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开始讨论前,聊聊我为什么想讨论这个话题。现在通过微信公众号能够获取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很多微信公众号会推荐一些出版不久,或是经典的优质英文教材。这类推荐文章底下往往会出现这样的评论:请问有中文版么?请问有翻译引入么?
我在上本科的时候一直以为,看英文的学术著作和教科书,或者说不停努力地尝试阅读和理解它们,应该是一种常识。大一大二的时候我看不懂大多数我接触的英文材料,而且速度很慢,但我自己也一直强迫自己看英文的材料(大二的时候翻译了乔姆斯基的The Faculty of Language,虽然全篇在讲什么自己根本就不懂)。多年以后的现在,不得不说,这种常识的及早确立使我受益良多。
写这篇文章,我并不打算说服任何依赖翻译引进的中文材料,中文著作的人改读英文原文。我只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来聊聊,为什么我更建议大家养成阅读英文材料的习惯?因为很多东西在我看来是常识,对你来说可能同样也是常识,那么就可以跳过不看。但如果某些分享能够帮助你开拓观点,那将是我的荣幸!
1 中英文的差异问题
再次强调,我接下来要说的很多内容,很大一部分可能也是大家的常识。
中文和英文存在很大的区别,我们或许可以把两种语言的区别对学术内容表达的影响,从两个方面去拆解。
首先是语法的不同,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英文的语法要比中文的语法细致复杂得多。英文有冠词,和中文就没有冠词这个概念;再比如,英文有时态,中文则没有时态……还有,英文句子区块式的组成结构的规则要更加确定和明晰,中文的造句,词与词的搭配则更加灵活。学术,尤其像统计或者数学类的内容,涉及大量规整而精确的表达,用英语有利于对其内容的精确陈述,使用中文则更容易造成歧义,误解,不准确,或是无法让读者注意到所有重要的细节。
我不是翻译学家或是语言学家,也不是相关课题的专业研究者,所以这一观点纯粹是我的经验之谈,我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例子。但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事例:
德语一直以其复杂的语法著称,而德国大学大多也坚持采用德语教学,尤其是法学院,因为法学院的教授们认为严谨的法律条文在德文中能够更容易地被清晰准确地表达,改用英语则容易造成一些不严谨的地方。
这一事例也是我在某篇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中看到的,印象中那篇文章中还有具体的对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相关关键词找一下。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当一种语言被用来作为学术语言时,其语法越严谨越好。
其次,英语是西方国家的通行语言,而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在日常的交流中不断被重塑,从而产生新的词汇和表达。学术中的英文术语也不是学者凭空捏造的,它们都借鉴了最日常的英语,或者其他相近语言,比如拉丁语,希腊语等等。而由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性,中文和英文的词汇和表达也存在着巨大差异。这其实也是个常识,假如所有的中文词汇和英文词汇都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也就不会存在翻译家这个职业了。
进一步地,一些刚刚创造出来的学术词汇会在英语学术环境中被不断使用和再创造,从而产生出新的英文学术词汇。而这些“二代学术词汇”,无疑又增加了翻译和从中文情境理解它们的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差异对一些有实际所指的英文词汇,例如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影响并不大,因为对于这类概念/客体,名称只是一个标签;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果不去看英文的原文,则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或不到位,这种困难或不到位往往并不是因为学习者智力或努力上的不足而造成的。
我经常拿概率(Probability)和似然(Likelihood)这对概念举例子,中文里我们不容易将二者联系起来思考,但在英文中,它们分别是probable和likely的名词形式,我们会默认二者具有某些相似的含义。另外,今天和朋友聊天,他提到“政治”这个词,是日本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对politics草率翻译,这个翻译容易让人认为政治总是存在于国与国交流这一范畴,但英文的politics或许并不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想法,politics不仅与policy同根,还同时与police和polite同根。总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英文情境下大家对politics的意义构建和中文情境下的意义构建可以是很不一样的。当然,这只是我们的闲聊和猜想,并没有真正地考据过。
