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对是否应该留在学术圈的一些思考

文摘   2024-10-18 07:42   荷兰  

博士开始已经有一个月了,从博士开始第一天起,博士毕业后是否要留在学术圈这个问题,就已经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了。并不是之前没想过这个问题,而是说读博以后想得更频繁了。

其实在欧陆,以及大多数西方国家,留不留在学术圈并不是一个客观上十分艰难,或者有很多限制的决定。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有的想法,要走要留,往往都会有同样好的,潜在的机会等待着你。而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年轻人往往会很重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当然,我公众号的受众大多是在国内做学术,或者是和我一样通过学术在国外扎根的人,大家具有相似的背景与处境,所以我的一些思考或许也能够为你提供一些价值。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其实比较能够预见我(如果)留在学术圈的未来轨迹:以我的天赋和基础,我做不出什么对领域内有关键影响的,基础性的成果,做一些具体方法的开发和应用,或许有极小的概率碰上一个风口,获得一些引用和一定的影响力,大概也就如此了。总而言之,我觉得如果我留在学术圈,就科研而言,我不会是一名狭义上的,创造知识的“学者”(当然大多数我见过的人都称不上是所谓的“学者”,比如我们部门的同事可能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符合我的这个标准)。

那么我该如何定义我在学术圈中的位置呢?或者我留在学术圈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呢?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任何想要留在学术圈的同龄人或许都需要把自己放到一个大的画幅下去思考自己的位置。我认为,如果我留在学术圈,我更多地会扮演一个知识的传递者

知识的传递可以有很多方面,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教学。我认为,对于大多数和我一样,智力不低,但也谈不上顶尖的人来说,留在学术圈最简单的充足动机就是:热爱教学,想要当老师,但是希望能有更自由的工作环境,更好的工作待遇,以及更多的对教授内容探索的时间。当然,教学不一定要拘泥于大学里的课堂,也可以将课程开源,那么我将能够把知识传递给更多人。其实我现在写公众号也是一种传递,这种传递可以定义为“向下的传递”。

作为知识的传递者,我不仅可以对知识进行向下传递,做方法论的人本质上做的是服务业,我们还需要服务各种具体领域的学者,向他们传递知识。既然没有能力进行知识的创造,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很多比较难的知识理解好,在学术合作中帮助其他合作者利用它们,这种传递是一种更加平行的传递。当然,我也可以做上行的传递,将很多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梳理出来,追溯出这些问题背后的理论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传递给做更加理论基础的,创造知识的学者去解决。



所以,对我个人来说,以我的个人条件,留在学术圈的充分动机就是,我愿意做这样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这是我能够看到的,唯一一种让自己在学术圈发挥最大化价值的方法。我见过很多研究生和老师,他们做的研究对社会发展没有价值,对具体领域的知识体系推进没有价值(或者说微乎其微),甚至自己对这些研究也缺乏热情,所以对他们自己来说也没有价值。做这种“三无”研究来浪费自己的生命,浪费其他人的生命(科研经费,研究者的工资都是纳税人的钱),是十分不值当的。所以我绝不会希望未来的自己做不好知识的传递者,或者不愿做知识的传递者,却还在学术圈靠做“三无”研究,损人而不利己。

当然,过去我也有这种做知识传递者的想法,但没有那么具体。前阵子听了系里的同事聊了荷兰学术基金的运作方式(有空我可以花一篇文章来聊聊),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在荷兰的学术圈,大多数“学者”确实都不是以创造知识的学者身份自居的。荷兰大学优秀的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自己的定位和能力很清楚。大家会不停地在学术圈中探索圈内人需要什么,自己可以贡献什么,而这种供需关系的建立和推进就是由学术基金与项目促成的。而从大的角度来说,学术基金和项目的大方向由政府和具有应用嗅觉的学者把控,这进一步地确保了整个学术圈内部的供需关系是朝着对社会有利的方向形成的。

这目前只是一个我个人笼统的印象,但大体上,对于这个世界上90%做学术的人来说,我觉得学术都不是一个呆在象牙塔内穷经皓首,苦苦钻研的活动,大家也大不必把做学术想得过于高尚和伟大。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情和公司里的职员没有太大的区别,任何一个做学术的人往往都能够在业界中找到一个和自己职能相似,内容雷同的岗位。如果你找不到,那么大概只有两种可能:1. 你很牛逼,你做的东西太高深基础了,比如你是研究纯数的;2. 你自己,或者你所处的领域陷入到了无意义的高级智力游戏当中,缺乏与其他学者,其他领域和社会的联系,势必会渐渐消亡。


实际上,我觉得促使一个人留在学术圈最重要,也最根本的驱动力,就是你要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很多学者,包括我自己来说,我们完全有能力去业界赚更多的钱,而能够抵抗住这种诱惑最大的原因无非是学术圈能够更好地促成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我把我的自我价值定义在知识的传递方面,这种定义既没有夸大我的能力,也不会贬损我对自己的期待。如果我最终无法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实现自我的价值,那么其实也就没有任何的理由再留在学术圈了。

寻找自我价值,实际上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而在学术圈内,我经常能够看到这一过程被太多的同龄人所忽视,大家做着所谓的“三无”研究,同时又把自己圈进一些虚假的价值中。比如论文的发表量,期刊的影响因子,各种自欺欺人的结果解读与修辞等等,这种种都是虚假的价值,带来的也不是实在的享受,而是彻底的虚荣。我断然没有办法成为一名创造知识的学者,但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希望至少能够对自己诚实!

所以这么看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确实应该先行于是否留在学术圈这个问题。当你看清现实,想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想要实现什么样的价值,自己的具体定位以后,是否留在学术圈,甚至任何生涯规划的问题本身就都是伪问题。而自己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去探索自己选择的方向需要什么价值,而自己能提供什么,仅此而已。

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人总是被教育要先解决生涯规划的问题,再去进行,甚至不进行对自我价值,以及社会需要的价值的探索。到最后,生涯规划的问题也就永远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而这种自称为“现实主义”与“务实”的教导又导致个体在自我探索的起点畏首畏尾,最终陷入一个无法进步的囹圄之中,想想也是十分得不偿失和遗憾的!


PsychoStatisticia
一个统计学研究者的个人天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