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科普专家
2024.11.25 / 范磊
股骨头坏死
不容忽视的骨外科疾病
本期科普内容责任人丨范磊
股骨头坏死,又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一种因股骨头血供受损或中断而导致的骨骼疾病。该病会导致骨髓成分及骨细胞死亡,随后引发组织修复,并可能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及塌陷,引起患者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在30至50岁的人群中较为多发,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HEALTH SCIENCE
股骨头坏死
不容忽视的骨外科疾病
HEALTH SCIENCE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通常是由于髋部外伤导致,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以及髋部严重扭伤或挫伤。由于血管通过股骨颈进入股骨头,外伤容易导致股骨头的血供受到破坏,进而引发坏死。这种缺血性坏死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会显示出来。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则更为复杂,包括激素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以及减压病、镰刀细胞性贫血等其它原因。此外,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特发性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与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增高直接相关,具体机制可能与脂肪栓塞、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长期酗酒会导致体内脂代谢异常,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能力,从而造成股骨头坏死。
减压病:常见于深海潜水员和矿工等高气压作业者,由于气压剧烈变化,氮气会在富含脂肪组织的骨髓中大量堆积而引起骨坏死。
另外,吸烟、肥胖、合并某些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会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二、症状表现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是一个逐渐发展、变重的过程,主要症状包括:
1.疼痛:多表现为髋部或腹股沟区的疼痛,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性质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疼痛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伴有该区域的麻木感。随着病情的加重,疼痛会逐渐加剧,甚至在休息时也会感到疼痛。
2.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关节内炎症的存在,患者的髋关节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随着病情发展,髋关节在各个方向上的活动都会受到影响,包括屈髋、内收等。患者可能无法进行正常的行走、抬腿、坐凳子等动作。
3.跛行:由于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在行走时可能会出现跛行,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会变为持续性跛行。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还可能加重关节的磨损和退变。
4.肢体短缩:当股骨头坏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股骨头塌陷的情况,导致患侧肢体短缩,主要表现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患者在行走时会出现明显的步态异常。
5.肌肉萎缩:由于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患者长期不敢或不能进行正常的肌肉锻炼和活动,患侧下肢的肌肉会逐渐出现萎缩,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功能障碍和残疾程度。
三、诊断方法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1.病史询问:确定患者是否有外伤史、激素使用史、特殊职业史、特殊疾病史等。
2.体格检查:查体时,髋关节前方腹股沟中点会有压痛,髋关节活动度明显下降,内旋、外旋、后伸、外展受限。
3.髋关节检查:托马斯试验、4字试验、单髋站立试验等阳性体征有助于诊断。
4.影像学检查:X光片可以发现Ⅱ期以后的股骨头坏死,典型表现有新月征、双线征等。磁共振检查(MRI)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发现Ⅰ期坏死。CT检查可以了解股骨头坏死的部位和具体体积。
四、治疗方法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等。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物理疗法如低强度电刺激、超声波治疗等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状态。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保髋手术和换髋手术。保髋手术包括髓芯减压术、骨移植术等,旨在恢复股骨头血供并促进新骨形成。换髋手术则是将坏死的股骨头置换为人工关节,适用于股骨头严重塌陷、疼痛剧烈且功能障碍明显的患者。
五、预防及日常护理
预防股骨头坏死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如规范使用类固醇药物、戒酒、控制血脂等。保持适当的运动,避免肥胖也有助于预防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使用激素、经常饮酒者,应定期进行髋关节MRI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应尽量减少负重,辅以拐杖行走,避免剧烈运动。同时,保持规律作息、戒烟等也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六、研究进展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有望成为股骨头坏死的新疗法。此外,3D打印技术的应用也为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提供了更精准的治疗方案。然而,这些新技术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和验证。
总之,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骨外科疾病,其病因复杂、症状多样,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确诊。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HEALTH SCIENCE
健康科普|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