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上海?在历史的地图上,上海是最有魔力的名字

文化   2024-08-03 19:03   上海  
上海下午茶
编者按:《上海下午茶》是上海知名学者胡伟立的最新关于海派文化的随笔作品集,作者曾出版过《上海格调》《上海故事》,本书是他的“上海系列三部曲”之一。
《上海下午茶》序
文/ 西 坡
2024年4月2日

旧照片里的上海外滩
上海题材正在,不,已经成为书写者(包括编纂者)——不管本土的还是外省的——驰骋的热土、围猎的对象,因而切入的选题和参与的人数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矩阵。对此,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要很好地回答这一问题,寥寥数语不行,单靠一人之力也不行。或说,上海是一座有历史、有故事、有魅力的城市使然。那样的应对,未免太粗暴,又太虚无缥缈了。
有历史、有故事、有魅力,一定有所依傍。对那些“依傍”,参与挖掘和书写的人应该心里有底,它事关作品的价值定位。大家知道,清廷在鸦片战争失败后,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这个条约有十多项条款,其中与上海有直接关系的是“五口通商”,即,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包括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条约”签订之前,江苏松江、浙江宁波、福建泉州、广东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业已分别设立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和粤海关等四个海关,负责管理海外贸易事务。相比之下,可知那时上海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并不重要。
晚清的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对外窗口
以广州为例:开埠之前,清政府把在远离政治中心的广州当作唯一贸易口岸。“一口通商”时期,广州“十三行”是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也是清政府指定的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我注意到开埠初期广州与上海在对英国的进出口贸易量(单位:万两)的一些数据:1844年,广州3340,上海480;1851年,广州2320,上海1600;1852年,广州1640,上海1600;1853年,广州1050,上海1720;1856年,广州1730,上海3190……
它们明确的告诉我们,其时广州的富庶繁荣,远超其他地区。再看宁波:清康熙年间,宁波已设浙海关,关税由朝廷制定;早在170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便要求宁波开埠;宁波开埠前夕,西方人普遍认为它将是五口通商城市中最为重要的城市;开埠之后,踵武英国,美、法、日、俄等国也援例在江北岸设立领事或副领事,说明其时宁波的地位,一点儿也不比上海差。
上海江南制造局的制造车间
还有,福州船政局由闽浙总督左宗棠于1866年创办,是近代中国,也是远东最大的船舶制造中心和基地,为世人瞩目。而影响巨大的上海江南制造局,成立于1865年9月20日,不过是略早于福州船政局而已,其造船部门1905年才独立,称作江南船坞(辛亥革命后又改称江南造船所)。相比之下,其时福州的工业基础和贸易地位,先前都在上海之上。
上海后来居上,靠什么呢?当然是拜开埠所赐。然而,此是大而无当的答案。形成上海进出口数量、经济体量碾压侪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在于:本来出口贸易的货物大多数来自苏浙、长江沿岸和福建而非广东,英国要求福建、江苏、浙江开埠,实质上要从物流成本上解决一个很现实很根本的问题。而就地理位置上而言,上海成为苏浙闽进出口贸易的集散地,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美国历史学家泰勒·丹涅特在《美国人在东亚》中指出:
这个新口岸,比起广州旧口岸,一方面距太平洋岸和旧金山较近,另一方面距中国真正产丝区和产茶区也较近……
旧上海租界地图
除此,还有一个原因,即1853年以后租界向华人开放,从此华洋杂处。从中国人的一面看,他们可以近距离乃至零距离地学习、模仿西方人现代生活方式和营商技巧、规则和理念;从外国人的一面看,正如泰勒·丹涅特写到的那样:而且上海,是一切从新的做起,没有广州那些根深蒂固的传统”,可以“呼吸到比较自由的空气,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各方面都比较安适。对于美国人而言,这个地方似乎特别称心如意……”
自然,“五口通商”后,上海在众多领域能够脱颖而出、一骑绝尘,应该还有众多理由的叠加。有历史,有故事,有魅力,诚然没错,但它们往往出于后人对于前事回望的内心感受,实际上并不可靠。所以,更要紧的,还要看它们对现今人们的生活是否产生了影响,产生了多少影响,产生了什么影响。
须知,影响力决定存在价值。
在没有影响力的地方,所谓“有历史,有故事,有魅力”,对外人来说,几乎等于零。上海,恰恰在“更要紧的”的那段,占了便宜。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后起并领跑乃至成为标杆的国家、城邦、地区,在可以预期的时间内继续保持那种态势前提下,必然被历史书写者当作一种“现象级”的存在而加以关注,比如上海。
而“后来居上”“咸鱼翻身”“起死回生”之类“反主流”“逆袭”的励志案例,常常又是产生“有历史,有故事,有魅力”的温床,比如上海。
再说,人多必然事多,事多必然料多,这也是一个比较优势,比如上海。
从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角度看,历史书写者对于纷繁复杂且对当下的社会运行和日常生活仍然具有影响力的陈年往事,予以优先关照是理所当然的,正好比外出旅游,先去远的地方还是先去近的地方,什么时间去什么时间不去,等等,永远只跟自身具备的条件有关。

