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各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
一、现代文阅读
(23-24年高一上学期·浙江杭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哦,香雪(节选)
铁凝
①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旷。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缩起身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香雪感受过各种各样的害怕,小时候她怕头发,身上沾着一根头发择不下来,她会急得哭起来;长大了她怕晚上一个人到院子里去,怕毛毛虫,怕被人胳肢(凤娇最爱和她来这一手)。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惊肉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②一轮满月升起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③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④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长大成人的山谷。台儿沟呢?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⑤今晚台儿沟发生了什么事?对了,火车拉走了香雪,为什么现在她像闹着玩儿似的去回忆呢?四十个鸡蛋也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爹不是盼望每天都有人家娶媳妇、聘闺女吗?那时他才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才能光着红铜似的脊梁,不分昼夜地打出那些躺柜、碗橱、板箱,挣回香雪的学费。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是哪儿来的流水声?她寻找着,发现离铁轨几米远的地方,有一道浅浅的小溪。她走下铁轨,在小溪旁边蹲了下来。她想起小时候有一回和凤娇在河边洗衣裳,碰见一个换芝麻糖的老头。凤娇劝香雪拿一件汗褂换几块糖吃,还教她对娘说,那件衣裳不小心叫河水给冲走了。香雪很想吃芝麻糖,可她到底没换。她还记得,那老头真心实意等了她半天呢。为什么她会想起这件小事?也许现在应该骗娘吧,因为芝麻糖怎么也不能和铅笔盒的重要性相比。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⑥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又用沾着水的手抿光被风吹乱的头发。水很凉,但她觉得很精神。她告别了小溪,又回到了长长的铁路上。
某读者认为画波浪线处将小溪写得活灵活现。小溪是如何被写活的?请你写一则批注。(60字以内)
⑦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没有返回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门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确切地说,是冲去。
⑧香雪越走越热了,她解下围巾,把它搭在脖子上。她走出了多少里?不知道。尽管草丛里的“纺织娘”“油葫芦”总在鸣叫着提醒她。台儿沟在哪儿?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
⑨香雪想快点跑过去,但脚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茎儿,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⑩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⑪哦,香雪!香雪!
某读者在画波浪线处这样批注:读到这里,忍不住在心里_____(填一词语)地呼唤:“哦,香雪!香雪!”群山被感动了,我也被感动了,因为__(补充一段话,60字以内)。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作者通过呈现“小时候”“长大了”“现在”三个时间段里香雪的各种害怕,与后文形成抑扬,凸显了人物形象。
B.第④段中“大山原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形成排比,表现了香雪夜归时心理的变化。
C.第⑧段以全知视角,用类似电影的长镜头,由远及近,逐步呈现台儿沟姑娘们迎接香雪回家的场景,为下文香雪被感动蓄势。
D.作为小说中的核心物象,铅笔盒是知识、文明的代名词。香雪对铅笔盒的渴望,实质上是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山外文明的向往。
2.选文第②段关于香雪夜归途中环境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通过对山谷、小路等景物的描写,突出月色皎洁,为香雪只身走完夜路做铺垫。
B.本段借衰败的秋草、丛生的荆棘怪石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意境,充满诗意。
C.本段用三个“还有”不断转换香雪月夜所见之景,反映了她恐惧心理逐渐缓解的过程。
D.此段承上启下,紧承上文对西山口幽黑寂静环境的描写,引出下文与铅笔盒相关的内容。
3.文中四次写到月亮的变化,并点明“它(月亮)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请梳理香雪夜归的心理“路程”。
4.批注是人们品析文章常用的方法,请根据要求对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进行批注。
(23-24年高一上学期·浙江杭州十四中·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四季京味儿
北岛
①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小时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找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我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②关于北京,首先让我想到的是气味儿,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就这一点而言,人像狗。要不为什么那些老华侨多年后回国,四顾茫然,张着嘴,东闻闻西嗅嗅——寻找的就是那记忆中的北京味儿。
③冬储大白菜味儿。立冬前后,各副食店门前搭起临时菜站,大白菜堆积如山,从早到晚排起长队。每家至少得买上几百斤,用平板三轮、自行车、儿童车等各种工具倒腾回家,邻里间互相照应,特别是对那些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大白菜先摊开晾晒,然后码放在窗下、门边、过道里、阳台上,用草帘子或旧棉被盖住。冬天风雪肆虐,大白菜像木乃伊干枯变质,顽强地散发出霉烂味儿,提示着它们的存在。
④煤烟味儿。为取暖做饭,大小煤球炉、蜂窝煤炉像烟鬼把烟囱伸出门窗,喷云吐雾。而煤焦油从烟囱口落到地上,结成一坨坨黑冰。赶上刮风天,得赶紧转动烟囱口的拐脖——浓烟倒灌,呛得人鼻涕眼泪,狂嗽不止。更别提那阴险的煤气:趁人不备,温柔地杀你。
⑤灰尘味儿。相当于颜色中的铁灰加点儿赭石——北京冬天的底色。它是所有气味儿中的统帅,让人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心情恶劣。一旦借西北风更是了得,千军万马,铺天盖地,顺窗缝、门缝登堂入室,没处躲没处藏。当年戴口罩防的主要就是它,否则出门满嘴牙碜。
⑥正当北京人活得不耐烦,骤然间大雪纷飞,覆盖全城。大雪有一股云中薄荷味儿,特别是出门吸第一口,清凉滋润。孩子们高喊着冲出门去,他们摘掉口罩扔下手套,一边喷吐哈气,一边打雪仗堆雪人。直到道路泥泞,结成脏冰,他们沿着脏冰打出溜儿,快到尽头往下一蹲,借惯性再蹭几米,号称“老头钻被窝儿”。
⑦我家离后海很近。孩子们常在那儿“滑野冰”,自制冰鞋雪橇滑雪板,呼啸成群,扬起阵阵雪沫儿,被风刮到脸上,好像白砂糖一样,舔舔,有股无中生有的甜味儿。工人们在湖面开凿冰块,用铁钩子钩住,沿木板搭的栈道运到岸上,再运到李广桥北面的冰窖。趁人不注意,我跟着同学钻进冰窖,昏暗阴冷,水腥味夹杂着干草味。那些冰块置放在多层木架上,用草垫隔开,最后用草垫木板和土封顶。待来年夏天,这些冰块用于冷藏鲜货食品,制作冰淇淋刨冰。在冰窖里那一刻,我把自己想象成冷冻的鱼。冬天过于漫长,让人厌烦,孩子们眼巴巴盼着春天。数到“五九”,后海沿岸的柳枝蓦然转绿,变得柔软,散发着略带苦涩的清香。解冻了,冰面发出清脆的破裂声,雪水沿房檐滴落,煤焦油的冰坨像墨迹洇开。我们的棉鞋全都变了形,跟蟾蜍一样趴下,咧着嘴,有股咸带鱼的臭味儿。
⑧我母亲几乎年年都买水仙,赶上春节前后悄然开放,暗香涌动,照亮沉闷的室内。在户外,顶属杏花开得最早,随后梨花、丁香、桃花,风卷花香,熏得人头晕,昏昏欲睡。小时候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那时尚不知有花粉过敏一说。
⑨等到槐花一开,夏天到了。国槐乃北方人性格,有一种恣意妄为的狞厉之美。相比之下,那淡黄色槐花开得平凡琐碎,一阵风过,如雨飘落。槐花的香味儿很淡,但悠远如箫声。
⑩而伴随着这香味的是可怕的“吊死鬼”。那些蠕虫吐丝吊在空中,此起彼伏,封锁着人行道。穿过“吊死鬼”方阵如过鬼门关,一旦挂在脖子上脸上,挥之不去,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难免惊叫。
⑪夏天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主要是放暑假的缘故吧。我们常去什刹海体育场游泳。说到游泳,我们沉浮在福尔马林味儿、漂白粉味儿和尿臊味儿中,沉浮在人声鼎沸的喧嚣和水下的片刻宁静之间。
⑫暴雨似乎来自体内的压力。当闷热到了难以忍受的临界点,一连串雷电惊天动地,青春期的躁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雨一停,孩子冲向马路旁阴沟上,一边蹬水一边高叫:“下雨啦,冒泡啦,王八戴上草帽啦……”
⑬不知为什么,秋天总与忧伤相关,或许是开学的缘故:自由被没收了。是的,秋天代表了学校的刻板节奏,代表了秩序。粉笔沫儿飘散,中文与数字在黑板上出现又消失。在男孩子臭脚丫味儿和脏话之上,是女孩儿的体香,丝丝缕缕,让人困惑。秋雨阵阵,树叶辗转飘零,湿漉漉的,起初带有泡得过久的配茶的苦味儿,转而变成发酵的霉烂味儿。与即将接班的储大白菜味儿相呼应。
(有删改)
文本二:
我为什么写散文?
