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或许你想读读这些书…

文化   2022-03-07 21:18  

三·八妇女节,我们为大家推荐8本书

希望大家从中汲取勇气,永远温柔坚定

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模样 

1

《成为》

  (美国)米歇尔·奥巴马 著 | 胡晓凯、闫洁 译



米歇尔·奥巴马成长于芝加哥南城的黑人区,从小热爱钢琴,也受家人、特别是教她弹钢琴的姑婆萝比影响,天生有着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陪伴她最终走进美国最高等学府普林斯顿大学、哈佛法学院。

在成为第一夫人之前,米歇尔·奥巴马供职于芝加哥市长办公室、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医学中心,更之前,她在芝加哥盛德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也是在这时,她与前来实习的奥巴马相识。

在序言中,米歇尔写:“我曾是一名出身工人阶层的黑人学生,曾是各种场合中唯一的女士和非洲裔美国人。”去除黑人、女性、常春藤名校毕业生、母亲等所有的身份标签,米歇尔首先是一位坚强的、具有独立精神的、有理想的女性。

她的故事可能并不平凡,但其中却有所有出身平凡的人可借鉴的经验,也有人类共通的情感——比方悲伤、无奈、无助、彷徨和喜悦。我想她的故事,也时刻提醒我们,别忘了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


2

那不勒斯四部曲

(意大利)埃莱娜·费兰特 著



起初看到“那不勒斯四部曲”,很犹豫要不要看,想看是因为《我的天才女友》这部剧实在火,我好奇原著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直以来,我都对文本的影视化很感兴趣,经常找一些电影、电视剧的原著小说来读。但是“四部曲”的长度确实让人有些望而却步。

终于下定决心翻开《我的天才女友》,读完第一本并未有太多、太强烈的感触。我们多年前曾去过那不勒斯,但可能只记得了它绚烂的、展现给游客看的那一面。我觉得属于意大利的文学或电影作品里有一种相似的,世俗的、热烈的、迷离的气质,可能是和它灿烂的宗教和艺术史有关。

当我翻开《新名字的故事》,才发现了作者的庞大野心。很多推荐“那不勒斯”四部曲的评论里,都将它总结为“两个女人跨越五十年的友情和战争”,其实这本书所构建的“史诗般”的故事不止于此。这里的“史诗”是莉拉和埃莱娜的成长历程,她们对于知识、爱情、欲望、婚姻、自我、阶级的思考和斗争,以及彼此关系的不断变化,充满了戏剧张力。随着她们的成长,身份角色的更新,日常生活的画卷和更大、更残酷、更真实的社会现实在她们面前徐徐展开,她们的世界从学校、街区逐渐扩大到那不勒斯地区、意大利,整个欧洲和西方世界。双重的“史诗”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史无前例的作品。

阅读这个长达半个世纪的故事时,总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很好奇最终莉拉和埃莱娜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或许这结局在她们六岁相识时就已注定。我总觉得她们彼此间剧烈的感情会使两人的生命都支离破碎,又彼此黏合。当合上《失踪的孩子》,1600多页的故事尘埃落定,却有很多谜团悬而未决。我也像书里埃莱娜所说的那样,感受到一种莉娜抽身而去后的巨大空虚。


3

《夜航西飞》

(英国)柏博瑞·马卡姆 著 |  陶立夏 译



《夜航西飞》是英国女飞行员柏瑞尔·马卡姆(Beryl Markham)的回忆录,很多人都把她称作女版的埃克苏佩里(《小王子》作者,法国飞行员)。1940年,柏瑞尔·马卡姆与埃克苏佩里在美国纽约相遇,成为她写下《夜航西飞》的契机。

柏瑞尔出生于1902年,四岁时就跟随父亲来到肯尼亚,18岁成为非洲首位持有赛马训练师资格的女性。她笔下的非洲原始、淳朴、热情、广袤又暗藏危机。她写道,“曾经,这个世界上没有机器、报纸、街道、钟表,而它依旧运转”。

