早有说明:《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请感到不适者自行离去。
请勿在后台给我发消息,我一般不看后台消息,因为每天铺天盖地的“求助”我无法一一回应和满足,请理解!有事在每天的文章后留言即可。
旧文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