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调味品「食品名称/分类说明」

健康   2024-11-08 06:45   北京  

食品名称/分类说明


12. 调味品


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说明
12.0调味品包括盐及代盐制品、鲜味剂和助鲜剂、食醋、酱油、酿造酱、料酒及制品、香辛料类、复合调味料和其他调味品
12.01盐及代盐制品盐主要为食品级的氯化钠。代盐制品是为减少钠的含量,代替食用盐的调味料,如氯化钾等
12.02鲜味剂和助鲜剂具有鲜味的和明显增强鲜味作用的精制品
12.03食醋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食用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液体酸性调味品
12.04酱油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小麦粉和/或麦麸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
12.05酿造酱以谷物和(或)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半固态的调味品,常见产品如面酱、黄酱、蚕豆酱等
12.06————
12.07料酒及制品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成分为主体,添加食用盐(也可加入植物香辛料),配制加工而成的液体调味品
12.08————
12.09香辛料类包括香辛料及粉、香辛料油、香辛料酱及其他香辛料加工品
12.09.01香辛料及粉香辛料主要来自各种天然生长植物的果实、茎、叶、皮、根、种子、花蕾等,具有特定的风味、色泽和刺激性味感的植物性产品。
香辛料粉由一种或多种香辛料的干燥物组成,包括整粒、大颗粒和粉末状制品
12.09.02香辛料油以一种或多种香辛料中萃取其呈味成分于植物油的制品
12.09.03香辛料酱(如芥末酱 青芥酱)以香辛料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酱类产品。常见产品如芥末酱、青芥酱等
12.09.04其他香辛料加工品除外以上三类(12.09.01~12.09.03)的香辛料产品
12.10复合调味料包括固体、半固体、液体复合调味料
12.10.01固体复合调味料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加工而成的呈固态的复合调味料
12.10.01.01固体汤料以动植物和(或)其浓缩抽提物为主要风味原料,添加食盐等调味料及辅料,干燥加工而成的复合调味料
12.10.01.02鸡精、鸡粉以味精、鸡肉或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钠及食用盐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经混合加工而成,具有鸡的鲜味和香味的复合调味料
12.10.01.03其他固体复合调味料除外上述两类(12.10.01.01及12.10.01.02)的其他固体复合调味料
12.10.02半固体复合调味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调味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加工制成的复合半固体状调味品,一般指膏状或酱状。常见产品如沙拉酱、蛋黄酱和其他复合调味酱等
12.10.02.01蛋黄酱、沙拉酱蛋黄酱是通过含蛋黄的配料,将食用植物油与含有酸性配料和/或酸度调节剂的水相乳化,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食品添加剂形成稳定的半固态酸性乳化调味酱。
沙拉酱是以植物油、水、酸性配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糖、含蛋黄的配料、食用盐、香辛料等辅料经乳化而成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12.10.02.02调味酱以畜禽肉、海产品等动物性原料和/或其提取物为基础原料,添加其他调味品,以及添加或不添加黄豆酱、甜面酱等其他辅料制成的调味酱。
以蔬菜为基础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黄豆酱、甜面酱等其他辅料制成的调味酱
12.10.02.03————
12.10.02.04其他半固体复合调味料以上三类(12.10.02.01~12.10.02.03)未包括的半固体复合调味料
12.10.03液体复合调味料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加工而成的复合的液态的调味品。常见产品如鸡汁调味料、糟卤和其他液态复合调味料等
12.10.03.01浓缩汤以动植物或其提取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盐等调味料及辅料,经浓缩而成的汤料
12.10.03.02肉汤、骨汤以鲜冻畜禽肉、鱼、骨或其抽提物为主要原料,添加调味料及辅料制成的汤料
12.10.03.03调味汁稀薄、非乳化的调味汁
12.10.03.04蚝油、虾油、鱼露等蚝油:利用牡蛎蒸、煮后的汁液进行浓缩或直接用牡蛎肉酶解,再加入食糖、食盐、淀粉或改性淀粉等原料,辅以其他配料和食品添加剂制成的调味品。
虾油:从虾酱中提取的汁液称为虾油。
鱼露:以鱼、虾、贝类为原料,在较高盐分下经生物酶解制成的鲜味液体调味品。
包括其他来源相类似的液体复合调味料
12.10.03.05其他液体复合调味料以上类别未包括的其他液体复合调味料
12.11其他调味品除外以上10类(12.01~12.10)的调味品



知食观
关注中国食品法制进程 专注中国食品法律法规标准研究 通过满足食品合规要求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