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各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_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
1.(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南京玄武区·期末)阅读《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完成探究。
浣溪沙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①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丰奈何春。
[注释]①游丝:春季昆虫吐出来的细丝。
词人借助“鸟”和“日”两个意象,抒发了哪些情感?
2.(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苏州·期末)阅读下面三首《凉州词》,完成对话。
凉州词(其二)王翰 秦中花鸟已应阑, 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①折杨柳, 教人意气忆长安②。 ①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②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 凉州词(其一)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①, 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 那堪马上送明君。 ①金屑文:即金屑纹,指紫檀木天然生成的金色纹路。金屑,黄色花粉。文,同“纹”。 |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①, 应驮白练②到安西③。 ①碛:戈壁、沙漠。②白练:这里泛指丝绸。③安西:地名,指安西都护府。贞元六年(790年),被吐蕃攻陷。 |
小苏:这三首《凉州词》真是各有千秋。我从王翰的诗句“① ”中读出了凉州之“凉”;从孟浩然的“② ”一句中读出了凉州之“远”。
小州:这里的“凉”和“远”不但是气候和地理上的真实体现,更是诗人情感的真切流露,前者表现了③ ,后者写出了④ 。
小苏:我还发现他们都善于用乐声来寄托自己的感情,王翰“夜听胡笳”,孟浩然“作得琵琶”,而张籍的诗中则响起了“无数铃声”。
小州:是啊,这“无数铃声”寄托了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⑤ 。
3.(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无锡宜兴市·期末)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①
杜牧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②作钓家。
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明时刀尺③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
一壑风烟阳羡④里,解龟休去路非赊⑤。
【注】①正初:农历正月初一。当时杜牧、邢群分别由京官外放到睦州、歙州任刺史。②严光:字子陵,曾隐居富春江垂钓。③刀尺:比喻做官后大权在握。④阳羡:现江苏宜兴,杜牧曾在此地建有别墅。⑤解龟:解去所佩带的龟印,即辞官。赊:遥远。
(1)请简要分析本首诗题目的作用。
(2)本首诗尾联和《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无锡惠山区·期末)阅读诗歌并完成下面小题。
与赵莒①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②醉溜霞③。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注释]①赵莒:钱起的朋友。②羽客:道士。③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
4.诗人借 、紫茶、 ”等物象表达了对高洁志趣的追求。
5.请分析“竹下忘言对紫茶”与陶渊明《饮酒》(其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两个“忘言”各自的内涵。
6.(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无锡惠山区·期末)江亭
杜甫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注】本诗写于杜甫隐居成都草堂期间,生活暂时比较安定。
阅读以上诗歌,回答问题。
(1)颔联中“迟”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你品析。
(2)本诗与《春望》相比,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7.(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无锡新吴区·期末)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①,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②。
【注】①凤凰来游象征王朝的兴盛。②长安:指代朝廷和皇帝。
阅读以上诗歌,回答问题。
(1)史传李白作《登金陵凤凰台》是为了和崔颢《黄鹤楼》一较胜负。崔颢诗中三提黄鹤,李白也三提凤凰,分别表达了两位诗人怎样的心情。
(2)尾联“浮云蔽日”含义深刻,请谈谈你的理解,并从语速的角度为“长安不见使人愁”一句设计朗读。
(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徐州·期末)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莲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小语:老师说这首诗描绘了奇美壮丽的边塞风光,你认为哪两句最能体现?
小文:
9.小语:这首诗是作者被排挤出朝廷问候边关时所作,感情比较复杂,你能结合诗句帮我分析一下吗?
小文:
(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南通·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重游狼山寺①
[近代]王国维
不过招提②半载余,秋高重访素师③居。
朅来桑下还三宿④,便拟山中构一庐。
此地果容成小隐,百年那厌读奇书。
君看岭外嚣尘土,讵⑤有吾侪⑥息影⑦区!