当心里萌生出一种对自己的激情,对自己有了感觉,写虚构小说或其他文体无法表达这种情感时,便写散文。
散文凭着真诚感知生命的诗意,让自己艺术的情弦充满智慧和饱满的感情。
散文的美是融合了心灵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而创造出来的。不能指望一个虚伪的灵魂、一个没有真情实感的人会创造出真实的美,写出感人的散文。
散文是作者“心灵的告白”,可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个人独有的感受,因而是值得珍视的。看散文如同欣赏一个人的精神收藏品。
有了真情,再把它提升到文学的层面,表达得美,这美就是活的,充满生命力。否则,只有美,没有真,再精致也只是工艺品,没有活趣。
正是这份真情,使散文虽很少大红大紫,却也从未被冷落过,香若幽兰。
(摘编自王必胜《读写他们(二)——一本散文和一组作家书信)》)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由作者对老北京的怀念写起,引出了对各种“气味儿”的描写,进而引发了对老北京四季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地域文化深沉的思考。
B.文本一第①段,“四海漂泊”“无家可归”“孤魂”等词,表露出游子的孤独和苦楚。作者希望用文字重建“北京城”,表明其精神归乡的愿望。
C.文本一第⑬段中写“秋雨阵阵”“发酵的霉烂味儿”,作者感觉到秋天的忧伤,这与《故都的秋》中“清、静、悲凉”的意境特点相同。
D.文本二既表明了自己创作散文的动机,也传达作者的创作观。散文是作者“心灵的告白”,缺乏真情实感是难以写出感人的散文的。
6.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回忆北京四季不同的味儿,由“冬储大白菜味儿”开始,结尾又说“与即将接班的储大白菜味儿相呼应”,行文上形成回环,结构完整严谨。
B.第⑨段划线句和《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都运用“通感”修辞手法,将“嗅觉转为听觉”。
C.文章以“四季京味儿”为线索,借此回忆、怀念家乡生活,描写自己的独特感受。思路清晰,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D.作者以冷峻沉重的笔调叙写了记忆中冬季的京味儿,有“大白菜的霉烂味儿”“倒灌、呛人的煤烟味儿”和“灰尘味儿”等,怀念中带有心酸。
7.本文一标题“四季京味儿”意蕴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8.文本二中,作文认为怎样才能使散文具有“活趣”?并结合文本一分析。
(23-24年高一上学期·浙江杭州外国语中学·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商州又录(节选)
贾平凹
①冬天里沟深,山便高,月便小,逆着一条河水走,水下是沙,沙下是水,突然水就没有了,沙干白得像漂了粉,疑惑水干枯了,再走一段,水又出现,如此忽隐忽现。一个源头,倒分地上地下两条河流。山在转弯的时候,出现一片栲树,树里是三间房,房没有木架,硬打硬搁,两边山墙上却用砖砌了四个“吉”字。栲树叶子都枯了,只是不脱落,静得没声没息。门前一溜石板下去,是一处场面,左边新竹,每一片细叶都亮亮的,像打了蜡光。竹子是石磙子碾子,碾盘上卧着一条狗,碾杆上挂着一副牛的暗眼套。右边是十三个坟墓,坟墓前边都有一个砖砌的灯盏窝。这是百十年里这屋里的主人。十三个主人都死去了,这屋还没有倒,新主人正坐在炕上。
②这是个老婆子,七十多岁了,牙口还好,在灯下捏针纳扣门儿,续线的时候,线头却穿不到针眼,就叹口气坐着,起身从锅台上抱了猫儿上来。猫是妖媚的玩物,她离不得它,它也离不得她,她就在嘴里嚼馍花,嚼得烂烂的了,拿在手里喂它吃。
③孙子还没有回来。黄昏时到下边人家喝酒去了。孙子是儿子的一条根,儿子死了,媳妇也死了,她盼着这孙子好生守住这个家。孙子却总是在家里坐不住,他喜欢看电影,十里外的地方演也去,回来就呆呆痴几天。他不愿留光头。衣服上不钉扣门儿。两年前就不和她一个炕上睡,嫌她脚臭。早晚还刷牙呢。有男朋友,也有女朋友,一起说话,笑,她听不懂。
④她总觉得这孙子有一对翅膀,有一天会飞了。
⑤灯光幽幽的,照在墙角一口棺木上,这是她将来睡的地方,儿子活着的时候就做的,但儿子死了,她还活着;每一年就用土漆在上边刷一次,已经刷过八次了。她也奇怪自己命长。是没有尽到活着的责任吗?洋芋糊汤疙瘩火,这么好的生活,她不愿离去,倒还收不住她的心呢!
⑥心想:现在的人,怎么就不像前几年的人了,一天不像一天了。她疑心是她没在门框上挂一个镜儿。上辈人常是家里有灾有祸了,要挂一块镜子的。她爬起来,将镜子就挂上了,企望一切邪事不要勾了孙子的魂,把外界的诱惑都用镜收住吧。
⑦半夜里,门外有了脚步声,有人在敲门。老婆子从窗子看出去,三个人背着孙子回来了,打着松油节子火把,说是孙子喝醉了。白日听说县上要修一条柏油公路到这里来,他们庆贺,酒就喝得多了。老婆子悉悉索索下来开门,嘟囔道:“越来越不像山里人了!”
⑧门框上的镜亮亮的,在坟头上照下一点白;天上的月亮分外明,照得满山满谷里的光辉。
1984年秋
(节选自贾平凹《贾平凹散文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
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平凹用作家的笔,画山、画水、画人物,使文章产生形象感、画面美,真正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达到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
B.贾平凹通过描述人物语言、神态、服饰、行动以及直接评述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透析潜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秘密。
C.“就叹口气坐着,起身从锅台上抱了猫儿上来”“她离不得它,它也离不得她,她就在嘴里嚼馍花,嚼得烂烂的了,拿在手里喂它吃”,写出了老婆子的孤寂和忧思。
D.作者以“天上的月亮分外明,照得满山满谷里的光辉”结尾,或许隐含着作者对商州未来发展的思考和期盼。
10.赏析文中画线部分语言。
11.文中老婆子说“越来越不像山里人了”,请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思想主题。
(23-24年高一上学期·浙江宁波·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走严庄(节选)
茹志娟
去年,正是高粱红的时候,我和军区民运部的老马同志第一次来到了严庄,发动群众搞土改试点工作。虽然是大白天,但是庄里肃静无声,静得叫人不安。我们首先来到农会长严来全的家里。窗前的炕头上,端端正正坐着一个妇女,有二十多岁,她低眉垂眼地在做针线,好像根本没看见她家来了两个陌生的客人。老马和来全谈着如何串联群众,培养积极分子,怎么开齐心会搞土改。不知什么时候,那位宁静的妇女已悄悄地下了炕,靠在房门框上听我们谈话。
当晚我就睡在来全家。“女同志,”来全嫂轻轻地说话了,并且还朝我身边挨了挨,“你说,我们分地主的地,那红契呢?”这可能是她考虑了好久的一个问题。我连忙跟她说:“原来的地契是反动政府搞的,都不能算数。人民政府重新另发土地证。”“对!”她似乎解决了一个重大的疑难。看得出来,这个妇人绝不是一个榆木脑袋,我对她产生了兴趣。她说她娘叫她收黎子。收黎子,收黎子,这天晚上,我念着这极动听的名字睡着了。
转天晚上,她拉住我膀子又问了:“昨黑,你说把地主的红契都拿来烧了,要是地主把它藏了呢?”我忽然觉得,这位淑静而又有点封建的收黎子关心土改,对反动势力没有丝毫的畏怯,这才是土改中真正的骨干分子。我兴奋起来,一把抓着她的胳膊说:“收黎子,你敢不敢分地主的地?”她却仍是那样安静,笑了笑说:“这……我不当家。”我对这位端坐炕上的收黎子不禁又气又爱。
贫雇农齐心大会第二天就在来全家的堂屋里召开了。收黎子出来给灯里添了油,加了两根灯草,就走进里屋。会议一开始,来全说了几句团结起来斗争地主的话。大家都没开口。他等了一会,看看大家只是抽烟咳嗽,不知怎么就来了火,红了脖子,猛地一拍桌子,粗了喉咙喊道:“要地的留下,豁出来干;不要地的出去!”我身边的房门帘子一动,收黎子垂着眼皮,站在房门里,怯怯地说道:“老少爷们,我说,咱们还是要地。”她这轻声细语的一句话,竟比刚才来全拍桌子大喊更出人的意外,那些站起的,要走的,都一起停了下来。收黎子的嘴唇微微有点哆嗦,但是话却说得很稳很清楚。“咱们祖祖辈辈从没说要分地主的地,结果也没个好日子。像我娘,本庄的爷们都知道的,她给地主害死了,还给地主的狗拖。我说,倒不如分,闯个活路。”屋子里肃静无声,也没任何的动作。来全张开嘴巴,似乎也给自己媳妇的这番话镇住了。小屋里给她这几句热血沸腾的话一喊,气氛立刻激烈起来。
在丈量土地、分户插标签的时候,来全抱了儿子小全,在分给他的土地上撒欢打滚,收黎子噙了眼泪,只是一味地笑。
走的那天,收黎子拿起事前准备好的一卷高粱饼子,放在我手里说:“等明年,咱们的麦子起了身,磨了白面等你。”
部队天天行军,大片大片的土地从我们脚下伸展开去。地里的庄稼苍黄了,成熟了。那大片大片的土地,又落下麦种。麦种具有穿山之力,它不畏严寒,不畏风霜,在土里渐渐地发芽了,出苗了,然后绿茵茵地满铺在黑土上。
四八年的春上,麦子才一拃高,我又第二次来到了严庄。我在来全原来的屋基角落上,一个临时搭起来的茅草地庵子里看到了收黎子。她稍稍黑瘦了一些,眼睛显得大了。她瞅着灯光,慢慢地说着,使我如同跟她一起经历了那一刻钟。
焦黑的严庄在冒烟,火舌舐过的门洞,像一张一张乌黑的大嘴。几个中央军缩着头抱了枪,踢着地上的枕头、筷子,踩着碎碗碴和晒干的辣椒在放哨。风,跟着他们的脚跟扬起灰烬,然后又在树上打起唿哨……
收黎子抬起眼看着我,一字一字地说道:“仅仅把反动派从严庄赶跑是不行的,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严庄,是敌人,就得干脆彻底地消灭,而不是赶跑。”
已是后半夜,我站起身,重新紧了紧绑腿,决定要走了。“慢点走!”收黎子揭开锅盖,锅里是半锅开水,锅边上贴着六个红面饼。“等咱的麦子收起,我再来吃吧!”我把饼放回她的手上,又回头说道:“收黎子,我过两个月来,你可要磨好白面等我呀!”
“我送来。”她好像决定了一个问题似的,说了这一句,可是身子仍是没动。她身后那一点微弱的灯光,把她衬得十分高大。
我走了,远离了严庄,可是我觉得胜利伴同着收黎子总跟着我,每一个战士后面都有她,手里托着那包热腾腾的饼。微黑的脸上,沉静而坚决。不管我们行军到达宿营地,还是从前线换下来休息。是在深夜还是清晨,只要我们轻轻一扣老乡的门,她就会立即跑来拔栓开门;我们累了饿了,立即会有热热的洗脚水,滚烫的地瓜汤或是小米粥:我们出发了,每人的肩上,都背有一条长长的干粮带,袋里是炒麦粉,也许是馍馍干,这是她给我们备的干粮。当我们走在路上,觉得燥热口干的时候,她又抬来了一桶一桶的凉茶。有时,她悄悄地在我们口袋里塞两只滚热的鸡蛋,或是一把红枣。我们的脚上,穿着她缝的袜子。她做的鞋。她叮嘱我们的话,往往只有一句:“要彻底地消灭反动派,保住咱的好光景。”
是了,大爷们,大娘们,小全的爷,小全的母亲,我们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就能战胜一切敌人,因为,我们的名字叫“人民”。
……
雪,悄无声息地飘落着,远近的村庄,不时闪出一星两星的灯光,淮海前线的军民在欢度一九四八年最后的几个小时。
前面响着鞭子,来了一个大车队,赶车的都是女的,车子没到跟前,我就听见她们尖声吆喝牲口的声音。
“同志,你们车上装的是什么?”
