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该不该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文摘   2024-07-09 08:02   比利时  

近年来,国内高校越来越流行本科生做科研,以及本科生发SCI。这样的新闻既鼓舞人心,又令很多在读的本科生困惑:自己到底该不该也去投入大量的时间做科研?我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犹豫和困惑,今天就从过来人的角度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由于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依据专业和院校会有所差异,所以我仅从个人的本科经历(985+心理学)来聊聊这个问题。在说出我的结论前,我先把我的分析思路完整地呈现给大家,帮助大家批判性地审视和思考这个问题。


1 参加科研的作用是什么?

在我具体讨论前,请允许我先假设一下通过这篇文章获取信息的代表性人群:本科在读阶段,未来计划做科研,能力中上或以下,非万里挑一的天才(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而天才在看我的文章前往往就已经被重点培养了)。另外,我这里说的科研非上课配套的科研实践,而是自己找老师/本科生导师在课余时间做非课业任务要求的科研

我们先来聊聊本科生做科研的好处有哪些,我大概总结了三点作用:


1)可以真正上手科研来确定自己是否喜欢相关领域,从而帮助自己确定未来兴趣;

2)可以将自己在课堂学习的知识投入实践,学以致用,夯实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3)可以通过参加科研项目获得学术发表的机会,有利于之后升学。


接下来我们逐一来讨论上面这几点好处,我切入的角度主要是上述结果实现的条件有哪些。

首先,当想要在本科阶段通过科研实践来确定自己是否感兴趣的个体,他首先要注意最基本的一点:这种试错机会是有限的。一个科研项目的参与周期通常至少为一学期,长的甚至达到一年。在这种情况下,逐个尝试的寻找兴趣方法无疑是不现实的。假如你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做了第一个项目,做到中途发现自己不感兴趣,然后等结项后再找下一个……照这么算,大多数人的本科时间仅够尝试2-3次,而且这样还会使自己的本科四年连轴转,显得异常忙,所以如果想通过科研确定兴趣,应该先把自己的备选项缩小到2项左右后,再进行尝试

如何缩小自己的备选项呢?其实我个人觉得科研实践是确定个人兴趣的最后步骤,我们应该先了解好学科的基本知识,比如自己将目标领域的基础知识掌握完全,并且将目标领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献看过以后,再考虑是否要通过做科研来确定自己是否感兴趣——做科研确定兴趣不是试错导向的,而是当你对一个感兴趣领域的确信度达到至少70%以上时,再由做科研来完成剩下的30%(百分数只是大概估计)。但是我自己做本科生,以及后面做科研助理带本科生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大多数本科生在进入特定领域时没有明确的动机,同时对领域内容也没有基本认识。这种情况下,通过科研实践来确定兴趣就是一个十分不经济的选择了。


同理,如果想通过做科研学以致用,夯实基础的前提也是个体在投入科研前就已经把基础知识掌握好了!同时,具体的科研项目要能够有让你施展和应用所学知识的空间。现实中,容易出现哪些情况导致这些条件无法实现呢?比如,有的学校特定专业的课程知识过于落后,课程质量太差,导致课上教的和科研要用的严重脱节,本科生在投入科研时并没有具备基本的知识来应用;又或者,具体的科研项目任务只是让本科生打打杂,收收数据,做做工具人,并没有让本科生真正地参与到真正的知识应用和创造的过程。这种不叫做科研,这种叫“见习”,能够帮助个体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但是对科研技能本身没有帮助。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大多数的高校里,本科生找到一个好的科研实践机会本身存在着两个致命的矛盾点:

1如果你要找到一个有能力的导师带你做一些有收获的事情,那么不好意思,有能力的导师大多忙于评职称,发表,以及带自己的博士与硕士生,他大概率没有时间再来照顾本科生;而如果某个导师有精力和时间来栽培你,那他大概率没有办法给到你足够的资源和视野来帮助你;

