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起,天气渐热,夏天好像一夜之间就到来。在空调房里看书,总让人有一种回到学生时代暑假的感觉。夏天适合阅读、适合写字、放空和做梦。
1
《克拉拉与太阳》
作者: [英] 石黑一雄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其实翻开书阅读第一部分时,故事的开头和我记忆中不知道来自哪部动画片或童话书的片段很相似:某个洋娃娃坐在货架上,等着被主人挑选,而不同的是克拉拉(Klara)不是洋娃娃,是精心设计用以陪伴儿童的人工智能伙伴AF。克拉拉来到了少女乔西家中,看似成为家庭中的一员,但实则又被排除在外,一部分原因是人们仍无法将其看做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在与乔西、她的母亲、她青梅竹马的伙伴里克接触的过程中,克拉拉竭尽所能地去判断、应对、推理和学习人类的表达和情感。随着故事的推进,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计划被慢慢“识破”……
故事的主线很清晰,也并不复杂,甚至有很强的童话气息,但探讨的问题却是十分深刻的。克拉拉设计的目的在于“陪伴儿童”,于是她认定人类的本质是孤独的(否则便不需要陪伴),她以为情感是一成不变的(却目睹了情感的变化),她将太阳视为神(因为AF)直到最后她也没有全然融入人类社会。当AI进化到一定程度,他们甚至能模仿一个人走路的习惯、说话的方式,以算法推理出一个人回应其他人及这个世界的方式,那人心中是否还存有理性无法解释、科技无法还原的部分?正是这些部分(其中也包含了人的自私),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终极奥义。克拉拉学会了很多东西,甚至能敏锐地捕捉到很多细微的情绪的差异,但她始终没有“自我”的意识,而这可能是故事具有悲剧色彩的最大原因。
这个故事确实来源于石黑一雄给女儿讲的童话,但女儿却认为这个故事太悲伤,不适合讲给孩子听。于是石黑一雄将其改写为给大人读的“童话”。如果给这本书换一个名字,或许“爱、死亡、机器人”很适合。石黑一雄曾说,在他的书中,爱通常和孤独、死亡有关,爱作为一个武器或者说盾牌,能帮助我们对抗孤独和死亡。
2
《到马丘比丘右转》
作者: [美]马克·亚当斯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想起上一次出国旅游,是在2019年圣诞节,距今已有两年。居家在家,也特别适合读一些旅行类书籍,让肉体或心灵至少有一个“在路上”。《到马丘比丘右转》并不是一本很轻松好读的旅游书籍,毕竟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而言,南美仍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很多年前我似乎就萌发过去马丘比丘看一看的愿望,我记得在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里写过她去马丘比丘的故事。那是三毛1979年失去荷西后去南美的一次旅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帮她重新拾回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1911年,耶鲁大学教授海勒姆·宾厄姆进入秘鲁的安第斯山区,宣称自己是“首次发现”马丘比丘的白人。但一个世纪后,新闻报道又将其定性为一个“贩卖、偷盗”文物的窃贼。马克·亚当斯是一名纽约的旅行杂志编辑,他决定以此为选题,重走当年的探索之路。印加帝国的历史、宾厄姆当年的冒险之路与作者当下重走的旅途交织在一起,组成了这本《到马丘比丘右转》。
就我个人而言,印加历史本身的复杂、以及我对南美、秘鲁的历史及风土人情的不了解,确实会在阅读上造成一定的阻碍。但如果你不求甚解,把它当作一本穿越古今,以马丘比丘为目的地的“冒险”故事,也是一次有趣的阅读体验。
3
《成为波伏瓦》
作者: [英]凯特·柯克帕特里克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其实我并不是波伏瓦的粉丝,之前也没有读过她的代表作《第二性》,对她的哲学理念只是有些零星了解。想看这本书的原因单纯是它在豆瓣去年的榜单上排名较高,而我也很喜欢看传记和传记电影。
我想有一部分读者可能抱着猎奇心态,冲着波伏瓦和萨特之间所谓“open relationship”的爱情关系翻开这本书,但看完之后我甚至觉得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都不能被称之为爱情,更类似是事业伙伴、精神上的伴侣。而波伏瓦、萨特和他们众多情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确实很难被绝大多人理解和接受。
这本书的题目特别巧妙,它表达了波伏瓦一个很核心的观念。她曾说:“做(becoming)自己不意味着从出生到死亡都做同一个自己,做自己以为这,要在一种不可逆转的‘成为’(becoming)的过程中,与同样在改变的他者一起不断改变”。19岁的波伏瓦曾和父亲探讨“爱意味着什么”,而这成为她后来走上哲学道路,终其一生在探索的另一个命题。其实,这两个命题在波伏瓦的生命里可能早就合二为一,她从每一个出现在她生命中的“他者”身上更认识自我,也认识什么是爱。
4
《索拉里斯星》
作者: [波]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有一段时间很喜欢听昨夜派对,尤其喜欢《短篇与玫瑰的八毫米》这张专辑, 里面有一首《索拉里斯星》,“星体浮游像蓝瞳孔/凝望着历代星空/像一场无法对话的梦”,我曾在深夜反反复复地听。
梁文道说“如果我们找不到外星人,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外星生命的理解,都以为他们是人。”很多人把这本书成为“无法超越的科幻神作”,因为在以往很多科幻电影和小说里,人们还是把外星生命想象成与人相近的个体,只是有着变过形的外貌、 说着不一样的语言、有着更强大的体能,但《索拉里斯星》完全颠覆了这种设定。
其实《索拉里斯星》的故事情节特别简单,心理学家凯尔文降落在索拉里斯星,迎接它的是一大片人类研究数十年却毫无结论的海洋,他的同事们似乎有很多隐瞒他的秘密,他甚至遇到了一个他从未预料到能再见的人……简单的故事情节里,莱姆建构了一个与真实地球迥异的星球,围绕它建构了一系列庞杂的研究体系和学说,而面对这片无法参透的胶质海洋,凯尔文开始思考人类的存在以及我们经历的一切是否有意义。
这个故事的前卫与颠覆性,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写于1959年。戴锦华评论《索拉里斯星》不仅是伟大的文学作品,甚至是一部现代哲学读本。作为哲学家的莱姆在书里抛出很多问题,让我们思考人类的渺小,宇宙是否有我们无法理解的运作法则,而我们总是基于自己的经验思考一切事物,去建构和解构,去赋予意义,但索拉里斯星让人类坚信几个世纪的知识体系甚至是情感认知在一瞬间就土崩瓦解。那片变幻不定的海洋,有了天地混沌之初神祇诞生的含义。我相信这世上总有穷尽多少代人、用何种学科解读都无法解释的迷;用何种射线波段发射信息都无法得到的回应;也总有一种不可见、高于全体人类的“存有”,需要被假定存在。
就像《索拉里斯星》这首歌的结尾:神的意志并无目的/琴的弦一拨动/便有了存在。
初夏,你读过哪本令你难忘的书吗?
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
点击回顾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其他
如果你也喜欢上海、香港和台北
欢迎你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一起分享城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