“粮食。”
一九六0年十二月
(有删改)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收黎子”尽管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由于母亲的悲惨遭遇,故事一开头就显示出她比其他妇女来得进步,具有一般妇女没有的见识。
B.文章第四段收黎子“垂着眼皮”“嘴唇微微有点哆嗦”,内心全是胆怯与慌乱;但她轻声细语的这一番话,很有说服力,最终还是打动了众人。
C.“焦黑的严庄在冒烟,火舌舐过的门洞,像一张一张乌黑的大嘴”,“冒烟”“乌黑的大嘴”等词语既展现了反动派的凶残,也象征着严庄人民的愤怒。
D.当收黎子说出“我送来”这句话的时候,她其实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承诺,她的形象在“我”眼中也显得“十分高大”。
13.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齐心大会,大家都不开口,只是抽烟咳嗽,来全拍桌子,粗喉咙地喊,有人见状打退堂鼓要走,这些主要为了体现土改工作的不到位以及农民落后的精神面貌。
B.视角是指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三走严庄》与《百合花》都采用第一人称视角,收黎子的进步便是通过“我”的视角来展现的。
C.茹志鹃作品中的一些意象不仅成为联结情节纽带,而且蕴藏丰富的内涵,如《百合花》被子上的百合花,如本文中收黎子与“我”多次相约的“白面”。
D.《百合花》中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经历了前后态度的转变,《三走严庄》中收黎子思想的成熟也有清晰的脉络,作者通过写小人物的成长历程,体现了现实风貌和时代变化。
14.“闲笔”是指在主线叙述中穿插的支线情节或闲散细节。它们看似可有可无,实际上蕴含了作者的匠心。《百合花》中就多处运用闲笔,如“馒头”“布片”“枪筒里的野菊花”等,起到了独特的表达效果。请分析选文中划横线处闲笔的作用。
15.划波浪线这段多次用“她”来指代“收黎子”,具有多重意蕴,请加以梳理概括。
(23-24年高一上学期·浙江宁波镇海中学·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浔阳江头那一夜
林那北
马蹄敲击着地面,晚风在马车卷帘外拂过,那是一种湿润的、夹带着很多水汽的风,与车内男人早已习惯的长安城完全不同。
从二十八岁进京应试起,这十几年,他都是在又干又燥的天穹下晨起暮眠,可是去年秋天他突然卷起行囊一步步离开自己熟悉的皇城,蹚过黄河,涉着长江,来到此,竟一下子满眼是水了——北面是长江,南面是鄱阳湖,江与湖以及纵横的支流此一条彼一条划开大地,波光粼粼,涛声起伏。江州,原来是一个到处水光潋滟的地方啊。
现在他就是去水边,去西门外一个叫湓浦口的地方,送一位即将远行的友人。
这是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大唐离李渊在晋阳起兵后一统中原称帝,已经过去近两百年。天下还是李家的,只是在经过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后,王朝已不可遏止地由盛转衰。一年多前,他还在宫中,悠哉地当着太子左赞善大夫。此时藩镇割据,战事四起,朝廷平藩讨叛让地方势力极为不满,便派刺客入京当街杀了宰相武元衡。依唐制,东宫官员不得参谏朝政,但他还是奋笔疾书,要求缉拿凶手,雪耻立威。没想到他被扣上一个“伤名教”的罪名赶出宫门,赶往千里迢迢的江州。
真是无妄之灾。之前他诗名鼎盛,也自觉才情弥天,便话锋犀利,针对时弊常出言不逊,其实不过是“济天下”的一腔热血,也以为是忠谏护君,不料却早已让朝中很多人暗生嫉恨。贬,这个词杀伤力太大了,把他内心捅得千疮百孔倒不在话下,关键是外界投来的冷漠与鄙夷的目光,炎凉的世态更让他万箭穿心。四十四岁,正是男人最好的年纪,他却已两鬓白发。读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人都知道他姓白,名居易,这个名字源于《礼记·中庸》中的词句:“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微幸。”祖父替他取此名,大约只是希望他一生都处于平易而无危险的境地,放平常心,素位而行以待天命。另外他字“乐天”,就是乐天知命的意思。他做到了吗?显然没有,否则宰相被杀这么大的事,哪轮得上他说什么呢?但委曲求全地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人生在世,说该说的话,做应做的事,才不枉痛快走一遭。此处不留爷,爷去千里外,他立即孤身离京。“树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湿水烟中”,这是他初到江州时写下的。除了水之外,山也抬头可见。这座别名又叫“浔阳”的小城,其实也不失为一块让智者仁者皆能乐享的宝地啊。
何况还有酒有诗有朋友,更有那么多令他一赞三叹的美景。
且不论江上的帆、湖上的鸟,单单往东三十二里,那座俊朗秀丽的庐山,就百看不厌。穿行其间,烦恼荡尽,诗意万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仅仅觅得这妙不可言的短短二十八字,他也可以快慰自己了。京城无限远,那就在此独善其身吧。“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在香炉峰北面、遗爱寺南边,他很快给自己建起一座草堂,以便呼朋唤友大醉几场。甚好甚好,十五年前他初入仕途时,在秦岭下、渭水边当着小小的县尉,不也正是在山中与朋友纵酒欢歌之后,才诗意喷涌,挥毫写下那首八方争颂的《长恨歌》吗?
他最好的朋友是远在巴蜀的元稹,就是那个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悼念妻子的元稹。作为同科进士,他们性情相似,才情相当,竟也同因不畏强权、恃才放旷而前后脚遭遇贬斥,他到江州做司马,元稹则到西南的通州,最初做的也是司马。相见难,相思苦,只能互寄诗词慰藉,唱和不断。世象污浊,前程黯淡,生命间的情谊此时如此珍贵,它是一簇光,温暖并照亮了彼此。
所以他连夜赶到江边。即使要离去的不是元稹,他仍然不舍,心有戚戚。
突然想起两个人: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和曾任江州刺史、前些年已在苏州去世的韦应物。都是旷世奇才,诗情蓬勃。“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还有李白,是的,李太白!李前辈多么偏爱庐山啊,甚至不吝把香炉峰瀑布,夸张成“疑是银河落九天”。如果他们仍活着,仍长衣宽衫行走在江州,那么,一起在山水间饮酒把欢,诗来歌去,将会怎样地宽慰被冷落于江湖中的惶恐与疼痛啊。天已完全暗透,江面零星的渔火萤火虫般孱弱地跳动。青衫太薄了,风过,他紧了紧身子。冷,犹如直面自己身世和当下朝政时的凉意。友人船正待出发,他急步上前,一腔愁绪,把盏话别。
接下来发生的,都写在《琵琶行》里了。《霓裳羽衣曲》。从长安城流落到此的女伶,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弦音……丝乐如梦,身世飘零,沦落天涯,他涕泪横飞,辛酸往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无边无际地当头淋下,令他无法自已。之后他又去北门外的浔阳楼,看到的是“……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万千感慨涌起,于是提笔挥就一首《题浔阳楼》。
2022年9月我登上浔阳楼时,是个阴天,江水依旧执着东流。一场大旱之下,江面瘦了许多,但众多货运巨轮仍匆忙来去,几只白鹭或上下翻飞或泊在岸边,远处,红墙乌瓦檐角依稀可见,很恍惚,时空在忽远忽近间跳动。迎着风,倚栏眺望,今夕何夕?犹抱琵琶的歌女一闪而过,大弦小弦的乐音似隐似现。
年轻时我背诵过《琵琶行》,在岁月的磨损下,许多句子都已模糊残缺了。那时曾怀疑只是为赋新诗,江州司马才强说愁,泪无论如何都不至于那么滂沱而打湿了青衫。从九江市回来后,我买了两本《白居易传》来读,竟在某个瞬间也蓦然为之伤感了。
当初被迫离开长安,白居易内心一定沮丧、忿恨、恐惧相织,如果可以选择,他想必舍不下天子脚下的富丽繁华。一去千里,命运急转直下,竟也给了他另一个意想不到的馈赠。江水,秋月,歌女,乐曲,一场突如其来的邂逅,刹时把他磅礴才华撞击出夺目的火花。一首不朽的千古绝唱,于是在那个梦一般的南方夜晚徐徐铺陈,应和着天上的星辰,在人间永驻。
(有删改)
1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宰相武元衡被当街刺杀,意在交代当时政治环境恶劣,突出白居易正直敢言的性格。
B.白居易湓江送别友人,想起了好友元稹,所以他对这位友人也恋恋不舍,心有戚戚。
C.祖父期望白居易居心平正,安然无虞,然而白居易并不顺遂,是他耿介性格使然。
D.“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表现了白居易由被贬时的沮丧转变为淡然。
1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通过对比呈现浔阳与长安不同的气候特点,为下文刻画白居易被贬江州后心理产生的巨大落差做铺垫。
B.文章结尾描写江州秋天的风景,在想象中化实为虚,表现了对白居易的赞赏和仰慕,情景交融,极具感染力。
C.诗人的困厄遭际往往能激发诗情,《琵琶行》的成功创作就很好地体现了“诗穷而后工”这一特点。
D.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叙事写人,状景达意,语言明白晓畅又形象典雅。
18.本文写白居易被贬江州,他所看到的江州地理环境与《琵琶行》中描写的江州地理环境有所不同,为什么?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19.在叙事上,本文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视角相结合。试分析其作用。
(23-24年高一上学期·浙江宁波九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采蒲台
孙犁
越过平原,越过一条大堤,就是白洋淀水乡了。
这里地势低下,云雾很低,风声很急,淀水清澈得发黑色。芦苇万顷,俯仰吐穗。
自从敌人在白洋淀修起炮楼,安上据点,抢光白洋淀的粮食和人民赖以活命的苇,白洋淀的人民就无以为生。鱼米之乡,变成了饿殍世界。
正二月间,正是环境残酷、白洋淀的人们没法生活的时候,县里派我到这一带组织渔民斗争,就住在采蒲台。
①采蒲台是水淀中央的一个小村庄,平常敌人扫荡不到。支部书记把我领到紧靠水边的曹连英家去住下。
每天,天不明,这一家人就全起来了。曹连英背上回子,沿着冰上的小路,到砸好的冰窟窿那里去掏鱼。小红穿一件破花布棉袄,把苇放在院里,推动大石磙子来回碾轧。她整天在苇皮上践踏,鞋尖上飞破,小手冻得裂口。轧完苇,交娘破着,她提上篮子去挖地梨。直等到天晚了才同一群孩子沿着冰回来,嘴唇连饿带冻,发青发白;手指头叫冰凌扎得滴着血。娘抬头看见,眼里含着泪说:“孩子饿了,先去吃块糠饼子吧!开了凌,我们拿上席到端村去卖,换些粮食。”
小姑娘嚼着冰硬的饼子说:“粮食,粮食,什么时候我们才有粮食吃呀。”说完,她望着我。娘笑着说:“对,跟同志要吧!他是咱们的一个指望,他来了,我们就又快过好日子了!”
