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各区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
一、古代诗歌阅读
(23-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上海黄浦·期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怀陈阜卿
(宋)陆游
陈阜卿先生为两浙转运司考试官,时秦丞相孙①以右文殿修撰来就试,直欲首送。阜卿得予文卷,擢置第一。秦氏大怒。予明年既显黜,先生亦几陷危机。偶秦公薨,遂已。予晚岁料理故书,得先生手帖,追念平昔,作长句以识其事,不知衰涕之集也。
冀北当年浩莫分,斯人一顾每空群②。
国家科第与风汉③,天下英雄惟使君④。
后进何人知大老⑤,横流无地寄斯文。
自怜衰钝辜真赏,窃虚名海内闻。
[注]①秦丞相孙:秦桧孙秦埙。②“冀北”二句:追念能从群马中识别良骥。③风汉,即疯汉。据《玉泉子》,唐文宗时,士人刘蕡应试写的策论,直言宦官专权祸害国家,官仇士良大怒:“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耶?”试官惧,不敢录取。④据《三国志》,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⑤大老:德高望重的人。
1.下列对本诗小序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奠定全诗昂扬激越的感情基调 B.表达对于奸臣滥用权力的嘲笑
C.交代了怀念陈阜卿先生的缘由 D.引出尾联作者孤芳自赏的慨叹
2.结合小序和注释,赏析本诗颔联用典的表达效果。
(23-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上海徐汇·期末)阅读下面词作,完成小题。
桂枝香·金陵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词评:“千里”句用谢朓之“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诗意。“门外楼头”句,用杜牧之“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意。“六朝”句,用窦巩之“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诗意。“商女”句,用杜牧之《泊秦淮》诗意。饶有情致,而嗟叹之意,于以弥永。
3.下列各项中,填入题目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
A.送别 B.怀古 C.咏怀 D.咏物
4.结合词评,对本词化用前人诗句表情达意的写法加以评析。
(23-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上海浦东新·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锦堂春·半壁横江矗起
(明) 归庄①
半壁横江矗起,一舟载雨孤行。凭空怒浪兼天涌,不尽六朝声。
隔岸荒云远断,绕矶小树微明。旧时燕子还飞否?今古不胜情。
注:①归庄,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之曾孙。清兵渡江,他曾在家乡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亡命江湖,以遗民终老。
5.诗歌可入选的作品集是( )
A.明近体诗集萃 B.明古体诗选
C.明清散曲集锦 D.明清长短句精华
6.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句“横”、“矗”二字,极写峭壁临江,风雨之中岿然耸立之形。
B.第②句“载”、“孤”二字,叙夜雨孤舟渡江,凸显天涯漂泊的悲情。
C.“凭空”两句写大江波涛汹涌,怒浪排空,寄托国家破亡的悲愁怨恨。
D.作品慷慨悲凉,豪放高亢,古今交融,篇幅虽短而情致深,耐人寻味。
7.赏析作品中的划线句。
(23-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上海长宁·期末)阅读下列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①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②,指挥若定失萧曹③。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①纡,曲折,此处指费心。②伊吕,指辅佐成汤的伊尹和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的吕尚,二人都是开国名臣。③萧曹,指汉高祖刘邦的得力谋臣萧何、曹参,都是开国功臣。
8.以题材论,这首诗和《蜀相》都是 诗。“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与《蜀相》中“ , ”都表达了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9.这首诗虽以议论为主,但情感的表达极具感染力,请结合中间两联加以赏析。
(23-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上海建平中学·期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小重山
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①。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②,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注释】①抽簪:拔出像玉簪似的花蕾。②迟迟:和舒貌。
10.下列对本词语言风格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含蓄蕴藉 B.冲淡平易 C.清新明快 D.简洁凝练
11.下列对上阕的词语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春事深”暗含双关,既言眼中春意之浓,又言心中情意之深。
B.“已抽簪”妙用比喻,传神写出芍药抽出状如美人玉簪的花蕾。
C.“碎鸣禽”用语精微,着意点染雨后风中鸟雀呼晴的纷繁鸣声。
D.“迟迟日”运用叠词,描摹春日时光缓缓流逝,寄托伤春之感。
