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的唐宋八大家

文摘   2024-11-24 00:00   北京  

高考精品讲义集

散文中的唐宋八大家
考场中的韩愈诗歌汇编
考场中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诗歌鉴赏汇编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诗词汇编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诗歌汇编
考场中的苏辙诗歌汇编——上官容碌碌,饱食更悠悠。
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诗歌汇编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宋词百篇汇编

散文中的唐宋八大家

__________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

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②。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韩愈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洛阳东:当时豪门贵族的宅邸所在。

1.这两首诗的描写对象都是       ___________,并借助_______手法来抒情。

2.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②来。

【注】此诗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他居住的愚溪一带杂草从生,偏僻荒凉,道无行人。王二十舍人: 即王涯,柳宗元的同年友,时为中书舍人。凤沼:即凤凰沼,这里指京城。

3.罗诗中为瑞意为______,柳诗中琼瑶指的是_______

4.两首诗借用的意象相同,但全诗运用的手法及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每首至少指出两种手法)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组宋诗,完成小题。

丰乐亭游春三首

欧阳修

【其一】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其二】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其三】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5.这三首诗各有用字之妙,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的荡漾一词,写出了春风如水的动态,也表现了游人的愉快心境。

B.其一的鸟歌”“花舞运用拟人修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满生机。

C.其二的有轻轻拂过之意,传神地描绘出了春色依依,春意撩人的情态。

D.其三的字有的版本作,但字更妙,它更能表现春意阑珊的程度。

6.这三首诗都写出对春天的深情,但是又略有不同。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

王安石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商鞅

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注】王安石因推行新法受到了多方责难,有人指责他违背先王之道,舍弃王道讲霸道。本诗即为此事而做。

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虽逝,但他的文章遗留后世,阅读这些文章可想见其风度与品格。

B.尽管很多人指责王安石迂腐,但孟子阔达乐观的性格足以给他慰藉。

C.商鞅重视诚信,言出必行,取信于民,为治理国家留下了宝贵经验。

D.作者认为商鞅能够让政令得到贯彻执行,告诫人们不要对商鞅非议。

8.请简要概括这两首诗在讽古喻今写法上的共同特点。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西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9.两首诗都写了急雨,但突出急雨的手法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10.请对比分析两首诗歌内容、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村五绝(其五)

苏轼

窃禄忘归我自羞,

丰年底事汝忧愁。

不须更待飞鸢坠,

方念平生马少游①。

次韵子瞻山村五绝(其五)

苏辙

贫贱终身未要羞,

山林难处便堪愁。

近来南海波尤恶,

未许乘桴自在游②。

【注】后汉马援素有大志,堂弟马少游却劝他说,做人何必胸怀大志,徒然自苦。后马援出征,在未开发地区毒气熏蒸的环境中,看到高飞的老鹰被感染掉入水中,想起堂弟的话。桴:类似木筏。语出《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禄是苏轼的自谦之语,首句表达了诗人在其位却未能尽其力的羞惭之意。

B.变,苏轼自问丰收之年为何而愁,委婉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不满。

C.苏辙诗标题点明这是按照苏轼诗韵脚作的唱和诗,两首诗的形式与内容形成呼应。

D.两首诗风格迥异,苏轼诗器宇轩昂不失浪漫旷达,苏辙诗冷静客观充满殷殷深情。

12.清代诗人赵翼有言:一典自有一意。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请分析这两首诗的用典之意。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子瞻重游南山

苏辙

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谷鸟呜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

定邀道士弹鸣鹿①,谁与溪堂共酒杯。

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

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苏轼

去年新柳报春回,今日残花覆绿苔。

溪上有堂还独宿,谁人无事肯重来。

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

懒不作诗君错料,旧逋②应许过时陪。

【注】鸣鹿:《诗经·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②逋:欠。

13.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三番五次游南山,可见其对南山情有独钟,也从侧面写出南山风景独特。

B.苏辙诗的前三联写终南山春回大地,自己陪苏轼重游时弹琴饮滔、吟诗作赋。

C.苏辙向苏轼索取游南山时写的新作,苏轼欣然相赠,两人一唱一和,情意融洽。

D.苏轼诗标题交代了写作缘由,首联对比开篇,抒发自己重游南山时的迥异景象。

14.两诗中的画线句子内容上有什么关联?请结合两诗简要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老翁井

苏洵

井中老翁误年华,白沙翠石公之家。

公来无踪去无迹,井面团团水生花。

翁今与世两何与,无事纷纷惊牧竖。

改颜易服与世同,毋使市人知有翁。

注释:老翁井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苏洵《老翁井铭》写道:往岁十年,山空月明,天地开霁,则常有老人苍颜白发,偃息于泉上。就之则隐而入于泉,莫可见。此诗大概作于1057年奔妻丧归家期间。苏洵,少年落拓不羁、胸怀大志,仗剑去国、远游四方。二十七岁发愤苦读,才华横溢,然三次应举皆不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老翁年华已逝、白发苍苍。不喜欢与人交往,独来独去,只留给人们井面上团团升起的水花,引发人们无穷的遐想。

B.老翁不问世事,与世无争,超凡脱俗。他经历了不知多少年的岁月沧桑,居于幽静而宜人的井中,以泉为家。

C.纵观全诗,诗句似淡实浓,诗人将丧妻之痛和身世之感托于老翁,呈现出含蓄蕴藉的特点,很好地表达出了诗人此刻的心境。

D.虽然诗人饱经风霜,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悲哀与无奈,有以此终老的想法,但仍然想有所作为,被朝廷重用。

16.有人评价这首诗委婉含蓄,哀而不伤。请结合诗歌及注释简要分析。

二、唐朝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在潮州的风中呼吸

潮州,一听这个名字,就想着应该是海边的城市。也许,在历史上还曾经为潮水所席卷,但依然迎潮而立,并因此而得名。

当然,这只是我顾名思义的猜测。潮州之名后来令我极为吃惊,它的山和水不叫潮山潮江,而叫韩山韩江。为何以命名?恕我孤陋寡闻,我那时竟然完全不知。

我说的那时是十几年前读大学时,我去潮州附近的凤凰山做文化考察,第一次知道了潮州有一座韩山,心下想着肯定和某某地方叫韩家村一样来历平凡吧。数年之后,我才知道,这是韩愈的。我有些震惊:一座城市甘愿成为一位文人的遗存。

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另一座城市,是以一位文学家的姓来命名它的山和水。以前总觉得与韩愈同时期的柳宗元命名了柳州,后来才知道,柳州得名是因为柳江,这字不过是一种巧合。

你可以说,韩愈被当地如此纪念,首先是因为他做过当地的执政官。这不错,但是,在韩愈之前和之后,于漫长的历史中,此地不知道有过多少执政官,而韩愈在当地仅仅待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为潮州自然做了一些好事,就如那篇极为有名的《祭鳄鱼文》所记载的。当地朋友说到这事情,总是会眉飞色舞说起韩愈的狡猾,他是如何派人在上游撒石灰,又是如何选择好时机在下游朗诵《祭鳄鱼文》,让当地老百姓目睹了一场表现文字伟力的戏剧。但是,很有可能的是,当时的老百姓就洞穿了韩愈的把戏,他们只是愿意相信他们想要相信的。他们知道这个人的来历,知道这个人的文章能够流传千古,他们愿意崇拜这个人。

这座城市从此与众不同。它获得了一个全新的内核,从而开始了脱胎换骨的再生。

因此,当你面对的潮州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城市时,你不应该有太多的惊讶。传统文化的气息弥漫在它的大街小巷里,保持得格外醇厚。

我在那条进士牌坊街不知走过多少遍。我没有去数到底有多少牌坊,心中的那种感觉是一眼望不到头,如同历史的隧道。他们都在追逐韩愈的脚步,想以文字获得走向远方的权利。古代的士人们是自信而自得的,道统如天空般确定,未来也完全可期。

韩江也是很美的。在潮州城段,有座广济桥横跨其上。说是桥,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坚硬之物。它是一座浮桥,以船相连,相连的船可拆开,以便上下游通行。平时,人们可以踩着这座浮桥往来于两岸。该桥始建于南宋,明朝年间形成了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这个时候的广济桥,便不仅仅是实用的,而且是审美的了。

有了源,有了名,有了核,又逐渐有了坚硬的现实物象,某种文化态度便形成了。

见识过潮彩的人,会对那种艳丽的色彩造成的视觉冲击难以忘记。也是自唐代起,潮州便开始大规模地生产陶瓷,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至今已经从广东瓷都变成了中国瓷都。此外,还有潮绣艺术,艳丽的线条构成了美不胜收的布上雕塑。

如果说这些艺术形式太过耀眼,一望便知,那么,从生活的基本吃喝来说,潮州菜是享誉全国的。沿海的地方多了,产海鲜的地方也多了,但似乎都没有潮州菜的口碑。实际上,潮州附近的海域并不特别盛产海鲜,潮州菜所用的海鲜也大多取货于八方。潮州菜的好,跟潮州这个地域其实关系不大,而一定跟潮州人的追求态度紧相关联。

因此,这个地方商界文化界名人辈出,是在情理之中的。饶宗颐是我敬仰的学问大家,他对中国古代各种艰深的学问,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甚至可以说是当今最后一位国学大师。从韩愈到饶宗颐,构成了潮州的文化史谱系。如果说曾经是有大家路过,而后来,这片土地已经可以提供充分的养料,去滋养一棵大树的根系。

我们稍稍从这块土地上抬眼向周围眺望,会发现这里早已是潮汕民系的文化中心。

广东存在着三大民系: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居住在珠三角地区的广府人说粤语,住在粤北粤东的客家人说客家话,分布在粤东的潮汕人说潮汕话。潮汕话属于闽南语系,从文化亲缘关系上更接近旁边的福建。因此潮汕人自我解嘲,说自己处在省尾国角之地。客观来说,潮汕确实不占优势。但是,文化的动力往往都是来自边缘。带着闽南文化印迹的潮汕人,在行政架构上却归属于广东。这种撕扯感让他们跟广府人在心态上完全不一样,没有那种历史赐予的优越感,也没有地理位置的优越感,他们必须运用智慧,寻找自身的优势,结果反而具备了一种更开阔的视野。就文学来说,潮州这个地方在韩愈的庇护下,激活了广东文坛的文脉。

