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以前在别的文章里提到过:甲午战争最大的赢家并不是日本,而是英国。因为甲午战争期间日本付出巨大的伤亡,投入大量财富还承担天大的风险,才得以从清朝手里讹诈走2.3亿两白银。而英国在战后利用操纵汇率的手段从清朝手里获取的经济好处,远大于日本讹诈走的钱财。(按:2.3亿两白银,包括3000万两的赎辽费)。
今天小编要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最大的赢家。这个赢家就是沙皇俄国。
1、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按照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说法,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近代史阶段,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对于当时清朝军民来说,并没意识到中西方的实力差距。所以清朝的道光帝以及后来的咸丰帝普遍不觉得清朝实力不及洋人。所以英法的很多利益诉求,清廷压根没当回事,甚至很多签订的协议,清廷也没积极落实——很多人印象里,认为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对洋人卑躬屈膝,其实这个想法还真不完全对,因为咸丰帝还真不怕洋人(他老婆慈禧太后后期也不怕洋人,还敢于单挑十一国列强)。
因此洋人对咸丰帝越来越不满,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也在这个背景下爆发——其实之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解读为二鸦,原因就是因为这本身就是当初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才叫二鸦。
二鸦爆发后,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帝逃到热河,没多久就死在热河。最终清廷少不得和英法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不过也因为这一战,清廷部分开明群体(就是后世所谓的洋务派)意识到了清廷和洋人的差距,所以开始学习西洋技术,建设近代化国防工业。
2、瑷珲条约
沙皇俄国在列强里面属于不入流的。甚至英法等列强眼里,也觉得沙俄是充满封建的落后、专制国家。比如英国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里面就有内容提到,有人抱怨不满,声称“难不成我们是在俄国?”,从这不难看出当时的沙俄形象。
实际上沙俄对清朝领土的掠夺,多数也是基于趁火打劫的内容。比如二鸦结束后,沙俄就利用清廷内忧外患的机会趁火打劫——二鸦期间,清廷和太平天国、捻军、杜文秀等反抗军的交战也依旧持续。
所以沙俄开始在外东北地区搞事情——在晚清时期,外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因此防务力量薄弱。所以沙俄要求清朝的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将黑龙江北岸的土地,割让给沙俄——在这之前,清朝和沙俄的分界是外兴安岭。
奕山知道自己可不是皇帝,如果擅自签订这个协议,只怕麻烦很大。于是沙俄出动军队炮火齐鸣恐吓奕山。
奕山在鸦片战争期间和英国人打过交道,模糊知道英国的实力很强大,也因此奕山队洋人有恐惧心理,所以奕山只好答应沙俄的条件。而之后沙俄利用英法和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机会,趁机胁迫清廷也以中央的名义承认《瑷珲条约》,就这样,沙俄完成了对黑龙江以北广大区域的吞并。
3、结语
英法联军逼迫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让渡更大的利益,出卖更大的主权,最起码是付出了一定的成本。而沙俄则是趁火打劫——几乎没耗费多大成本就获得大量好处。所以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赢家,就是沙俄——毕竟,0本钱还获利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