我看在眼里,也酸酸地难过,就说:“开了凌,我们去弄些吃喝来!”说着,连英也背着回子回来了,把鱼倒在筛子里,说:“淀里起风了,凌就要开!”
这一晚上,我听见小红在外间屋地下一边编席一边唱:
眉子细,席子白,
八路同志走了你还要来。
你们远出在外,
敌人,就上咱的台阶!
你快快打回来,
你快快打回来!
风越刮越大,整整刮了一夜。第二天,我从窗口一看,淀里的凌一丝也不见,全荡开了,一片汪洋大水,打得岸边劈劈拍拍地响。
这天正是端村大集,各村赶集的小船很多。小红和她母亲,也要带着编好的席、织好的网,到集上去换粮食,我也跟着到集上看看。
赶集的人很多,那些老乡们都是惊惊惶惶的。我跟着小红娘到了席市。
席一捆一捆并排放着,卖席的妇女都眼巴巴望着南边大梢门那里,等候着那收席的汉奸出来。
很久不见有人出来。巳时以后,那个收席的大官员,本街有名的地主豪绅冯殿甲家的大少,外号“大吉甲”,才前呼后拥地出来。他一手拿着一个丈量席子的活尺,一手提着黑色印桶。
收席的像员大将,站在席边,把尺丈一抛说:“五百!”
小红的娘吃了一惊,抬起头来说:“先生,这样的席五百一领呀?”
收席的说:“这是头等价钱!”
小红的娘叹口气说,“先生,你说小米子多少钱一斗啊?”
“我买的是你的席,我管你小米子多少钱一斗?”收席的愣着眼说,“不卖?好,看第二份!”
他从她的席上踏过,就来看第二家的席。小红的娘呆呆地坐在自己的席上。
第二家卖席的是个年轻人,五百一领,他哭丧着脸答应了,收席的就啪啪地在席上打上印记,过去了。年轻人一边卷着自己的席,一边回头对小红的娘说:“谁愿意卖呀!可是你不卖就是死路一条,除了他这里,你没有地方去买苇,他又不让别的客人来收席!大嫂,我看你还是卖了吧!”年轻人弯腰背起他那一捆席,到梢门口里换票去了。
背席进去的人,手里捏着一沓票出来换苇或是换米去了。太阳已经过午。小红的娘抬头看见了我,她许是想起家里等着她弄粮食回去,就用力站起来,一步一步挪到收席的汉奸那里说:“你收了我那一份席吧!”
“你不是说不卖吗?怎么样,过了晌午,肚子里说话了吧,生成的贱骨头!”
小红的娘卖了席,背进去换了一沓票出来。
②我到梢门口那里一望,看见院里和河码头上,敌人收的苇席,垛得像一座座的山。我心里想:这一捆捆的、一张张的席都是这一带的男女老幼,不分昼夜,忍饥挨冻,一尺一寸织成了的。敌人收买席子的办法是多么霸道!这些卖席的人,竟像是求告乞讨,买席的一定要等到他们肚里饿得不能支持的时候,才肯成交。这还不如明抢明夺!他们设下一层层的圈套拴得老百姓多么紧!
晚上,就召集人们开会。
支部书记说:“同志,你知道,我们这围村子不大,却是个出鱼米的富庶地方。自从敌人在端村、关城、同口一带安上据点炮楼,扒大堤破坏了稻田,人们就没有粮食吃。我们这里出产好苇,远近驰名,就是织席编篓,也吃穿不尽。敌人和汉奸们又下令,苇席专收专卖,抢了席子去,压低席的价钱,把人们逼到绝路上来了。③端村大街,过去是多么繁华热闹!现在一天要饿死几口人!再有一年工夫,我们这水淀里就没有人了!”
我说:“我们要组织武装,寻找活路。我们把村里的枪支修理一下,找几只打水鸭的小船,组织一个水上游击队,先弄敌人的粮食,有了粮食,什么也就好办了。”
游击小队组织起来,一共有十只小船,二十个人。我们就在村南一带去年没有收割的大苇塘里驻扎,每天拂晓和黄昏演习。
④有一天,小红在淀里顺着标志收鱼篓,看见敌人一只大船过来,她绕着弯飞快地来告诉我们。我们在大苇塘附近,第一次袭击了敌人,夺回一大船粮食,分给采蒲台的人们吃。
直到现在,白洋淀还流行着这首描写了真实战斗情况的歌:
队长下命令,
弟兄往前冲,
不怕流血,
不怕牺牲。
打得他们见了阎王。
盒子大枪敛了一大舱;
嘿!
一大船粮食送进大苇塘!
(有删改)
2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天天不明,曹连英一家就都起来干活。这一部分的描写不仅表现了劳动人民勤劳坚韧的品质,还反映了当时百姓生存艰难。
B.对“收席大少”语言、动作的描写,塑造了贪婪蛮横、趾高气扬的汉奸形象,生动刻画了其为虎作伥、鱼肉百姓的丑恶嘴脸。
C.从卖席年轻人的话语中可看到敌人收席子的霸道一面,这和后文“我”的心理活动相一致,都直接表现了敌人的狡诈和阴险。
D.小说以“我”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展现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生存环境和人物面貌,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地方色彩。
21.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交代了住所的地理位置和具体情况,“水淀中央”“扫荡不到”“紧靠水边”都有助于“我”隐蔽在群众中。
B.句子②描写了敌人收的苇席堆叠如山的画面,也反映普通百姓在面对敌恶势力时饱受压迫、麻木不知反抗的情状。
C.句子③通过对比端村大街过去和现在的景象,突出了人民的苦难现状,表现了支部书记的愤慨和与敌抗争的决心。
D.句子④通过对小红动作的描写,不但展现了她勤劳、机智、勇敢的一面,而且体现了军民之间深厚的信任和默契。
22.小说以白洋淀流行的歌为结尾,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3.本篇小说与《百合花》都以诗意的方式叙写战争,请分析两篇小说的相同点。
(23-24年高一上学期·浙江温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鹿儿
航鹰
是她?
上午票箱揭晓,选举结果第一名出炉,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曾当选过劳模的我对此很不好接受,说:“郭经理,职工们对第一名有些看法。附近厂子里的小伙子,背地里把商场女售货员中最漂亮的叫‘一号’。我一打听,‘一号’原来就是她,金鹿儿!就凭这一点,顾客投票难免有偏差。”
郭经理呵呵地笑着。
“卖货时,她用金色的发卡挽住了一头卷发,那发卡簪子还缀着几条金链子,金链子在她耳朵下面荡来荡去……一天早晨,她在屋顶平台上趁着黎明人稀在自我陶醉地跳舞。她这么讲究穿戴,而且举止轻浮,怎能当劳模?”我愤愤地说。
①郭经理依旧呵呵地笑着。
“还有人反映,最近她好几次把糖果拿宿舍去,请一些青年人去吃糖,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我建议应该彻查。”
郭经理笑呵呵地说:“评选工作应注意到群众性和民主性,在表彰大会召开之前,请你去了解一下金鹿儿的情况。”
中午,店堂里一片熙攘。“妈妈,我要吃糖……糖!糖!”小女孩哭闹起来。金鹿儿见状,“同志们,请让孩子的妈妈先买好吗?”征得了大家的同意,抱孩子的女顾客感激地走到前面,金鹿儿先拿了两块给孩子,孩子立刻不哭了。“这怎么行,看这孩子……”她还没说完,糖已经称好。她从秤上拿下去两块扔回糖柜,说:“这不是一样么!”女顾客连声道谢。
这时,一位提手提包的军人,站在队伍后尾不时地看表,一脸焦急的神色。金鹿儿见那军人慌慌张张要走,便上前招呼:“解放军同志,您有急事?”军人不好意思地说:“我要赶火车回部队,想给同志们捎点糖……”又征得大家的同意,她优先照顾了这位军人。军人高兴地行了个军礼,接过糖果跑走了。
她卖货速度飞快,服务热情周到。我想,一个思想颓废的人会有如此高的劳动热情?楼顶平台上的她和柜台上的她,哪一个是真实的金鹿儿?……这也渐渐地冲淡着我往日的成见。
我回到办公室,找来与金鹿儿同宿舍的任小妹去了解情况。任小妹说,金鹿儿确实在宿舍里开过“茶话会”,有好多青年参加,但糖果是她自己买的,她先后买过二百多种,请大家品尝后一一评价其特点,她听后记在小本子上。她为了练包装技术,曾多少个夜晚偷偷地练包砖头,包小石子,把台秤抱回宿舍,练习上秤准确……
啊!我明白了,明白了,这是多么生动的先进事迹呀!我有些怨恨起糖果柜组长来,不,我记起来了,她反映过,还推荐过她去参加局里的技术表演赛,都是我把她的名字给抹掉了,为什么会……我心里感到有些内疚。
晚上干部碰头会后,金鹿儿来找我,“大姐,我来请个假,今晚我得参加文化宫话剧队的彩排,就不能参加您的会了。”
“不行!”我斩钉截铁地说。
她有些发急了:“发言内容我现在就可以汇报。可是,我在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不去,戏就无法演出。”
我不耐烦地问:“什么离不了的角色?”