因此,在我心里,潮州成了一座不折不扣的文化之城。文学给了它某种根底性质的生命力,它成了一座不甘心的城市。只要有一点点机会,它就会迸发出它的创造力,努力地向外拓展自己。

我喜欢在潮州瞎逛,放下一切思想和情绪,只是在自己的感觉中漂流。我呼吸着潮州的空气,就像是把语言、文字和思想都变成是一种呼吸,一种生命本身存在的节奏。尤其是我去拜谒韩文公祠的时候,我一步一步向韩山攀爬,感觉到文学的力量绵延不绝,如路边柔韧的野草,如空中弥漫的水雾。美好的感觉带来幻象一般的文化溶液,让人沉醉其中。

(取材于王威廉同名散文)

17.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名思义:指作者一开始只是从字面上猜测潮州得名的由来。

B.孤陋寡闻:指作者为自己竟然不知道韩山韩江的来历而懊恼。

C.眉飞色舞:指潮州人说起韩愈当年治鳄一事时的得意和兴奋。

D.脱胎换骨:指韩愈执政潮州后该地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18.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潮州这座城市心甘情愿地去追随的,正是韩愈身上彰显出的文化创造力。

B.潮州人受韩愈的影响,形成好学崇文的风气,历史上有过数量众多的进士。

C十八梭船二十四洲格局的出现,使广济桥逐渐摆脱了最初的实用功能。

D.文章结尾处用野草”“水雾作比,形象地反映了文化的韧性和影响力。

19.作品第四段谈到柳州得名的由来,这样写有何作用?

20.联系全文,如何理解潮州成了一座不折不扣的文化之城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着了火的霞光,着了火的山

陈奕纯

好一片着了火的霞光,好一片着了火的山!

霞光的源头是霞光,山的源头是山,一挥手,火,咆哮着,奔涌着,一路飞跑着就上来了。

我看见大火和大火凶巴巴的样子,他们大刀滑了地皮,不知低吼着什么话,铺天盖地就扑来,一个个光着膀子、龇牙咧嘴地扑上来了。火的脚步声,就是大刀滑了地皮的声音,一路“滋滋滋滋”叫着,越来越近,直到逼得你来不及躲闪,直到把你整个给干掉!火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你,什么才叫火,什么才是真正的男人。

黄昏大幕,高天高山,我索性闭上两眼,但耳畔一直回荡着“滋滋滋滋”的声音。这些熟悉的气浪无数次袭来,一种四处咆哮的激情和冲动在血管里飞跑着,从阳元石、双象石、细米寨、松树岭,到锦江竹筏漂流码头、车头村、六指擒魔峰、石坑崆,从巴寨景区的哮天龙、犁头寨、牛鼻峰、观音山,到长老峰、观日亭、阴元石、僧帽峰,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一波高过一波,像火牛阵,像飞机引擎时的超声波,像火箭升空时的惊天巨响,全都疯掉了……我突然睁开了双眼。

好一片着了火的霞光,好一片着了火的山!霞飞处,天地红,方圆292平方公里,鬼斧神工的山、视死如归的山、清奇秀丽的山、含情脉脉的山,石峰、石堡、石墙、石柱,顶平的、笔直的、峰陡的、麓缓的,全都着火了!

火,是隐忍不屈的,坚强的,也是义无反顾、一意孤行的。而此刻,火光中的丹霞山令我震撼。这美,叫我说不出来一个字。

就像一个男人的性格。

翻开唐代中晚期的历史,我发现韩愈竟然两次被贬岭南,三过韶州,三游韶石山(今丹霞山)。第一次是在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韩愈10岁,长兄韩会因受宰相元载案牵连被贬为韶州刺史,韩愈就随兄嫂一起赶往韶州,不料,其兄韩会病死在赴任的路上。后来,韩愈入朝为官,由于其刚正不阿、不畏天子的秉性,接连被唐德宗、唐宪宗两位皇帝降罪,先后两次被贬到广东阳山(今阳山县)和潮州。按常理,一个人一生当中不可能犯两次同样的错误,何况犯的都是导致“被贬、降职”的大错。但是,韩愈就犯了,而且两次都是差一点被杀头。尤其是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初的那次,当时,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法门寺塔中将一节释迦摩尼佛指骨舍利,迎入宫廷供奉,要求官、民敬香礼拜。韩愈极力反对,直接上《论佛骨表》给唐宪宗说:“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信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唯恐后时,老幼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这一下,唐宪宗仿佛老虎似的被激怒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韩愈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长安。当他们行至长安东南的蓝田关时,恰逢秦岭山中突降大雪,雪封山路,人马无法前进,只能滞留在蓝田关。北风呼啸,人生失意,韩愈勒马远眺,在惆怅中写下了“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这样的诗句。郁闷中,韩愈不知不觉地来到韶州,随行人马得到了片刻的歇息。在游韶石山的两天时间里,他看山不是山,看霞不是霞,自认为必死是间。

更令韩愈悲恸的,是得知12岁的小女儿韩挐病死他乡的噩耗。当韩愈听说妻子当时无暇绕坟三圈时,一下子昏了过去……

韩愈潮州上任后,勤政为民,治水开荒,解决了恶溪的鳄鱼之患,打击了买卖人口行为,同时还大办教育,使老百姓更加安居乐业。

元和十四年十月,朝廷让他从潮州移袁州,韩愈仿佛看见了自己即将平步青云的一线希望,心情大快。途经韶州时,游览了韶石山,登上了长老峰,忽见霞光万丈,云海苍茫,山峦起伏,大气磅礴,韩愈心潮澎湃,抛弃了人生中所有的不快,欣然写下了《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一诗:

曲江山水闻来久,

恐不知名访倍难。

愿借图经将入界,

每逢佳处便开看。

每当读起这首诗,我的面前都会走来那个清瘦、疼痛的唐朝男人。

韩愈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他把一种无意识的快乐写成了诗,让我们一代一代吟唱;但他却把一种与生俱来的大忧患、大痛苦浓缩成了一杯酒,独自一个人苦饮。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九月,穆宗下诏,调任韩愈为国子祭酒,即日返京。回长安,必须要经过秦岭,必须要经过层峰驿。 天苍苍,野茫茫,枯黄的草浪在一起一伏着。太阳快要下山了,山风刮在人的脸上一阵比一阵凉,但,还有什么比人的心更凄凉呢?“数条藤束木皮棺,草殡荒山白骨寒。” 我无法想象韩愈站在女儿的孤坟前举杯凭吊、绕坟三圈时的心情,睹物思人,长歌当哭。这哭声,在整个朝野的昏庸腐败和冷嘲热讽下是孤独的,是微不足道的。我总觉得,孤独的韩愈不该生在那个没落的朝代。

但,韩愈就是韩愈,眼泪一擦,他的心依然是属于大唐河山的,他的脚步是义无反顾的。因为,国还是那个国,家还是那个家,只有把“国”放在了“家”的前面,才能报国、爱家!可以说,韩愈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大有大无的人!

是的,是火一般的万丈霞光点燃了他。

我崇尚“火”,崇尚有着火一样激情的人。

我展臂高呼——

“好一片着了火的霞光,好一片着了火的山!”

(有删改)

21.第3段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22.简析第10段的作用。

23好一片着了火的霞光,好一片着了火的山!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分析其在全文构思中的作用。

24.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千秋垂钓图

王重旭

如果我会绘画,一定要画这样三幅画:一幅是姜子牙长髯飘飘,垂钓于蹯溪之边;一幅是柳宗元一领蓑衣,静坐于孤舟之中,独钓于寒江之上;最后一幅是庄子一袭布衣,垂钓于濮水,忘情于天地。

2800多年前,秦岭山脉中有一溪水,人称蹯溪。这里青山苍苍,白云缭绕,绿水悠悠。一位白发老人终日在此,手握钓竿,离水三尺,无饵无钩。他是在钓鱼吗?非也,此人志不在鱼,在王侯耳。一日,求贤若渴的周文王发现了这位垂钓老人,视为天赐良才,请他出山,委以重任。此人便是开创周朝八百年基业的姜太公。

转眼时光过去了500年,清澈的濮水在秋风的吹拂下,闪着粼粼波光,一位清癯的老人专心地垂钓于濮水之上。这时,楚王派来的两位使者小心翼翼地来到老人面前,说楚王请他出来为楚国效力。这位老人连头都没回,冷冷地说,听说楚国有一神龟,死去已有三千余年,楚王将它的骨甲珍藏于太庙之上。那么,它是愿意死后留下骨甲以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泥水里拖着尾巴爬行呢?两位使者怯生生地说,宁愿活着在泥水里爬行。于是,老人连连摆手,“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这位视权势若粪土的老人,便是令人心仪的庄子。

时光又逝去了1000年,湖南永州,一处荒蛮之地。一位隐居渔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于空寂的山水之间,驾一叶孤舟,独钓江雪。这人便是柳宗元,他因加入改革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昨日轰轰烈烈,今日冷冷清清,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反差啊!柳宗元为自己描绘了这样一副《江雪》画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者笔下的世界是如此的凄冷,那么内心的世界又会如何呢?

