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月明云淡露华浓,郑培凯、岳美缇对谈昆曲小生艺术

文化   2024-08-22 19:30   上海  
人文汇聚,书是故乡

【懒画眉】月明云淡露华浓,欹枕愁听四壁蛩,伤秋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闲步芳尘数落红。


——《玉簪记·琴挑》

 活动回顾

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以唱腔优美、表演细腻著称,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而从2008年起,著名文化史家、书法家、诗人、教育家郑培凯教授便启动了一项口述计划,对中国六大昆曲院团三十九位老一辈昆曲名家,进行了口述历史记录,陆续出版了“戏以人传——昆曲传承系列丛书”,由《书城》杂志策划出品,文汇出版社出版。已经出版的有《青山今古何时了——计镇华艺术传承记录》《笑立春风倚画屏——梁谷音艺术传承记录》,以及郑培凯教授的昆曲论文集《昆曲传承与文化创新》。2024年8月,系列最新的《月明云淡露华浓——岳美缇艺术传承记录》正式出版。8月18日,上海书展期间,新华·知本读书会邀请丛书主编郑培凯教授,口述者、国家一级演员岳美缇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与现场的近200位读者一起,共话昆曲小生的艺术。
活动一开始,郑培凯教授首先回顾了“戏以人传——昆曲传承系列丛书”的出版始末,在他看来,“在上个世纪,昆曲在学术界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者多聚焦于文献和剧本,而对舞台表演艺术,尤其是表演艺术家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甚少。学术界若不重视,便难以将其视为文化精髓。因此,大约在2000年,我们在香港启动了昆曲传承计划。直至2008年,我们获得资金支持,邀请艺术家们到香港进行录音、录像、示范及演出,从而积累了大量资料。”就以这本新出版的《月明云淡露华浓——岳美缇艺术传承记录》为例,其中就记录了岳美缇老师是如何“从传字辈的老师们那里学习,包括朱传茗以及其他老师,还有俞振飞老师,每位老师传授的内容都有所不同。面对这些差异,如何将它们融合在一起,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理解和体验。这种体验是艺术性的,我们称之为灵感。岳老师在她的书中已经提及了这一点,因此她的成就不仅仅在于昆曲的传承,更在于人类文明和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她将个人的体验转化为文字,这非常引人入胜”。

活动现场

而以此为切入口,岳美缇老师也在现场动情回顾了她转行小生后,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以及学习经历。在她看来,老师一点点细节手把手的教,是学习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她在老师们的启发下,如何揣摩角色。“教我很多基础的东西,我至今铭记在心。他强调眼神要像蛇一样锐利,水袖要轻盈,手势要细腻,步伐要轻巧。虽然这些听起来很基础,但对我影响深远。我逐渐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眼神要锐利,为什么步伐要轻巧。在每一个戏中,他都会详细解释,比如蹲下时左脚的正确姿势,为什么不能那样做,为什么?因为这样你起身跨步时就能迅速到位,而如果换右脚则会显得迟缓。他所教授的这些基础内容,最终我认识到它们其实是一种规律。遵循这些规律,你在舞台上会呈现出特定的节奏感和干净利落的表演。”而针对具体的戏文,前辈老师们也总会提纲挈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行体会,比如“扑朔迷离,风流倜傥”这八个字,到底要怎么才能演出这种感觉?而这些都是通过对一个个基础动作的思考与打磨,才能真正做到神形兼备。

随着讨论的深入,岳美缇老师也回忆起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昆曲最困难的时期的种种经历,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昆曲和许多传统戏剧一样,面临着无戏可演、无人看戏的困境,“只能几个人在一起,尝试排演了一些剧目,比如《上灵山》,这是一出以猴子为主角的戏。小班之后,我们尝试了更多神仙戏,但排演的结果并不理想,口碑也不佳。那时我非常焦虑,毕竟我已经五十多岁了,如果再不演出,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于是,我与许多朋友商讨,最终提出了《司马相如》这个剧目。我后来出演了《司马相如》,并因此获得了奖项”。由这段经历,郑培凯教授与岳美缇老师也共同提出了昆曲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精萃,在现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在艺术表现与观众审美习惯之间的巨大差距。


