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推荐】新生研讨课:“环”抱未来

学术   2024-10-03 11:23   广东  


推荐语

“新生研讨课:‘环’抱未来”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的专业必修课,主要讨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及新时代赋予它的重要使命,认识世界和我国双碳目标的深远意义,并激发创新思维。通过互动式学习、实际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让我们携手为塑造一个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明天贡献青春与智慧,自信拥抱属于环境人的未来!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新生研讨课:“环”抱未来

课程编码:ESE109

学分:1学分

学时:18学时

教学类型:研讨式教学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教师:王鹏教授,方晶云教授,江峰教授,孟凡刚教授,田双红教授,金超教授,赵姗姗教授,王文斌副教授,张良副教授,李萍副教授,陈志豪副教授,张妙月副教授

开课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目标




夯实专业基础:通过对学科发展的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充分说明打下坚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看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重要性,确保他们能够全面了解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当前和未来挑战。

▶ 理解技术与创新:分析当前和未来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复杂性,让学生全面理解新时期“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其成为新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必然性,并通过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方法,明确其在实现全球环境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 培养跨学科意识:深入浅出地分析环境与社会、经济、政策等其他领域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环境科学视角。


主要教学内容




01

生于忧患,励精图治

  • 主要内容: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

  • 重点:具有历史意义环境事件;学科发展起源与发展历程;社会对环境领域人才的需求分析。

  • 难点:理解早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被动的发展史。

02

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 主要内容: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研究对象,手段,方法,和体系。

  • 重点: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常用和新兴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 难点:理解并掌握环境基本要素和常用研究方法。

03

绿水青山,舍我其谁

  • 主要内容:讨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我国环境质量改善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 重点:中国水污染、大气污染治理等重大成就;新时期的新的环境挑战;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

  • 难点:政策制定与实际环境工程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跨学科角度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04

同一地球,相互关爱

  • 主要内容:分析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 重点:国际环境相关组织;环境相关国际公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 难点:如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挑战。

05

高烧地球,减碳降温

  • 主要内容:讨论气候变化与碳中和。

  • 重点:气候变化的争议焦点;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

  • 难点: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

06

学科融合,不分彼此

  • 主要内容:讨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与其它学科的交叉。

  • 重点:One-health概念;碳中和紧迫性和技术途径分析;水-能-环境-农业-nexus。

  • 难点:理解并整合不同学科视角,以形成对环境问题全面的认识;理解跨学科方法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的应用。

07

新科技助力,如虎添翼

  • 主要内容:讨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全方位助力环境学科。

  • 重点:环境学科相关技术;技术在环境监测、污染控制和资源优化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前沿技术与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难点:先进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发散创新思维,探索先进技术在环境管理中的新用途。

08

公司经营,ESG优先

  • 主要内容:介绍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 重点: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概念;ESG其在投资决策、企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难点:ESG的抽象概念及其与环境科学与工程的联系。

09

打好基础,未来可期

  • 主要内容: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双碳息息相关的卡脖子问题的介绍和讨论。

  • 重点: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双碳目标中所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及其潜在的解决策略和创新方法。

  • 难点:批判性地分析现有解决方案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


育人元素




▶ 激发学生对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职业热情和责任感。

▶ 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中国在水污染、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政策理解能力和宏观思维。

▶ 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及其在国家政策中的体现。

▶ 讲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全球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判断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

▶ 让学生了解先进技术如何为环境科学带来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培养对新兴技术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


 (参考资料:ESE109课程教学大纲)


--- 中大教务部 ---

文稿整理:赵剑波

编辑:夏奕晨

封面:胡可欣

初审:赵剑波 卢也晰

审核:秦昕 董苑玫

审定发布:陈省平

中山大学教务部
中山大学教务部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