一样的垂钓,不一样的人生。

太公之钓,是令人艳美的,因为他钓的是人而不是鱼。然而,只要我们认真想一想便会发觉,太公之钓,孤注一掷,实乃钓之下者。表面看来,太公每日坐于河边,胸有成竹,悠闲自在,其实内心的焦灼又为谁知呢?要知道,离水三尺,直钩无饵,钓到大鱼的机率实在是微乎其微。太公年过八旬,英雄暮年,他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还有多少心情可以耗?况且,太公对仕途的执着,着实让我们替他捏把汗。因为这是一条变幻莫测安全系数低而又低的路,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承受风险的能力,更要有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这一切,他都没有。

柳宗元在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波,看到了官场的冷酷和险恶之后,不能不有所醒悟,有所悔意。但是,这种醒悟和悔意还不足以使他放弃和归隐,他仍然希求皇帝的垂怜,企盼皇帝的悔悟,渴望重返京城,重登政治舞台。正如他在柳州时写的一首诗《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中所说的那样:“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所以,柳公之钓,是苍凉之钓、激愤之钓、无奈之钓,不过是钓之中者。

看来惟有庄子之钓,才是钓之上者。入世者难免卑微,愤世者难免祈求,而只有出世者方显尊贵。庄子视功名若粪土,视利禄如草芥。在他看来,入于宗庙,效命朝廷,不过是留骨而贵,只剩下一个空壳。而留身泥水,虽为低贱,却是自由之躯。所以,庄子悟透人生,看破官场,不为名缰利索所系,我心自由,我心飞扬,怨不怒,无忧无虑,飘逸洒脱,恣肆浪漫,如大鹏之作逍遥游,超然于天地之外。

清晨,当太阳伴着白云清风冉冉升起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须发斑白的庄子,手持钓竿,走出柴门,那不舍昼夜的濮水在晨曦下自由自在地流淌。此刻,情不自禁的我背起早已收拾好的行囊,随老先生飘然而去……

(有删改)

2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第一自然段就点出了题目千秋垂钓图,交代了图画关涉的人物和内容,并为下文作者具体的叙述和评论奠定了基础。

B.面对楚国来使,庄子以楚国神龟死后虽享尊奉,但活着时备受屈辱,来说明楚国官场的黑暗,表明自己不愿与之同流合污。

C.作者认为姜太公垂钓之举看似自信,其实是冒险,并从机率之低、人生之短、仕途之险等方面表明自己不赞同姜太公之钓。

D.文章展示了姜太公、庄子和柳宗元看似一样的垂钓,却不一样的人生,结尾段表明作者对庄子的仰慕,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6.请简要概括作者对姜太公、庄子和柳宗元三人之钓的看法,每条看法不超过16个字。

姜太公之钓:

庄子之钓:

柳宗元之钓:

27.文中引用了柳宗元的两首诗,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柳侯祠

余秋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年一叹读韩愈

从维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韩愈

梁衡

①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②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劳民伤财。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所谓“文死谏,武死战”。韩愈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③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我向来觉得韩愈文好,诗却一般,只有这首,胸中块垒,笔底波涛,确是不一样:“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儿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

④当韩愈到了潮州后,他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条件不坏,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除鳄之前,他先写了一篇《祭鳄鱼文》,这简直就是一篇讨鳄檄文。他说我受天子之命来守此土,而鳄鱼悍然在这里争食民畜,“与刺史抗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他限鳄鱼三日内远徙于海,三日不行五日,五日不行七日,再不行就是傲天子之命吏,“必尽杀乃止!”阴雨连绵不断,他连写祭文,祭于湖,祭于城隍,祭于石,请求天晴。他说天啊,老这么下雨,稻不得熟,蚕不得成,百姓吃什么,穿什么呢?要是我为官的不好,就降我以罪吧,百姓是无辜的,请降福给他们。一片拳拳之心。文如其人,文如其心。当韩愈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⑤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宰相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

⑥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的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瘴在悄悄地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天涯。

⑦只这一点韩愈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所以韩祠中有诗曰:“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这倒使我想到现代的一件实事。一九五七年反右扩大化中,京城不少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并发配到基层。当时王震同志主持新疆开发,就主动收容了一批。想不到这倒促成了春风渡玉门,戈壁绽绿荫,那年我在石河子采访,亲身感受到充边文人的功劳。

⑧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节选自《把栏杆拍遍》,东方中心出版社)

34.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作者详述韩愈在潮州逐鳄鱼,不避阴雨,到处贴祭文讨鳄的做法,一方面反映出韩愈爱民为民且欲有一番作为的拳拳之心,另一方面也可见韩愈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B.选文中作者将韩愈被贬潮州大开教育之功,与王震带领右派在新疆垦戈壁绽绿荫的故事进行类比,古今相和,高度肯定了韩愈奉献于民之文人功劳。

C.选文中作者前后两次将韩愈和李白对比,第一次是为表现贬逐对韩愈影响之巨大,第二次是为烘托韩愈贬而有为,心怀苍生的志士形象。

D.选文中作者在叙述韩愈遭遇的同时,将自身情感体会和观点评价等融入其中,记叙、议论和抒情多种方式相结合,别具情致地塑造了立体鲜活的韩愈形象。

35.文中节在文本的结构上有重要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承上启下,上承韩愈困厄遭遇,下启对韩愈独特人生的深入思考。

B.照应开篇到韩江,使文章叙述结构富有变化且层次更鲜明。

C.借的行踪,形成了清晰的时间线,使行文结构更清晰有序。

D.呼应标题,连续假设和追问韩愈的经历,深刻诠释的内涵。

36.选文花大量笔墨书写韩愈谏佛骨被贬事,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

37.季羡林认为梁衡的散文创作属于典型的经营派,充分构思。如欲以小议梁衡的人物散文艺术为题,写一则《读韩愈》的小评论,试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火中生莲

李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大地血脉

   汽车飞驶于湘南山水间,望见大地被高速公路重新分割,山峦起伏,江河奔流,田畴葱绿,万物生机,仿佛开天辟地时神显奇迹那样。走在高速公路上,我往往醉心于两旁的绿树、 花圃和各色景观。刘鹗的《老残游记》,写老残去济南,“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颇不寂寞。” 我读过这段便不能忘记,只因喜欢那路上的景致。似乎叫音乐家激情澎湃的并不是五线谱上的线条,而是线条间忽上忽下跳跃的音符。人们奔驰在坦途时总会不自觉地忘记道路,正像脚上最舒适的鞋也会叫人完全忘记。实则却是有了路,才有路边无穷变幻的景致;有了五线谱上的线条,音符才会各安其位澎湃激荡。

   我多次去过湘南,都会去拜谒柳宗元和秦观遗迹。这回又去了。柳宗元贬谪永州是一千二百年前,他那首妇幼皆知的《江雪》便是在潇水边上写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这首诗的字缝里,后人读出它藏头四字:千万孤独。永州去京师长安,去故里山西,都太遥远了,岂能不孤独!但柳子是位哲人,独与天地共往来。他不但能把孤独生吞到肚子里去,诗文中还常见闲适与放达。柳子的《永州八记》是散淡优容的,他的诗作也不喜作悲苦之声。他在《溪居》中写道:“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诗人说自己久为朝廷官职所累,幸而被贬到南夷之地来了。永州人烟稀少,仰天放歌,多么惬意!我想柳宗元骨子里应是充满骚怨的,只是刻意叫自己忘情于山水罢了。

   柳宗元之后近三百年,秦观贬谪永州邻地郴州。秦观与柳宗元性情迥异,柳子偏于沉潜,秦氏则情形于言。秦观到了郴州,便悲叹“人共楚天俱远”,“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人到郴州,想“驿寄梅花,鱼传尺素”都很难了。他的名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亦是愁肠万种。古人流寓客乡的孤独虽各有遭逢际遇,然山高路远会令孤独雪上加霜。辛弃疾站在赣州郁孤台上,一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只是说了遥远,孤独便油然而生。

   千百年来,先人们都梦想化天涯为咫尺。与日逐行的夸父走得最快,河渭之间在他脚下不过三两步。《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也颇能行走,虽豪迈不及夸父,也能日行八百里。 然而,这都只是千古沉梦。古人写快的诗句,想得起的真是寥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 飞”,所写飞马之快,只是文学夸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同样也是诗人的浪漫。“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与其说是旅程之快,毋宁说是思乡之切。

   慢而愈远,远而愈慢。古人对遥远的喟叹,却俯拾即是。晏殊有词说:“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固然离人无处寻觅,更奈何大地太辽阔了。张若虚想着北方到南国,远得叫人断肠:“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天高地远而行道迟迟,万端愁绪便随地而生。故而欧阳修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陆机说“悠悠行迈远,戚戚忧思深。”

   我有时在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常常会想象先人的旅途之苦。当年柳宗元古道瘦马从京师赴永州,入湘后也许就是沿着今天高速公路的线路走的。我们车轮此刻辗过的地方,说不定印有柳宗元那匹瘦马的蹄痕。他在路上走了几近一年,风餐露宿,车马颠簸,困苦劳顿。想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突然感觉到某种荒诞。今日高速公路上的电光石火,当年柳宗元的车马辚辚,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时间体验。假若我以超光速飞奔在超车道,柳宗元慢吞吞走在行车道,我会因时间倒流而同他相遇。那一刹那,他还来不及瞥我一眼,我已像幻影般一闪而逝了。

   我这回往湘南去,随身背着一本《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书上开篇写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间有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盘古倒下后身躯化为五方名山、四肢变成大地四极、肌肉变成肥沃的土地、经脉变成无数道路……而神的初民仍在路上不断求索。直到秦始皇时,五尺官道才逐渐遍布九州,同辙之车吱吱呀呀开辟了新的纪元。

   今天,人类又在开天辟地。人说,要有高速公路,就有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把东西南北贯通起来,天堑变成了通途。从地球的这端到那端,就像村东头到村西头。人称高速公路为动脉,大地便血脉充盈了。

4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孤独生吞到肚子里去     生吞:生硬地接受

B.想得起的真是寥寥          寥寥:指诗句很多

C.万端愁绪便随地而生     随地而生:随空间距离产生

D.高速公路上的电光石火   电光石火:形容车速度极快

4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作者将路比作五线谱上的线条,将路边的景致比作音符,意在说明高速公路也是风景的组成部分。

B.第段和第段比较柳宗元和秦观流寓客乡的经历,凸显山高路远带来的消解不去的巨大孤独。

C.第段借神话传说、小说、诗歌中先人化天涯为咫尺的事实,表达作者对追逐梦想的肯定和赞美。

D.第段引用大量古诗词,表现古人对距离遥远的喟叹是相似的,使文章的语言凝练雅致,富有诗意。

44.作者在结尾说:今天,人类又在开天辟地。请结合文意,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45.如何理解文章题目大地血脉的含义?



三、宋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醉意的境界   单士兵

他又被贬了。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他有些压抑不住内心的忧伤。在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周遭静默的雕梁玉砌,喃喃悲叹:欧阳修呀,欧阳修,你还能回得来吗?