12.全词对景遣怀,情感跌宕起伏,极有思致,试结合有关内容加以赏析。
(23-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上海松江二中·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西塞山怀古①
刘禹锡
王浚②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①因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朝廷贬谪,此诗作于由夔州刺史赴任和州刺史途中。②王浚:晋益州刺史。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浚造大船,出巴蜀,沿长江而下伐吴。③千寻铁锁:东吴末帝孙皓命人用大铁索横于江面,以拦截晋船,终失败。
13.对这首诗的风格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自然质朴 B.豪放慷慨 C.苍凉悲壮 D.瑰丽浪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联“下”“收”“沉”“出”四个动词简洁凝练地写出西晋灭吴的摧枯拉朽之势。
B.颔联由眼前所见之景追忆三国故事,写出了西晋灭吴战争的方式和结局。
C.颈联“往事”一词言简意赅,将六朝人物变迁、世代兴废包含其中。
D.本诗结合写景、记事、抒情,三者相互映衬,怀古伤今。
15.根据诗歌的后两联,分析诗人寄寓的情感。
(23-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上海崇明中学·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下面小题。
溪行寄王震
唐 张九龄
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
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
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
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
16.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体裁)
17.下面对本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的“寄”与“夜雨寄北”的“寄”字意相同
B.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本诗描写的是早春景色
C.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由景而情,情景交融
D.作者写山溪中划船所见的景物,描绘得有声有色
18.从本诗来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变化,试结合具体词语加以分析。
(23-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上海进才中学·期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_______·和马叔度游月波楼①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②,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③,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④!
【注释】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秋天,词人在湖北转运副使任上,同好友马叔度游月波楼,为了和马词原韵而写的这首词。②鲸饮吞海:如长鲸吞海似的狂饮。杜甫《饮中八仙歌》:“饮如长鲸吸百川。”③蕞(zuì)尔:微小貌。④扶头:酒醉后昏昏沉沉,连头也须旁人扶起。这里代指饮酒。
19.这首词的词牌是( )
A.水调歌头 B.沁园春 C.永遇乐 D.念奴娇
20.以下对本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
A.清新明快 B.含蓄委婉 C.悲壮苍凉 D.雄奇瑰丽
21.全词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C 2.“国家科第与风汉”一句,诗人以生性秉直的刘蕡自比,把秦桧等同于仇士良之流,表达了对于朝中权臣以权谋私的悲愤;“天下英雄惟使君”一句将陈阜卿比为刘备一样的天下英雄;表达了对其坚持原则,不畏权势的钦佩与赞誉,暗含惺惺相惜之感;运用典故语言凝练,意蕴丰富;有助于含蓄而又充分地表达感遇和愤世两种复杂而强烈的情感。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由“予晚岁料理故书,得先生手帖,追念平昔,作长句以识其事,不知衰涕之集也”可知,本诗小序交代了怀念陈阜卿先生的缘由。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颔联出句“国家科举与风汉”是用唐代刘蕡的典事。刘蕡是杨嗣复的门生,生性秉直,不畏权势。在对策时亦敢于直言冲撞权臣仇士良,仇士良就责问杨嗣复:“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疯汉耶?”意思是说当初你们是怎么把的关,竟让这个“疯汉”步入科场?“疯汉”是仇士良对刘蕡的污称。陆游在此乐以直言不讳的刘蕡自比,把秦桧等同于仇士良之流,揭露了秦氏诸人排斥异己的阴暗勾当。
对句则直视陈子茂为刘备一样的天下英雄。陈子茂是个正直的人,在当时要坚持原则,确实需要勇气和胆略,所以陆游比之于“天下英雄”也非过誉。表达了对其坚持原则,不畏权势的钦佩与赞誉,暗含惺惺相惜之感。
用典这种手法本身就有通过典故中的人物来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其志向,同时使表达含蓄而典雅、使诗歌语言更加含蓄、洗炼,给人以想象空间的作用。这一联中,诗人正是通过用典使得语言凝练,意蕴丰富,有助于含蓄而又充分地表达感遇和愤世两种复杂而强烈的情感。
汇编不易
需要本篇古诗阅读与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6元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