29岁,柏瑞尔成为非洲第一位职业女飞行员。5年后,她成为第一个独自驾驶双翼飞机从英格兰穿越大西洋到达美国的飞行员,这段经历被书写进《夜航西飞》(West with the night)的最后几个篇章,也是书名的由来。

 在飞跃大西洋的21小时里,特别是夜晚飞越海洋上空,只有无尽的漆黑,除了飞机发动机的轰鸣也再无其他声响,柏瑞尔体会到了终极的孤独。但飞行早已成为她的本能,尽管与死亡那样接近。

 柏瑞尔果断、勇敢、热情澎湃、天真烂漫又充满梦想,打破了性别的桎梏,是当之无愧的传奇。


4

《走出非洲》

(意大利)凯伦·布里克森 著



在柏瑞尔在非洲生活的同一时期,1914年,丹麦富家女凯伦跟随她的丈夫瑞典男爵嫁到了非洲,并在二十年后写下了著名的《走出非洲》。

男爵夫人的头衔并没能给她带来真正的幸福,然而非洲这片神奇、广袤的土地,激发了她对生活的热爱。

凯伦独自包下一片咖啡园,以庄园主的身份尽力地让咖啡园正常运作,慢慢摸索与土著仆人、原始部落群族的相处之道,最终通过细心地为土著人治病,获得了他们宝贵的信任。

书以第一人称写成,因此在前半部分的阅读过程中,我没有发现作者是一位女性。凯伦并没有写自己来到非洲的前因后果,以及男爵夫人的头衔,而着重于她与非洲、当地人群的关系,她的热爱与英勇——在黑夜中与潜入牛栏的狮子的搏斗,这种有意无意模糊了性别特征的描述,让人本身的品质更加突显——比如真诚、勇敢。

尽管凯伦为咖啡园付出了所有的热爱与努力,这一切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却微乎其微。她在庄园内多次尝试种植不同的经济作物,却连年失败,让她入不敷出,最后因为天灾,咖啡园的命运回天乏术,凯伦不得不卖掉了咖啡园,在来到非洲17年后,回到了祖国丹麦。

也许非洲这片土地没能给凯伦什么回报,甚至给了她沉重的打击,但真正的生活就是这样,美好和痛苦永远并存,凯伦最终知道了自己是谁,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书的前几页中有一个描述,说长颈鹿是非洲大地上奔跑的巨大花朵,让我惊叹于作者文笔的优美和想象力的丰富,她一定有一个被非洲大地灌溉的,热烈的、充满生命力的灵魂。


5

《秋园》

  杨本芬 著


读《秋园》的时候,心情非常沉重,感觉自己并不是在读一本书,而是闯入了别人的真实人生里。 

秋园的生活太沉重太苦,让人不忍卒读,时代的巨轮从她和每一个像她一样的普通人身上碾过去。她要背负时代给她的大的枷锁,也要面对小家庭里至亲的死亡和离散,伤痕累累,流离失所。这样的境遇下活下去或许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别无选择。《秋园》的文学性相对来说没有这么高,语言很质朴,毫无修饰,但真实地还原了一位普通女性的一生,她生如草芥,渺小但顽强,这比巧用各种修辞、写出漂亮话来更让人感动。

“秋园,她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秋园的女儿杨本芬已有80岁高龄,决定写下她母亲一生的故事,这也是千千万万普通人人生的缩影。

“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6

上海的红颜遗事

陈丹燕 著



大学时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读到姚姚的故事,当时的震撼至今记得,从此非常着迷于陈丹燕的“非虚构写作”系列。

在离我家不远的五原路上,原来有这样一个女孩,那么努力地想融入主流,那么勇敢地追逐爱情,但在时代的洪流里,她渺小得像一粒尘埃,消失得也如同尘埃。

陈丹燕说,她想写的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她不那么坚强、不那么冷静、不那么聪明,姚姚是那样一个感性的人,天生的浪漫主义者,1944年生于乱世,1975年意外死于上海街头。