滁州在哪里?离汴京有多远?欧阳修不知道。此刻,他内心溢满落魄失意,正如水一样,一次一次漫过。透过岁月依稀斑驳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世浮沉。四岁时父亲就病死了,是母亲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教他认字,才有了袍笏加身的荣耀,才有了文章名冠天下的美誉。然而,现在却又以言获罪了,不是快不惑了吗?难道是自己越活越糊涂了?

心里感觉还是很委屈。委屈到想大醉一场,不再醒来。人有时很奇怪,瘦削的肩头能扛起盛名与地位,却撑不起污名与委屈。忘记委屈,也许不难。不就有许多隐逸之士,或是亲近自然,或是沽酒买醉,忘却烦忧吗?就像陶潜,悠然饮于南山,还有阮籍、刘伶,常于竹林下,酣歌纵洒,忘怀避世。特别是那个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后,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不亦乐哉?

天更显阴沉了,大风乍起,皇家的亭台楼阁,在北宋的风沙中若隐似无。终于,欧阳修还是抬起了头,是该走了。这时,他反倒有了些坚定,略带解嘲意味地自语道,范仲淹不是早已走了吗?他决定不再去想什么寒窗十年、悬梁刺股了。反正,学成文武艺,是要售与帝王家的。这普天之下,哪里又不是皇土呢?

耳畔,传来了一声雁唳。振振长衫,撩抚一下长须,欧阳修骑上了那匹瘦马。东京渐远,滁州在望,一片青山绿水,比汴京要美多了。在溪边喝一口泉水,水很清洌,山很秀丽。这让他更清醒了,处江湖之远,摆脱宦海纠葛,在这里,更要经邦济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做不好这地方父母官,岂不枉负了这一方山青水绿?

处理政务之余,欧阳太守常与官员们去看婀娜多姿的山水。歇脚时,会在亭中品茶。有一次,当他看到老百姓喝不起热茶,只能喝溪涧泉水,便将品香茶改为饮泉水,召集幕僚们议事,也用泉水招待。与民同乐方为乐。能做到这样,这太守让滁人爱公若父母,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后连出家人智仙也被感动了,专门修建个亭子,作为太守闲看山水之所。这亭子,太守谓之醉翁亭。

历史漫漫风尘湮灭了太多陈年遗踪。当初,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一方亭台,竟然会成为后人公认的天下第一亭呢。的确,太守文章写得好,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不过,千古醉翁亭,恐怕还在于其笼罩着一种不朽的醉意,千年来,从未飘散,历久弥浓。这醉意,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这醉意,让人明白,这世间真正值得沉醉的,不是美酒,不是仕途,而是山水,而是民众。带着这份独特的醉意,此后,他在扬州,施行宽简之政,那文章太守做得更是没话说。

一个人,有再多的委屈,历史是不会陪你哭泣的,它只会记得你的贡献。往事越千年,如今欧阳修从历史幽暗的一隅走出来,闪光的,不只是锦绣诗文,还有为官善治。著文倡道,见心明志,说到底,不是在纸上,还是用于现实。就像欧阳太守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这里的,说的可不只是诗酒文章,更大的指归是:以生命入世,推动历史的车轮。

现在,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要不然,庆历六年,中国文坛上又怎么可能同时诞生《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雄文呢?这边厢,欧阳太守醉于山水,与民同乐;那边厢,范仲淹吁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可谓,生死一知己。欧阳太守在人生的起伏颠折中,自责自求,亲历亲为,其实不就是将范氏忧乐蕴含的至高境界,收归于醉意二字之上吗?这样充溢着入世精神的醉意,不就是世间最高境界的醉意吗?

46.请在前三段文字中找出描写欧阳修心情的三个词语,并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文章开头描写欧阳修的心情有什么作用?

47.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48.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

49.本文写作上有突出的特色,请就文章中的对比手法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千古醉翁亭

喻晓




与欧阳修对饮

季振邦

自从有了醉翁亭,琅琊山就一直散发着浓郁的酒香,让一代代文人墨客如醉似痴,并且,成为一种令国人骄傲的文化。

多少年了,我的眼前时常出现一座古雅的亭子、一位浪漫的太守、一盅清冽的酒液。好潇洒的情景:面对青山绿水、举杯低吟浅斟,酒气袅袅化作山岚,歌吟阵阵融入林涛,然后颓然醉去。

有人评论,这是游乐忘情之极致,有人判断,这是借酒浇愁之无奈。要我表态,则谓:有乐而无愁,失之浅;有愁而无乐,失之呆。太守岂是呆浅之徒?

欧阳修,我理解你,是吗?

倘若我所言无误,那么,权让我忝列“朋党”,谬充知己。知己相逢,不可无酒,不妨上醉翁亭对饮几杯。

也许我放肆了。也许我没有也许:虽然你是前贤我是后生,但我们也不无相似之处。你醉卧亭中陶然于蔚然深秀时,才四十出头;而今我也年过不惑,如果减去九百年,你我不正好同龄?你自言饮少辄醉,我也独缺鲸饮之量,我们旗鼓相当。至于你有名作传世,又焉知我将来无传世名作?彼此彼此。

你莞尔而笑,同意了?到底是一代文豪,洒脱不羁。那么,我们携手进山。

握着你文弱的手,像握着一卷你的著作《欧阳文忠公文集》。

山行六七里,有让泉。那是一脉小小的泉眼,细如大山腹中抽出的一根无尽的蚕丝,令人想起李商隐的诗句。据说,当年,你常带领同僚属下,以让泉为饮料,在这里体察民情。这真让我心仪不已。与当今非雪碧、可乐不能润喉嗓者相比,你也算得上廉政的楷模了。

让泉实名酿泉,有左近处石碑为证。酿泉果然也是好名字:不酿哪来酒?无酒怎么醉?不醉便没有名留千古的醉翁了。但细细想来,还是让泉这个名字更好些。那是你在《醉翁亭记》中改的,改出了一种旷达。万事须退一步想,退一步海阔天空。让有深意!虽然,你也最终未能“让”出传统文人的底蕴。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那便是既建筑在琅琊山上,也坐落在文坛之中的醉翁亭了。翼然之词,是神形毕肖的。翼者翅膀,檐角作古典的飞翔之势,鼓舞人乘风归去或作逐日之想。其实,酒也是有翅膀的,而且更加强劲,它能使人的思维翩然翔舞,上下千年,左右万里,无往而不至。

且在亭中饮酒。

让我斟酒,斟出个古往今来。

伸出筷来,夹一角青山。环滁皆山也,实在取之不尽。“从来山与人相似,一到成名处处佳”,想来,琅琊山定可品味。当然,青山入口,可能稍稍硬了一点。但你是铮铮铁汉,我也自许算得一个男儿,但吃何妨。格崩格崩,如吃炒豆一般。你听,慢慢琢磨,这声音还有绝句的韵味。不管是四言、五言,作它几首再说。

伸出勺来,舀一汪绿水。滁河汩汩从眼底流来,其色之纯浓,似可一块块脔割下来。这羹汤滋味可好?去岁,滁州水患,平地均成泽国,人畜险为鱼鳖。而今,灾情如梦了无痕,一片丰收景象。此中滋味大佳!你我不妨多喝几口。

酒菜足矣,应该推席而去。有几处景观是后人增设的,你还没领略过。

且去意在亭。亭子也就是普通的亭子,不普通处在于亭前有尺许宽的九曲小溪。好酒者把酒盅放入溪水,顺流而动,停在何处,便由何人饮之。这是明万历年间一任知州仿绍兴兰亭搞的玩意儿。仿造的东西品位总归不高,今人又用水泥作了修整,益发人工气。你皱了皱眉。那么,不看也罢。

香影亭也是明人的作品。香指寒梅,影即梅之倒影。所以亭边有梅有池。想当年,大概还有点意思。可现在池水污黑,无香无影。你神色严峻,欲问而未问,这是怎么回事?

此情此景,我有点歉然。你却又安慰我说:留一点遗憾也不是没有意义的。一切伟大的事物,常有个平庸的结尾,何况游乐?不管如何,此番对饮,毕竟是乐多愁少。你不是说无愁则浅么?何况现在愁亦小愁,无伤其乐的。

夕阳在山,临别依依。我真想把这日子抱在怀中,孵化出一串相类的时光来。

哦,欧阳老先生,千古一聚,还有相见之期么?

你到底比我潇洒,手指琅琊山答道:有它陪伴着你。说罢飘然出山而去。

我下意识地伸出手,想挽留你,却只抓回一束落霞,缱绻如一阙宋词。

(有删改)

随我一起读

这是跨越时空的遐想,这是与千万年、千万里的链接——这是我读了题目后的第一感觉。我想,当你读完全文后,你也能品味到作者那种奇特的创意,那种艺术的构思。

开篇,“自从有了醉翁亭,琅琊山就一直散发着浓郁的酒香”一句,使得“对饮”有了物质基础,更有了情感基础;“一座古雅的亭子、一位浪漫的太守、一盅清冽的酒液”一句,为欧阳修作了素描,作了特写——醉翁亭、喝酒人、杯中酒,更是跨越时空的情景再现。

然后,“欧阳修,我理解你,是吗?”一声亲切的询问,把时间空间一下子凝聚到了一起;“你莞尔而笑,同意了?到底是一代文豪,洒脱不羁”承上启下——“携手进山”,“对饮”开始了……

接着,作者以游踪为序,先写“让(酿)泉”,再写“醉翁亭”,这既是对《醉翁亭记》文笔的赞美,更是对欧阳修的赞叹——赞文评人,借酒说事,借酒抒情,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贴切,那么形象生动。

“伸出筷来,夹一角青山”“伸出勺来,舀一汪绿水”——奇特的夸张,奇妙的想象,遣词用字都与“对饮”紧密相关,天衣无缝。

最后,作者以另外两个亭子作比较,再一次凸显“醉翁亭”的魅力;“你皱了皱眉”“你神色严峻”,作者以自我情感、思想,推测、揣摩欧阳修的思想、品格。

“意在亭”“香影亭”均是明人所建,它们只是“物质意义”上的亭子,它们缺少文化承载,缺少情感依附。“一切伟大的事物,常有个平庸的结尾,何况游乐?”这句话表面上是“你却又安慰我说”的言语,其实正是作者游览醉翁亭,阅读《醉翁亭记》的心得感悟。

