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读书会 | 石黑一雄:回忆、爱与欺骗

文摘   文化   2022-11-26 23:01   上海  

我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么一个说法,所有的作者,其实终身都在写一个主题,我深以为意,比如白先勇、比如张爱玲,甚至连我自己这样一个不够成熟的业余写作者,也总是一次又一次重复写着人生里必须面对、却永远无法和解的“失去”与“不可得”。

今年春天居家时,我看完了石黑一雄的《克拉拉与太阳》。2017年,石黑一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刚上市就获得许多关注。《克拉拉与太阳》是一本很好读的小说,甚至像一个给成年人的童话,但当你合上书时,又会觉得后劲十足。今年很忙,但我仍一口气读完了另外四本石黑一雄的作品。无论是否披着科幻的外衣,你会发现,石黑一雄的故事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记忆是如何“骗人”的,人是如何自欺欺人的。

现象学里一直讨论一个问题,如何分辨知觉、记忆和想象。看完几本石黑一雄的书,我时常在想,是否人都是“选择性记忆”的动物,无论快乐或痛苦,当下的感知很强烈,在更久远的时间中记忆变得混沌。对于我来说,快乐短暂而易逝,但不快乐的回忆却绵长,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咀嚼中,那些痛苦和难堪被放大和加深了。但石黑一雄书中的主人公,却容易美化自己的回忆,或是将回忆与想象混淆在一起,移花接木,来麻痹自己、忘却痛苦。

其实我向来对日本作家的书有些避而远之,甚至连《挪威的森林》都没有读过,只读过几本村上春树不那么知名的作品,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剩下就是东野圭吾的畅销书。这些书中,总有一种深刻的宿命论的阴影笼罩,书里的每个人心中好像都有一个扭曲的黑洞,有时,他们对死亡的渴望从字里行间溢出来。

但石黑一雄的作品却没有这般强烈的颓丧感,不知道是否因为他从小就移民英国,他书中的日本气息便淡了些,多了一份英国人的克制和严谨。他的叙事总是不疾不徐,但你总感觉在看似日常琐碎、又怀旧的片段背后,藏着难以启齿的秘密或深藏心底的孤独与莫大失落,总要读到最后,你才能知晓。


1

《长日将尽》

作者: [英] 石黑一雄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Remains of the Day
译者: 冯涛
出版年: 2018-5

这本书无疑是石黑一雄最重要的代表作,由它改编的电影《告别有晴天》获得八项奥斯卡提名,躺在我的“想看”列表里许久。很多人评论说,《长日将尽》比英国作家写得更“英国”。

豆瓣上有这样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内容——“一曲帝国衰落的挽歌,一场擦肩而过的爱情”。《长日将尽》写的是管家史蒂文斯短短六天的旅程,回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跨越了从一战结束到二战结束后的十年。作为达林顿勋爵大宅中的男管家,史蒂文斯一直深感自豪,对勋爵的崇拜和尊重,已经成为他人生的信条和立身之本。

作为一名管家,他克制自己的人性与感情,甚至当父亲去世时,他仍忙于招待府上贵宾,压抑悲痛,他竟然认为同为出色管家的父亲也会赞同他这样。在爱情上,他与肯顿小姐的感情已经呼之欲出,但他选择了视而不见,回避再三,最后放任肯顿小姐另嫁他人。



改编电影《告别有情天》


一路上,回忆涌现,史蒂文斯不断地美化自己的回忆,也说服自己回避达林顿勋爵的道德污点,找到种种为其开脱的理由。从他的视角,在那些不确切的回忆的缝隙里,读者能慢慢窥探到一座府邸的辉煌与落寞、一个时代的崛起与终结,战争阴霾下,日不落帝国大厦将倾。石黑一雄带读者一起抽丝剥茧,揭开一层层由文字构成的茧,窥探欧洲、世界正发生的、不可逆的巨变。

最终,史蒂文斯见到了肯顿小姐,在她离去后,史蒂文斯意识到这是一天中“长日将尽”的时刻,而他的人生也走进了暮色时分,男管家这一职业、这一曾让他昂首挺胸的身份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他终于无法再自欺欺人,回忆里那些无比荣耀的时刻都褪了色,露出斑驳和裂痕。


2

《远山淡影》


作者: [英] 石黑一雄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A Pale View of Hills
译者: 张晓意
出版年: 2011-5

这本书的名字让我想起大约十年前,我在花莲当交换生时,每周有一天要去文学院上课,有次下课走出教室,我看到远处的中央山脉云雾缭绕、宛如黛青色的幻影,像海市蜃楼一样,让人觉得不真实。还有一次相似的感受,是几年前去看泰姬陵,早上六七点,可能是因为有雾霾,泰姬陵在不远不近处,却如同一个轻盈、朦胧的影子,如在梦里。

不小心就扯远了,回到这本书,它是石黑一雄的处女作,写于三十年前。故事中有两位主人公,悦子战后从日本长崎移居英国,重组了家庭,正当创伤看似被抚平时,她又经历了丧女之痛;另一位主人公佐知子则通过悦子的回忆断断续续出现,她带着女儿万里独自生活。佐知子将全部希望寄托在美国士兵弗兰克身上,希望能通过他去美国重新生活。战后长崎满目疮痍,两个女人相识后,命运慢慢交织在一起……

