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一个时刻起,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家经常会说:你学的这个东西太难了,我学不会,这个科目太难了,我学不会……
我之前看过一个视频,是吉大的一个法学教授,她说:考虑难不难是弱者思维,强者只考虑这件事情要不要做,以及怎么做。我今天就学习方面来展开聊聊这个观点,当然我说的学习主要是我自己接触的知识——数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相关的知识。
我可以把最核心的观点放在文章的开头:
1. 这个世界上没有难的知识,只有超出你目前能力范围的知识;
2. 一个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弱的人最大区别,在于心智的强弱;弱者看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就会怀疑自己,挫败气馁;强者看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会冷静分析自己的能力缺陷在哪里,需要通过什么手段去补足,来帮助自己学会这些东西。
这两个观点其实已经很言简意赅了,懂的人直接就懂。当然,我是要写文章的,所以我就再花点笔墨写一下。还是在最前头说明白,我自己很多时候做经验分享的时候,我分不清哪些到底是大家都有的常识性的东西,而哪些又是值得分享的东西。如果屏幕前的你觉得在这方面你自己已经有所领会,就不必再看我啰里吧嗦了。
言归正传,我自从开始完全使用英文材料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起,我就彻底意识到:如果我看不懂某个章节或者某个课程,那么往往是因为我的思维没有在一些基础的课程中得到足够的训练,从而不具备应有的能力,而并不是因为我不够聪明。
这一点看似容易发现,但是由于很多中文的基础教材写得不够好,课程设计,尤其是课后的阅读和练习往往不够充分,上课的价值也没有最大化利用,所以很多学生会有一种:即使我去打基础了,但好像我连基础的东西也没有办法掌握的感觉。
还有一种情况,很多大学的课程存在跳跃性,也就是从基础到高级中间存在一大片的空白需要学生自己去领悟和理解。这时学习者就会开始怀疑:我明明把基础的东西学完了,为什么还是学不会进阶的知识,是不是我太笨了?
我自己也无数次遇到过这种情况,应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把要学的科目揉碎掰开,看看里面涉及到哪些基础知识,然后自己慢慢地去搜索相关的基础科目。这个过程不仅有利于你学习目标科目,更有利于你了解学科全景,并且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而不是被既定的课程体系束缚住。
比如,我最早在心理学中学到了Factor analysis,但是心理学的老师教factor analysis往往是十分粗糙的,不涉及任何的方法细节,只教会你怎么在软件里点点点。所以我就慢慢地追本溯源,去寻找要搞懂Factor analysis的所有基础资料——我不懂Factor analysis的细节不是我的问题,是材料没有给到位而已。
我在欧陆的两个硕士成绩差不多都至少是年级前三的水平,统计学的二硕目前的分数足够我拿最高级的荣誉学位。但是我自己真切地觉得,很多时候使我脱颖而出的,并不是我的智力,或者说问题解决能力。如果你给我和我的同学同样一个足够陌生的问题,并且让我们“闭卷式”地完成它,我的表现并不见得会比他人好。这一点在我接受的基础教育中也有所印证:大多数时候我都不是那个在课上解决出难题的人,我并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
我个人觉得,我能够一步一步积累出过于常人的专业知识,只是因为我能够分析出我需要学习的每一个高级科目背后的低级科目与前置能力是什么,并且找到适合我个人学习习惯的材料进行学习。如果仅仅就某一陌生材料,让我和他人一起学习,我也并不见得会表现得更出色。
顺带一提,也正是因此,我的自学史就可以作为一张硕士项目课程表来用,我知道一个人要学会某一科目要如何规划,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对硕士项目的课程设置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另外再提一下,我也见过一些人能够自己规划出自己的计划来,但是并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去鞭策自己完成很多课程的学习。这个其实并不是硬伤,自制力这个东西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用金钱弥补的,你花钱找人上课就行了。就比如打一波广告,你自己没有办法坚持自学一些统计学知识,那就花钱找我就行了哈哈哈!所以反过来再看,培养自制力也是省钱的最好方法之一。但是如果你足够富有,可能就可以允许自己在自制力方面有所欠缺,多注意自己在学习规划方面的能力即可。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当我看到某个人感叹某个科目过于难的时候,我会看到他/她头脑内根深蒂固的某种弱者思维,以及某种程度上的不自信。在自我提升的成功学洗脑言论中,常常讲我们要成功,就要改变底层思维。如果要顺应这套成功学的术语,我觉得此种弱者思维就是我们自己学习过程中必须改变的:一朝一夕的弱者思维,意味着你还年轻,需要成长,是好事;一生一世的弱者思维,则意味着某种弱还不自强的不良品质,这样的人生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