文章结尾的语言耐人寻味,呼应“对饮”,呼应“欧阳修”。

空灵奇幻,想象大胆,也许是对本文的最好评价。

阅读这样的文章,你也许会被文章的语言吸引,你也许会被作者的情感感染,你也许会被文章创设的情景陶醉,你也许会被作者精心的创意折服,你也许还会被……

读思结合

54.第三段说:太守岂是呆浅之徒?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太守的评价。(不超过8个字)

55.在谈到意在亭”“香影亭时,作者为什么说我有点歉然

56跨越时空是一种写作方法,我们可以模仿本文,学习这种写作方法。例如,与李白对饮、与陶渊明对饮、与苏轼对饮、与李清照对饮;又如,与苏轼同游(《石钟山记》)、与王安石同行(《游褒禅山记》)。要写好这样的文章,我们需要先从整体上设计一个思路,请按照下面的设计思路,再写出两个设计思路

与陶渊明对饮:选择文本——《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主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线索——从理想破灭的苦闷到回归田园的快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夷陵有梅

汤世杰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和诗歌,完成题目。

王安石逸事

林语堂

①王安石是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学生时代很勤勉,除去语言学极糟糕之外,还算得上是个好学者,当然是宋朝一个主要的文人。不幸的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为人处世之术,除去与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毫无疑问,他又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倘若我们说理想主义者是指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的人,王安石正好就是这等人。王安石的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人是以此等恶习为众所周知的。苏洵在《辨奸论》那篇文章里刻画王安石说:“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又说他“囚首丧面,而谈诗书”。王安石是否喜欢以这样的特点异乎常人,我们无从知道,但是一个人把精力完全倾注在内在的思想上,自然会忽略了他的外表,这话倒不难相信。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说他从来不换他的长袍。一天,几个朋友同他到一个寺院里的澡堂会。在他由浴池出来之前,朋友们特意偷偷地在外头留一件干净的长袍,用以测验他是否知道衣裳已经被换了。王安石洗完出来,把那件新袍子穿上,朋友们动了手脚,他完全不知道。不管怎么样,他总是身上穿了件衣裳就行了。

②又有一天,朋友们告诉王安石的胖太太,说她丈夫爱吃鹿肉丝。胖太太大感意外。她说:“我不相信。他向来不注意吃什么。他怎么会突然爱吃鹿肉丝了呢?你们怎么会这样想?”

③大家说:“在吃饭时他不吃别的盘子里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所以我们才知道。

④太太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

⑤大家说:“摆在他正前面。”

⑥太太明白了,向众人说:“我告诉你们,明天你们把别的菜摆在他前面,看会怎么样?”

⑦第二天朋友们把菜的位置调换了,把鹿肉丝放得离他最远,大家留意他吃什么。王安石开始吃靠近他的菜,桌子上照常摆了鹿肉,他竟然完全不知道。

⑧还有一个故事说王安石在扬州太守幕府时,他彻夜读书。那时的太守是韩琦,他后来做了宰相。王安石总是苦读通宵,天将黎明之时才在椅子上打盹。等睡醒时,已然晚了,来不及洗脸梳头发,便连忙跑到办公室上班。韩琦一看他那副样子,以为他彻夜纵情声色,就向他劝导几句。

⑨韩琦说:“老弟,我劝你趁着年轻,多用功念点儿书吧。”

⑩王安石立在那儿未作分辩。在去职之时,他告诉朋友说韩琦不赏识他。后来,王安石的学者名气日大,韩琦对他的看法也有了改变,也愿把他看作自己的属下,王安石却很恼怒。事情赶巧的是,王安石在京师接受朝廷高位那一年,正好韩琦罢相。王安石记日记甚勤,竟写了七十册,他曾有这样批评韩琦的话:“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

⑪但是王安石这个怪人,除去邋遢的外表之外,尚有不止此者。在他得势之前大约20年之中,他之所以使人谈论,是因为他屡次谢绝朝廷的提升。这倒很难相信他之如此是纯系沽名钓誉之意,因为从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到他四十六岁得势——那是他壮年最活跃的时期,共二十五年——他一直谢绝任命,宁愿在一个偏远的省份当一小吏。那是仁宗在位之时,国家太平,才俊之士成荟萃于京都,王安石越谢绝朝廷授予高位之意,他的声誉就越高。最后,朝廷上的官员皆急欲一睹此人的真面目。此时他除去以文章出名之外,还位居太守,治绩斐然,行政才干之优,堪称能吏,他建堤筑,改革学校,创农民贷款法,把他的新社会思想,实施了数项。政绩确实不错,也深得百姓爱戴。他对入朝为官的引诱一直视若无睹,直到仁宗嘉祐五年(1060),朝廷任命他为三司度支判官,他才来到京师。

附:

金陵怀古(其一)

王安石

霸主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释]①霸主: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君主。麦秀:即《麦秀歌》,为殷朝旧臣路过故都,因悯伤故国而作。

61.王安石,号__________

6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逸事,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关于某人的事迹。文中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还有一个故事等诸如此类的文字,可说是作者的一种笔法,既表明所写有来历有根据,但又能让读者看出其有别于正式的史书记载。

B.文中特别写到王安石评韩琦的话: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而已,意欲借此来表现王安石尤其看不起注重外表装扮的人。

C.人物传记往往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本文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开头一段有相当多的文字就是作者对王安石的议论,围绕这议论,作者择事而写,写出了个以往不为人所熟知的怪人王安石。

D.虽然写的是古人古事,但作者却以现代人的口吻叙述,语言显得活泼易懂,读来有趣,这应该也是本文的可取之处。

63.作者开篇就说王安石是个怪人,从文中的叙写看,王安石的表现在哪里?

64.对王安石屡次拒绝朝廷提升之举,作者说这倒很难相信他之如此是纯系沽名钓誉之意。 你认为作者是依据什么而得出这个看法的?

65.宋朝朱弁《曲洧旧闻》中有这样的记写:王荆公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衣服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有择,自少时即然。苏洵着《辩奸》,其言衣臣虏之衣,食犬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以为不近人情者,盖谓是也。” 苏洵以不近人情言之,你同意这样的评价吗?请结合本文相关内容阐述。

66.简要分析首联霸主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在全诗中的作用。

67.下面这首诗与《桂枝香·金陵怀古》最后一句都运用了典故,但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

游褒禅山新记

东方煜晓

丁亥仲秋,我借应邀去母校巢湖学院举办写作讲座之机,在院宣传部副部长顾晓松先生的陪同下,如愿以偿地游览了位于巢湖市含山县境内的褒禅山华阳洞。游罢,印象极深,并有一种读山如读史,看洞如观画的美妙享受,遂作游褒禅山记以记之。

褒禅山的出名,缘于一篇旷世文章。这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如今的含山人,真是该感谢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先生,如果没有他的那篇《游褒禅山记》,可能就没有今天热火朝天的褒禅山度假村。或许王安石也不曾料到,他的一篇短文会造就一处旅游文化大产业。事实上,正因有了那篇游记散文,褒禅山近千年来才一直熠熠生辉。现在的褒禅山华阳洞风景区,已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级风景区了,真是不简单。

褒禅山,古谓之华山。因唐代高僧慧褒结庐于此,在他圆寂之后,其弟子便将此山更名为褒禅山。唐朝之前,褒禅山并不怎么热闹。只是到了北宋,王安石途经此地,偶发兴致,游览一番并写成文字传世,这才被外人所知。由此看来,王安石对褒禅山的宣传功劳可谓大矣,委实起到了推而广之的巨大作用。

进得山来,我最急切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与洞前辈的王安石雕像合一个影。对我来说,这个意义远远超过游览本身。王安石雕像雄居于一块巨大的红色大理石之上,身材高大,目视远方,右手扶腰,左手擎一卷书,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这尊雕塑是很成功的,它很好地表现出一代改革家的昂扬锐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仰望他的豪迈,我的心里蓄满了敬意之情。

前行几步,来到了华阳洞的正门。这也是王安石当年的入洞口。洞的西侧,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天下第一名洞六个朱红大字,端庄,厚重,为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所题。在未进洞之前,我先欣赏了褒禅山石包树、树抱石的天然奇观。你看那陡峭的山崖绝壁之上,虽不见一点泥土,却生长着了茂密的森林,一棵棵、一丛丛千年的古树,早已与嶙峋的怪石紧紧相依,融为一体。你不得不佩服造化的鬼斧神工啊。

步入洞中,一股冷气扑面而来,我顿觉神清气爽。风景区管理处为游人想得很周到,早已在洞壁上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灯具,整个溶洞显得五彩缤纷,神秘莫测。我得庆幸,再也不必象王安石先生那样拥火以入了,也没有不出,火且尽的烦恼了。据导游介绍,华阳洞深一千六百多米,有十大景区、一百二十多个景点,且洞中有洞,洞里有河,还可河上泛舟,移步换景,步步有景。我们在导游的引领下,花费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轻松地游览了华阳洞,全然没有王安石的遗憾。不过,我与同游者好象并不十分尽兴,总觉得旅途中少了一些曲折和艰难,自然也少了一份征服后的乐趣。由此我想,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就象我们对于舒适快乐的理解,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生活追求的人,肯定会给出各自不同的答案。就我而言,手里拿着轻而易举得来的东西,总是觉得不那么踏实。

从洞里出来之后,我对诸如荆公止步、仙女晾纱、倒挂莲花、洞中山峡等景点,印象并不特别深刻,倒是对刻在崖壁上的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铭记于心。对他所提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品而思之,由然而生敬意!由此联想到《游褒禅山记》中的句子: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表面上看,王安石是在议论成功的要素问题,也即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辩证关系,而我却从中悟出了改革的艰辛与无奈。但愿,我们今天的改革,能够少一些阻力,多一些支持。

68.下列对游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从游褒禅山中悟出了改革的艰辛与无奈,希望人们给予改革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B.王安石就是因为经历了改革的挫折与困难才写出的《游褒禅山记》的。

C.轻松游览了华阳洞,反倒让我觉得少了一份征服后的乐趣。

D.王安石的一篇文章竟造就出了一处旅游产业,他对褒禅山的功劳不小。

E.作者写《游褒禅山新记》就是为了与王安石对比,凸显出新意

69.第四段中对王安石雕像进行细致描绘的作用是什么?