“一个迷失了生活方向的姑娘,用打扮和跳舞消磨时光……”
我忽然想起了屋顶怪舞的事,似乎领悟到什么,一阵惊喜涌上心头。我亲热地抚着她的手心说:“今晚你就去吧!”
她高兴地搂着我转了两圈,我拉住她说:“不过,以后不要参加这种活动了。”
“为什么?”她一下子跳起来问。
我语重心长地说:“劳动模范了,凡事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光是劳动态度好,生活小节也要检点。”说着,我就顺手摘下她的金发卡,以老大姐的口吻叮嘱:“就说打扮吧,表彰大会最好别戴它……”
②“为什么?”她挑战似地问。
我尽量地笑着反问:“干嘛非戴它呢?”
“我一方面是为了漂亮。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抬头卖货不大适应,顾客一多就顾不过来了。头一低,金链子就打着耳朵,提醒我把头抬起来。”
我听了喜出望外,看来她的事迹还真不少呢!
“行,戴上吧!汇报时就讲抬头卖货,可别提什么漂亮不漂亮。”
“可我就喜欢漂亮!”她反复地强调,“为什么不能说?我要向所有人说,我爱美!爱美的人才爱生活!”
见她这么坚持,我说:“好吧!那你能不能具体讲讲为什么能这样热情地为顾客服务?”
她想了想,直率地表示:“我想,还是应该先说说顾客给了我什么。”
“顾客?给你……”我迷茫地问。
“就从一些常来买糖的老顾客说起吧!有一位面色苍白的中年女教师,每月总是来买少量的糖果带回家去。有一个月她没有来,而是她的小女儿领着奶奶来的。老太太擦着眼泪告诉我:‘她买点糖回家上敬老下顾小的,一块也舍不得自己吃。现在低血糖住了院,这糖是给她买的。’还有七八个自修的学生,每年大学发榜后来买糖。总是由考取的学生请客,而未被录取的人说:‘明年由我来请客。’今年,我又送走了两位大学生,只剩下一位自修生了,但他还是对朋友们说:‘明年,你们一定回来吃我的糖。’……”
她说到这里,长睫毛挂起晶莹的泪珠,说:“他们教我看懂了生活。为这些普通的人服务,是我的快乐。”
她几乎不是在和我讲话,而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侃侃而谈,我从她那燃烧的目光中看到了她将在大会上的讲话内容,那就是爱人民,爱生活,爱美!我的脸颊热起来,我感到我误解了她,也从她的言行中看到了我身上僵硬的症结……
③“你说得很好,谢谢你!”我的嗓子有些发哽,便催促她,“你该去彩排了。”
她听了,送我一个感激的笑容。我送她到门口,言犹未尽,想再说句心里话,但不知为什么,我竟问了那么一句:“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
她怔了怔,响起了银铃般的笑声:“反正我觉得,生活挺有意思!”
④我不由得重复她的话:“生活挺有意思!”
(选自《新港》1981年第4期,有删改)
2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一开始点明她得到顾客的认可,被推选为劳模,然而,作者笔锋一转,“我”对她却提出了一大堆的疑点,这样构思在艺术上形成极大反差,吸引读者。
B.作品以第一人称“我”对金鹿儿的观察为主线,把镜头聚焦在金鹿儿的身上,刻画了一个业务能力强而且个性鲜明的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女售货员形象。
C.本文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通过对比和映衬,写出两代劳模在性格、习惯、作风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她们彼此接触和了解,最后化解“隔阂”达到心灵相通。
D.小说结尾,通过“我”与金鹿儿的对话,赞扬了金鹿儿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深刻揭示她的心灵美,这种注意揭示人物心灵的技巧,是航鹰小说的一大特点。
25.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在语义上与上文“呵呵地笑”紧密连通,一个“依旧”强调郭经理的处变不惊和对金鹿儿的信任。
B.句子②在情绪上较前句“为什么”更为激烈,一个“挑战似的”表现了金鹿儿敢于追求自由生活的勇气。
C.句子③中的“彩排”语意双关,既可指金鹿儿今晚的文化宫话剧队的彩排,也暗指金鹿儿今后的人生。
D.句子④中的“生活挺有意思”,这句话表明“我”既看到自身的不足,也看到金鹿儿对生活的美好态度。
26.简要概括“我”对金鹿儿的认识,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27.人物形象塑造,不同文体有不同的选择。《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是1977年《北京日报》的人物通讯报道,《金鹿儿》是1981年的《新港》小说,两者在塑造“劳模”上有何不同?试从人物形象、塑造技法、语言风格、时代映射等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进行分析。
(23-24年高一上学期·浙江嘉兴·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荷塘月色
朱自清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①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2)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3)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②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4)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5)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③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6)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7)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④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8)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9)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0)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2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第二段提到“路的一旁”的“杨柳”,介绍了荷塘周围的环境,也为下文描写月下杨柳的倩影做了铺垫。
B.作品中“微风过处”一句直接写风,“一丝的颤动”“凝碧的波痕”“像是画在荷叶上”等处也巧妙地写到了风。
C.作品写了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也写了荷塘周围层层叠叠的树,营造出朦胧冷清、世外桃源般的意境。
D.作品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句子,写出作者的思绪由眼前的实景飘飞到历史的虚景,丰富了文章内容。
29.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句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我”出门时动作的轻柔,与前文所营造的宁静氛围相契合。
B.第②句是对前文的总结, “独处的妙处”指能自由地思考做事,暂忘记现实中的烦恼。
C.第③句用“酣眠”比喻月亮透过淡云照射,这种不能朗照的情景,正合“我”的心意。
D.第④句的意思是当时采莲人有很多,是不必多说的,看采莲的人也多,场面十分热闹。
30.请将作品第(4)段和下面《故都的秋》中的语段进行比较,简要分析两者在语言特色上的差异。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万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郁达夫《故都的秋》)
31.简要梳理《荷塘月色》的情感脉络。
(23-24年高一上学期·浙江湖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雨之夜
王统照
黄昏过了,阴沉沉的黑幕罩住了大地。虽有清朗月光,却被一层层灰云遮住,更显得这是一个幽沉、静美、萧条的春夜。
灯影被窗隙的微风拂着,只在白纱帏上一来一往地颤动。我正自拿了一本现代的英文新诗集,口里重复念着,咀嚼“寂寞之夜,未眠之前,我尽能听闻”那几个字。我便想寂寞之夜啊,今夕。……想到这里,有一种细微凄凉的声音,冲破了这个静境。①那种声音打在窗纸上,流在树叶上,点滴在门外的菜畦边软而轻松的土壤上,都似奏着又静又轻妙的音乐,一声一声打着人们的心弦。起初还滴答滴答地散落作响,后来被阴夜的东风催着,一阵阵淅淅潇潇,却完成了这个寂寞的春雨之夜。
和美的声音,容易触发人的深感,而幽凄的音响却难给人以愉乐的同情。幽凄的音啊,你怎么这样容易使人回思,使人想到那些微小的事实上去?这些事实,是深深地埋在人们的心深处,永远,永远用血花包住没有雕蒌的日期,一得了幽凄音响的滋润,便开了蓓蕾,放出悱恻醉人的芳香,不过这等思想的芳香却使人如嚼青橄榄,从辛涩中得出甘苦的味道。
灯影依旧摇着,白纱的轻帏沙沙响动。一阵阵细雨声,使我重回到几年前的梦境。——②八年前的梦境,或是虚幻的梦境?——脑中的幻想重重演出:荒野沉黑,轮声激动,细碎的雨点,打在玻璃窗上作清脆的音响,哦!又是一个别样的春雨之夜。
那夜是三月末的一夜,在一辆火车里,惨惨乱摇的灯光,映着这一连十数辆的客车,在荒郊中慢慢行去。那时不过晚上十点多钟,虽是春夜,却因在日落前下了一场雨,③料峭东风,吹得车中人都打几个寒噤。雨中的汽笛声也非常沉闷,越听得出车外雨声的清响,使人虽觉得精神沉闷,却只怨车开的慢,没有一点反感,因为雨的来临。
我正想入睡,只是睡不着,忽有种亲切声音,由对面传来道:
“哦!你起来,……起来呀!看看有星星在天上了。”
我不自主地睁眼向对面望去,原来是两个旅行的女子。一个大一些的,一身淡素,一看便知是个在中学的女学生。那个小姑娘也不过十三四岁,梳着两个辫子,右手持着一张时下流行的画报,左手却垫着腮颊,俯在那个女学生的身上,她肩窝一起一伏地像在那里哭泣。那个大几岁的,聪慧的面目上,也带着凄惶的样子!手里拿着没有织成的墨绿色绒织物,一边用手抚着小姑娘的柔发道:
“妹妹,……你不听见雨声小些了吗?今晚上,……待一会星光有了。明日啊,……我们就躺在母亲的床上。你忘了吗?母亲叫你画的那张水彩画,……我和你钉在母亲的镜台上面。……唉!你笑了吗?”
那位小姑娘果然站起来拭了拭泪痕,两只明黑的大眼望着姐姐。一会隔着车上的玻璃窗子,听听外面的雨声,便又似有什么欢喜的大事一般,两只手搭在她姐姐肩上,有自然的笑容。但是那位大几岁的女学生,浅灰色的衣襟前却已润湿了一大片。她只是呆望着摇动的灯光,弯弯的眉痕时而蹙起,时而放开,眼睛里一片红晕。④一会儿抚着胸口装作咳嗽,像怕她妹妹知道;一会儿强拉着小姑娘的手,柔和地亲爱地和她低声轻谈。
雨声只是零零地不住。我看她们那样天真,忘了车轮转动的快慢,心头上有一种纯洁的感动!至于她们各人为什么不高兴,为什么烦恼,只有轻妙的雨声能知道吧?
