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人与人之间的最高境界是互相欣赏》受到大家欢迎,我都已经习惯了。呵呵!同样的,经常也有人对我的文章提出批评,我也习惯了。
有网友问我:“李老师,我也想互相欣赏,但这是双方的事,不能一厢情愿。难道你就没有遇到过别人的恶意攻击吗?”
我在网上听到的当然也不都是好话——几天前,我不还在抖音上被一些人人身攻击吗?当然,大多数是不同观点的碰撞,或者虽不中肯但很真诚、虽不真诚但无恶意的批评。我从不把这些视为“人身攻击”。
上网多年,我与几位曾经公开批评我的网友后来成了非常好的朋友,比如厦门的姚跃林,比如西安的杨林柯……其实,我们都没有完全说服对方,也没被对方完全说服,但我们求同存异,彼此尊重。由论敌变成朋友,尽管分歧未必消除,但志同道合,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但是,上来骂人的不在此例,如果是认真探讨问题,哪怕言辞再尖锐,我都有兴趣进行思想碰撞,但以发泄为目的的吵架,我一般不会理睬,当然很多时候因为留言比较多或我很忙也来不及看。
最近有朋友把别人骂我的文章转给我看。我好几年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后来这篇文章收入了我的一本随笔。今天再次推出(略有修改)。算是对这位朋友的答复。
开心坦荡过好每一天
李镇西
最近,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发生了两件事,值得一记。
北师大著名学者石中英教授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对教育规律的一点认识》,他特别说明:“一点认识,请大家批评!”第二天果真就有人“批评”了,批评者是陕西宝鸡一位叫“张宏”的中学语文教师,批评的文章题目是《石中英教授,恕我直言》。张宏老师认为石中英教授《对教育规律的一点认识》写得太深奥,他读不懂。张老师这样“直言”道:“恕我直言,己之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或许石老师足够高深,颇有造诣,但考虑不同受众,是否可以在自己通透的理解下,把话说得明朗点,简约点?可以多一些思想结晶的干货。”
说实话,我读了石中英教授这篇文章也不太满意,但我想的是我自己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然后拿出我对教育规律的一点认识,再和石教授商榷。而张老师显然没有讲太多的道理,只是发泄其“我读不懂”的情绪。
石中英教授读到张宏老师的文章后,不但将其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而且还这样评论道;“一篇可能来自一线的批评文章,供教育同仁们借鉴!理论若脱离实际,该批评,无异议!谢谢作者指教!”
石中英教授是我尊敬的学者,也是我的好朋友。凭我对中英兄的了解,他绝不可能故作“从善如流”的谦逊状,而是真诚地接受来自基层老师的意见:把文章写得通俗些!张老师的批评很“冲”,语言也很“肆无忌惮”,但中英不管对方怎么说,只管对方说了什么;只要批评得对,平和接受就是了。
后来张宏老师很是感动,通过我加了石教授的微信,成为网上朋友。
还有一件事是我“挑起”的。我尊敬的罗教授写了一篇《两个伪命题戕害中国教育》,质疑“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我读后深感其对素质教育理解有误,行文的逻辑也有疏漏,便写下长文《“素质教育”是“伪命题”吗——与罗教授商榷》,针对罗文有理有据地逐段批驳。文章在我的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推出后,反响强烈,被许多网友转发。很多人也兴趣盎然地关注着“事态发展”,看罗教授有何反应。
我第二天,便收到罗教授的反馈了——他在我的微信里留下长长的语音留言,首先感谢我对他观点的批评,然后再次强调了他在《中国教育的两个伪命题》一文中的观点。虽然他并没有认可我的“商榷”,但态度恳切,语言平和,尽显大家风范。
学者之间的“商榷”乃至“论战”,无论在语言上有多么浓烈的火药味,都仅限于学术争论,绝不伤害对方人格。最后的结果,也不一定是谁“说服”了谁或“驳倒”了谁,很多时候可能是谁也没说服谁,那也不要紧,彼此亮出观点,以求对方了解,到达求同存异的目的,甚至不求同只存异,也是很好的。
这两位学者都表现出虚怀若谷的君子之风。这就是我赞赏的学术之争。
来自网上(其实也不仅仅是来自网上,也包括来自报刊文章里和面对面的日常生活中)所有“逆耳”之言,似乎可以大体分为这么四种情况:第一,态度严肃,言之有理;第二,态度严肃,言之无理;第三,态度不恭,言之有理;第四,态度恶劣,语言污秽。
