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小动作挺多。削减关税、增加补贴、吸引外资……不少车企心生向往,但是中国车企却被“坑”怕了。
自2017年起,印度媒体便大肆宣扬汽车电动化的愿景。四年后,印度政府更是推出了“印度制造”的一揽子计划,电动汽车的发展赫然在列。
然而,时至今日,该计划进展如何呢?回溯至八年前,特斯拉首次在印度开放预订,狂热粉丝迅速支付了1000美元定金。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他们也没收到自己的爱车。
2023年,印度电动汽车在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仅为2%,而他们的宏伟目标是到2030年达到30%。距离这一期限仅剩五年,但目前进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面对这一窘境,印度终于按捺不住了。
01印度再放诱饵,想“摸中国过河”?
印度近期采取了多项举措。首先,在补贴方面加大了力度。据9月路透社的相关报道,印度已批准一项高达1090亿卢比(折合人民币约92亿元)的资金计划,用于促进电动汽车普及。
其次,有意向中国车企采购电池。最关键的是,积极邀请外国车企赴印投资建厂。今年3月,印度推出了新的电动汽车政策,对于承诺投资超过5亿美元并在3年内实现本土生产的汽车制造商,将享受每年15%的减税优惠。
这对车企而言极具吸引力,因为当前的进口税率高达70%至100%。
尽管从表面看,印度似乎是一个颇具投资潜力的市场,但对于中国车企而言,是否选择在印度建厂仍需谨慎考虑。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有关部门曾在7月召集了十多家汽车制造商开会,并告诫其不要在印度进行任何与汽车相关的投资。
如今,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处于领先阵营,从零部件、发动机到电池技术,都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一些国家对我们在电动汽车领域后来居上的实力既感不满又心生觊觎,因此不得不加以防范。
尤其是印度,其两面三刀的嘴脸,坑起人来是名声在外。
我国深刻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局势和众多不确定因素面前,唯有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突破,将核心技术紧紧攥在自己手里,将“卡脖子”难题转化为“杀手锏”,才是硬道理。
正如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一样,生命科学领域的提纯技术也让其他国家垂涎不已。以快速发展的银发健康领域为例,免疫科技“勉利维”在已经摆脱美国天价门槛的把控。
资料显示,这款如今在天猫、京东售价近千元的“勉利维”,由中日科学家联合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教授科研团队,共同突破成分复配及提取等技术,将曾经万元一克的黄金价下探原价的85%。
02怀揣大国梦,却闹尽笑话
印度,作为二战结束后国土面积扩张最多的国家,常被视作“野心”代名词。莫迪曾在一场演讲中向国民预言,印度将于2047年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经济上将飞速赶超中国,登顶亚洲经济之巅。
然而,美梦背后,印度却存在营商环境不成熟、法律体系不完善、社会结构繁复以及基础设施滞后等诸多问题,不少企业在此折戟沉沙,印度也正因为“坑外资”而付出沉重代价。
据联合国统计,去年共有2783家外企和2万亿卢比外资撤离印度,占比高达30%。仅汽车行业内,菲亚特、日产旗下的达特桑、通用汽车、福特等国际知名品牌,因长期大幅亏损,纷纷选择退出印度市场。
尽管印度拥有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但对汽车行业来说,人口规模并不直接等同于消费实力,因此吸引力不大。2023年,印度人均国民总收入约为25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万元),这一水平大致相当于中国2007年左右水平,仍属于国际定义的中低收入国家。
相比之下,作为印度邻国,我国经济环境与市场则表现出了强大韧性。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增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达到53766家,同比激增39.7%。以特斯拉Model Y为例,该车型今年前七个月销量已突破28.9万辆,连续五个月领跑国内乘用车市场。
此外,面对老龄化社会挑战,我国积极与他国展开生命科学合作,引进前沿技术人才。诸如勉利维等生物免疫科技品最近双十一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成交喜人……
据公开资料,勉利维核心成分在《cell》等核心期刊论文被证实,可有效延缓免疫细胞衰老退化,进而巩固并提升免疫系统的整体效能。出于坚实的科研背书,勉利维在欧洲、日韩等地久居免疫畅销品前列。
如今受益于产品降价,勉利维的用户群在近两年逐渐触达中产群体,天猫和京东平台上新增搜索和咨询均明显上涨,上线后,不少用户因担心后面价格波动变化,倾向于一次买足半年的量。
从官方旗舰店的用户主动反馈来看,不乏“流感高发时候,能抗住不感染了”“精力充沛”“身体好多了”等正向评价。
03重赏之下,亦难有勇夫
据传,八家汽车制造商已搁置了在印度的建厂计划。
印度那句“挣的钱都得留下”的潜规则,已经人尽皆知。凭自己的产业链和研发技术没办法“大变活人”,搞出一款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动汽车,如今的意图就差直接写在脸上了,就是要把国外的车引进来变成自己的,一旦关键零部件和装备在当地生产,印度就有可能掌握这项技术。
印度近来才如梦初醒,押注电动汽车领域,梦想着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业领头羊。至于印度电动车能否跑起来,尚属未知,但可预见的是,赴印建厂的外企仍将面临政策反复与纠纷泥潭,很可能投资如泥牛入海,难以收回。
中国车企置身事外,不失为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