到了最后一站,我们便冒着雨,挟着行李,下了车,只望有个屋子休憩,因为那时已近半夜,一日的旅行,加上春雨中的苦闷,确是疲劳不堪。于是我们这一个客车上的同行人,便被一家栈房邀去。他们有些人扛着行李急急地走去,我只是缓步寻思。
半夜的冷风,挟着雨丝从斜面里往人脸上打来。我在前面时时回头望那两位姑娘,小几岁的紧紧倚在姐姐身侧,她姐姐挟着一个旅行用的皮囊,踏着迟缓无力的脚步,紧蹙双眉,随着我们走来。
我同好多做工的人住在一间大屋子里。我竭力想睡去,总睡不好。喔喔的鸡声啼了,天快晓了,荒村中的春雨之夜也将终了,方朦胧睡去。
第二天仍然阴云密布,没一线儿阳光。清晨的冷空气,使人有新鲜的感觉。我正在院子里徘徊着,看竹篱里萱花的绿长叶子,红黄花蕊,着了昨夜一场时雨,非常娇美。忽听得隔室里有女子呻吟的声音。那边室门开了,昨晚在雨中同车的那位大几岁的女学生,微蓬着鬓发,立在门口。我看她的眼圈却红肿了。她一边望着阴沉的天色,一边带着吁气的口气向室内喊道:
“你不要着急,今天到家了!……到家了!母亲见我们回去就好了!你不要急得发烧,……啊!”
一九二一年初春
(有删改)
3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英文新诗集中的句子表现的寂寞意境,春雨细微而幽凄的音响,都是勾起“我”对几年前那个春雨之夜回忆的缘由。
B.作者写出了主人公精神苦闷,以及由此而生的颓废心理,揭示了时代背景,与郁达夫借《故都的秋》抒发时代苦闷情绪相似。
C.姐妹俩返乡探望生病母亲途中,妹妹的伤心是明显的,姐姐的难过是隐忍的,她对妹妹的耐心安抚、开导,体现了手足之爱。
D.小说情节平淡,不着重现实生活场景的逼真再现,而是通过创造特定意境,表达作者对“爱的追求与美的向往”的创作意图。
3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作者运用工笔细描和比喻手法,使读者对春雨有了直观的感受,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点点滴滴”有异曲同工之效。
B.句子②中,将“我”八年前遭遇比作梦境,虽时间较久,朦胧但有真切之感;以“或是”引出下文对八年前春雨之夜的真切回忆。
C.句子③中,“车中人都打几个寒噤”运用细节描写,表现春雨之夜寒凉,也为下文埋下伏笔,与文末妹妹“发烧”形成了呼应。
D.句子④中,从“我”的视角,通过对姐姐动作和心理描写,着意表现姐姐深藏于心的忧虑,以及对妹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34.文中的“我”因春雨而引发回忆,他称这回忆“辛涩中有甘苦的味道”,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甘苦”的含义。
35.“好的小说要多多留有空白,一如书法中的飞白,线与线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气韵却在那里,所以才好看。”请从对话语言、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角度简析这篇小说中留白手法的运用。
(23-24年高一上学期·浙江绍兴·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①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②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节选自《反对党八股》)
③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节选自《拿来主义》)
36.请简要梳理毛泽东在分析第一条罪状时的论证思路。
37.文中三处划横线的句子分别使用了比喻、引用、反讽等表达技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3-24年高一上学期·浙江绍兴柯桥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雷雨(节选)
曹禺
【第一幕(节选)】
周朴园 (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为什么不拿来?
繁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繁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鲁四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 (低而缓地)倒了来。
繁漪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周冲 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繁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繁漪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繁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繁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冲 (反抗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周冲只好把药端到繁漪面前。]说,请母亲喝。
周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萍 (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繁漪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 ①(冷峻地)繁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繁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周萍走至繁漪面前。]
周萍 (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叫你跪下!
繁漪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第三幕(节选)】
周冲 四凤,你不要为这一点小事来忧愁。世界大的很,你应当读书,你就知道世界上有过许多人跟我们一样地忍受着痛苦,慢慢地苦干,以后又得到快乐。
鲁四凤 唉,女人究竟是女人!(忽然)你听,(蛙鸣)蛤蟆怎么不睡觉,半夜三更的还叫呢?
周冲 不,你不是个平常的女人,你有力量,你能吃苦,我们都还年轻,我们将来一定在这世界为着人类谋幸福。我恨这不平等的社会,我恨只讲强权的人,我讨厌我的父亲,我们都是被压迫的人,我们是一样——
鲁四凤 二少爷,您渴了吧,我给您倒一杯茶。(站起倒茶)
周冲 不,不要。
鲁四凤 不,让我再伺候伺候您。
周冲 你不要这样说话,现在的世界是不该存在的。我从来没有把你当做我的底下人,你是我的凤姐姐,你是我引路的人,我们的真世界不在这儿。
鲁四凤 哦,你真会说话。
周冲 有时我就忘了现在,(梦幻地)忘了家,忘了你,忘了母亲,并且忘了我自己。我想,我像是在一个冬天的早晨,非常明亮的天空,……在无边的海上……哦,有一条轻得像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风吹得紧,海上的空气闻得出有点腥,有点咸的时候,白色的帆张得满满地,像一只鹰的翅膀斜贴在海面上飞,飞,向着天边飞。那时天边上只淡淡地浮着两三片白云,我们坐在船头,望着前面,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
鲁四凤 我们?
周冲 对了,我同你,我们可以飞,飞到一个真真干净、快乐的地方,那里没有争执,没有虚伪,没有不平等的,没有……②(头微仰,好像眼前就是那么一个所在,忽然)你说好么?
鲁四凤 你想得真好。
【第四幕(节选)】
[周朴园由书房进,大家不动,静寂。]
周朴园 (在门口)你叫什么?你还不上楼去睡?
蘩漪 ③(倨傲地)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周朴园 (见鲁妈、四凤在一起,惊)啊,你,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蘩漪 (拉四凤向朴园)这是你的媳妇,你见见。(指着朴园向四凤)叫他爸爸!(指着鲁妈向朴园)你也认识认识这位老太太。
鲁侍萍 太太!
蘩漪 萍,过来!当着你的父亲,过来,跟这个妈叩头。
周萍 (难堪)爸爸,我,我——
周朴园 (明白地)怎么——(向鲁妈)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蘩漪 (惊)什么?
鲁侍萍 (慌)不,不,您弄错了。
周朴园 (悔恨地)侍萍,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鲁侍萍 不,不!(低头)啊!天!
蘩漪 (惊愕地)侍萍?什么,她是侍萍?
周朴园 (烦厌地)蘩漪,你不必再故意地问我,她就是萍儿的母亲,三十年前死了的。
周朴园 (沉痛地)萍儿,你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
周萍 ④(半狂地)不是她!爸,您告诉我,不是她!
周朴园 (严厉地)混账!萍儿,不许胡说。她没有什么好身世,也是你的母亲。
周萍 (痛苦万分)哦,爸!
(有删改)
38.下列对文本相关思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幕中周朴园对周冲说“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是认为周冲和繁漪对他的命令不够服从。
B.周朴园的语言多含命令的语气,这不仅展现了他在这个家中的绝对权威,也体现了他极具封建大家长的特性。
C.第三幕中四凤对周冲充满理想化的言论反应平淡、回应简短,这是由四凤的文化水平和她对周冲只有主仆感情导致的。
D.第四幕戏剧冲突激烈,冲击力强,主要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来展开情节,令人读来惊心动魄。
39.对文中划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周朴园的话是在关心繁漪,希望她保重身体的同时,顺带希望她能给孩子做一个乖巧听话、服从性强的好榜样。
B.句子②中周冲“头微仰”“忽然”等状态,体现他久久沉浸在自我幻想的美好世界里。
C.句子③中繁漪“倨傲地”神态写出繁漪不以和周萍乱伦为耻,却拿周萍四凤乱伦来羞辱周朴园的得意心理。
D.句子④中周萍重复“不是她”,是认为鲁侍萍出身低微,与他想象中的生母差别悬殊,所以不敢承认。
40.曹禺在看过一次《雷雨》公演后曾说:“那位演周冲的人有些轻视他的角色,他没有了解周冲,他只演到痴憨——那只是周冲的粗犷的肉体,而忽略他的精神。”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周冲的精神特征。
41.“冲突是戏剧的灵魂”,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第一幕中喝药冲突的作用。
(23-24年高一上学期·浙江金华·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胡同
史铁生
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二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
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我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是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拓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密如罗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胡同给我带来了阳光与温情,也带来了难以抹去的忧郁。
四十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地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