对第一种情况,那没话说,我们接受就是了。我一直认为,接受批评认个错,不丢脸的,因为输给真理是很光荣的。二十多年前,我写《走进心灵》时,曾提出一个“学生总是对的”这个观点,后来一位网名叫“想飞的小猪”的读者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批评我这个观点,我觉得这位网友说得对,是我把话说绝对了。我不但全盘接受他的批评,而且还说要给他寄一本书去表示感谢,虽然后来因为他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实名而谢绝了我的好意,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感谢他对我的批评。
对第二种情况,我们也应该善待并感谢批评者,因为人家是出于好心帮助你,我们没有理由不感谢他。再说,就算他误解了你的观点,我们也可以把他的批评当做提醒,提醒自己避免那种错误观点。十多年前,我曾公开发表一篇《新德育探索》的文章,文中对“旧德育”提出了尖锐的批判,不久山东莒县一位叫史峰的老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对我的观点提出批评,认为我否定了传统德育。其实这真是他的误解。但我还是感谢史峰老师,至少他的批评对我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不要全盘否定传统德育。后来我将《新德育探索》一文收入集子时,还特意将他的批评文章附录于后。
对第三种情况,我的态度依然是包容和接受。是的,的确有的人说话对人缺乏尊重,甚至阴阳怪气,冷嘲热讽,但如果其不恭语言中确有合理之处,我们取其合理而改正自己的错误或疏漏。又不是和他朝夕相处的,你计较他的态度干什么?只要他说的有道理,你接受就是了。去年,我在一篇文章中用了“公共符号”这个词,马上就有一位特级教师批评我,他的语言显然并不友善,但没关系,关键是他说得对,我是用错了。于是,我立即改正,并公开感谢这位老师。还是那句话,我要的是真理,管你态度干什么?我又不和你在一个锅里吃饭,和你有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什么关系?
对第四种情况,我就三个字:不理睬。
网络,因为可以匿名发言或发文,很多时候成了一些心理阴暗的人躲在暗处攻击谩骂的隐身之地,一些论坛、微博、博客、微信公众号以及后面的留言空间,甚至成了污言秽语的“厕所下水道”。大概是郭德纲说过类似的话,网络上大家戾气那么重,主要是因为没有实名制,如果都以真名写文,语言要干净文明得多。
这是我的不少有精神洁癖的朋友远离网络的原因。不管观点有多大分歧,讲道理是基本的规则。就算以实名批评别人,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这是应该也必须恪守的底线。
之所以“不理睬”,主要是因为我实在不愿意把精力放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有的人本身就不是讲道理的,就喜欢钻牛角尖,你如果和他解释甚至争辩,就中他的圈套了,何必呢?
当然,如果有人的侮辱性攻击真的突破了法律底线,我就一个办法——通过司法渠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尊严。费那么多口舌干什么?当然,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这样的经历,我只是设想最坏的情况。我永远不希望有这样的体验。我不希望自己成为“围观”的对象。
总之,别人说的对,我就接受;说的不对,我就自勉;说的难听,我不理他;造谣诽谤,我起诉他。真诚坦荡,光明磊落;与人为善,得理让人;坚持原则,恪守底线;有礼有节,寓理于法。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说,自己做君子,小人让别人去做。
这里的“小人”,特指恶意人身攻击者。所有认真严肃的批评者,哪怕批评得不对,也绝对不是“小人”,而是帮助自己的贵人。
经常有人问我:“你师从朱永新老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总是这样回答:“他博大的胸襟,总是能够包容一切。”
的确,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一句话:“只有大胸襟,能够做大事业。”
不过,我真还没有他那么高的境界,但我愿意尽量努力。
2017年7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