在荒谬的年代里,姚姚的母亲和男友都自杀了,她很痛苦,但没有放弃,就在她以为自己终于要成功逃离的时候,她的生命轨迹戛然而止。

2009年,离这本书首次出版九年以后,姚姚当年失散的恋人回国,找到陈丹燕,把故事失散的章节补充完整,他曾在停尸间里翻了三百具尸体,却没有找到姚姚。我买了新版的书,却没有勇气翻开来再读一次,因为所写关于文革,注定残忍。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没有哭,却第一次感到一种巨大的压抑,是因为别人的生命。


7

《长恨歌》

  王安忆 著 


《长恨歌》是王安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我最喜欢的关于上海的一部小说,跨越四十年的时间,讲述了王琦瑶从少女到成熟女人的生命历程,是属于民间的“传奇”。

“上海小姐”王琦瑶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周旋于不同的男人之间,最终也没有找到长久的幸福,人生凄凉落幕。

王琦瑶和康明逊的爱情,是乱世里的“萍水相逢”。“金丝雀”和庶出的长子,一开始就注定没有结果,他们一起过的每分每秒,都像是偷来的,动荡里短暂的温存。康明逊软弱,他放弃不掉他的身份和家庭,最后远走,离开前他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后来两人再无相见。我很喜欢有关这段感情的描摹,很现实又无可奈何。

经历过年少成名、纸醉金迷后,最后王琦瑶醒悟了,但三口之家、粗茶淡饭的平凡日子已经变成了奢望,像她外婆所说的“头开坏了”,她一辈子都要活在“上海小姐”的光环下,哪怕这光环的背后是沉重的阴影。从王琦瑶身上,你会获得关于名利、爱情、婚姻和生活本身的启示。


8

《白马走过天亮》

言叔夏 著


很多年来,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散文。许多散文集看过一遍就搁在书架上了,只有这本,是在很多夏天安静的、有些抑郁的夜晚会拿出来反复读一读其中的某一篇。言叔夏是天才型的作家,敏锐、细腻、有一种脱离尘世的冷静和凛冽,但是对于许多别人习以为常的事,她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知能力。

其实读她的散文,并不能让人参透什么太大的道理,也读不到太励志的鼓舞,甚至她的文字漂亮,却不那么积极。可能散文就是这样的,极其私人和自我。当你把这些看似散落的篇章串联,你可以依稀看到她如何从一个家庭不完整、孤僻的小女孩走到三十岁。她总是孤独、习惯独居,有时陷入有关过往的回忆。我记得有个台湾学弟曾说:“不幸福的人才写作。”六年过去了,我仍对这句话深表赞同。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她才逐渐放下戒备,积攒起一些对自我的认同,也更懂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同名散文,她在结尾时写到:“我知道此后降临的许多日子,我必会一次次地落下泪来。我必会。如同所有必将来临的天明。九〇年代白马般地自窗外走过,仿佛一个天亮。天亮以后我就三十岁了。如此而已。”


你最喜欢的女性作家是谁?

三·八妇女节你想推荐的读物有哪些?

欢迎在评论中留言!


点击回顾去年内容

三·八妇女节推荐的10部电影




相关推荐

深海读书会 | 在繁华落空时他们相逢

深海读书会  |  东北往事

深海读书会 | 《地下城》

深海读书会 | 2020书单TOP3

深海读书会 | 归园田居

书单 | 你可以悲伤,也憧憬温暖


近期热点

一次别离 | 再见,钟书阁
写在9.11 二十周年之际

香港传奇 | “九龙皇帝”曾灶财

世界博物馆日 | 那些难忘的博物馆

香港艺术馆——在新旧间、黑白间、虚实间


想了解更多故事
请点击【阅读原文】


如果你也喜欢上海、香港和台北

欢迎你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一起分享城市的故事


泡泡糖與阿扁魚
上海、台北、香港的三城故事;回憶與未來交錯的時光膠囊;影像、文字和色彩交織的生活切片……寫實或虛構,全都有關夢想和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