奶奶带我走出那条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嚎啕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
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
有一天母亲领我拐进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把我送进一个大门,一眨眼母亲不见了。①我正要往门外跑时被一个老太太拉住,她很和蔼但是我哭着使劲挣脱她,屋里跑出来一群孩子,笑闹声把我的哭喊淹没。我头一回离家在外,②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这幼儿园就是那老太太办的,都说她信教。
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庙。僧人在胡同里静静地走,回到庙去沉沉地唱,③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多年以后我才找到它的来源。现在俄国使馆的位置,曾是一座东正教堂,我把那钟声和它联系起来时,它已被推倒。那时,寺庙多也消失或改作它用。
我的第一个校园就是往日的寺庙,庙院里松柏森森。那儿有个可怕的孩子,他有一种至今令我惊诧不解的能力,同学们都怕他,他说他第一跟谁好谁就会受宠若惊,说他最后跟谁好谁就会忧心忡忡,说他不跟谁好了谁就像被判离群的鸟儿。因为他,我学会了谄媚和防备,看见了孤独。成年以后,我仍能处处见出他的影子。
十八岁去插队,离开故乡三年。回来双腿残废了,找不到工作,我常独自摇了轮椅一条条再去走那些胡同。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在一条胡同里我碰见一群老太太,她们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我说我能参加吗?我便在那儿拿到平生第一份工资,我们整日涂抹说笑,对未来抱着过分的希望。
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我对未来的希望还要多,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那时我开始写作,开始恋爱,爱情使我的心魂从轮椅里站起来。可是合欢树长大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几年爱过我的那个姑娘也远去他乡,但那时她们已经把我培育得可以让人放心了。然后我的妻子来了,我把珍贵的以往说给她听,她说因此她也爱恋着我的这块故土。
④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看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一九九四年
4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表明胡同与作者有紧密的生命联系,读者徜徉其间的胡同是作者一个人的胡同。
B.史铁生借用感性的画面和典型细节来描述事件,以此展示人生中的不同阶段,如借奶奶之口来述说“我”的出生。
C.在历经种种磨难之后,史铁生的胡同生活明朗了起来:“我”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并开始写作和恋爱,去顺应人世的变迁。
D.生活中的希望支撑着“心魂从轮椅中站起来”,这只是史铁生在痛苦中的幻想和自欺欺人,现实生活的残酷依然使作者无法完全解脱困境。
43.对文中画线句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连用“拉住”“挣脱”与“笑闹”“哭喊”两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一个人在离开襁褓时的怨恨,具有象征意味。
B.句子②,心理感受很细腻,“漫漫”一词非常真切地表现了幼小的“我”在初涉人世时的不耐烦。
C.句子③,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既有听觉又有视觉,诗意地表达出胡同中的诵经声和钟声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
D.句子④,连用两个疑问句,把胡同与命运同构在了一起,表现了史铁生对冥冥之中的命运之神感慨不公。
44.第二段末提到的“阳光与温情”“难以抹去的忧郁”分别指作者对哪些事情的感受?请结合全文概括。
45.作者在结尾说“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胡同”和“命运”关系的理解。
(23-24年高一上学期·浙江衢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麦秸垛
铁凝
①太阳很白,白得发黑。天空艳蓝,麦子黄了,原野骚动了。
一片片脊背亮在光天化日之下。男人女人们的腰朝麦田深深弯下去,太阳味儿、麦子味儿从麦垅里融融地升上来。镰刀嚓嚓地响着,麦子在身后倒下去。
队长派了杨青跟在大芝娘后头拾麦豄儿捆麦个儿。大芝娘边割麦子边打豄儿,麦豄儿打得又快又结实,一会儿就把杨青丢下好远。
杨青咬牙追赶着大芝娘,眼前总有数不清的麦豄儿横在垅上。一副麦豄儿捆一个麦个子,麦个子捆绑好,一排排躺在裸露出泥土的秃地上,②好似一个个结实的大婴孩儿。
杨青先是弯腰捆,后来跪着捆,后来向前爬着捆。手上勒出了血泡,麦茬扦破了脚腕,麦芒在脸上扫来扫去,给脸留下一缕缕红印,细如丝线,被汗蜇得生疼。
大芝娘在前头嘎嘎地笑,她那黑裤子包住的屁股撅得挺高。前头一片欢乐。
四周没有人了,人们早涌到前边欢乐里去。杨青守着捆不尽的麦个儿想哭。
要是四年以前,杨青就会在心里默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然后身上生出力气,或许真能冲上去。那时她故意不戴草帽,让太阳把脸晒黑。那时她故意叫手上多打血泡——有一次最多是十二个,她把它们展览给人看。大嫂们捏住她的手,心疼得直“啧啧”。杨青不觉疼,心直跳。那时候过麦收,她怕自己比不过社员,有一回半夜就一个人摸到地里先割起来,天亮才发现那是邻队的地块儿。
那时候就是那时候。现在她好像敌不过这些麦子,这块地。
日子挨着日子,是这样的一模一样,每一个麦收却老是叫端村人兴奋。人们累得臭死,可是人们笑。汗水把皱了许久的脸面冲得舒展开来。
太阳更白了,黑得人睁不开眼。队长在更远的地方向后头喊话,话音穿过麦垅扑散开去:“后头的,别絍懈着!地头上有炸鱦子、绿豆饭汤候着你哩,管够!管饱!”
年年都一模一样。年年麦收最忙的几天,各队都要请社员在地头吃炸鱦子。四年前,杨青插队的头一年麦收就赶上吃鱦子。那时社员们在地头围严了鱦子笸箩和绿豆饭汤大桶,杨青就躲到一边儿去。队长喊她,她说不饿;大芝娘把鱦子塞到她手里,她说钱和粮票都在点儿上。人们被逗乐了,像听见了稀罕话儿。后来一切都惯了。甚至,每逢麦收一到,杨青首先想到的就是炸鱦子。现在她等待的就是队长那一声鼓动人心的呐喊。在知青点,她已经喝了一春天的干白菜汤。
杨青没有往前赶,就像专等大芝娘过来拉她过去。大芝娘到底小跑过来。
杨青抬起脸,大芝娘已经站在她跟前。这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从太阳那里吸收的热量好像格外充足,吸收了又释放着。她身材粗壮,但活计利索。
杨青望着大芝娘,腿上终于生出些劲。她擦了擦眼,站起来。
“忙走吧,还愣着干什么?”大芝娘招引着杨青。
杨青跟上去,发现前边净是捆好的麦个儿。③分明是大芝娘劫了她。
地头上,人们散坐在麦个子旁边那短浅的阴影里,吃鱦子、喝汤,开始说闲话解闷儿。那解闷儿的闲话大多是从老光棍栓子大爹那双翻毛皮鞋开始。那皮鞋的典故,端村人虽然早已了解得十分详尽,但端村总有新来人。比如谁家从外村请来了帮工,比如谁家的新媳妇在场,再比如城里来插队的学生。
皮鞋是真正的日本货,硬底,翻毛。那是闹日本时,栓子大爹从炮楼上得来的。村里派当长工的栓子给鬼子送过一趟麦子,栓子赶着空车回来,就捎带回这么一双鞋。刚得到这鞋时,栓子走起路来咯吱咯吱;年代久了,皮底掌了又掌,走起路来变成了咯噔咯噔。
日本投降了,栓子还一直穿它。解放了,栓子还一直穿它。人们问:“栓子叔,你恨日本鬼子不?”
“兴许就你不恨。”
“那还穿这鞋?”
“谁叫它是鞋呢。”
“这可是日本货哩。”
“你叫它应声儿?我不恨鞋。”
栓子大爹的回答理直气壮却并不周密。许多时候,端村人就是从这双鞋上来审度形势的。那鞋有时也会变得理不直气不壮起来。“文化大革命”开始前,那鞋便销声隐迹过好一阵。后来,公社的造反派到底为鞋来到端村,勒令栓子大爹三天之内必须交出。否则他也将被踏上一只脚,闹个永世不得翻身。栓子大爹受了些皮肉之苦,造反队却终究没有找到那鞋。再后来,本村造反队包下了此案。栓子大爹把鞋亮给本村的造反队,他们却没有把它当作胜利果实拿走,就因为那是端村的造反队。眼下他们虽然造反披挂,但端村人的习性难变,他们生性心软。
寒来暑往,栓子判断了形势,端村终于又响起了那鞋声。这是栓子和鞋的故事。
鱦子笸箩被人们吃得露了底。众人四散开,一片脊背朝着太阳。
黄昏,大片的麦子都变成麦个子,麦个子又戳着聚拢起来,堆成一排排麦垛。那由远而近的一挂挂大车频频地托起她们,她们呼吸着黄昏升腾起来,升腾起来,开始在柔暗的村路上飘动。
④杨青独自站在麦田里,只觉着脚下的大地很生。她没有意识到麦垅里原来还有这样多的细草野花。毛茸茸的野草虽然很细、很乱,但很新;大坂花宛若一面面朝天的小喇叭,也欢欣着响亮起来。被正午的太阳晒蔫了的她,现在才像蓄满了精力。那精力似从脚下新地中注入,又像是被四周那些只在黄昏才散放的各种气味所熏染。又仿佛,是因了大芝娘那体态的施放。
杨青在黄昏中挪动着脚步,靠了那矗立着的麦个儿的牵动。远的、近的、那被太阳晒得熟透的麦个子。她朝它们走去,一整天存进的热气立刻向她袭来。她感应到那里对她的召唤,那召唤渗透她,又通过她扩散开去。
(节选自《麦秸垛》第一章,有删改)
4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描写烈日下的麦收场景,调动视觉、嗅觉、听觉来表现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渲染了热火朝天的劳动气氛。
B.杨青捆麦个儿从“弯腰”到“跪”到“爬”,最后“想哭”,说明她体力渐渐不支,对艰苦的劳动心生不满和抗拒。
C.杨青四年前刚来端村时,“故意不戴草帽”“故意叫手上多打血泡”,两个“故意”写出了她想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愿望。
D.本文中的杨青与《哦,香雪》中的香雪都有着好强坚定、淳朴善良的性格特征,都以成长与蜕变传递出生命的美好。
4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是环境描写,表明麦收环境的恶劣,从侧面烘托了端村人麦收劳作的艰辛。
B.句子②用拟人手法,形象表现了人们看到硕大饱满的麦个子时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C.句子③中的“劫”字贬词褒用,一字传神,生动呈现了大芝娘干活时利索的样子。
D.句子④中的“生”是“陌生”的意思,写出了脚下这片土地带给杨青的全新感受。
48.面对端村这片土地,杨青的心理感受发生了多次转变,请结合文本梳理概括。
49.文章写栓子和鞋的故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23-24年高一上学期·浙江台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将军的部队
李浩
我老了,现在已经足够老了,白内障正逐渐地蒙住我的眼睛。我越来越多地想到他了。想到他,我感觉脚下的土地,悄悄晃动一下,然后空气穿过了我,我不见了,我回到了将军的身边,我重新成为了干休所里那个二十一岁的勤务员。
将军的部队装在两只巨大的木箱里。向昔日进行眺望的时候,我再次看见了那两个木箱上面已经斑驳的绿漆,生锈的锁,生锈的气味和木质的淡淡的霉味。
对住在干休所里已经离休的将军来说,每日把箱子从房间里搬出来,打开,然后把刻着名字的一块块木牌从箱子里拿出来,傍晚时再把这些木牌一块块放进去,就是生活的核心,全部的核心。直到他去世,这项工作从未有过间断。
那些原本白色的,现在已成为暗灰色的木牌就是将军的部队。直到现在,我仍然无法说清这些木牌的来历。我跟身边的伴儿说的时候,他只给了我粗重的喘息,并未做任何的回答。我跟他说,我猜测这些木牌上的名字也许是当年跟随将军南征北战的那些阵亡将士们的名字吧,我的猜测是有道理的,可后来,我在整理这些木牌的时候,却发现,上面有的写着“白马”“黑花马”“手枪”,而有一些木牌是无字的,很不规则地画了一些“0”。也许,将军根本不知道那些阵亡战士的名字?
