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教育时代,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进一步提升家校沟通的效率与质量,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8月5日,万家全体教职工集聚一堂,一起聆听了普陀区教育学院王萍专家带来的主题为《全员导师制背景下的家校沟通》的讲座,探索家校沟通的新视角。
主讲人风采
教育领航者王萍老师
王萍老师是普陀区教育学院德育研究室主任、普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同时也是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理事、上海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王萍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前瞻的教育理念,在家庭教育领域享有盛誉。她不仅是教育理论的探索者,更是实践应用的推动者,致力于搭建家校合作的桥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内容精粹
王萍老师首先阐述了全员导师制的核心要义,即每位教师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支持者,通过个性化指导与全面关怀,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学生潜能的深度挖掘。她强调,全员导师制不仅要求教师在学业上给予指导,更要在情感、心理、生活等多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关注和支持。
1.亲师沟通的要素:
了解家长的需求:王萍老师指出,有效的家校沟通始于对家长需求的深刻理解。教师应主动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和担忧。
关注家长的情绪:情绪是沟通的润滑剂也是障碍。教师应具备同理心,关注并理解家长的情绪变化,以积极的态度和温暖的语言缓解家长的焦虑与不安。
提升沟通技能:通过专业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如积极倾听、清晰表达、有效反馈等,增强家校沟通的实效性和亲和力。
2.提高沟通技能,促进合力形成
王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这些要素,提高沟通技能,促进家校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她强调,每一个成功案例都是家校合力形成的见证,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最后,王萍老师呼吁全体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打破信息壁垒,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她强调,家校协同育人是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家校携手,才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健康、有利的成长环境。
心得共鸣
王老师深入浅出的分析及与时俱进的引导,带领我们共同探索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促进,形成新型育人模式的途径。讲座引发了在场老师们的思考。
班主任 龚海琳
王老师的讲座不仅内容详实,而且通过生动的事例让我们这些班主任深刻体会到了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家校沟通不仅是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用爱去交流。王老师用一个个典型生动的家校沟通事例,将亲师沟通的四大要素娓娓道来,使我受益匪浅,更加懂得“沟通有技巧,教育有温度”。同时,王老师也从细节处指导了弹性沟通的技巧,在倾听时保持目光接触,用言语及肢体语言配合记录和重述的方法形成有效沟通,促成合力。通过王老师的讲座,我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沟通技巧,还收获了专业化的成长。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用心地去与家长沟通,用我们的专业和爱心去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学科老师 刘紫滢
今天有幸聆听了王萍老师的“全员导师制背景下的家校沟通”的讲座,内容丰富,语言幽默,让我很有感触。家校沟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强家校合作的紧密性,也能及时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作为职初老师,在家校沟通方面有比较多的困惑和不足,在听完讲座后,深有启发。在跟家长沟通前一定要有良好的前期准备,思路清晰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表达;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全情关注,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以及全方位的了解,还要体现出对家长的尊重;还要有适当的后期投入,在沟通好后一段时间要有反馈,让家长觉得孩子有被关心到,问题有被解决。在今后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方面,学会倾听,学会表达,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孩子们更好成长。
心理老师 陶静
在全员导师制背景下,家校沟通成为了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讲座中,王老师从“关系、需求、情绪、技能”这四个亲师沟通要素入手,帮助导师们提高家校沟通技能,促进家校合力的形成。王老师解释道,从心理学的角度,想要拥有良好的家校沟通,平时要注重和家长建立保持协调的关系。第一步要了解家长的需求,设身处地理解家长,共情家长的情绪,通过积极倾听家长的表达来挖掘其背后的需求。接着在建立稳定平静的沟通基础上,对家长的表达进行积极回应,倾听时配以适当的目光接触,用言语及肢体语言配合记录和重述的方法形成有效沟通。另外,在过程中注意保持客观的描述,不对孩子、家长进行主观上的评价和判断,给予家长充分的支持和信任。
王老师的讲座还利用了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来具体地演示讲解如何开展家校沟通,帮助我们更加懂得“沟通有技巧,教育有温度”。
通过家校共育,孩子们能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氛围。相信通过今天的讲座,老师们获得了更多关于家校沟通的思路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更融洽的家校共育的效果。
撰稿人:胡萍
组稿人:龚海琳、刘紫滢、陶静
图文编辑:张璟
审稿人:胡萍
审核人:朱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