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史丨荒唐的英帕尔战役:日本军队前后损失长达七万多人

文摘   2025-01-11 18:36   辽宁  

说起战争带来的减员,很多人往往想起双方交战带来的直接伤亡。其实除了直接伤亡之外,还存在很多的非战斗减员情况:比如疾病、饥饿。


在二战时期,日本军队曾对英属印度发动进攻。但是,这一军事行动给日本军队造成巨大伤亡,而更让日本人感到痛心的是:造成如此巨大的伤亡,居然都是非战斗减员因素。

1、日本人的盘算

1941年年底,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同时日本军队还出兵横扫整个东南亚。在马来亚的英军、菲律宾的美军都没能顶住日本的进攻。之后日本军队如入无人之境,很快霸占除了暹罗(泰国)之外的整个东南亚。

就在日本举国上下沉浸在胜利喜悦的时候,日本人逐渐发现自身面对一个很严重的后果:一方面大量的日本陆军被拖在中国战场抽不出军力,一方面,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的制海权优势很快上市。相对来说,因为东南亚地区原本就是西洋列强的殖民地,加上日本人对东南亚当地民众宣传:我们不是来侵略的,而是来把同样是亚洲人的东南亚兄弟从洋鬼子手里解放出来的。这种宣传虽然东南亚当地人未必相信,但是因为西洋人压迫太严重。所以东南亚各国的实力派人物,不少都选择和日本人合作——比如缅甸的昂山将军,印尼的苏加诺,都是例子。


所以日本高层在1943年的时候,决定出一个重要的计划:那就是不如以缅甸为根据地,进攻印度的英帕尔。

当时主张进攻英帕尔的,是牟田口廉也中将。理论上说,牟田口廉也中将的战略,如果单看理论还真没太大毛病:因为当时中华民国在军需物品方面,很大程度依靠来自印度的输入。而英帕尔是交通枢纽。如果日本军队能占领英帕尔,那么,英属印度的战略物资也就会被切断,无法进入中华民国境内。到时候,蒋介石必然会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选择投降。这样大量日本陆军精锐都能抽出来。

2、无法落实的计划

不过,日本陆军高层还是有不少将领提出了反对意见:因为缅甸和印度交界一带以崇山峻岭为主。如果日本军队攻入印度,单就是后勤补给就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并且印度那边的制空权还掌握在英军手里。日本军队如果涌入印度,单就是制空权这块,就会让日本军队吃大亏。

对于这些反对声音,牟田口廉也中将提出了一个看似有道理的办法:对于后勤补给问题,虽然汽车运输不方便,但是,可以学习当年成吉思汗运输军用品的方法来解决:当年成吉思汗用各种牲畜来运输战略物资。并且,这些牲畜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充当肉食口粮的来源。因此日本军队可以通过这个手段保证后勤补给,用来入侵英属印度。

不过这个计划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印度、缅甸交界一带的地理环境太特殊,尤其是山川江河等地理地貌,导致日本军队在强渡钦敦江的时候,导致大量的牲畜在渡江过程中被江水淹死、冲走。此外,在翻山越岭中,又折损了大量的牲畜。在这样的消耗下,日本军队还没等摸到英帕尔的时候,日本的计划事实上就破产了——因为牲畜折损的一干二净。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个计划注定无法落实。

但是,牟田口廉也并不这么想。

3、日本军队的损失

英属印度方面对日本军队的动向了如指掌,同时也知道日本军队进入印度境内就意味着孤军深入、补给线脆弱的状态。

所以当时东南亚盟军的军事长官蒙巴顿想出了一个足以坑死日本军队的绝招:那就是诱敌深入。毕竟印度战略纵深很大。如果能让日本军队在补给线断裂的情况下孤军深入,那么,英军可以兵不血刃解决掉这些日本军队。

同时,英军利用对印度地理的熟悉,不断伏击日本军队。所以等到日本军队抵达英帕尔一带的时候,其实日本军队本身已经遭到了严重的损耗。并且,日本军队抵达英帕尔一带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被英国人切断了后路。

就在日本军队感觉进退两难的时候,印度进入了雨季状态。这时候,日本军队内部爆发了伤寒、疟疾等一系列传染病。因为远离后方,所以感染病毒的日本士兵压根得不到任何的医治。与此同时因为补给线被切断,日本士兵又处于一种口粮补给不足的状态。这导致日本士兵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状态。

因此日本军队的前线将领申请:能否把军队撤回缅甸?这个请求一开始被牟田口廉也拒绝。不过,等到牟田口廉也意识到英军打算以逸待劳全歼在印日军的时候,这才下达指令,要求日本军队赶快撤回缅甸。

所以在19447月,日本军队接到撤退指令,在英军的陆军+轰炸机互相配合的追杀下,狼狈逃回缅甸。而这一番消耗,日本军队折损七万多人。

这一结果,也让本来就处于颓败状态的日本,处于更加雪上加霜的局面。

新人文之光
为文史爱好者构建一个精神园地,为喜欢阅读和思考的人们,建设一座象牙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