跟上海几乎同时开埠,历史积淀又比上海深厚的其他几“口”,书写者们之所以对其发生的兴趣明显小于对上海的兴趣,道理也许就在于此。
上述几个“口”开埠前后的一些状况,像是块垫脚石,书写者若不踏上去,然后站在上面观望,由此产生的视野欠缺尚不算太坏的结果,被许多纷繁杂乱的历史现象干扰以致看不清我们真正想认识的东西,才是真正要命的。
那些林林总总、零零碎碎的史实,对于上海题材的书写者来说,并非需要全盘掌握,不过,心里有个大致的概念十分重要,因为它们是按逻辑进行推导、敷演的起点。只要锚定史实,便不可能胡说八道。
我料想上海题材的书写者队伍当中占相当比重的群体,并非扛着学者的身份、端着研究的架子要对“何以上海”那么庞大的命题作一个巨细尽瞻的梳理,乃至兜底翻,而是试图用自己感知的现象和熟悉的素材来印证或丰富或补充历史学家所作抽象的思辩和归纳。
聪明的书写者决不会放弃去抓一条活鱼的机会转而去解剖一条已在案板上躺着的死鱼,况且那条死鱼差不多已被历史学家筑起篱笆,围得死死的,“闲人莫入”了。
这是他们清醒的一面,也是他们擅长的一面。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反正我认为他们的工作琐碎而有实效,仿佛历史学家搭好了房屋的预制件,他们在框架里砌砖。缺少砌砖环节,房子便显单调,不够丰满,是人们能够轻易觉察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来的史著,明显从通史式、断代式的宏观研究,转向切口甚小的微观研究,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唐德刚《晚清七十年》、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等,都是极好的例子。我觉得这也是所有上海题材的书写者走得通并且走得快的一条阳关道。
以上的东拉西扯,无非是要为胡伟立先生的新著《上海下午茶》站台。
读了胡先生的这本著作,我对老的和新的上海增加了较多的了解。《上海下午茶》虽然没有就本文开头“为什么会这样?”的设问给出非常具体的、富有针对性的回应,但至少,它里面呈显的众多信息,为我的自问自答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或者说扫除了不少迷障;同时我相信读者由此得到的收获是扎扎实实的,不会感觉虚头巴脑。
胡先生给自己的著作起了一个好名字。“下午茶”意味着不是正餐,不需要正襟危坐、高头讲章,也不需要既定的套路或规范的格式,似乎更接近于轻松地聊天。我认为那是一种对上海题材感兴趣的读者表示友好的美妙方式。
真是太棒了!茶和茶点,虽然只是垫垫饥、消消闲,倘能实现它应有的效益,最值得推崇。至于管饱,并不是它的职责范围。当然,午茶干掉晚餐的事儿经常会发生,我们只须当它是一次意外吧。


关于 《上海下午茶》

胡伟立 著
本书为上海知名学者胡伟立的最新关于海派文化的随笔作品集,由知名作家西坡作序,共计二十八万字。作者曾出版过《上海格调》《上海故事》,本书是他的“上海系列三部曲”之一。内容共分六个篇章,分别为海上印象、建筑阅读、人物背影、民俗杂谭、时闻志事、沪语趣话,从总体印象到具体局部对上海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与展示。每篇文章千余字,语言通俗生动,有较强的可读性。作者长年关注与研究上海都市及海派文化,有独到的见解。作为休闲阅读,给人以启迪,也能增广益智,成为喜爱海派文化读者的枕边书。

上海是一首交响乐

teatime是第二乐章,慢板……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购买
关注文汇  欢迎留言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光顾文汇出版社官方微店



文汇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与您一起分享阅读的点点滴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