2现代的学术工作方式,也就是从导师督导,课题组合作到国际学术发表这一系列的模式,在国内是这个世纪初才慢慢形成的东西,在某些高校以及具体的专业里,可能更晚。如果你找的是国内教育背景的导师,他可能自己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更别提带学生;而如果你找的是海外教育背景的导师,那么假设这些导师个人能力方面见长,这首先会落入上述第一个矛盾点,再者,国内的环境和海外的环境很不同(比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导师很有可能在带学生方面水土不服,适得其反。


最后,我们来聊聊收获学术发表的好处,本科阶段参与科研,然后有发表的文章挂自己的名字固然是好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假如你有志于出国,那么国外的硕士项目绝对不会硬性要求发表,这不符合硕士阶段的培养目的。国外的硕士项目看重的是经历本身,以及你在这段经历中获得了什么知识和技能。充实的经历下,发表能够更有力地说明你的能力,但是没有也不是一件影响很大的事情,而没有充实经历做支撑的发表,价值则接近于0

综上所述,能够看到我对本科生做科研抱着一种极其保守甚至有一些负面的态度,我下面再聊聊我自己认为的比较科学的本科项目设置,来拓展和支撑一下这个讨论内容。


2 我认为的科学的本科项目设置

如果屏幕前的你对一些主流留学国家的本科项目有了解,你可能会知道,国外的本科项目是很忙的。每个学期可能表面上只有4-6个课,但是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阅读/作业足以让人放弃双休日。之前帮我申请荷兰硕士项目的中介,当时会给大家做一些出国前的培训与分享,我印象中中介就有警告大家:来这边念书,尤其是本科生,要谨记平时就要好好学习,国内那种平时吊儿郎当,考前复习一下的方式就是在作死,只会有被退学一条出路

我自己的感受也是,国外大学每个课程的内容要比国内大学课程的内容实在很多,并且如果你想取得好的结果,就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它们。在这种情况下,本科生另外再去找导师做科研的时间是很少的。当然我不是说国外的本科生就不做科研,有些大学的一些专业会有课程配套的科研实践,但这种实践往往以练习性质为主,不会做真的项目,周期也较短,不符合我们开头定义的讨论范围。

我自己的认知里,在国外读本科,还能在课余时间自己找导师做两三个科研项目的人,不说万里挑一,至少也是全系前三水准的优秀人才。相反,国内现在很多本科项目的“优秀人才”比例特别高,多的可能达到接近半数。这难道是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真的到了如此优秀繁荣的地步吗?自然不是,学生能有这么多时间做科研,大多是因为课程本身任务太少,难度太低,甚至学不到东西。我自己上本科第二年天天睡到下午两点起床,基本不上课,最终也顺利全科通过,也能比较好地说明这一点。

有人可能说国内的本科学制是4年,国外很多是3年(除了美国,他们也搞通识教育),所以国内的本科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科研。这种说法需要打上问号,因为国内虽然是4年学制,但相较于3年的学制,我们多了各种通识课程以及思想教育课程,这些课程拎出来单独计算,其实就相当于一年的学分了,所以很难讲学生是否会因为4年的学制而拥有更多的时间。

这里还需要补充一点,对于某些纯研究导向的项目,也就是说这个本科项目招生就是专招做科研的学生,这时本科生有大量的时间去参与科研是说得过去的。但这类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师资,我相信在学生基数庞大的国内高校绝对是凤毛麟角的。而且,再说回来,这种项目里的学生就属于我说的重点培养的学生,就没必要看我这篇文章了。


3 总结

总的来说,在我看来,本科生做科研要想获得效果,有很多的前提条件,真的符合这些前提条件的本科生,远远没有确实在做科研的本科生多。而这种现象的出现,更多还是因为本科项目的课程质量过差,导致本科生不得不将剩余的时间投入到做科研中,通过碰运气式地找个好导师,来获得一些知识和进步。所以,本科生该不该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呢?我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已经讨论得很充分了,答案也应该在你自己的脑子里。

在高校课程质量差,以及应试化的基础教育的背景下,我个人认为国内的本科生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提升那些应试教育不鼓励甚至压抑了的能力,例如兴趣驱动的自我规划学习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等等,就科研方面,完全可以自己寻找更好的课程资源,自学来打下更扎实的研究方法基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或许一个小学生都懂,我们就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了!


PsychoStatisticia
一个统计学研究者的个人天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