70.第六段中全然没有王安石的遗憾该如何理解?

71.你认为本文的标题《游褒禅山新记》的字,表现在哪里?结合全文,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白山下

王若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石:无私交才显王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有的水都是你的纪念碑

①缠绕这座城市的水都是有来历的。

②那天到得早,大明湖也许刚醒来,朦胧中水波不兴。沿湖走几步,却似听到了话语声,瞻顾去找,四周无人,湖面如镜,枝叶低垂,只有那些仿佛从水底发出的微细声音跳进耳里,鱼贯而入。

③济南是鼎鼎大名的泉城,水源众多,耳熟能详的有趵突泉、黑虎泉、大明湖,似乎每一位到济南的人都不愿错过。水邀请我们作想象的旅行。700多处天然泉,潜伏地下,阡陌纵横,想象中那应该是中国的“地下威尼斯水城”。我在两年前的夏秋之交来过,像是赴一场水的约会。地下那么多的水,从何奔流而来,又在召唤什么,人们并不去探究,只愿欣赏水所带来的陪伴和惊奇。我多年生活在洞庭湖畔,也见识过不少江河湖泊,睁眼闭眼都可触摸到水的身影。我深深地懂得,水流动在一座城市里,就是对古老记忆的唤醒,对生活在此的人的内心烛照。

④济南是古城,齐鲁大地的中心。“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随便翻开历史的一页,一个个显赫的名字就让人对这片土地心生钦敬。诞生于此的有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名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到此游历生活工作过的有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曾巩,著名小说家刘鹗,现代文学家老舍等等。这里的水,印鉴过他们的面容,涤荡过他们的身体,也守护过祖辈灼热的灵魂。

⑤水,像时间里的淘洗器,在覆遮中显影那些珍贵的过往。

⑥曾巩整饬过济南的水。济南的地势从古至今都是南高北低,济南城的北边老城区,地势低洼,水最喜欢朝这里奔涌聚集。原先安静清澈的水,却成了人们心头的隐忧。宋熙宁四年,52岁的曾巩来济南担任齐州地方长官。入夏到来的他,横亘眼前的不仅有风景,也有积水顽症。宋代文人多为务实的改革家,曾巩“无忘夙夜,勉尽疲驽”,大刀阔斧地在北城大规模地修堤筑堰、疏水浚道、挖渠建闸。一番疏堵,水的格局悄然变化。全城地下泉水的流积之处聚为大明湖。曾巩深谋远虑的是水的平衡,他主持在大明湖上修筑了一条贯穿南北的“百花堤”,大堤将湖分成东西两半,从南岸登临北岸北渚亭,大堤可行吟可驻足。后人感念,称此为“曾堤”。来过济南两次,沿曾堤欣赏过大明湖风光的苏轼,治理西湖的方法也就是受此启发。

⑦到济南的当晩,我在泉城广场遇到一位老人,他提笔习书,精神灼灼,在大石板上写着米芾,内容是曾巩咏大明湖盛夏风光《西湖纳凉》中的“最喜晩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地上水迹未干,他又接着写《趵突泉》一诗中的“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他重复着写,站在一旁欣赏的人跟着念读,很快也就熟记了这两句。老人说,曾巩老先生说出的是水的来处。来处一词突然让我心里一震,曾巩的济南政绩中最大的贡献就是消弭了水患,他不只是给水找到了去处?

⑧缠绕这座城市的水都是有名字的。老人如数家珍,除了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等十大泉群,济南境内的水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以及济水、护城河、玉符河等河流。水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在济南的泉涌中是一个复杂的布局。泉水的喷涌,让时间凝练,也让时间延宕。许多人多把近水楼台的济水归为泉水之源,但曾巩是位有实证主义精神的人,他前往南部山区实地勘查。山南水北,是典型的济南地理特征。诸多水流,就是沿山脉由高往低延绵而至。时光迢远的地质变迁,百泉争涌的地底下,自然有着奇妙的构造。济南地下多是可溶性灰岩,挤压和溶蚀,形成了众多的溶沟、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像一张张大大小小的管网,把南边山脉的水引向城内。向北的途中,水脉被阻隔,北边的岩浆岩像一堵密不透风的石墙,水被拦蓄下来。复杂而不可掌控的水的流向,在曾巩的勘查中找到一条清晰的线索,玉符河水自渴马崖潜伏地中五十里,复出而有趵突泉,他又根据济南泉水同色同味,做出“泉皆泺水之旁出者”的论断。

⑨有名有姓的733个天然泉,把济南变成了一座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从大明湖出来往南,经曲水亭芙蓉街到泉城路,没多远就到了趵突泉东门。假山乱石,泉水汩动有声,行人的脚步与声语混迹此间,编排成了一支变奏曲,须凝神细听,才能隐约听到泉水演奏的主旋律。若是拍一张卫星俯瞰图,大大小小的水,点缀、坐落、环绕、圈囿、流动在城市的身体里,有关济南前世今生的日常生活想象就被水布局、打开。水,成了这座城市的锦上添花之物。从地下冒出来的泉水,流成了济南的掌纹。掌纹里有时间,也有情感记忆;有遐想,也有俗世生活;有安宁,也有热烈美好。

⑩次日,天微明,我走在空旷的街巷,昨日的攒动和热闹,像是被水冲走。济南日夜坐卧在水流之上,有着属于她的妙不可言。我想象那位诗人兼地方长官,在整治水患之后的每个清晨,也如我这般心怀欣喜地行走。他沿着一条水的来路,走上另一条水的路。济南人世代也就在这蛛网状的水路上走来走去。我特意寻到“他”的跟前,突然明白所谓的与水的约会,其实也是对一个人的瞻仰。后世济南人念念不忘,为他立祠,明代建在历山称“曾巩庙”,清代移至大明湖东北岸,称“南丰祠”。入祠,有比我到得更早的人,有比我仰头读得更认真的人。我双手燃点三炷香,烟雾瞬间袅娜,仿佛又听到了水的声音。我恍然,那些高低长短的声音就来自一个人的吟咏。水的盛衰,城市的变迁,风景的变与不变,人的今生来世,都被这声音记录、铭刻。

⑪水,让济南日新月异又亘古不变。水,也成了我对济南的印象中最柔软也最刚硬的部分。

⑫所有的水,都是你的纪念碑。你,是一座城,也是一个人。

(取材于沈念的同名散文)

79.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     

A.曾巩不仅给济南的水找到了去处,而且也给济南的水找到了来处。

B.曾巩是位有实证主义精神的人,他做出泺水是泉水之源的论断。

C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体现了曾巩对水的喜爱和整饬济南水的缘由。

D.写济南周边水系和曾巩勘察泉水的来源,是为了突出济南城市特色并凸显曾巩认真负责造福百姓的个性形象。

80.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     

A.第段写水细微的声音跳进耳里,鱼贯而入,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济南泉水的灵性和神秘。

B.第段写作者自己多年生活在洞庭湖畔,意在表明他对水的理解以及水对于一座城市的作用——唤醒古老的记忆,烛照人的内心。

C.第段中引用无忘夙夜,勉尽疲驽,体现出曾巩夙夜匪懈、勤奋工作的精神。

D.第都被这声音记录、铭刻中的这声音指的是水流的声音,也能让人联想到世世代代民众的心声。

81.结合上下文,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本文第段画线的语句。

82.本文题目所有的水都是你的纪念碑,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请谈谈这个题目给你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公弼与苏东坡

申平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黄冈、苏轼与瘟疫

①黄州,今湖北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距离武汉78公里。如今,在全国范围内,当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数,仅次于武汉(截至2020年1月30日)。公众眼里的黄冈标签,一是苏轼苏东坡,二是黄冈秘卷。如今又多了一样。

②元丰二年(1079年)十二月,苏轼受乌台诗案影响,被贬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那年他四十四岁。元丰三年二月一日,苏轼到达黄州,上谢表。后人评论此谢表“悔而不屈,哀而不怨。”他先是住在黄冈县东南的定慧院,定慧院杂花满山,却有海棠一株,诗道:“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分明是说他自己。在定慧院,他还写下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醒。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经历大劫难、初到偏僻之地的苏轼,心情可见一斑。

③刚到黄州的苏轼,如同当今的湖北乡亲一样,人皆畏避,唯恐与他交往牵连到自己,日子过得不可谓不艰苦。起初他担心自己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但哀怨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元丰四年(1081),苏轼开垦东门外荒地数十亩,买牛一具,躬耕其中,将其命名为黄州东坡,自称“东坡居士”,与田夫野老相从于溪山间,日子过得津津有味。元丰五年,他在东坡筑屋,其时飘雪,遂命名为东坡雪堂。在黄州他看似一无所有,却又迎来了人生转折。《定风波》、《前、后赤壁赋》均创作于这个时期,境遇的大开大合,开启或是印证了他豁达的副本,一开始的忧闷一扫而空,从此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④元丰三年,黄州遭遇了一场大疫。本无处事权、自身难保的苏轼惦念当地百姓,用“圣散子方”予以治疗,所全活者不可胜数。他提及,自古论病,以伤寒最为危急,以“圣散子方”来治疗,尤为有效。苏轼也将“圣散子方”授予了任监筠州盐酒税的弟弟苏辙。“时大疫,乡俗禁往来动静,惟巫祝是卜。”当时的人同样是禁止往来,因为内心惶恐而求助于巫卜,苏轼采取的方法也是多制圣散子和糜粥,遍谒病家予之,所活无数。