他非常缓慢地把其中的一块木牌拿出来,看上一会儿,摸了摸,然后放在自己的脚下。一块块木牌排了出去。它们排出了槐树的树阴,排到了阳光的下面,几乎排满了整个院子。那些木牌大约有上千个吧,很多的,把它们全部摆开可得花些时间。将军把两个木箱的木牌全部摆完之后,就站起身来,晃晃自己的脖子,胳膊,腰和腿,然后走到这支部队的前面。
将军说,我记得你,当然。我记得你的手被冻成了紫色。是左手吧?
将军说,你这小鬼,可得听话呀。
将军说,我不是叫你下来吗。
将军说,马也该喂了。
他用手使劲地按着眼角边的两道皱纹。
有时将军也和我聊一些和他这支部队相关的陈年旧事。譬如某某爱吹笛子,吹得很好,有点行云流水的意思,只要不打仗了停下来休整的时候他就吹。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他的右手被炸掉了,笛子也丢了,他很长时间都不吃不喝,闷闷不乐。他被送往后方医院。两个月后将军又偶然地见到某某,他正在吹笛。因为没有右手的帮助,他的笛子吹得很不成调。他对将军说笛子就是原来的笛子,他用了三天才把它找到。譬如一个战士特别能睡,打完一场战斗,将军一发出休息的命令,即使他站着也会马上鼾声如雷。他脚还特别臭。将军说我原本想让他当我的警卫员来着,可我受不了他的臭脚。说到这里时将军的声音很细,并且有种笑意。他笑得有些诡秘,那样子让他年轻了不少。我向旧日眺望时看到了这一细节,我就跟他说了。将军愣了愣,粗犷地笑起来:你这小鬼。我不是小鬼了,我已经老了。
将军还跟我说过逗蛐蛐、抓毒蛇、吃草根一类的小事,说过某某和某某的一点琐事,他很少跟我谈什么战争。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谈。要知道将军一生戎马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要知道将军在这无数次的战争中很少失败,要知道他现在指挥的这支木牌上的部队,很可能是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啊。
对于将军那些木牌名字的来历,我曾经做过调查,当然这种调查是随意性的,我只是偶然地向有关的人提及,他们对我的问题都只能是摇头。似乎没人曾向将军提供过什么阵亡将士的名单,至少将军离休后没有。
那么木牌上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呢?它们是在什么时间成为了木牌,装满了整整两个木箱?……
倒是干休所的王参谋向我提供了一个细节。他说他见过一次将军发火,那时我还没有来到干休所。他看见将军紧紧抓住一块木牌,对着它大声说,你就是再活一次,我还得毙了你!当时王参谋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将军把那块木牌扔出了很远,木牌划过地板时发出了一阵很脆的声响。过了很久,将军突然对王参谋说,你把木牌给我捡回来。将军接过了木牌,用手擦了擦上面的尘土,然后小心地把它放回了那些木牌之间。王参谋说他记不太清了,他记得好像他把木牌递到将军手上时,将军的眼红红的。
我悄悄地留下了两块木牌,那是两块没有写字的木牌,上面画的是圈。在我混乱的生活里它们的位置一直都没变过。而现在,我老了,白内障已经不可能让我望见远处的什么了,可我更喜欢向往昔眺望了。我觉得将军正在我的眺望中复活,就像木牌在他的眺望中复活一样。我的手指,抚摸着一直收藏着的那两块木牌,感觉上它们变小了,但比以前更重了。
(有删改)
5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一段写“我”想到了将军,然后感觉自己穿越了时空,重新成为那个二十一岁的勤务员,这一写法融魔幻与现实为一体。
B.有时将军会对“我”聊起陈年旧事,譬如讲述某某爱吹笛子、某某特别能睡等细节,是为了突出将军低调、内敛、谦虚的形象。
C.王参谋向“我”提供的细节不仅写出了将军“刚”的一面,也写出了将军“柔”的一面,有利于深化读者对将军这一形象的认识。
D.小说结尾“我”觉得木牌“比以前更重了”,主要是因为“我”领悟到这些木牌不仅寄托着将军的情感,也寄托着“我”的情感。
51.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将军的部队”为题,意蕴深远,不仅蕴含着将军对其“部队”的无尽回忆,更蕴含着意味深长的人生感慨和生命哲思。
B.关于木牌及其背后的故事,有些是“我”亲眼所见,有些来自他人讲述,这样的安排既显得真实亲切,又突破了第一人称叙述的局限。
C.小说围绕木牌来展开情节,对木牌的检视、与木牌的对话,是将军晚年生活的核心,也是他回顾人生、追忆往事的独特方式。
D.小说虽没有勾画叱咤风云的将士形象,也不曾涉及战争的血腥残酷,但却通过凡人化的生活琐事让将军和一些战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52.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段落的安排有时别具匠心。文章画横线部分有四处“将军说”内容,它们各自成段,请简要说说这样的段落安排有何用意。
53.《将军的部队》荣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作者李浩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不希望这篇小说被定位为单纯的军旅小说,它是一部关注内心世界和情感的作品。”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3-24年高一上学期·浙江丽水·期末)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老贝尔曼是个画家,住在她们下面的底层。他已经六十开外,胡子像米开朗琪罗创作的雕像摩西的那样,从森林之神般的头上,沿着小魔鬼似的躯体,弯弯曲曲地垂落下来。在艺术上,贝尔曼一事无成,挥舞画笔四十年,却未能靠近艺术女神,连她的裙边都没碰到。他一直说是要画一幅杰作,却从来没有动笔。几年来,除了给商业画或广告画之类偶尔涂上几笔,什么也没有创作。他替“聚居地”里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画家当模特儿,赚点小钱。他喝杜松子酒过量,依旧谈论他未来的杰作。至于别的,他还是个凶狠的小老头,毫不留情地讥笑别人的软弱。他把自己看作随时待命的猎犬,专门保护楼上画室里两个年轻艺术家。
……
天刚亮起来,狠心的琼希便吩咐拉开窗帘。
常春藤叶子依然还在。
……
第二天,医生对休说:“她已经脱离危险,你赢了。现在要注意的是营养和照料——没有别的了。”
那天下午,休来到琼希躺着的床边,琼希正编织着一条无用的深蓝色羊毛披肩,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休伸出胳膊,连同枕头一把抱住了琼希。
“我有件事要告诉你,小丫头,”她说,“今天,贝尔曼先生在医院里去世了,死于肺炎。他才病了两天。头天早上,门房发现他在楼下住房里,痛苦而无奈,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冷冰冷的。大家都无法想象,这么可怕的夜晚,他会去过哪儿呢。后来他们发现了一盏亮着的灯笼,一架拖动了地方的扶梯,一些散乱的画笔,以及一块调色板,上面调着绿黄两种颜色——瞧瞧窗外,亲爱的,墙上最后的一片藤叶,在风中纹丝不动,你不觉得奇怪吗?哎呀,亲爱的,这是贝尔曼的杰作——那天晚上最后一片叶子掉下的时候,他画上去的。”
(节选自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
材料二
他现在认识到,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该按照普通人的条件正正常常的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之想。当然,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比如,像顾养民这家伙,挨了别人的打,但不报复打他的人——尽管按常情来说,谁挨了打也不会平平静静,但人家的做法就和一般人不一样。这件事就值得他好好思量思量。这期间,少平获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54.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推断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琼希按照自己的“规定”,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时她也将随之而去。
B.贝尔曼在那个可怕的夜晚提着灯笼,拿着画板,爬上扶梯画了叶子。
C.琼希最后能够脱离危险期的本质原因就是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叶子。
D.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琼希脱离了危险,贝尔曼却突然病逝。
55.贝尔曼最后完成的画作是一片普通的叶子,却被称为“杰作”,这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56.材料二“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这句话在《平凡的世界》中许多人物身上都有所体现。请选择一个人物进行分析。
57.贝尔曼一直没有动手画他的杰作,但从未停止谈论;孙少平认为要过普通人正正常常的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之想。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你更赞同哪一种?结合材料和理解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2.B 3.夜行开始时的恐惧; 拥有铅笔盒后获得自尊的满足;想起父母生活不易而心怀愧疚;重温台儿沟淳朴人情的欢乐幸福。 4.第一处示例:将小溪人格化,通过连续的动作状态描写,比如高昂地歌唱、欢腾地奔跑、撞击石块、溅起浪花,表现出小溪的轻松、欢快。
第二处示例:深情地呼唤。香雪独自夜行三十里,她由自卑封闭跨越到自信开放,是一次心灵的觉醒和成长,让读者为她感到自豪。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艺术手法的能力。
C.“全知视角”错误,应该是香雪的“有限视角”。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环境描写的能力。
B.“凄凉的意境”错误,这个氛围不是悲凉的,伤感的,应该是“清幽”,渲染香雪夜行的恐惧。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的能力。
第一次写月亮在第二段:“一轮满月升起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在这段前,第一段写了香雪“感受过各种各样的害怕”,此处写月亮,是为了渲染这种恐惧。
第二次写月亮是在第四段:“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这次描写是在香雪“仔细端详”铅笔盒之后“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
第三次写月亮是在第五段:“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香雪想象台儿沟今晚发生的一切:“四十个鸡蛋也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爹不是盼望每天都有人家娶媳妇、聘闺女吗?那时他才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才能光着红铜似的脊梁,不分昼夜地打出那些躺柜、碗橱、板箱,挣回香雪的学费”。“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香雪愧疚的内心投射在月亮上,月色就暗淡了。
第四次写月亮是在第九段:“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因为香雪“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这些人一晚上在找香雪,让香雪体会到台儿沟人们的淳朴,想到关心他的姐妹们,想到曾经的玩闹时光,心里是幸福的。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段作用的能力。
第一处,作答时,要答对手法并分析艺术效果。小溪的“歌唱”“奔跑”等使其具有了人的动作和心理,从“高昂”与“欢腾”可知小溪的欢快,同时,这也是在传达处香雪摆脱恐惧后内心的欢快,所以,作者用了一连串动作状态的描写,表现行路中的人物心情。
第二处,从呼唤的内容“哦,香雪!香雪!”来看,“呼唤”是表达情感的,而且人名的重复,表达赞美之深,所以填“深情地”。我感动的原因是小说写了香雪一个人走夜路,从一开始的“感受过各种各样的害怕”,到内心如小溪在“欢腾着向前奔跑”,她变得勇敢。而且她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铅笔盒,感觉“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她变得不自卑了。这段走夜路的经历,让香雪从心灵上成长起来,令读者也为她欢呼、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