【注】①王国维于南通任教时,曾屡游狼山。本诗作于光绪二十九年秋。②招提:寺院。③素师:僧人。④朅(qiè):离去。桑下三宿:《后汉书·襄楷列传》中“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僧人在一棵桑树下面休息,不到三宿就迁移,以免时间一长,对桑树产生眷顾之情。⑤讵(jù):表示反问,难道,哪里。⑥吾侪(chái):我辈。⑦息影:闲居;归隐。
1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
11.请结合全诗,谈谈两位诗人诗句中追求恬淡心境的方式有何不同。
诗句一:朅来桑下还三宿,便拟山中构一庐。(王国维《重游狼山寺》)
诗句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南通启东市·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轩①松
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注释】①南轩,指当南的窗外。
12.本诗的“ , ”两句,其内涵、意境与杜甫《望岳》诗中“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神地表现出了诗人 。
13.简要赏析“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一句中“染”字的妙处。
14.(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盐城盐都区·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观猎①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②,千里暮云平。
[注]① 这是王维青年时期的诗作,是一首写将军打猎的诗。② 射雕处:《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精通武艺,曾射中一雕,人称“射雕都督”。
(1)前两联用 、鹰眼疾、 的细节展现射猎场景,生动刻画了一位 的将军形象。
(2)请简要分析本诗与《使至塞上》在情感上的不同之处。
(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盐城大丰区·期末)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睛,返照②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萍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③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 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血洗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②返照:阳光倒影。③不道:不是说。
15.小雅对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
B.颈联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初春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
C.尾联用“最爱”一词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D.全诗紧扣“早春”着笔,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清新自然。
16.小雅请你思考《南湖早春》和《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17.(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扬州邗江区·期末)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①杳②。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③年最少。窣地春袍④,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①墅:田庐、圃墅。②杳:幽暗,深远,看不到踪影。③庾郎: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④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
景物描写 | 画面特点 | 作用 |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 ① | 为下文意气风发的“少年”出场作铺垫。 |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 日光渐暗、暮霭沉沉、凄凉萧条 | ②
|
(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扬州广陵区·期末)宿建德江①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因求仕失败而漫游于吴越时经过建德江而写。
18.请发挥想象,描述第三、四两句的画面。
19.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愁”?
(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扬州江都区·期末)送魏二①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①此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20.“江风引雨入舟凉”中的“凉”字意味深长,请说出你的理解。
21.概括三、四两句中诗人想象的画面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扬州仪征市·期末)登楼寄王卿唐·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①秋山下,一郡荆榛②寒雨中。
【注】①砧杵:捣衣工具,这里是砧杵声。②荆榛:泛指丛生灌木。
22.诗歌一、二两句,有人读为舒缓的“二二三”节奏,也有人读为“四三”节奏,说说你的看法与理由。
23.清人宋顾乐评曰:先叙情,后布景,而情正在景中,愈难为怀。试从写景方法角度赏析诗歌后两句。
24.(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扬州高邮市·期末)【甲】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乙】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甲词中巧用对比的手法,请举出一例并作赏析。
(2)意象是指蕴含诗人情感的物象。这两首词中都有“花”的意象,请比较其意蕴的不同之处。
(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镇江·期末)阅读【甲】【乙】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乙】
________·春思①
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②,惊起五更春睡。居士,________。莫忘小桥流水。
【注】①苏轼任翰林学士期间,屡遭排挤,回想黄州生活情景,故作此词。②百舌儿:鸟名。
25.苏轼的这首词题目是“春思”,请写出词牌名:“ ”;根据词牌格式,【乙】词横线上应填写“ ”。
26.请结合【甲】词中“常记”和【乙】词中“莫忘”的具体内容,简述两首词各自传达的情感。
(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镇江句容市·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7.请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景象。
2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认为“见”不如“望”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23-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苏宿迁·期末)古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江多故人偶集容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①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②。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_______。
[注释]①翻:通“反”,反而。②寒蛩:深秋的蟋蟀。
29.请简要分析“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一联的作用。
30.诗中横线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选择并说说理由。
A.夕日 B.晓钟 C.亭午
我选择 项 因为
参考答案:
1.作者借助“鸟”和“日”两个意象,抒发了游子游兴未尽的留恋之情,诗人的情感也由欢快转为悲凉。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意象。“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丰奈何春”意思是春季里昆虫吐出来的细丝,随风飘舞在花草树木之间,网住春光,留住游人。花丛中的鸟儿不停地鸣叫,仿佛在召唤行人。湖光春色如此诱人,游人游赏到夕阳西斜才无可奈何地离去。此句说春色无多了,何不再流连些时,明明是游人舍不得归去,却说成是游丝、啼鸟出主意挽留。下片前两句,写得繁富饱满,字面也相当华丽,末句里的“日斜归去”四字,说明西湖景色美好,让人流连。结句的妙处就在“奈何春”二个字了,这三字使得全词更显得精彩。第一它生发开来,写得远。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既已归,春亦将归,作者想到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第二,它挖掘下去,写得深。西湖游春,度过了一天欢快,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归去之际,不免若有所失,由欢乐而转入惆怅,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这首词的结尾,是用陡转直下的笔法揭示了游人内心深处的思维活动,表现了由欢快而悲凉这种两极转换的心理状态。故而能够取得含蓄蕴藉、余味不绝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