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丨破伤风:预防、识别与治疗的科学指南

文摘   2024-11-25 12:24   河南  


本期·科普专家


2024.11.25 / 王赛男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破伤风

预防、识别与治疗的科学指南

本期科普内容责任人丨王赛男

破伤风,一种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其病情严重且死亡率高,特别是在新生儿和吸毒者中尤为危险。破伤风梭菌以芽孢的形态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土壤中,当这些芽孢进入人体深而窄的伤口,并在缺氧条件下迅速繁殖时,便会释放出强效的外毒素,导致一系列严重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破伤风的预防、识别与治疗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潜在威胁。




HEALTH SCIENCE


破伤风

预防、识别与治疗的科学指南

HEALTH SCIENCE

一、破伤风的预防

预防破伤风的关键在于打破破伤风梭菌的生长繁殖链条,主要措施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1.主动免疫:主动免疫是指通过接种破伤风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从而获得长期免疫效果。破伤风疫苗通常与白喉和百日咳疫苗联合使用,形成百白破联合疫苗(DPT)。儿童应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通常包括在出生后满3月、4月、5月龄各接种1剂百白破疫苗,18-24月龄时加强1剂,6岁时再接种1剂白破疫苗。对于未完成全程主动免疫的成人,在面临伤口污染风险时,也应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

2.被动免疫:被动免疫是在伤口处理后,立即对伤员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使人体迅速获得抗体,以中和游离的破伤风毒素。TAT是从马的血液中提取的,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使用前需做皮试。而TIG则是从人血液中提取的,过敏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对于污染较重的伤口或免疫状态不佳的患者,推荐使用TIG。

3.正确处理伤口:无论伤口大小,都应进行彻底清创,去除伤口内的异物和污染组织,改善局部循环,防止破伤风梭菌的繁殖。对于深而窄的伤口,应特别注意冲洗和消毒,可使用双氧水等具有杀灭厌氧菌作用的药物。同时,伤口应避免暴露在密闭、潮湿等环境中,减少破伤风梭菌的滋生。


二、破伤风的识别

破伤风的潜伏期长短不一,通常为7-8天,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识别破伤风主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

1.病史:患者有近期污染物体扎伤史,如含铁锈钉子扎伤,且受伤后没有对伤口进行严格清洗消毒及接种破伤风抗毒素等。

2.临床症状:破伤风的前驱症状主要有头晕、乏力、张口不便、烦躁和盗汗等。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典型的肌肉持续性收缩。依据肌肉收缩的部位不同,患者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如面部肌肉痉挛导致牙关紧闭、苦笑面容;上腹部、背部肌肉强制性收缩可出现头足后屈、腰部前凸、典型的“角弓反张”;四肢肌肉痉挛可表现为屈膝、握拳、弯肘等肢体的扭曲。部分患者可因呼吸肌强烈的痉挛出现喉头痉挛,甚至窒息等严重的并发症。

3.体征:患者牙关紧闭成苦笑面容,颈、躯干、下肢之后侧肌群痉挛,出现腰部上挺,颈向上供着的脚弓反张现象。


三、破伤风的治疗

破伤风的治疗需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

1.清除毒素来源:彻底清创伤口,使用3%过氧化氢冲洗,并充分引流,去除伤口内的坏死组织和异物。

2.中和游离毒素:尽早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以中和游离的破伤风毒素。

3.控制痉挛:使用镇静、解痉药物如地西泮、苯巴比妥等,以控制和解除肌肉痉挛。同时,将患者安置于避光、避声的暗室内,避免刺激引发痉挛发作。

4.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道分泌物多且排出困难者、痉挛时间长或已发生窒息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并注意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防治并发症:主要并发症在于呼吸道,如窒息、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坠积性肺炎。同时,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首选青霉素抑制破伤风梭菌,也可使用甲硝唑等药物。

6.营养支持:由于患者不断痉挛、出汗等,消耗热量和水分较多,因此需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必要时采用静脉高营养。


结论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及时的识别与有效的治疗,我们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公众应提高对破伤风的认识,加强个人防护,正确处理伤口,并在必要时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或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同时,医疗机构也应加强破伤风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服务。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生命健康,远离破伤风威胁。

HEALTH SCIENCE




健康科普往期回顾


河南广播电视台豫健之声
《豫健之声》涵盖电视、广播、图文、资讯、直播、影视、融媒资源。专注报道卫健新闻,传播健康科普,把握热点资讯,关注民生话题,发出权威声音。立足本土,辐射中原,面向全国。让河南之声传向中国,让中国之声传向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