⑤数年后,转知杭州的苏轼又碰到过一起疫情,在杭州治理疫情的苏轼,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向朝廷请示,诏免本路上供的米的三分之一,稳定了米的价格;二是得了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上百,换成米来救助饥民;三是到第二年的春天,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这三个措施缓解了饥民的困顿局面。苏轼还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坊治病。在处理当前棘手的问题之余,苏轼清楚地意识到,杭州是水路交凑之重地,因此因疫病死亡的人比他处要多。他收集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自掏腰包拿出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病坊”——可以认为是传染病医院,并储备钱粮来提前防备疾病。

⑥当一种有传染性的疾病开始广泛传播,疾病便升级成了瘟疫,古人喜欢把瘟疫的起因纳入“气”的理论体系里。曹植《说疫气》:“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从天地间穿入人体内五脏六腑的“气”,和传染病联系在一起后,“气”更偏向于指代气候。气候应该按照规律变迁,不按规律乱来会容易产生疫病。“气”也可是人呼出纳入的气,它无孔不入,弥漫于四周而容易传播。

⑦正因为因气而生,因气而散,治疗也是要提升自身的气,用自身的浩然正气来驱散疾病——可以说是增强自身免疫力?卫生工作也要改善环境中的气——可以说是增强空气流通?似乎也说得通。瘟疫爆发时期,民众通常会想象,有一种弥漫的圣水或者火来驱散那股邪气,以及最高阶的武器——人的德行。此德行不仅是人自身的浩然正气(免疫力),也是治理者的管理能力。

苏轼的气镇住了瘟疫的气。“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园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的苏轼,出得世亦入得世,能烹猪肉,能躬耕田园,逆境与顺境皆不移其志,这是在困境中见天地、见自己、见苍生的苏轼;自身难保之时还不忘民生,开药方救人无数,做起地方官来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既能务实操作,又能目光长远防患于未然。为官一方便尽忠职守造福一方,这便是千年前黄州及杭州大疫中称职的地方官苏轼。

⑨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光,人生跌入谷底似乎不见天日。当我们望着窗外的雨,想着不知道何时会结束的倒霉光阴时,不如想想苏轼。总有一天,料峭的春风会吹醒今日颓唐的酒,那时山头斜照相迎。坚持,熬过当下病痛的日子、流浪的日子、蛰居的日子、恐惧的日子、为所爱之人牵挂的日子,回首之时,我们也会像躬耕黄州东坡时的苏轼那样,道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

⑩到那时,不妨按照他的菜谱烹一锅东坡肉吧。

86.读第段中《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这首词,回答问题。

1)请解释漏断的含义。

2)苏轼在《寓居定惠院》中,赞美海棠,悲叹海棠,实际上也是寄托自己的情操;而《卜算子》写飘渺孤鸿影,实则写自己。这篇文章的作者把两首诗词的情感归为一类,你同意吗?请具体分析。

87.在④⑤段中集中描写了苏轼治理疫情的方法,这些处置措施中,哪些地方恰好符合了现代科学的防疫知识及措施?请简要分析。

88.如何理解苏轼的气镇住了瘟疫的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在黄州

林语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等你在西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中的土地

黄安祥

提及东坡,我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一叶在大江中自由游弋的小舟,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再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但实际上,东坡,这个已在民族记忆深处烙下深深印记的名词,它与我们浪漫的想像竟是那么的遥远。

贬居黄州的次年,在友人马梦得的帮助下,苏轼请得了一块荒地,开始了他的田间生活。据陆游《入蜀记》:“自州门而东,岗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由此,“东坡”便以其质朴的面目走进了苏轼的生活,也走进了民族的记忆——它只是一片土地,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能接近土地的诗人并不少,但在真正地步入仕途、成名成家后依然能走进土地的,就微乎其微了。苏轼是当中一位。虽然我们很难想像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但我们确实可以从诗中看到他很投入地参加了生产劳动。《东坡八首》记载了一幅幅清晰的画面:“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诗人正准备薅锄杂草;“喟然释来叹:我廪何时高”,诗人正释耒长叹,由衷感慨耕作之不易。

黄州五年,是苏轼人生旅程中最凄凉、最痛苦,也是最寂寞的日子,但是,困境中的苏轼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出路,找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繁杂的农活给诗人不仅带来了一身的劳累,也带来了田间的收获,而且还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东坡》一诗中:“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我们从“野人”一词中体会出了诗人的幽默和自嘲,从“莫嫌”和“自爱”中读出了旷达和恬淡,从“铿然曳杖声”中听到了一位智者与自然的交流。这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诗歌说明这位落魄的诗人已将自己的根深深扎进了土地,固执地在土地中寻找着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

由此,不禁联想到了另一位同样高智商的诗文大家。读起《柳子厚墓志铭》的时候,我们心中不由顿生凄凉。清幽冷峻之于豁达放犷,不只是文学风格之异,还是一种心胸之别。在惋惜这位唐宋文学的先贤最终没能从永州的阴影中走得更远之时,我们不禁要为苏轼赞叹了!“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我们何敢企及的境界呀!他不仅走出了黄州,还走向了更远的惠州(今广东)。当苏轼手把犁锄垦荒于东坡的时候,他的心胸就像土地一般无限地延展开了。而无端的中伤、恶意的诽谤、曾经的羞辱等等,就如冰雪般在这片土地上消融殆尽。此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的历史上不仅是多了一位“东坡居士”,更是多了一位思想者和艺术家。

似乎是冥冥苍天特意安排了苏轼——这位民族的杰出子民——在蒙受了巨大冤屈之后,去完成一项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乃至中国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苏轼在黄州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数亩开垦的农田,也不只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当他的趾甲缝里塞满了东坡上的泥土,他的才情和黄州土地相互融合、他的胸襟和赤壁之水相互激荡的时候,便意味着《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诞生,意味着宋代文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又一个“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夜晚,我们与东坡相会于书卷中,领情地阅读着这块永远读不完、读不透的土地。东坡之于苏较,就如南阳之于孔明、成都之于杜甫、桐城之于姚鼐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东坡与苏轼最终成为了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有删改)

9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我们想象中的东坡是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而真实的东坡只是一片贫瘠荒芜的土地,所以说它与我们浪漫的想像竞是那么的遥远

B.文中引用《东坡》一诗是为了说明这块土地给诗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引用此心安处是吾乡则是为了说明苏轼豁达放旷的心胸。

C.文章结尾段点明观点。照应题目;同时言简意丰,表明每个人都应像苏轼一样,既有自己生活的土地,又有自己的思想归宿、精神家园。

D.本文再现了苏轼躬耕东坡的史实,并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东坡的现实价值和精神实质,表达了对苏轼田园劳作生活的理解与同情。

97.作者在文中提到《柳子厚墓志铭》,有什么用意?请具体说明。

98东坡这块生命中的土地对苏轼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恒的文赤壁

曹矞

熟悉文史的人皆知,赤壁有文赤壁、武赤壁之别。武赤壁,自然指的是史上曾发生赤壁之战的武昌赤壁;文赤壁,指的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误把黄州赤壁当作赤壁之战古战场,曾于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写下不朽的诗赋名篇“一词二赋”的地方。

文赤壁自古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至于为何称之为赤壁,说法不一。或许因其山崖陡峭,壁如刀削,犹如城壁一般,且呈赭红色,故称之。或许当年苏轼见当地人把黄州的赤鼻矶叫作“赤鼻”,误把“赤鼻”当“赤壁”,再观其地形酷似,就不曾深究,误认为它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于是,他排遣愁绪,赤壁怀古,寄情于山水之间,撰妙文于笔端,方有了后人击节赞叹不已的千古绝唱。这真是黄州百姓之荣光,实在是个美丽的错误!

如今,慕名而来游览文赤壁的观光客,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驱车到武汉,向东走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湖北黄州的文赤壁。一下车,就可远远望见儒雅文豪苏东坡,那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为他铸造这么一尊高大石雕,是应该的,苏东坡理所应当是这里的主角。大家纷纷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彪炳千古的大文豪,高兴地和苏东坡合影存照。

我凝视苏东坡良久,他英俊洒脱,气字轩昂,那眉字间,襟袍临风处,无不溢出文人雅士的睿智和大度,仿佛他正在拂袖挪步,缓缓走来。正欲上前与之搭讪时,不禁一愣,哑然失笑。

迎面一座山,不高,随同众游人拾级而上。居高临下,山壁下面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在宋代,长江就在这座山脚下拍壁奔流的啊,几百年后已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已盖满了密密麻庥的房子。遥想当年,苏轼就在此地与友人一起两度泛舟游玩,怡情山水,饮酒作乐,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试想,他第一次秋游之后,写下《前赤壁赋》;仅仅三个月后的冬天,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曾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何况他去世九百多年后的今天呢?早已星转斗移,时过境迁,江山易改矣。而今虽依然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去, 古时东坡赤壁以及泛舟游览情景,唯有梦里再现了。

黄州之于苏轼,简直太重要了。黄州是苏轼做官时间最长的地方,有四年零两个月之久。他大体上做了四件事:躬耕东坡、放浪山水、修身养性、激情创作。黄州优美的山水风景,他自身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境遇,给了他无穷的创作源泉。谪居黄州期间,苏轼以挥洒自如的笔力,创造了具有开拓意义的新的生活和新的艺术形象,冲破了艺术樊篱,开拓了诗词歌赋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路子。他一生中最有影响的作品多出自黄州,他艺术上的顶峰是在黄州。据悉,在数量上,在黄州写了753篇作品,其中诗歌214首,词79首,散文457篇,赋3篇。在质量上,文学上的代表作有“一词二赋”,书法上的代表作是《寒食帖》。平均每两天一篇,每周3.3篇。乃至饮食上的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等名菜也都是他在黄州时发明的。这些都是黄州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啊。

哦,对了,包括苏轼的自号“东坡居士”,也是他躬耕于黄州东坡之时取的。东坡是营地,长期无人耕种,是瓦砾之场,不适合耕种。又因当年大旱,从未躬耕的苏轼饱尝了开荒种地的艰辛,但是他仍然很乐观,很豁达。一个月夜,苏轼拄着拐杖,走在东坡的田间小路上,诗兴大发,写下著名的小诗《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反而为他营造了创作名篇佳作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这真是逆境出成果,逆境造就人才的典范。苏轼个人之不幸,命运的阴差阳错,反而成就了黄州赤壁之大幸,更是中国文学之大幸!苏轼遭遇贬谪,遇厄运而不悲观消沉,失意而不失志,胸襟开阔大度,“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怎不让人敬佩万分?他文如其人,直抒心灵,率直本真,赤壁怀古之赋、之词,皆于悲愤之中更见其旷达情怀。

永远的苏东坡,永恒的文赤壁。《苏东坡传》 的作者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作为后人的我们,崇敬仰幕苏东坡如此。我们这些后人的后人,自然还会如我们一般敬仰于他,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苏东坡千古流芳,文赤壁亦随之而名垂千古。

(摘自《中国散文家》,有删改)

9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轼把黄州的赤鼻矶称作赤壁,是因为苏轼见当地人把赤鼻矶叫作赤壁,再看它的地形酷似城壁,于是将错就错,把赤鼻矶当成赤壁之战的古战场。

B.余秋雨认为,苏轼个人之不幸成就了黄州赤壁和中国文学之大幸,使黄州名扬天下,并写下了许多在苏轼一生中最具影响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极重的作品。

C.文章叙议结合,先叙后议,既叙述作者游览文赤壁的经过,又叙写了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场景,时空转换自然,使文章事、理、情融为一体。

D.作者说苏轼误把黄州赤壁当武昌赤壁是个美丽的错误,是因为苏轼为此写下不巧的诗赋,并使本来默默无闻的黄州赤壁成了游览胜地。

100.文章用了不少笔量写苏轼的雕像,有什么作用?