这本书让人想起东野圭吾的不少作品,有一种压抑的、黑暗甚至恐怖的氛围,回忆像一块块拼图,但最终并未拼凑出完整故事,作者故意省略了某些情节。结尾处看似不经意的一处着笔,揭露出这个故事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秘密。

这本书始终有双重暗影,战争的阴霾及人心的黑洞。从石黑一雄的不少作品中,都能发现他对战争的厌恶,他用一种惯有的柔和、节制的方式表达反思。


3

《浮世画家》


作者: [英] 石黑一雄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
译者: 马爱农
出版年: 2011-5-1

《浮世画家》是石黑一雄的第二本作品,风格和主旨都和《远山淡影》一脉相承。书中,画家小野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他是一名浮世绘画家,在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时期,他将画作当作宣传工具,鼓励年轻人走上战场,为军国主义摇旗助威。

战后,他仍活在过去的回忆里,活在他备受尊重的“幻觉”中,这似乎也是他用来麻痹自己的一种方式。他有意回避不光彩的过去,反复回忆起他战前在左右宫饮酒作乐、高谈阔论的场景,那时他是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在学生的恭维下获得前所未有的满足。他时时以一种看似谦逊的方式炫耀着自己的身份。

这部作品让我想起前不久看到一位日本画家的版画作品。他画的都是一些看似热闹的、灯火璀璨的场景,但似乎都是在雾里、雨里或回忆里,包括人物也只是剪影,看不清表情,让人觉得漠然、冰冷,不真实,我一下子就想起《浮世画家》这本书。

小野就像史蒂文斯一样,在人生暮年,才开始审视自己一辈子献身的“事业”是否一点都不伟大,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4

《莫失莫忘》

2018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莫失莫忘》,在豆瓣上由超过1万名读者打出8.9分的高分,也是我读完数本石黑一雄的作品后,觉得最与众不同的一本,评论将其称为“一部生物工程时代的<1984>”。这本书位列豆瓣科幻作品榜单上第33名,我却觉得它和《克拉拉与太阳》一样,是一个披着科幻外衣的社会实验,直指人性。

故事开篇,已经成为“护理员”的凯丝登场,她独自开车穿行于乡间,回忆起童年和青春期的往事。她曾和一大群同龄孩子在寄宿制学校黑尔舍姆长大,他们似乎和普通的孩子没什么不同,有着青春期各种敏感的心思,以一种不够成熟、时刻变化的态度对待友情、懵懂的爱情。他们也对未来抱有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一种被禁锢的渴望。甚至连凯丝、露丝与汤米三人从小到大的三角关系,也如司空见惯的青春岁月里的平常桥段,和普通的年轻人别无二致。

如同石黑一雄一贯的风格,他并未交代故事的“设定”,而是通过情节的推进,让读者慢慢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凯丝、露丝与汤米,以及他们所代表的这一群人,到底和普通人有何不同。他们的命运自“诞生”起已经被设定,甚至他们是否具有人性是一个有待被论证的话题,而当他们得知这一切时,得知自己抱有的希望只是幻想时,他们会做出何种反应?



改编电影《别让我走》海报


《莫失莫忘》的结局很短,寥寥数语,描写的场景也非常普通、是每个人生活中必定遇见又容易忽略的,然而却极其惊艳。这样一个看似只聚焦于几个人的情感关系和成长经历、实则很庞杂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社会、不同阶层的故事,最后竟用这样一种轻盈的又沉重的方式收尾,让人震撼。

看完这本书后,我抱着不小的期待看了由其改编电影《别让我走》,阵容强大,凯芮·穆里根、凯拉·奈特莉饰演两位爱恨纠葛了一辈子的女主角,莎莉·霍金斯扮演露西老师,虽然电影截取了书中最核心、最精华的情节,仍对人物的性格塑造有明显缺失。

因为在书中,许多内心描写交待了凯丝、露丝与汤米三人截然不同的性格,以及他们做出某些事、感到失落、悲痛背后的原因,但仅靠画面和对白难以达到文字所营造的细腻,让人无法走进人物的内心。尤其是电影的结尾,虽然已经尽量忠于原著去体现,但书中的文字呼应了凯丝的一生,她面对宿命的徒劳挣扎,电影结尾相比之下就相形见拙,虽然仍让观众感动,但苍白逊色了不少。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最近在读的一本书


点击回顾以下内容


深海读书会专栏

宇宙洪荒 爱是星球或尘埃

 居家一个月,我读了哪些书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三·八妇女节,或许你想读读这些书

在繁华落空时他们相逢

东北往事

《地下城》

2020书单TOP3

归园田居

你可以悲伤,也憧憬温暖


其他

一次别离 | 再见,钟书阁
写在9.11 二十周年之际

香港传奇 | “九龙皇帝”曾灶财

世界博物馆日 | 那些难忘的博物馆

香港艺术馆——在新旧间、黑白间、虚实间


想了解更多故事
请点击【阅读原文】


如果你也喜欢上海、香港和台北

欢迎你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一起分享城市的故事


泡泡糖與阿扁魚
上海、台北、香港的三城故事;回憶與未來交錯的時光膠囊;影像、文字和色彩交織的生活切片……寫實或虛構,全都有關夢想和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