开头提到,中英文的差异问题是常识,但这种差异对具体学科学习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我也很难把它们说清道明。只能说,对于一些具有实在研究对象的学科,例如化学来说(英文中我们可以把这类学科叫作exact science),我认为翻译对学科学习的影响是很小的。因为前面提到,在这些学科中,大多数学术名词只是一个指称而已,其背后有实在明确的客体。同时,这些学科往往有自己的“逻辑语言”,比如化学有自己的化学方程式,物理学高度依赖数学,有各种物理公式。任何母语使用者,学习的化学方程式,或者物理公式都是同一套,这套“逻辑语言”的存在也可以帮助学习者摆脱自身母语语法严谨性的局限。
但是,对于一些偏抽象的学科,例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甚至统计学等等,我个人坚持认为,不用英文学习的影响是很大的。我自己现在上统计学的私教课,虽然授课语言是中文,但凡是涉及到关键的统计学概念,以及相关定义时,我都会先给英文版本,再给予中文讲解,我的板书中80%以上的文本也都是英文。如果从哪天开始我被限制,需要用全中文教学,我觉得这种限制对我授课效果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2 交流是学习的重要过程之一
英语是学术领域的唯一国际通行语,所以如果你想要在国际范围内交流学术,势必首先需要能够通过英语来理解他人的观点与表达。我这里所提到的“交流”是广义的“交流”,它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或者学者与学者之间的沟通。我去逛统计学的论坛看帖子,在Youtube上面搜统计学的教程视频,这些也都是交流的一种。而这些过程往往不需要我们能够通过英语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只需要理解即可。
依赖中文,只用中文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无异于画地为牢,把自己完全禁锢在了中文学术的信息流里。但是中文学术的信息流质量如何呢?我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拿我熟知的统计学来说,我常常吹牛说:我公众号的统计学文章,在中文统计学的学习材料中,是独一档的存在。我这个吹牛是否符合真实情况,可以留给读者去判断。我作为一名真诚的创作者,能够告诉你的是,假如把我的创作内容放在英文的统计材料中,它不过是沙漠中的一粒沙子,中规中矩罢了!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我自己创作的内容中,很多想法都是借鉴英文教学材料中的叙述,我自己只是理解后用母语转述罢了!但是比较讽刺的是,这些转述往往很受欢迎,对某些读者来说我的文章甚至成了某种“主要的”学习来源,这其实是我很不想看到的一件事情……我更希望我的文章是某种“催化剂”,大家借由我的一些更加通俗和介绍性的文章,去接触更加严谨和更有深度的原文。
总之,依赖中文将直接导致你失去大量的优质信息与学习材料。这就好像一个习武者还没开始习武,就自断一臂。跳出语言舒适区的过程是漫长和痛苦的,但就我个人经验来说,这种付出绝对是值得的。甚至可以直白地说,对于任何想要对某一领域进行严肃学习,并在该领域获得长足发展的个体来讲,其实是没得选的。因为局限于中文信息流的学习,对于那些非exact science的学科,在这种目标下的意义和前途是极其有限的……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语言最主要的功能,在我看来有两:一是帮助我们理解事物,二是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思。前面提到的中英文区别已经表明,依赖中文学习是会造成一些理解上的困难的,这已经是语言的第一个功能受损或丧失;而由于很多像社科,统计学这样的领域,它们在中文语境下被交流得很少。举个例子,统计学在英文语境下,不仅有大量优质的教科书,也有很多的论坛,以及英文创作者的博客;社科也是如此,并且相关的研究发现常见诸媒体,报纸,新闻,大量的学术用语也经过经年累月的实践慢慢渗透到日常词汇中。但中文语境下,这些领域的教科书大多比较劣质,信息传播载体的丰富程度也远远不及,而很多中文学术用语,别说渗透到日常词汇中,就连在中文学术领域内可能都没有得到统一和普及(比如,meta-analysis在很多情景下被翻译为“元分析”,我做过很多元分析的研究,直到某一天与其他同学提起的时候,他表示疑惑,后来才发现他学的翻译叫“荟萃分析”……)。所以,学会一套中文的学术语言,我觉得就好像学会了一套“哑语”,你把它学会了印在脑子里,却很少有机会使用它进行交流。
3 总结
最后还是要强调下,我并没有想要说服任何人,或教任何人做事,这是我写议论文时一直想要达到的状态(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语言特异性的东西,中国/中文文化的“爹味”极浓,想要培养出一种“爹味”浓度较低的议论文写作风格并不是易事)。我希望我写的大多数东西都是常识,只是由于这种常识没有被大多数人践行,所以才写下这篇文章。
或许你对自己的期待并不高,所以你觉得困在某种局限里也没有关系,学术也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工具,能够满足当下谋生的需求即可。但反过来想想,都说谋生了,那是你要干一辈子的事情。对于这样一件你要花四五十年从事的事情,为什么不抽出其中十分之一的时间去把某项对整个职业生涯都有益的事情干好呢?
实际上,对于任何经年累月学习新语言的人来说,我相信他们都会赞同语言并不简简单单是一项工具。英语的学习不仅有利于我们治学,还会有其他很多的好处。如果现在有个中国青年对未来感到迷茫,有大把的时间不知道学什么,我觉得我给他最好的建议,就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我个人的经验里,会多种语言的人往往不容易有狭隘的观点与极端的立场,他们也往往是比较容易沟通和相处的人。所以,我最后想说的是,熟练一门新语言,确实是全面提升自己,丰富自己人生可能性,以及摆脱内卷的最好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