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论文不应该成为做科研的主要目的

文摘   2024-07-28 08:05   浙江  

凡是在国内做过科研的朋友都知道,发论文对国内学者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当然可能在其他的一些国家也是这样)。很多教授把发论文作为自己研究的目的和终点,以论文发表期刊的质量来衡量自己研究成果的质量,将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衡量自己职业生涯成就与学术名誉的一个重要指标……

这其实是一件很离谱的事情,而这件事情的离谱之处我其实在本科的时候就想明白了。我很多时候想,我这么小年纪就能想明白的事情,大抵这些老教授们也比我要清楚得多,只是他们比我更聪明,所以揣着明白装糊涂吧!我自己资质愚钝,还喜欢就着这样一些话题嚼舌头,不识大体,也请大家体谅一下。如果你有耐心的话,不妨听我聊聊我自己的一些浅薄的思考,如果你有更好的看法,也不妨指点一二!


我自己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问自己:我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而为了找这件事情的目的和意义,我会把时间倒推到这件事情最初的形态来寻找。具体来说,比如现在科研的分工与合作已经十分复杂和成熟了,发论文的基本意义就不太容易显现。假如我们把时间倒推,看看对于以前的科学家来说,发论文的意义是什么,或许就会清楚得多。我自己本科的时候见识少,不知道什么科学家,就想到初中学的,发现电磁感应的法拉第,我就想对他来说发论文的意义是什么,我想是这样的:他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所以他很开心,他就先和周围有相同爱好的朋友们讲,朋友们都觉得这是个重大发现,他自己也深感如此,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电磁感应这个现象,就撰写论文,以期更大的传播范围。

当然,我自己不知道法拉第到底有没有就电磁感应发表论文,我通过这个思路,想说明的是:写论文首要的目的是分享知识和真理。我们做科学研究的学者,首先爱真理,其次求真理,再次向志同道合的人分享真理。所以我自己其实对很多杂志的各种分级不太感冒,我总觉得,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只要能够分享给本领域的其他学者,我就很开心了!当然,投到更好的杂志,就意味着我的文章可以有素质更高,范围更广的受众,这一点自然也是好的。但除开这些好处,似乎就没有了。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见解,现在的很多学者似乎并不这么认为。大家把论文的意义搞得很复杂,然后可能还觉得我太天真,太理想主义了!做科研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你说是吧?


对我自己来说,发论文只是为了分享,同时它也不应该是做科研的主要目的。科研的主要目的是求真,真理是首要的。如果发论文成了做科研的主要目的,发不了论文的研究就不做了,这样做科研实际上就成了作秀,而非求真。Information Theory的提出者Claude Shannon在撰写他的那本对现代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小册子”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时,就整整花了5年才写出来,他自己给出的理由是:他太拖延了,他宁愿将时间投入到后续的探索活动之中。这段采访可以在b站的纪录片中找到,看完那段话以后我就更确信了对于纯粹的科研活动而言,发论文从来就不是主要目的。


基于此,发论文并不是分享科研成果的唯一方式。实际上,在中国,发论文是分享科研成果最低效的方式。我在上本科念心理学的时候就很困惑:国内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花的是中国纳税人的钱,国内的居民们理应是第一受益人,但是我们的教授们都争相把论文发到英文期刊上给外国人看,这有什么意义呢?

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的研究,分享研究成果的方式方法应该是很不一样的。我做统计学方法的研究,我的上游是数理统计研究者,他们的成果受众主要是像我这样的研究者,所以他们可以通过发论文来向我们分享成果。我的下游是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我也同样可以通过发论文来向他们分享最新的统计方法。但是对于这些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来说,他们的受众是政府的官员,企业的领导,城市的居民,具体领域的从业者等等这些非学术圈的人,这时发论文就不再是分享成果的最好办法了,更何况是在国内发英文论文……这个事情在我看来,似乎也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但是似乎学校里这些资深的学者们并不太在意这些问题。

之前QS排名出来以后,很多“留德华”就出来向大家科普为何很多德国大学,尤其工科大学的排名不高。大家一直以来的印象,德国的工业都是很强的,大学排名不高的原因是德国的产学联合做得很好,很多大学都是直接和业界合作,产出的成果直接用于对象企业,在短时间内不能够被写成论文发表,自然就不能够转化成实在的排名指标。我之前在了解荷兰博士申请的时候,也听说过荷兰的工科博士以两年为一期,一般读两期,每期教授都会找到合适的企业与你合作,一起完成与你专业领域相关的研究,作为你的博士研究。

而拿社科类学科来说,欧陆的政界/或者说体制内与学界的联动会比较多,我念一硕的时候,有个老师曾经设计了一个干预项目,帮助过胖儿童积极参与学校里的体育课,并且在全省推行,效果良好。大多数老师通常都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从业者有着深度密切的合作,比如研究工业组织心理学的学者,会定期和业界的HR进行工作坊或会议分享,互相交流经验。研究临床心理学的学者,在进行相关议题的研究时,也会组织临床医生一起参与。我在去未来博士大学见未来同事时,他们在当天做了一些做科研的心得分享,也和我们说,出去开会,作报告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报告以后的drink events:你可以在这些活动中遇到各种对你的研究技能有兴趣,同时手握一些你需要的资源的政界领导人,相关从业者等等


总的来说,我觉得发论文的出发点,是研究者想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而非作秀,或是彰显或者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对于很多理论性质不强的学科,发论文既不应该是科研的主要目的,也不应该是分享科研成果的主要手段。很多学校和院系为了国际化声誉,为了迎合上级考评,经常将发论文提到一个其不应该有的位置。现在国内已经有了很多抱怨和反思,有了破除四唯等等的声音。我自己觉得,这些口号都是十分假大空的东西,相比反对论文考评制,思考发论文对于我们的科研活动,对于我们的社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或许更加实在和重要。而对像我一样乐于做学术的年轻人,则务必需要把学校的目的和个人的目的分清楚,不要把现代学术产业链创造的,学校强加的考核方式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进而以发论文为最终目的,以发论文为荣,使自己愉快而满足的智识生活被无休止的论文指标给绑架起来……


PsychoStatisticia
一个统计学研究者的个人天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