郑培凯教授岳美缇老师为读者签名
在郑培凯教授看来,“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戏曲导演必须尊重传统戏曲的规律,当前,许多戏曲作品越来越倾向于依赖灯光效果,缺乏实质内容,观众只能看到演员突然出现。我认为,这可能与观众的审美有关。现代观众受到电影、电视剧等现代戏剧形式的影响,往往无法领略昆曲所要传达的审美境界。他们更喜欢听故事,有时甚至对传统故事也不甚了解。我经常告诉学生,看戏不是为了听故事,因为故事内容通常是已知的,看戏是为了欣赏表演艺术。传统戏曲之所以历经数百年磨砺,是因为它在表演艺术上追求卓越,达到了艺术的巅峰。如果表演者和观众们都不理解这一点,那么演出自然不会吸引人”。对此,岳美缇老师也指出,与其他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不同,昆曲艺术的复兴必然需要一个团队、整体的努力,“没有乐队和乐手,演员如何登台表演?有了团队和演员,还需要一个演出场所,以及愿意观看的观众。……现在,表演昆曲的剧场数量越来越少,尤其是两三百人的小剧场,取而代之的是大型剧场,动辄容纳一千多名观众”。这种形态变化本身,也给昆曲的传承与复兴,提出了更高的难度。
活动的最后,郑培凯教授也从一个文化研究者、文化史家的角度,对昆曲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期待,在他看来,文化传承需要时间,一代接一代地传递。以昆曲为例,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它几乎已经消失。因此,如今昆曲能够继续传承是一个奇迹。如果没有像岳老师这样的昆曲表演艺术家的努力与贡献,这门艺术可能就真的彻底消失了。实际上,古代许多文化元素都经历了类似的断层,许多世界文明的宝贵遗产就这样消失了。昆曲能够幸存下来,因此,岳美缇老师这一代艺术家的贡献是巨大的,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而对于后续的传承,郑培凯教授也希望艺术家们、希望读者们能够抱有更大的耐心,“中国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经历了无数变革。想象一下,如果今天讨论昆曲的场景放在三十年前,我们两人可能只是两排听众中的一员。因此,我相信时间是站在中国文化发展这一边的。我们之所以衰落,从晚清开始,直到后来,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但现在,人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信,这使得变化非常显著。从传承保护的角度,时间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两个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这场对于昆曲艺术、昆曲小生艺术的对谈,在岳美缇老师学生现场表演的《玉簪记·琴挑》中落下帷幕,曲韵悠扬,伴着郑培凯教授与岳美缇老师的交流与对话,久久萦绕。更值得欣喜的是,坐在台下的,不仅有白发苍苍的老戏迷,更有许多〇〇后、一〇后的学生戏迷。随着一代又一代新生力量的加入,也随着如《月明云淡露华浓——岳美缇艺术传承记录》这样的珍贵文献不断出版问世,昆曲一定会在未来占据着一个非常美丽而迷人的位置,在舞台上发光发亮,令人惊叹。

本书是“戏以人传”昆曲系列丛书的第四本。内收《占花魁》二出、《玉簪记》四出、《牧羊记》一出、《狮吼记》二出、《牡丹亭》综合谈等内容,并有岳美缇老师个人撰写艺术心得及曲唱相关访问,以及岳美缇艺术年表及传承剧目表。
岳美缇老师是著名昆曲小生,师承昆曲大师俞振飞,她也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以女性扮演昆曲小生,岳美缇总结并分析了她独特的表演艺术和感悟。在本书编撰的过程中,岳美缇始终以具体的剧目为中心,聚焦于剧目的前世今生、传承脉络,发掘昆曲这种艺术形式附着于人身上的独特魅力,同时也着力体现“戏以人传”的传承与发展。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购买

关于岳美缇和昆曲表演
《牡丹亭·拾画》之柳梦梅
岳美缇,生于1941年。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戏曲学校首届昆剧班毕业,工小生。1954年至1961年在上海戏曲学校昆剧班追随昆曲大师俞振飞、沈传芷习昆曲小生,后又入戏剧导演班进修,对昆曲的理论及实践均有独到的见解。表演风流、潇洒、细腻,格调素雅清新,富有俞派小生所特有的气质和风度。曾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四届、第八届(白玉兰)主角奖。在《牡丹亭》中饰柳梦梅,荣获上海戏剧节演出奖。主演的《潘必正和陈妙常》获全国电视戏曲艺术片奖。1996年参加全国昆剧新剧目展演,主演《司马相如》,中央电视台首度为戏剧做全国现场直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曾为第九届至第十二届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
《占花魁·湖楼》之秦种
岳美缇谈《占花魁》时,回忆昆曲大师俞振飞:
俞老师跟我讲了很多次切音的问题,他说切音是咬字的基础,但是在舞台上你不能生搬,就像我们谈练功的时候要踢腿压腿,你到台上还是演压腿踢腿,观众怎么看呢?台上小生可能一个腿都不踢,但是你的脚步走出来,人家看见的是你的功夫。俞老师讲,清曲和戏曲不同,清曲非常讲究归音吐字,四呼五音。但是舞台不是去表现四呼五音,你要把字吐清楚,这是你练功的基本,到了舞台上你不是去展现基本功,你要把基本功化成你的表演。
谈及学戏感悟,岳美缇说:
学戏的过程其实是反复的,在这个阶段排这种戏,这部分长功了,那部分可能退功了,所以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要重新回炉,对传统的东西再狠狠去学习一遍,用心去体悟一遍。对于传统的东西要用很敬畏、很谨慎的态度去抱住它,不抱住它,它就会散。像《琴挑》这种戏,我反反复复起码学过四次。传统的东西,每学一次感悟都不一样……

关于 郑培凯

郑培凯,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

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佩斯大学、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等学校,1998年到香港城市大学创立中国文化中心,任教授、主任。原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团结香港基金学术顾问、香港集古学社社长、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台湾逢甲大学特约讲座教授。2016年获颁香港政府荣誉勋章。

文化史家、书法家、诗人、教育家,著作及编著百余种,所涉学术范围甚广,以文化意识史、文化审美、经典翻译及文化变迁与交流为主。

近著有《几度斜晖苏东坡》《此心安处》《汤显祖:戏梦人生与文化求索》《多元文化与审美情趣》《历史人物与文化变迁》《文化审美与艺术鉴赏》《遨游于艺》等;主编《九州学林》季刊、《中国茶书》(五卷本)(合编)、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A Documentary Collection (合编) 、《中国文化导读》(合编)。策划主编“青青子衿”“坐看云起”名家学术系列、“戏以人传”昆曲系列,以及“史景迁作品”丛刊、“近代海外汉学名著译丛(百种)”等。


关注文汇  欢迎留言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光顾文汇出版社官方微店



文汇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与您一起分享阅读的点点滴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