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竞赛 |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刘婧娜:教育是点燃一把火,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

学术   2024-10-08 11:26   广东  


编者按

教师教学竞赛是展现卓越、成就卓越的舞台。中山大学每年组织一届教师教学竞赛、一届临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积极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刘婧娜,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智慧农业教研室助理教授,获中山大学第十二届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


耕作学是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基础理论、技术与管理体系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农业科学极为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的基本思想是以社会需求与市场为导向,以农业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正确处理以用地与养地为核心的资源利用与养护的关系,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耕作学自2022年9月第一次开课至今,已授课三轮,我逐渐有了一些教学心得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1

给足心理预期,逐个击破的成就感


很多时候,我会带入学生时代的自己去思考,什么样的课程架构能持续吸引我的注意力,认真的听下去。如果一门课程像打怪升级,预设关卡,还有个全局地图,让我不至于迷失在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和讲述中,对获取的知识有明确的心里预期和目标,逐个击破知识点,我一定能更好的串联吸收课程的要点。

所以,对于知识点庞杂的耕作学,我尝试给学生建立课程全局逻辑架构,疏通前后知识关联。在课程最开始,同学们就能一观整门课程的前后逻辑关系,譬如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是什么关系,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中包含的内容之间的联系,明确为什么学,怎么学和学什么

课程进展中,随时回顾全局逻辑,让同学们能跳出每节课的细碎知识点,看到自己在全局中攻略关卡到了哪一步。


2

带入角色,问题导向


我发现在每节课中拉住同学们的注意力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刚刚开始讲课的时候时常思考如何能让同学们对具体的知识的讲述产生兴趣,主观想听下去还能自主思考呢?

通过学习、观摩和实践,我发现让同学们以沉浸代入的方式参与到课堂中,他们不仅能记住知识点,还能提出问题、总结归纳。

比如,在农田立体种养的稻田养鸭的课堂中,课程开始就让同学们通过稻田收入问题沉浸式代入养鸭人的角色,通过提问产生兴趣,抱着想解决问题的心态开启课程学习,自主归纳总结问题要点。同学们不仅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还会对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感兴趣,课堂氛围很好,非常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和拓展。

结合现实的农业问题,即学即用,同学们上完一节课发现自己能解决实际的农业问题,成就感和价值感会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3

化身一万个为什么

因为耕作学的知识点很多,涉及面也很广,备课时,我发现很容易讲解得浮于表面,变成知识点和农业现象的罗列。这时候,对知识点的再问一句为什么就显得很重要,向下深挖为什么才能知其所以然。

譬如在讲解耕层构造中涉及的水肥气热的关系,对于“水少气多,有助于养分有效化”,这一句知识点就有很多可以问为什么:(1)什么是养分有效化?(2)气多为什么养分会有效化?(3)好氧微生物活跃为什么养分有效化快?(4)厌氧微生物为什么没有好氧微生物效率高?

在备课时化身一万个为什么,有助于能深挖知识点,让同学们在逻辑和理论上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点而不是泛泛的一掠而过,背下来应付考试。


4

有趣?更有趣!

我发现,再有逻辑的课堂,同学们也会有疲劳走神的时候,这时候,如何能让课程变得有趣就很重要了,如何能快速的提神醒脑,注意力回归?当然视频是个惯用手段,我发现表情包和有趣的文献也很有用,能帮助同学们很有效的记住知识点。

譬如讲到水土流失,比较容易误解只有土壤流失,而其实水资源也大量流失,水土流失的地方往往干旱,对于概念解读时加上表情包,就非常容易记忆知识点。在讲解节水农业时,前沿又有趣的文献能很好的扩宽知识面。


5

对比总结,思维导图

耕作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识点的庞杂,对于琐碎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和前后对比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同学们总结的同时,教师为课程的知识点做好对比总结也很重要,利于理顺前后逻辑,在授课中更有重点。

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也不无例外地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传统农业知识体系也应顺势而变,耕作学更应乘势而上。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今后教学中我会更多接轨农业现实问题,勇于创新和探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农业农村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在现代农业中创新创业夯实基础。



--- 中大教务部 ---

供稿: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刘婧娜

编辑:廖宇

封面:胡可欣

初审:陈探宇 卢也晰

审核:张雁 董苑玫

审定发布:陈省平


中山大学教务部
中山大学教务部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