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内,唐山新增76名阳性,因为两次疫情封控间隔很短,很多网友说感觉像是封控中放了个七天小长假。本次封控政府反应速度极快,限制人员流动、全员核酸很快落实到位。由于新增集中在两个属区,其他属区更多是在限制人员流动的基础上做一次社会面筛查。但在此过程中,确实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属地划分”,很多有过新增病例属区行程的人都被社区隔离。由于奥密克戎的高传染性,国内绝大部分地区封控过程中倾向于采用更加保守的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近日,钟南山院士团队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文,提到中国重新开放的策略:
总结起来就五点:第一、尽快提高中国的疫苗接种率;第二、加快特效化学药的研发;第三、要重视抗原检测;第四、要研究出可靠的最短隔离时间;第五、开启政策调整的试点工作。三年疫情,从新冠alpha到奥密克戎,传染性增加,病死率降低,即使是“动态清零”,也让整个社会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封控导致的停工停产,让很多实体经济领域遭受重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选择在“动态清零”中对整个社会尽量小的做法至关重要。但这个度很难把握,太过精细固然影响小,但反复的疫情冲击,稍有疏漏就会造成社会面的蔓延(请参考上海),太过宽泛确实对于疫情控制有帮助,但对于百姓的生活影响巨大。在现在动辄封城的做法下,钟院士的呼吁不可谓不及时,奥密克戎从接触到核酸阳性的时间已经缩短到2-3天,14天的封控周期是否科学合理已经到了需要论证的阶段;如何使用抗原检测配合核酸检测更早地筛出感染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在现有的疫苗接种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普及率成为了政府面对的难题。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在考虑国家要发展、百姓要乐业、人民要安全的最优解。对于大陆此轮疫情导致的物资运输难的问题,国家及时出台了相关制度,保障涉疫地区的重点物资运输。
唐山这次的二次封控,与前一次的变化非常明显,首先是保供物资基于之前的经验几乎没有任何间断,百姓必需的生活物资从封控开始就能够做到保证,其次是本次封控在如外卖、跑腿等企业供应上做出了一定的保证,解决了部分家庭的成品餐饮需求,再次就是封控时间上,对于目前没有阳性病例的属区,并没有一刀切地设定14天的封控时间,而是要根据近几日的全员核酸结果确定解封时间,如果属区持续没有阳性,封控时间甚至可能缩短为3天,从而最大限度保证企业复工复产,百姓生活恢复。
任何一次疫情,面临的都是防控和放开的矛盾,做法上的偏左或者偏右似乎都有道理,又似乎都不够理由充分。而程度的选择,考验的是政府的担当和责任,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可以提出建议,但需要执政者做出抉择。任何一个生活阅历足够丰富的人都能理解,提出建议容易,承担责任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