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津教授: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健康   2024-10-09 18:09   天津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津教授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大卫生问题。根据最新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成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1.298亿例,其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而各种相关并发症的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0%及以上。《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年版)》指出:鼓励中医师与全科、专科医师、健康管理师等开展团队共管。《国家糖尿病基层中医防治管理指南(2022年版)》明确提出: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从解决常见症状入手,将中医药疗法融入糖尿病综合防治体系,协同调控血糖、血压、血脂等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立内分泌科医师、中医师、健康管理师(全科医师、家庭医师)等共同参与的“三师共管”诊疗模式。

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模式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叔禹教授团队于2012年在福建省厦门市创建,最早从分级诊疗、慢病先行入手,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以内分泌科医师、中医师及健康管理师等共同诊疗、线上线下持续性管理为特色的新型糖尿病诊疗模式。该诊疗模式的主要做法可概括为:中西协同一起看,指标症状都要管;提升基层上下联,线上线下不间断。

“三师”在糖尿病管理中各司其职:内分泌专科医师负责对疑似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诊断,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各项代谢指标(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控制情况,对各种糖尿病并发症进行筛查、评估,并针对检验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中医师负责对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整体辨证,并应用各种中医药内服外治疗法、食疗药膳、传统健身运动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健康管理师负责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评估、健康教育、危险因素干预和线上线下随访管理等工作。该诊疗模式不仅实现了糖尿病预防、治疗和管理的有机结合,而且突破既往中西医各自独立的诊疗现状,形成了中西医协同诊疗的新模式。

“三师”组合的目的是倡导和推动中西医交叉融合、互学互鉴、优势互补,协同解决多专业问题,更重要的是促进中西医的协同合作。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模式下的中西医协同,并非只是将一位内分泌科医师与一位中医师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内分泌科医师与中医师的共同诊疗将中西医诊疗思维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兼具糖尿病专科知识与中医诊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才是糖尿病“三师共管”模式所追求的目的。

“三师共管”团队成员在诊疗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主动合作,团队成员应积极主动寻求各专业合作;2.彼此尊重,团队成员间要相互信任和尊重各专业优势,所有成员相互平等,善于接受不同意见;3.各抒己见,团队应建立适宜的开放式发言机制,鼓励具有建设性的讨论和互动,协同诊疗过程中如存在难以理解的专业知识,可请对方进一步阐明;4.相互学习,团队成员应分享自己的临床学习和实践经验,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5.培训提升,团队成员应具有相应的培训机会,以提升专业水平以及在协同诊疗过程中的合作能力;6.总结回顾,团队成员应对疑难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疑难疾病的诊疗能力并积累临床经验。

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模式自创立以来,在全国试点实践下不断完善。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15个省区市,110家不同类别、等级的医疗机构参加糖尿病“三师共管”试点推广工作。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也已正式颁布了《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模式应用指南》,该文件将“三师共管”诊疗模式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内分泌科医师、中医师和健康管理师共同照护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临床规程,以期达到优化患者代谢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和防治并发症的目的。

编辑:梁梦秋

审校:武多先

医路肾康征稿邀请函
01
投稿内容

征稿内容不限于:人文故事、研究进展、肾内科临床用药经验分享、精彩病例解读、疾病诊治经验和要点等。

02
投稿方式|商务合作

投稿联系人:武老师 18331071683

投稿邮箱:547521674@qq.com

学术报道|商业合作联系人:肖老师 13691445911


    

请点击右下角“在看”“点赞”

下期内容推送会出现在您订阅列表

医路肾康
传播肾病医学信息·荟萃学科人文交流
 最新文章