101.余秋雨说: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朝的雨

陈富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雁过长空,影沉寒水



辛弃疾的黄沙古道

王俊

倘若提及黄沙岭,想必鲜有人知。但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近乎家喻户晓。这条从南宋走来的古道,因了辛弃疾的这首词而得名,成为江南一个美丽的注脚。黄沙古道是古时从上饶通往铅山石塘的必经之路。辛弃疾四十三岁那年,被谏官弹劾,惹得龙颜大怒,罢官,携家在信州上饶定居。

辛弃疾被迫离开战场,由一个抗金英雄改行当专业词人。这期间,辛弃疾常往返于上饶和铅山,写下有关上饶的词,多达两百首。可见,上饶是个多么有气场的地方。一个文人的气养足了,胸襟开阔豁达,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沿着上饶黄沙村出来,徒步数里,人烟逐渐稀少。山涧如一把天工神斧,凭空将黄沙岭斫为两半。山岬摆着形状不一的造型踅进山的皱褶里,给山平添了几分森严。流水潺湲,泠泠作响,让人想起古琴的声音,但绝不是古筝。古筝俗了些,是高朋满座用以表演助兴的热闹。古琴则不然,是独坐幽篁轻拨琴弦,弹奏一曲寻觅知音的绝响。

读辛弃疾与陈亮,或与朱熹,或与陆游等人的唱和诗词,总觉得辛弃疾是值得朋友推心置腹的。可以与他一起对雪煮酒,一起泛舟九曲,一起穿行松林,谈谈“富贵千钧如发”,谈谈“玉女峰前一棹歌”,谈谈铁马金戈梦——旁逸斜出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这样真诚的辛弃疾,真是可爱至极。

路愈加崎岖,进入山石古道,山涧全被寒芒和灌木丛覆盖。野草贴着地面向路中央蔓延,仿佛是占山为王的土匪,横冲直撞,霸道地挡住我们的去路。我们小心避开,脚踝依然被剐出许多道血痕。山里露水重,轻轻蹭一下,裤脚便被露珠沾湿,走起路来格外笨重。艰辛和疼痛,在很多时候,一直像人生设置中的隐喻,喻示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踏向远方的路上,总是充满曲折坎坷。

山上树木极多,一棵挨着一棵,整个树透着静气,迥异于城里的树木。每一棵树都沉得住气,不懂得谄媚天地,也不懂得取悦他人,淡定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久居城市,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常常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历经沧桑的草木,都有一股倔强劲,即使被忽视,被践踏,也会拼全力绽放人生。它们是一个个智者,指点我们的迷津。

起用、晋升、贬职、隐居,起起落落,贯穿辛弃疾的一生。辛弃疾和苏东坡一样,共同演绎宋朝的悲怆。两人虽身处逆境,却总有一股浩然正气,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索人生的真谛,从而让自己“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林语堂《苏东坡传》中写道: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悦,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辛弃疾何尝不是如此。两人都是豪放派的词人,在词中有交集,却又有着本质的不同。苏东坡在参佛悟道之中,秉性更趋于温润敦厚。他尽情享受人生,过着随遇而安的快乐生活。

辛弃疾毕竟是以武起事,是真正的勇士,敢于为屈辱的南宋发出慷慨的怆痛呼喊,有一股平常人不可企及的燕赵侠士之气。辛弃疾的心里住着千军万马,随时脱缰策马奔腾,气吞山河。他的灵魂在忧国忧民中苦苦地挣扎,有壮志难酬的长叹之意。

古道蜿蜒,犹如龙脊。越往上走,草越茂密,没人膝盖,无处下脚。行至半山腰,见有一座凉亭,专供行人歇脚。石块垒就,墙体的石灰剥落,漫漶着黄色的水渍,东一块,西一块,让行人窥探到时间的方向。数百年来,古道朝迎暮送了多少纷沓而至的身影?漫漫长路,一座凉亭,抚慰了多少旅途中孤独落寞的心?

南宋的某个夏天。当夜幕降临,各种属于白昼的声音都在黑暗中消失。踢踏踢踏,远处传来马蹄声,敲破夜色的沉寂。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很低很低,几近挨着黄沙岭。虫鸣次第响起,月光洒下缕缕清辉。良驹甩了甩长长的鬃毛,嘶鸣数声。辛弃疾站在山岗上,轻抚马背,高大的身影被月色浸染成一座圣洁的雕像。

辛弃疾沿着司南的指向,由北至南,从故乡到异乡,不论是在朝堂,还是在乡野,自始至终都在经营一个精神国度,让后人在接受宋词文化浸润的同时,也沿着孤独者的光芒前行。我想铅山人是懂得这个怀有赤子之心的爱国词人的,他们在为辛弃疾建立雕像时,让他永远面朝北方。

山道幽静,落满阴凉,陡坡下去,七星桥横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之上。一棵古老的枫杨默默守在桥边,像是在等待故人。桥的四周,长长的藤蔓缠着一个个充满古意的诗句。回想一路的景致,意兴盎然,不由得脱口吟道: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取材于王俊同名散文,有删节)

117.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饶让辛弃疾养足了文人的气,使他胸襟开阔豁达,使他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有大量词作传世。

B.第五段写野草,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形象地刻画了古道野草的茂密,也暗示出行程的艰难。

C.肆意蔓延的野草、历经沧桑的草木以及墙体剥落的凉亭,无不显示出时过境迁、英雄落寞的无奈。

D.作者对辛弃疾倍加推崇,不仅在于他有精彩作品传世,也在于他在命运多舛时仍不动摇爱国之心。

118.文中在写辛弃疾的时候为何会联想到苏轼?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119.从辛弃疾的黄沙古道走过,作者有哪些感悟和思考?请分条概述。


参考答案:

1.     春雪     拟人

2.韩诗写春雪嫌花开得太晚,所以化为飞花,在庭中树间飞舞,表达了诗人对春雪的喜爱之情。刘诗写春雪被春风挟带着在空中盘旋,突如其来的春雪只在富贵人眼中似花,表达了诗人对春雪的嗔怪之情和对穷苦大众的同情。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的形象和手法,诗歌的形象包含人物、事物、景物。手法则既包括修辞手法,也包括表现手法。做好这类题目要掌握好常见的修辞和表现手法的类型及作用。当然读懂诗是前提。韩诗的意思是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二月初时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刘诗的意思是漫天飞舞的大雪携带着春风而来,雪花在空中回旋乱舞。你看那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的地方,正是洛阳城中富贵人家所在的地方。结合题目和内容不难得知本题中两首诗都是咏物诗,所咏之物均为春雪,不可写成,因为雪有冬雪春之分。韩诗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中的”“二字使用拟人手法,赋予春雪人的情态。刘诗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中的”“徘徊也同样使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比较鉴赏。单纯的比较两个诗歌的情感只需要分别概括诗歌的主旨便可,所以此题其实等同于对诗歌情感的概括能力。情感类题目要包含内容、手法、主旨三个要点。韩诗运用拟人手法,写春雪嫌春花开得太晚,自己便迫不及待地化作飞花,故意穿梭在庭树之间,来装点一派春色。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诗人对春雪的喜爱之情。刘诗同样运用拟人手法,写春雪随风飞舞,但把它看作飞花的只有富贵的人们。诗中提到了富贵人,其实便隐含了老百姓,这是诗歌表达的惯用思路。老百姓终于熬过了饥寒交迫的冬天,却又下起了纷纷大雪。所以诗歌也隐含了对老百姓贫苦艰难生活的同情。



全文6万字

古诗八篇,文学类文本阅读26篇

汇编不易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20 yuan获取



北京市古诗鉴赏之边塞诗33篇汇编(讲义版)
北京市古诗鉴赏之咏物诗32篇汇编(讲义版)
北京市古诗鉴赏之田园诗29篇汇编(讲义版)
北京市古诗鉴赏之送别赠友诗30篇汇编(讲义版)
上海市古诗鉴赏之送别赠友诗45篇汇编
上海市古诗鉴赏之咏物诗33篇汇编(讲义版)
上海市古诗鉴赏之咏史怀古诗36篇汇编(讲义版)
上海市古诗鉴赏之边塞诗36篇汇编(讲义版)
江苏省古诗鉴赏之边塞诗52篇汇编(讲义版)
江苏省古诗鉴赏之山水诗60篇汇编(讲义版)
江苏省古诗鉴赏之羁旅思乡诗68篇汇编(讲义版)
浙江省古诗鉴赏之咏史怀古诗64篇汇编(讲义版)
浙江省古诗鉴赏之送别赠友诗60篇汇编(讲义版)
浙江省古诗鉴赏之羁旅思乡诗60篇汇编



彦师语文课堂
能讲解考场答题技巧,也补充忽视的好玩的好笑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